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化養生——中醫九大體質辨識的方法與意義

  《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標準是我國第一部指導和規範中醫體質研究及應用的文件。該標準的編寫和頒佈,旨在為體質辨識及與中醫體質相關疾病的防治、養生保健、健康管理提供依據,使體質分類科學化、規範化,體現中醫學"治未病"的思想,為實施個體化診療提供理論和實踐支持,提高國民健康素質。

  中醫體質學者經過近30年的研究,根據人體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心理特點及反應狀態,把中國人分為9種基本體質類型,即平和質(A型)、氣虛質(B型)、陽虛質(C型)、陰虛質(D型)、痰溼質(E型)、溼熱質(F型)、血瘀質(G型)、氣鬱質(H型)和特稟質(I型),並制定了中醫體質量表及《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標準。該標準是應用了流行病學、免疫學、分子生物學、遺傳學、數理統計學等多學科交叉的方法,經中醫臨床專家、流行病學專家、體質專家多次論證而建立的體質辨識的標準化工具,並在國家973計劃"基於因人制宜思想的中醫體質理論基礎研究"課題中得到進一步完善。應用本標準在全國範圍進行了21948例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出良好的適用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個性化養生——中醫九大體質辨識的方法與意義

  就個人而言,通過中醫體質辨識,瞭解自己的偏頗體質類型、發病傾向,就能針對性地進行個性化的養生保健及疾病預防。比如石斛這藥性味甘性微寒,就不適合像陽虛質、痰溼質、血瘀質,脾胃虛寒大便溏洩的人。又如紅棗味甘性溫,那麼溼熱質的就應該少吃。

  中醫體質辨識的具體方法:回答《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標準中的全部問題,每一問題按5級評分,計算原始分及轉化分,依標準判定體質類型。

  原始分:各個條目分值相加。

  轉化分數:[(原始分-條目數) /(條目數× 4 )]×100

  具體判定標準為:平和質轉化分≥60分,且其它8種偏頗體質轉化分均<30分時,判定為“是”;平和質轉化分≥60分,且其它8種偏頗體質轉化分均<40分時,判定為“基本是”;否則判定為“否”。 偏頗體質轉化分≥40分,判定為“是”;30-39分, 判定為“傾向是”;<30分,判定為“否”。

  其中平和質為正常體質,其他8種體質為偏頗體質。

  示例1:某人各體質類型轉化分如下:平和質75分,氣虛質56分,陽虛質27分,陰虛質25分,痰溼質12分,溼熱質15分,血瘀質20分,氣鬱質18分,特稟質10分。根據判斷標準,雖然平和質轉化分≥60分,但其他8種體質轉化分並未全部<40分,其中氣虛質轉化分≥40分,故此人不能判定為平和質,應判定為氣虛質。

  示例2:某人各體質類型轉化分如下:平和質75分,氣虛質16分,陽虛質27分,陰虛質25分,痰溼質32分,溼熱質25分,血瘀質10分,氣鬱質18分,特稟質10分。根據判斷標準,平和質轉化分≥60分,其他8種體質轉化分均<40分,可判定為基本是平和質;同時,痰溼質轉化分在30~39分之間,可判定為痰溼質傾向,故此人最終體質判定結果基本是平和質,有痰溼傾向。

個性化養生——中醫九大體質辨識的方法與意義

個性化養生——中醫九大體質辨識的方法與意義

個性化養生——中醫九大體質辨識的方法與意義

個性化養生——中醫九大體質辨識的方法與意義

個性化養生——中醫九大體質辨識的方法與意義

個性化養生——中醫九大體質辨識的方法與意義

個性化養生——中醫九大體質辨識的方法與意義

個性化養生——中醫九大體質辨識的方法與意義

個性化養生——中醫九大體質辨識的方法與意義

  接下來幾天,針對每一種體質的表現特點、發病傾向、飲食起居及藥物穴位保健進行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