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新江口大橋修建始末

青峰山位於新江口城北,海拔僅80餘米,山域面積狹小,其貌不揚,然而青峰山卻見證著一段不應忘卻的歷史。緊挨青峰山東麓奔流著一條大河,這就是同治9年(公元1870年)黃家鋪潰口後演繹而成的松滋河。松滋河在上游胡家崗處分成東西兩支,流經新江口的一支為西支,在與虎渡河和澧水匯合後注入洞庭湖。松滋河的形成雖然提供了舟楫便利,但同時卻阻隔著陸路交通,多少年來,人們望河興嘆。

松滋新江口大橋修建始末

松滋城區的青峰山

1956年5月,松滋修建了以新江口為中心西至劉家場、東至米積臺的公路,1958年又與江陵埠河公路連通。這是松滋東出荊沙的重要公路,卻受到松滋河東、西兩支和虎渡河三條河流的阻隔,特別是位於松滋河西支的新江口,河面寬達600米,只得在謝家渡設渡擺運車輛過河。

開始為人力渡,渡運極慢,後發展為機渡,仍不能滿足當時人們的過渡需求。每遇暴風雨、大霧天便不能渡河,兩岸待渡車輛排成長龍,擁擠不堪。而且車輛由謝家渡過河,也使得新江口城區處於畸形之中,過往車輛過謝家渡需經過新江口的中心街道,塵埃撲面,噪音不絕,給正常的交通帶來了不便,且險象環生。

1970年5月26日,時任省革委會副主任的張體學及荊州地區革委會副主任曹野來松滋視察工作。為適應戰備和工農業生產需要,縣革委會在彙報工作時抓住機會,當面向張體學等人請示,擬建新江口大橋。松滋是革命老區,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和眾多的國防工廠,當即獲得張體學等人的同意。經荊州地區和松滋縣共同研究確定,新江口大橋橋址選在新江口北側的青峰山處。

1970年9月16日,新江口大橋破土動工,為保證工程的順利進行,此前縣革委會組建新江口大橋會戰指揮部,由時任縣人武部部長的顧同均任指揮長,原縣長尤讓卿、原副縣長徐慶堯等8人任副指揮長。併成立了臨時黨委,由劉啟炳同志擔任黨委書記,新江口大橋工程由大橋會戰指揮部統一領導,全面負責,省公路局第三工程隊派工程技術人員常駐工地指導施工。由老城區、八寶區、大同區、沙道觀鎮等區鎮以民兵建制按團、營、連、排、班組織施工勞動。

在新江口大橋建設過程中,廣大建橋幹部、工程技術人員和全體民工頂住壓力,忠於職守,大膽採用新技術、新工藝,嚴把工程質量關。為保證工程質量,在施工中對電焊工實墩之最。大橋共27孔,其中一孔跨徑48米,二孔跨徑35米,其餘24孔等跨22.2米,大橋全長654米,第21孔為通航孔道,按4級航道要求設計。橋面百分之一的單向升坡(即由八寶向新江口升坡),面寬10米,兩邊各設1.5米人行道,行車道寬7米,混凝土澆築,鋪瀝青保護層。

1974年3月8日,新江口鎮彩旗招展,鑼鼓震天,人們爭相湧向剛剛竣工的新江口大橋,目睹通車典禮這一歷史時刻的到來。當荊州地區革委會副主任蘇斌剪下通車典禮鮮紅的緞帶,人群沸騰了,成隊的汽車從青峰山下飛駕的“彩虹”上隆隆使過,松滋河西支從此變通途。

松滋新江口大橋修建始末

松滋新江口大橋修建始末

松滋新江口大橋修建始末

松滋新江口大橋修建始末

松滋新江口大橋修建始末

新江口大橋建成前,縣境內幾條在新江口交匯的公路(沙劉、新楊、新松、新老等公路),都必須經新江口唯一的主要街道民主路通過,令其不堪重負。建橋後,為了與新江口大橋接線配套,另從青峰山南麓經歇金臺至三岔路(今言程路與菸草路匯合點)接新楊公路修築了環城路(今言程路原一環路),過往車輛從此與民主路告別,輕鬆過境。不僅如此,環城路的修建,為新江口城區的建設發展埋下伏筆,現在新江口城區的格局,即是由環城公路繼續向西拓展的結果。新江口大橋是道由過去飛向未來的“彩虹”。如今,沐浴幾十年風雨陽光,這道青峰山下飛越松滋河西支“彩虹”,依然是那麼靚麗,那麼撼人心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