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別不當回事,長大後自卑的孩子,一般都出自這些家庭!

在接觸心理學的過程中,我發現了一個很矛盾的詞:“優秀的自卑患者”

這樣的人,在某一方面看起來無疑是優秀的,但是內心深處卻是自卑,不認可自己的。

兒時或許不會顯現出來,但隨著長大,影響會越來越深。

在接觸的所謂的“問題孩子”中,或多或少都有這個問題。

即使有些表面上看起來超級叛逆、很有個性的孩子,內心深處也是極度不認可自己。

其實自卑感是一種不能自助和軟弱的複雜情感,像毒瘤,吞噬著孩子的自信、力量感、存在感、價值感、配德感。

而自卑感和嚴重缺乏父母家庭或者撫養者的“肯定、讚美、欣賞、認同”息息相關。

有篇題為《我上了985、211,才發現自己一無所有︱或者也不能這樣說》的文章,作者是從“一個電影院都沒有的小縣城”考入著名的高考工廠衡水一中,再考入復旦的女生樊悅書。

她優秀嗎?在我們看來無疑是優秀的,可是她也是自卑的。

原文中她列舉的自卑因素不僅有家境、外表,還有見識、人脈和情商,原生家庭帶來的自卑感,是無力的。

這幾類家庭,養出來的孩子更容易自卑:

家長們別不當回事,長大後自卑的孩子,一般都出自這些家庭!

家長們別不當回事,長大後自卑的孩子,一般都出自這些家庭!

家長們別不當回事,長大後自卑的孩子,一般都出自這些家庭!

家長們別不當回事,長大後自卑的孩子,一般都出自這些家庭!

最後,我想說,造成孩子自卑的原因有很多種,也有很多孩子的自卑可能被隱藏地很深,所以在跟孩子相處時的關鍵,就是如何引導孩子。

人無完人,父母也是第一次當父母,與其對孩子小心翼翼,不如告訴孩子如何正確地面對自己的不足,勇於承擔和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