經常肚疼、腹瀉 哪裡出了問題

经常肚疼、腹泻 哪里出了问题

□大河健康報記者陳崢嶸

讀者來電:

35歲的大河健康報讀者王女士打來電話,說自己身體不錯,消化、吸收一向很好,但今年夏天一喝涼開水就肚子疼,有時忍一會兒就好了,更多的時候會腹瀉。吃米皮涼皮、撈麵條後,胃也不舒服。吃少量西瓜,問題則不明顯。如今雖處在炎熱的伏天,但她必須喝熱水、吃熱飯,王女士煩惱不已,她想諮詢中醫:有這樣的症狀,說明身體出現了哪些問題?單純地進行飲食調養能緩解症狀嗎?需要治療嗎?

專家答疑

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脾胃肝膽科副主任醫師王曉博士表示,王女士出現上述症狀,從中醫上講是脾胃出現了問題。中醫理論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主受納運化水谷,患者進食涼物後出現肚子疼、胃脘部不舒服,進食熱食後感覺舒適,此為脾胃虛寒的表現。

一般來講,是否需要治療由患者症狀的輕重程度決定。若患者脾胃虛寒較輕,可通過飲食調養,平時可經常進食一些暖胃的粥,儘量避免生冷飲食。若患者脾胃虛寒較重,稍進食生冷即出現腹痛、腹瀉、胃脘部不舒服等症狀,單純進行飲食調養可能是杯水車薪,可在醫師指導下服用一些溫養脾胃的方藥或進行中醫理療外治來改善症狀。

根據王女士的症狀,中醫辨證為脾腎陽虛證,一般選用四神丸加減以溫補脾腎、固澀止瀉。

常見的脾胃問題及相應療法

常見的脾胃問題有哪幾種?中醫一般採用哪些治療方法?對此,王曉博士把臨床上脾胃疾病分為以下幾種並分別給出治療方法。

1.腹瀉

溼為腹瀉的主要病理因素,脾虛溼盛是其發病關鍵,治療應以運脾化溼為原則,但須審證求因,辨證論治。若為食滯胃腸,則以消食導滯為主,選用保和丸加減;若為肝鬱脾虛,則以抑肝扶脾為治法,方選痛瀉要方加減;若為脾胃虛弱,則以參苓白朮散補益脾胃、滲溼止瀉。

2.脾虛氣滯

脾虛氣滯的症狀是消化不良、噯氣食少、脘腹脹滿、大便溏洩,可用香砂六君丸以益氣健脾和胃。

3.脾胃虛弱

脾胃虛弱一般會有飲食不化、脘悶嘈雜、噁心嘔吐、腹痛便溏、不思飲食、體弱倦怠等症狀。可用人參健脾丸以健脾益氣,和胃止瀉。

4.積食

積食型脾胃病一般表現為胃痛、總有飽脹感、食慾減退,甚至出現呃逆、燒心等症狀,老百姓多稱之為“脾胃不和”。這種一般多發於節日之後的脾胃不適,多為食滯胃脘證,發病前患者常有暴飲暴食或飲食不潔,表現為飲食停滯、打嗝出酸腐之氣等消化不良的症狀,治療應遵循消食導滯的法則,選用保和丸。保和丸為消食劑,具有消食、導滯、和胃之功效。主治食積停滯、脘腹脹滿、噯腐吞酸、不欲飲食等。

5.胃痛

胃痛伴胃酸增多和口渴愛喝冷飲、大便幹、小便黃等熱象胃熱症狀,治療可瀉火清胃,可使用牛黃清胃丸。但此藥不可多用或長期應用,否則易傷脾胃陽氣,使人體虛。如服用後未見明顯好轉,應去醫院專科診治。

6.胃熱腹痛

胃熱型脾胃病病史較長,一般特徵為上腹部隱痛灼痛、口燥咽乾、飲水不解渴、手足心熱、消瘦乏力、舌紅少苔等,選用養胃舒治療,可扶正固本、滋陰養胃、調理中焦、行氣消導。

專家建議

對於中醫辨證為寒性體質的人,建議平時儘量飲用熱水。

對於長年容易拉肚子的功能性胃腸疾病患者,建議應用中醫中藥進行調理,同時可配合督灸、艾灸以溫補脾胃。艾灸取穴常用神闕、中脘、關元、天樞、氣海及背部的脾俞、胃俞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