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之河靜靜淌

這是一個安靜的午後,天空晴朗無雲,房間裡空蕩蕩的,一切都陷入靜寂,彷彿連呼吸聲都顯得那麼突兀。我坐在床上,讀著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其內容很適合當下的氛圍。熱熱的暖氣使人疲倦,可我卻沒有昏昏欲睡的慾望。內心的蹁躚起舞使我忘卻了荼蘼,走向了靈魂深處的那一灣湖畔。我很享受這種感覺。

心靈之河靜靜淌

每一個享受孤獨的人,都曾經為孤獨所累。茫茫人海中,遇見了某人,相知相交,最後又相離,不知是人為,還是大自然冥冥之中的定數。孤獨,一度成為人們最害怕的字眼。當一個人被孤獨所卷席著,那種不安感和恐懼感被漸漸放大,最後幻化成了自卑與自我批判。

或許每個人都經歷過這些。只不過有些人選擇走出來,企圖轉移注意力來溶解掉這種負能量,比如看電影,看書,聊天等等。而另一些人則陷入死衚衕,在自我批判中不斷將自己缺點放大,審視自身彷彿在審視一張長滿了蝨子的袍子。最後將這種孤獨發展成自閉,抑鬱,甚至自虐傾向。

心靈之河靜靜淌

其實如果換一種角度去看待孤獨的話,就會發現,獨處有著獨處的美感。就像一朵怒放的玫瑰永遠比兩朵更吸睛更引人關注一樣。孤獨往往散發出獨特的美和魅力。

我喜歡獨處時開著窗戶,享受微風撩起耳畔碎髮的愜意,這種無形的溫柔讓人留戀;亦喜歡一個人靜靜地走在雪地中,聽著雪花被踩得嘎吱嘎吱響,有種破碎的,毀滅的美感。這種美感讓我沉醉;更喜歡一個人坐在影院裡,將一部完整的電影從頭欣賞到尾,周圍都是陌生人,沒有人會在意自己的情緒,可以笑得天崩地裂,也可以哭得日月無光。看完整場電影,彷彿追隨著主人公經歷了整個人生。這種被時間限制的思考與遐想,令我著迷。

心靈之河靜靜淌

孤獨是什麼?孤獨不是沒有人陪伴自己,如果一個不懂自己的人在身邊,那種孤獨感甚至比一個人獨處時來得更為強烈。一個靈魂豐富的人,是沒有時間去慨嘆自己的空虛並自怨自艾的。他們會去盡所能做自己喜歡並有意義之事。讀書,聽音樂,旅行,去豐富自己的學識,品味和閱歷。當自己的眼界和心態提升了一定的層次之後,空虛和無聊感,都會漸漸地消失殆盡了。

心靈之河靜靜淌

有些事情要學會遺忘,有些人要學會去放下。所謂孤獨的本質,就是心裡牽掛的事物離自己太遙遠,並且在時間的推動下漸漸地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情感豐富往往會給人造成許多不必要的困擾與牽絆。於是現在的人們變得越來越現實。我以前不喜歡太過現實的人,覺得他們過於老練世故,生活沒有情調與樂趣。可現在想想,人現實一點沒什麼不好,最起碼可以淡然面對未知的苦痛,將自己麻醉,免疫心靈的創傷。

I am alone,but not lonely.我仍舊是一個人,不過那份矯情的孤獨感,已經隨著文字淡然消逝了。

《挪威的森林》仍舊在手邊,村上春樹的文風依舊在腦海中盪漾揮之不去。我的意識仍舊在流動,like a river,flows in yo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