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好媒體雙刃劍 ——IPO面臨的新媒體環境與管理策略

舞好媒體雙刃劍 ——IPO面臨的新媒體環境與管理策略

隨著中國資本市場加速向成熟嬗變,IPO日漸成為越來越多企業滿足融資需求,進而擴大企業規模、增強產品競爭力和市場佔有率的重要途徑,僅2017年度IPO新增申報企業就達402家。與此同時,IPO審批也日趨嚴格,並呈現公開化、透明化的特點。2017年12月證監會發行部發布十大舉措,對IPO環節的各個流程進行了進一步公開,並指出發審會前,相關保薦機構應持續關注媒體報道情況,並主動就媒體報道對信息披露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提出的質疑進行核查。

媒體的影響力,已經影響到投資者的決策和監管部門的判斷。尤其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和新媒體的跨越式發展,使得社會由公共媒體時代進入“公民媒體”時代,致使媒體的影響力與日俱增,並被大眾所感知。這是一把鋒利的“雙刃劍”,用於正面則錦上添花,用於負面則讓企業功虧一簣。如何舞好媒體這把“雙刃劍”已成為企業IPO路上的必修課之一,要想學好這門課程,就需要對新媒體環境有深刻的認識,並應熟練掌握媒體管理的策略。

在日新月異的互聯網時代,隨著各類新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媒體環境也時刻在發生變化。當前企業IPO面臨的新媒體環境呈現出以下特點:

一是媒體數量顯著上升,但質量參差不齊。正所謂“樹大易招風”,伴隨著IPO市場的火熱,審批的公開透明,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媒體關注,除了法定信息披露媒體和傳統的主流財經媒體之外,新興新媒體也加入到這一場盛宴。然而,行業潛規則在資本市場也通行,媒體環境市場化程度越高,受利益驅動,以新聞保護為由尋求合作的媒體數量也驟增,甚至出現部分媒體工作人員職業道德缺失,利用負面新聞對企業進行敲詐勒索的現象。

三是報道日趨注重獨特性、深入性、功效性。IPO關注媒體數量的增多,審批流程的公開透明,使得每一家審批中的企業都將成為媒體和公眾關注的焦點,加之信息源頭的增多,使得媒體更易獲得新聞點,對於事件的報道更易深入,報道的目的更易達到。

面對日趨複雜的媒體環境,企業如果深諳媒體運作之道,就能很好主導自己的輿論,反之就會被媒體市場取而代之。因此,在申請IPO之前,企業就應熟知媒體管理策略,以應對隨時可能出現的危機。為助力企業IPO,信渡諮詢研究中心提出以下媒體管理策略:

首先,要建立有效的內部防禦系統。1.建立危機公關工作小組,以董事長為組長,新聞發言人(董事會秘書)、保薦機構、律師、會計師、財經公關為組員,充分做好危機預備工作;2.建立新聞發言人制度及各項內控制度,包括規範公開電話的接聽、公開郵箱的及時處理、明確媒體接待紀錄、規範信息發佈、下屬公司規範管理等;3.梳理內部系統和機制,查漏補缺,包括自查機制是否完備、人員職責是否明晰、流程是否清晰規範。

其次,要明確信息披露範圍及披露規則。凡是實現對外信息傳遞的行為均認為是對外信息發佈,包括:公司內外網發佈、公司內部通告(內部刊物)、公司對外媒體宣傳、參與外部活動發言或提供材料等。對外發布的信息內容要嚴格審核,明確允許披露的範圍及規則。

再次,要開展全方位歷史輿情及危機隱患排查。

在公司IPO信息披露的過程中,部分媒體不僅會研讀招股書,且會對照企業歷史公開信息,從中找出破綻和差別,並以此為新聞突破口。因此企業需要對以往新聞進行梳理,口徑須與招股書披露一致,梳理範圍包括網絡新聞、公司網頁、政府報送材料、監管部門登記信息、招聘廣告、產品推廣信息述等。

最後,要鞏固核心媒體圈,全力保障輿論平穩。建立位居一線、影響力高的核心媒體圈。選擇重點關注IPO的媒體,充分考慮不同媒體的採編體系和運營影響力,擇時進行媒體輿論的主動性引導。媒體新聞的投放應結合市場反饋、危機點等因素,及時進行動態調整。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