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陳意明:“工業+互聯網”的終局不是電商,而是……

從B2B起家的阿里巴巴,經過 B2C電商、支付金融、文化娛樂、數據技術……矩陣不斷擴大後,風頭開始轉向B2B。在消費互聯網高度數字化的今天,供應鏈上游,產業互聯網正迴歸舞臺中央。

而在阿里生態池裡,B2B依然是其舉足輕重的戰略重地之一。目前,阿里巴巴在B2B領域堅持著“雲+端+市場”的戰略佈局,以阿里云為技術支撐,結合釘釘的企業端連接與管理,配合1688平臺的市場支持。作為阿里巴巴在B2B市場佈局的載體,1688也見證著阿里巴巴在B2B領域不斷的思考與探索。其中,工業市場就佔據了半壁江山,而在2017年阿里戰略重心再次轉向B2B,重磅投入於“工業+互聯網”的佈局。那麼,“工業+互聯網”的發展關鍵是什麼?不同玩家的發展訴求是什麼?阿里巴巴在工業市場的佈局又是怎的?

近日,阿里巴巴內貿中國事業部工業市場總經理陳意明接受了託比網的專訪,講述了“工業+互聯網”發展背後的邏輯。 阿里巴巴內貿中國事業部工業市場總經理陳意明 B2B 3.0=營銷時代,關鍵是精準和服務數字化2017年11月,1688宣佈定位於B端的商業基礎服務設施,建立了商家成長體系、數據體系、營銷體系、廣告體系、開放平臺、交易支付體系、物流體系、金融體系共八大B端服務矩陣,全面開啟B2B3.0 的營銷時代。

而定位於企業採銷平臺的工業市場,則針對不同的採購場景提供了三種通路:第一種通路:自主採購(找品),通過大市場搜索或專業搜索(型號搜索與行情搜索)滿足專業化採購的需求;第二種通路:商家匹配(找商),通過平臺對於商家顯性化的標籤,精準定位匹配企業資質要求的或能實現一站式長尾服務需求的供應商;第三種通路:智能尋源分單,面向既不願找品也不願找商或者採購複雜的大企業採購需求,採購方只需要上傳採購目錄,算法根據採購方選擇的品類、商家資質、詢盤報價等屬性,智能匹配、系統分單,滿足定製化和個性化的採購需求。

工業品市場與生產息息相關,同時隨著渠道下沉與多樣化需求的日益增長,對工業品的現貨需求也愈來愈旺盛。“採購場景的差異化可以滿足多樣化採購需求,但本地化才能滿足及時性的現貨和服務需求。”陳意明透露,本地化是1688已經佈局,未來也將不斷加碼的方向。“餐飲業的本地化已經相對成熟。在預設的距離半徑裡,有多少個商家能夠服務於你想要採購的品類、他們各自的能力又分別是什麼狀況,工業品市場買家依然需要這樣的可視化、篩選匹配,通過數據模型的測算,實現本地供和需的最高連接和交易效率。”

針對此,1688今年已經在48個大型工業源採(源頭採購)產銷地佈局,同時連接到本地化服務,彌補線下工廠對於工業服務、設備維修等服務的空白。 “‘工業+互聯網’的終局一定不是電商,而是製造數字化和採銷商務數字化雙循環的平臺”,採訪的最後,談及“工業+互聯網”的發展趨勢,陳意明表示,未來中間鏈接的紐帶更多是IOT與數字化的運轉,而兩端就是採銷數字化與製造智能化。“今天,生產數字化遠比採銷數字化要跑得快。工業電商正呈現百花齊放的狀態,但相對於龐大的市場,玩家還是太少了,遠沒有達到真正的工業互聯網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