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如何培育自己的「獨角獸」

□陳曉強

近日,科技部公佈了2017中國獨角獸企業排行榜,作為經濟大省的山東,無一企業入圍。“獨角獸”是指成立10年以內、估值超過10億美元、獲得過私募投資且尚未上市的企業。如果企業估值超過100億美元,則被稱為超級“獨角獸”。全國164家獨角獸企業分佈在12個省市區,主要集聚地是北京(70)和上海(36),其次是廣東(19)、浙江(18)和江蘇(7),湖北、香港、天津、福建、遼寧、四川、貴州也有數量不等的獨角獸企業。

獨角獸企業是創新全球化時代的產物,這種爆發式增長的企業,正在以全新的商業模式改變著傳統產業,孕育出發展新動能。獨角獸企業出現的地方,往往是創新創業活躍、經濟蓬勃發展的區域。獨角獸企業已經成為新經濟的典型代表、衡量區域創新能力的指標和帶動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的強力引擎。如何培育一批獨角獸企業,使之成為引領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力量,是當前我省經濟發展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結合山東實際,需要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加快新舊發展思維的轉換

獨角獸企業大多是新思維、新模式的產物。滴滴出行正是依靠共享經濟思維和模式,在短短6年的時間裡迅速成長為估值560億美元的“超級獨角獸”。而這恰恰是山東企業目前所欠缺的。其實,對我省而言,無論是企業還是政府,都需要來一場“頭腦風暴”和觀念革命,改革保守陳舊的思想觀念,這較之產業結構、宏觀政策、激勵機制方面的變革,更為隱性卻更為關鍵。作為政府,首先應該摒棄“拼資源、拼投入”的發展思維。近十年來,山東仍然沿襲了上世紀90年代“大投入、大發展”的思路,有些地方甚至把發展經濟簡化為“抓投入、上項目”。這種對投資的過度依賴抑制了創新,導致了“兩個70%”的畸形產業結構。而南方先進省份敏銳地捕捉到了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的機遇,及時創新了發展思維,變換了發展車道。廣東於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際提出了“產業轉移和勞動力轉移”雙轉移戰略(騰籠換鳥),浙江實施了以電商換市場戰略並把發展信息經濟作為“一號工程”,昨天的一小步成為今天的一大步。山東也應樹立敢為人先的發展理念,打破思維定勢,以創新思維引領新舊動能轉換。作為企業,不能“只會低頭拉車,不會抬頭看路”,而應學習借鑑南方新銳企業所提倡的“新思維、新模式”,把注意力從資金、土地、優惠政策上轉移到知識、信息和數據上,用新思維、新模式為自己賦能。

著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

獨角獸企業是典型的創新型企業,需要出生地具有深厚的創新資源稟賦。根據科技部去年發佈的《中國區域創新能力監測報告》,山東科技創新指數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處於第二梯隊。2016年山東高新技術企業只有4692家,僅佔全國的4.5%,而廣東、江蘇、浙江佔比分別達到了19.1%、12.6%和7.4%。這不但意味著我省科技研發能力弱,而且意味著獨角獸種子企業數量不足。培育獨角獸企業,必須加快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建設創新型省份。一是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開展科技資源開放共享、股權激勵、創新人才跨區域流動等先行先試,推動科研項目績效評價從重過程向重結果轉變,賦予創新團隊和領軍人才更大的人財物支配權和技術路線決策權。二是著力提升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能力。正確把握未來獨角獸企業的發展方向,下大氣力搞好網絡空間、先進製造、人工智能等領域顛覆性科學與技術的研究,並切實抓好科技成果的轉化。三是搞好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獨角獸企業的市場估值在一定程度上是人才的資本化,需要大量高科技人才的集聚。而山東高端人才相對匱乏,在山東工作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僅10人,排在全國第14;中國工程院院士15人(不含資深院士),排在全國第10。我省應研究推出更加有效的創新人才政策,加大力度培養和引進一批科技領軍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

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相融合

我國獨角獸企業大多誕生於數字經濟領域,佔比超過了80%。相當一部分獨角獸企業的創始人,都有在BAT(百度、阿里、騰訊)的就職經驗。數字經濟是我省的一大短板,明顯落後於廣東、浙江、江蘇等省,數字經濟發展指數位居全國第8,並且缺少知名的互聯網平臺企業。這是尚未培育出獨角獸企業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是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山東是製造業大省,發展工業互聯網是加快製造業轉型升級、培育獨角獸企業的戰略選擇。我省應該儘快搞好工業互聯網發展的謀篇佈局,讓傳統工業企業植入互聯網基因、站上“互聯網+製造”的風口。二是培育好互聯網平臺。互聯網平臺是數字經濟時代協調和配置資源的基本單元,是價值創造和價值匯聚的核心,在培育獨角獸企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阿里、騰訊、百度分別投資孵化了29家、26家和8家“獨角獸”。我們應一方面加強與BAT等互聯網平臺的戰略合作,積極爭取騰訊來我省設立眾創空間;另一方面依託海爾、濰柴、浪潮等企業培育山東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使之成為孵化“獨角獸”的重要載體。三是利用好數據這一關鍵要素。每一次經濟形態的重大變革,必然催生也必須依賴新的生產要素,如同農業經濟時代的土地和勞動力、工業經濟時代的技術和資本一樣,數據已成為數字經濟時代新的生產要素,而且是最為關鍵的生產要素。利用這一生產要素進行經營管理,已成為新常態下許多企業的競爭利器。政府應該引導企業利用不可或缺的數據資源重塑未來發展的模式,推動價值創造發生新的飛躍。

努力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

獨角獸企業之所以集聚在京滬粵浙等地,離不開當地開放包容、崇尚冒險的創新文化環境和快速高效的政策環境。廣東的互聯網普及率已經達到了發達國家的水平,互聯網普及率對應的是信息通訊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以及互聯網對經濟社會的滲透度,折射出的則是一個區域的開放程度和創新創業熱情。廣東的“互聯網+”行動計劃於2015年9月正式印發實施,僅比國家政策出臺的時間延遲了兩個多月,這種對國家政策的反應速度在全國首屈一指。浙江於2016年率先提出了“最多跑一次”改革,僅用一年多的時間就基本實現,而且這種提法還被寫入了今年國務院的《政府工作報告》。相比之下,山東官本位思想嚴重,創新創業文化相對傳統保守,對新生事物的接受和對中央政策的響應較為緩慢,導致獨角獸企業出生的整體環境還不夠理想。打造適合獨角獸企業成長的營商環境,必須摒棄官本位思想,樹立以民為本、以民為貴、以民為尊的“民本位”理念;必須否定傳統文化中的糟粕,弘揚開放包容、崇尚冒險、寬容失敗的創新精神;必須加快“放管服”改革,建設審慎監管、運行高效、法治規範的服務型政府。

制定具體有效的配套措施

一方面,建設好獨角獸企業的孕育基地。國內外經驗表明,獨角獸企業具有區域集中特徵,集聚和共享知識、經驗、資源、資金等高端創新要素。一流高新區是獨角獸企業的搖籃,我國125家獨角獸企業誕生於高新區,佔比高達76.2%。北京70家獨角獸企業全部集中在中關村,上海張江高新區和深圳高新區分別聚集了25家和10家獨角獸企業。我省應引導濟南、青島等地的高新區對標北京中關村、上海張江高新區,集聚各類創新創業資源,打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創造適合獨角獸企業孕育的生態環境。另一方面,制定個性化催生方案。獨角獸企業顛覆的不僅有傳統的商業模式,還有傳統企業的成長路徑,它呈現的是非線性快速成長模式。傳統的、大眾化的企業培植模式不適合“獨角獸”。應深入研究獨角獸企業的成長規律,圍繞數字經濟、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從眾多高成長性企業中遴選一批獨角獸種子企業,搞好跟蹤服務和深入挖掘,並根據“創業—瞪羚—獨角獸”等企業不同階段面臨的困難和實際需求,制定分層次的一企一策精準扶持政策,使其儘快成長壯大。

(作者系民進德州市委主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