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講之前,小解先提一個問題,大家知道忽必烈為什麼將蒙古帝國改名為大元帝國嗎?
其實忽必烈當初更名時,並沒有稱自己為“元朝”,這是後世給它的簡便稱呼,忽必烈的原話是“可建國號曰大元,蓋取《易經》‘乾元’之義。”乾是天,元是始,乾元既是天道之始。他從易經中擇選的這兩個字是非常有水平的!
忽必烈野心大,他改國號的目的就是想將蒙古帝國繼造為華夏文明範疇內的一個國家。大多數人或許只知道唐宋元明清,但卻不明白其中的含義,從古至今沒有哪個少數民族政權是用自己民族的名字當做國號的,比如契丹稱遼,女真稱金,忽必烈想用更加中原化的詞彙來確立蒙古帝國在華夏曆史中的地位。
在改國號的詔書中,忽必烈先是列舉了堯舜禹湯、秦漢隋唐的偉大功績,又吹了一番成吉思汗等幾代領導人的突出成就,認為“嘉與敷天,共隆大號”,大元理所應當是中國封建王朝的繼承者,而不是征服者。
所以忽必烈給自己的定義就是“元朝”,而有些後世學者經過研究發現:成為合法合理的中國王朝的繼承者,在某些方面上大元似乎資格欠缺,故而他們都將大元稱之為蒙元,以便區分。
別的不說,單講大元的文化政策,統治者既然入駐中原,就要努力吸收和融合中原文化,而後才能紮根立足,然而他們在這方面上下的功夫遠遠不夠。對比清朝,他們尊崇儒學的態度就很誠懇,從康熙帝為孔子跪著祭拜就可看出。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大元並不是一個國家,而是由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伊利汗國四個汗國構成,它們各有其主。忽必烈是1271年改元的,1279年滅亡南宋完成對中國的統一,但四大汗國直到1304年才承認元朝的宗主地位,而這時距離忽必烈去世已經十年了。
這也就是說,理論上的元朝不能簡單地稱為中國,因為它不只是統治著中國地區,還有大區域的其他國家,而中國則可稱為元朝統治。另一層意思就是:中國只是元朝統治下的一個部分,而且這個部分下百姓的生活十分不好過。
“不好過”,大家或許都能明白。盛傳大元按民族將百姓劃分為四等,而漢人則屬於最低等,這個政策的真實性不好判斷,但大元對漢人的統治立意的確不太友好,儒人夾於丐與妓之中實在難堪。
不好過的表現方式那就太多了,比如禁止漢人習武、禁止漢人夜間行路、好幾家人才能擁有一把菜刀等,更嚴重的是刑罰的區別,對蒙古人犯下命案是要償命的,而對漢人犯下命案只需要賠償一頭毛驢的價格。
其實關於大元的華夷之辨是不存在的,但大元對漢人的壓迫統治實在讓人打不起精神來,所以蒙元的稱呼便應運而生,忽必烈努力想成為華夏之子,他做到了,而元朝這個名字究竟是否實至名歸,則需要大家去評判了。
參考書目:《元史》
閱讀更多 歷史解憂號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