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學霸晉升爲4000億的獨角獸捕手 朱嘯虎的眼睛到底有多毒

作為金沙江創投的董事總經理,一個已經投資了滴滴/餓了麼/蘭亭集勢/小紅書/映客/ofo的投資人,他業務的專業性是經得起投資實踐檢驗的,而且作為一個投資人能與這麼多風口的獨角獸公司有交集,足以說明他投資專業的眼光和過人的判斷。據說他的投資風格“就是呼嘯而來的老虎,只要他看重哪個項目他就砸大錢,往往一砸大錢長則一年結束戰鬥,短則幾個月結束戰鬥。”這段描述足見其風格果敢兇悍,這樣的投資風格似乎也並無不妥,投資的快慢短長是投資人自己駕馭資金利器的所選方式,無涉他人利益,他要快投慢投快退慢退都只是操作手法而已。

他的成功因素:1、冷靜,獨立思考,不花無用功在人際上。2、對創業者個人,他相信正直、誠實,相信闖勁,相信年輕人。3、戰略很猛,戰術謹慎,風口排查法。4、心態淡然,淡如水。

朱嘯虎最近一直很焦慮。他放鬆自己的方式是跑步,霧霾大,大部分時間他選擇在跑步機上,每次堅持5-10公里。

2016年,資本寒冬裡最炙手可熱的投資項目在直播和共享單車領域,朱嘯虎又賭對了。他分別投資了映客和ofo。在這之前,他還賭對了滴滴和餓了麼兩大獨角獸項目。這樣的朱嘯虎最有資格在即將結束的這一輪移動互聯網投資浪潮裡狂歡。

朱嘯虎少年時,喜歡研究物理和數學,得過上海市高中數學競賽一等獎、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一等獎和美國數學邀請賽一等獎,並保送到上海交通大學試點班學習通信工程。他曾想成為父親兼數學家朱德明一樣的大學者,做基礎物理研究。在上海交通大學,他用了四年,就修了四個相當於本科的學位,分別涉及通信、計算機、日語和工業外貿。多年以後,他仍然保持著冷靜、理性及對數字的興趣。

在浪潮到來之前,朱嘯虎就明確地感受到歷史到了一個引爆點上。中國已經有超過20%的人口在使用互聯網,從表面上看似乎是末端小節,但卻是眼下事件的緣由,也是引發日後諸樁大事的起點。20%,是朱嘯虎投資事業中極為重要的數字,也是解開他投資密碼的鑰匙。

當時他已經創業八年,錯過了三次互聯網造富浪潮,日常、枯燥的工作還使他陷入一段人生的低谷期。「客戶都是很大的保險公司,利潤不高,給錢很慢,公司現金流緊張,很長很長一段時間,他們(管理層)不領工資。」十年後,2017年9月的一個下午,朱嘯虎的妹妹朱文倩在北京望京回想起哥哥的處境時,對記者說,「他們有幾百位員工,壓力很大,工作時間超長,也看不到希望。」

2007年春天,33歲的朱嘯虎決定結束這段艱辛而又漫長的創業歷程,離開和原來在麥肯錫的同事一起創辦的易保網絡,加入金沙江創投。

就像金沙江是長江上游,金沙江創投的目標是尋找未來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公司,並在天使輪、A輪或B輪等早期融資中向它們投資。朱嘯虎說,金沙江創投只挑選好賽道里最優秀的選手,每年投資10個左右,多年保持不變,「市場要足夠大,如果判斷賺不到10億美元,我就不會投。」即便2015年、2016年人們高呼創業面臨資本寒冬之際,金沙江創投仍沒有改變步伐。

朱文倩領教過哥哥遵守紀律的一面。「他特別有紀律。很多人找我把項目推薦給他,但達不到要求他真的不投。哪怕他覺得這個生意能賺錢,比如一年可以掙幾千萬人民幣,也可以上市,但是做不大,他是不投的。」

她接著說,「一年能掙三五千萬淨利潤,符合A股上市的要求,投了肯定能賺錢嘛,賺幾倍也不錯,很多人會選擇投,但他就不會投。」

截至目前,金沙江創投基金總規模已經超過15億美元,三年一個週期,每期約為3億美元,每年投資額約為1億美元。對一家已經有13年曆史的創投基金來說,每年1億美元投資額不算大。「我們更擅長早期投資,不想把基金規模搞大,因為錢多了投不出去。」朱嘯虎的投資方向是消費互聯網,十年投資過近30個項目,總金額超過2億美元。

《福布斯》雜誌發佈2017年全球最佳創投百人榜,43歲的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朱嘯虎名列84,成為榜單上中國區最年輕投資人。由於近年來在投資中接連得手,他正逐漸躋身紅杉資本沈南鵬、IDG熊曉鴿等頂級投資人之列。

佈局下一個風口

朱嘯虎眼睛不大,眉毛很淡,說話的時候眼睛眯成一條線,看不出犀利,彎彎的帶著笑意。他是一個五官不帶任何侵略性的人。

他喜歡穿稍微中式風格的衣服,但是又不苛責,裡面穿個西式襯衣,外面套個中式衫,是他比較舒服的搭配。

看上去,他是個做事很溫和的人。一個員工面試,半年後才能入職,他說,“都可以啊”。他的朋友圈不冷,常常轉發投資過的項目和創業者信息,偶爾發發自己日常。

他說話不多,在辦公室裡基本上是個“嚴肅的人”。他語速很快,開會很快,一二十分鐘佈置討論完所有事情,散會。

這段時間,他更安靜一些。處於一個投資潮低谷,另一個投資潮並不明朗,交際場合大家都在談泡沫,朱嘯虎覺得“沒什麼意義”,他喜歡獨立思考。

“低谷期也就一年,在下個風口確定之前必須要完成佈局,否則風口來了的時候,投資已經過熱了。低谷期對投資者而言反而是比較關鍵的時期。”

朱嘯虎統計過,在過去的15年裡,中國互聯網經過了五個週期,每三年一個週期,每三年都會經過一次泡沫寒冬。“上一輪是電商投資的泡沫和寒冬,中國投資界在互聯網電商裡投了幾十億美金,最後只跑出三家半公司,阿里、京東、唯品會和只能算半個的聚美優品。最近的寒冬是O2O的泡沫。”

在O2O投資期,朱嘯虎抓住了滴滴、餓了麼和小紅書三個獨角獸,成為名副其實的大贏家。

電商時期,他斬獲去哪兒,蘭亭集勢兩家上市公司。

經歷過兩輪泡沫,朱嘯虎發現,每次泡沫,大家犯的錯誤還是一樣的。“電商裡犯的錯誤在O2O裡同樣在犯,電商犯的問題就是拼命打廣告,打廣告的時候,銷售額增長得很快,像凡客,像我們投的芭莎打廣告的時候銷售增長非常快。廣告一停,這銷售基本掉到很低的。O2O也一樣的,進行補貼,補貼的時候訂單漲到很猛,補貼一停訂單全都沒有。”

所有這些過往的經驗,都是他思考和判斷下一個風口的依據。

“我覺得更偏向於一些年輕的創業者,今天的70後已經很難在移動互聯網上再有很大的發力,現在至少是80後,後續可能90後也開始慢慢地登上創業的舞臺。”

他拿自己投資過的創業者舉例,“去哪兒的莊辰超,小紅書的毛文超,這幾個創業者都很年輕,最早是莊辰超1979年,投資那會,也屬於年輕的。剩下的都是80後,包括ofo戴威是1991年的,90後。這些創業者雖然很年輕,我覺得都很成熟,而且學習能力都很強,成長非常快。”

對風口,對項目,對人,朱嘯虎眼光毒辣,總在風起前斬獲獨角獸。如今,他已經瞄準下一輪風口,用他毒辣的眼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