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長安鈴木頻被退市背後:逐漸邊緣化 退出或為最好局面

「公司」长安铃木频被退市背后:逐渐边缘化 退出或为最好局面

一則某合資車品牌或將退市的消息近日傳開,長安鈴木因在中國市場業績每況愈下直接“中槍”。

長安鈴木迅速通過官方渠道對此傳言做出了回應,稱母公司一直就長安鈴木未來的發展進行積極討論,並會對消費者負責。與2016年傳出長安鈴木將退市,當時鈴木直接否認的態度相比,此次不置可否的回應,讓許多業內人士無法把準長安鈴木的脈象,似乎看得出長安鈴木仍希望在中國市場的現狀有所改變,但大概率的結果或仍難逃“退市是遲早的事”。

專注小車市場的長安鈴木曾是中國市場一代“國民轎車”,最輝煌的時候2011年銷量22萬輛,創下小車神話。但隨著消費者升級和各品牌崛起,“不思進取”的長安鈴木2017年整體銷量僅有8.38萬輛,逐漸被邊緣化成為其難言之痛。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小車市場已經是白熱化階段,多年產出失衡,產品競爭力不足,在中國看不到太多發展方向的鈴木汽車能夠體面的退出中國市場也不失為最好的局面。

「公司」长安铃木频被退市背后:逐渐边缘化 退出或为最好局面
「公司」长安铃木频被退市背后:逐渐边缘化 退出或为最好局面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鈴木第一次被傳聞退出中國。2016年11月,網上有媒體報道稱,“長安鈴木將撤銷技術中心,鈴木或將撤資”的消息。與此次不同的是,彼時,長安鈴木直接闢謠“子烏虛有”、“與事實嚴重不符”。2016年闢謠之時,長安鈴木剛剛實現持續三年低谷以來扭虧為盈的局面。

「公司」长安铃木频被退市背后:逐渐边缘化 退出或为最好局面
「公司」长安铃木频被退市背后:逐渐边缘化 退出或为最好局面

4月25日北京國際車展開幕當天,長安鈴木常務副總經理周波公開表示:“我們始終堅信,長安鈴木在造小車這個領域沒有對手。”通用原首席執行官瓦格納曾經亦稱讚,“我不知道世界造小車的企業,有誰能超過鈴木。”

而對長安鈴木的現狀,汽車業內人士如此置評:“成也小車,敗也小車。”

鈴木成立於1920年,生產摩托車起家,1955年開始生產以微型為主的汽車產品,1993年與長安汽車(10.330, 0.08, 0.78%)合資成立長安鈴木。此後,長安鈴木旗下的奧拓、天語和北斗星都成為了當時國內市場熱賣的小型車產品,而奧拓更是抓住了彼時低消費時代的特點,加之較好車品,一躍成為一代經典小車。

公開數據顯示,自建成投產並將產品推向市場以來,長安鈴木產銷量屢創新高,2009年長安鈴木第100萬輛轎車下線,2010年其產銷轎車突破20萬輛。2011年在全國汽車行業全年平均增幅僅有3%、全國轎車行業平均增幅僅6.9%的水平下,長安鈴木創下了產銷轎車22萬輛新高,同比增長10%,成績尤為搶眼。

但這一歷史新高止步於此。

隨著消費者消費能力的提升,中國市場發生了巨大變化,更大、更強的車型陸續出現,2012年長安鈴木的業績開始走拋物線下半場。經過幾年的跌落,長安鈴木的最新業績幾近腰斬。公開數據統計,2012年,長安鈴木銷量下跌到17萬輛;到2016年,銷量下滑至11.53萬輛;2017年整體銷量僅有8.38萬輛。進入2018年,長安鈴木銷量繼續下滑,一季度銷量僅為12845輛,同比暴跌56%。

“長安鈴木主打的小車型逐漸被邊緣化。”一位長期關注汽車行業的人士表示。

「公司」长安铃木频被退市背后:逐渐边缘化 退出或为最好局面

“退出中國市場是鈴木有力的止損措施。”在明華有道諮詢公司執行總監封士明看來。

事實上,不可否認的是,下沉這幾年,長安鈴木在營銷等方面不斷求變自救,但涉及到車型產品等方面的改變少之又少,甚至因產品更新滯後遭到詬病。前不久北京國際車展上,長安鈴木攜維特拉、驍途、啟悅Pro版等全系車型亮相,與其他展出的品牌車相比,其車型推新程度黯然失色,依然逆勢堅持了“精品小車”路線。

長安鈴木常務副總經理周波在北京國際車展開幕當天表示,“隨著國家對於環境保護的日益嚴格,長安鈴木擅長的小型車領域遲早會成為市場競爭的優勢。雖然外部環境不利於長安鈴木,但我們始終堅持嚴格的產品質量控制、專注精品小車以及塑造‘非凡·等你發現’這一品牌形象不斷深入和改進。”

“而客觀事實是,精品小車恰恰是目前中國自主品牌的天資,中國小車市場已經白熱化,競爭過度激烈,長安鈴木市場份額持續低迷,產品缺乏競爭力,未來可行的發展方向有限。”封士明認為。多位業內人士亦無法預測,市場會留多長時間讓長安鈴木堅守自己的小車夢想。

“其實,在目前現行的國家政策節點下,鈴木能夠體面的退出中國市場也不失為止損的最好局面。”封士明表示,從鈴木汽車的角度考慮,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不可能覆蓋全局,更不可能全球市場通吃。2012年由於銷量持續下滑,不得已退出已經經營28年的美國市場就是前例。封士明認為,“不應低估企業家的智慧,在他的環境裡永遠都有最優解。”

據瞭解,鈴木2017年在中國市場的表現跑輸全球業績大盤。公開信息顯示,鈴木原廠日前公佈2017年全球年產量達330.2萬輛,較2016年增長12.1%,創下品牌歷史新高。其中,日本本國產量98.75萬輛,同比增長24.3%;日本以外的海外市場產量231.48萬輛,同比增長7.6%。

「公司」长安铃木频被退市背后:逐渐边缘化 退出或为最好局面

近期“中經車視界”精彩內容

「公司」长安铃木频被退市背后:逐渐边缘化 退出或为最好局面「公司」长安铃木频被退市背后:逐渐边缘化 退出或为最好局面
「公司」长安铃木频被退市背后:逐渐边缘化 退出或为最好局面「公司」长安铃木频被退市背后:逐渐边缘化 退出或为最好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