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拯救你無可救藥的拖延症,拯救你的工作效率!

你覺得一天的有效工作時間是多少?

8小時?10小時?或者其他的答案?

乾貨|拯救你無可救藥的拖延症,拯救你的工作效率!

大部分人都是8小時工作制,早上9點到公司打卡,然後坐到工位上開始工作,下午6點就開始陸續下班回家了。還有一些勤奮努力型的人,做什麼工作都爭分奪秒,不捨得浪費時間,恨不得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都發光發熱。他們不僅在公司是這樣,回家了也坐到書桌前開始學習或者繼續未完成的工作。

但是這種刻苦努力的背後,就真的有效嗎?大部分時間身體坐在那裡,大腦早已罷工。這種爭分奪秒的工作方法不僅沒有幫助自己快速完成工作,還搞得自己身心俱疲。那麼,有沒有一種更科學的方法,既能按時完成工作,又不必把自己搞得這麼累呢?也許你可以試試 PDCA 管理循環。

  • P = Plan(計劃)

  • D:Do(執行)

  • C:Check(檢查)

  • A:Act(改進)

這個工作方法適用於幾乎所有的工作內容,比如領導讓你寫一個工作規劃,你就可以這樣:

第一,列出計劃:分別需要多長時間來完成資料收集,框架搭建,素材填寫,整理修改……;

第二,按照計劃付諸行動,開始撰寫;

第三,初稿完成之後,領導檢查;

第四:領導檢查之後提出修改意見;

接著,就再次進入新的 PDCA 循環,最終定稿表示工作完成。

但是模式是固定不變的,我們可以從這個模式延伸出更多適合自己的方法。

一、形成整體印象

乾貨|拯救你無可救藥的拖延症,拯救你的工作效率!

磨刀不誤砍柴工。開篇提到的那些忙碌的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拿到一項工作之後,立即扎到工作中,開始推進和思考細節,走到一半發現走不通了,又得重新再來一遍,導致工作效率特別低下。正常的方法是應該跳出來判斷和思考,這項工作的目的、意義和預期是什麼?按照什麼步驟做是最優的,是不是可以搭建幾個方向的框架,去和交付對象討論,確定好框架和方向後再執行,這樣做讓每一個步驟都是有意義的。

二、拋棄完美主義

乾貨|拯救你無可救藥的拖延症,拯救你的工作效率!

工作不是一錘子買賣,不是說走一步之後就不能回頭了。PDCA 的循環方式也告訴我們工作中是需要不斷試錯和修正的,在工作中不必要因為一個標點符號、一個沒核對的數據就僵持在那裡。互聯網領域更是如此,不斷的更新和迭代,去找到用戶最喜歡的那個點,然後再去優化。

三、分清工作主次

乾貨|拯救你無可救藥的拖延症,拯救你的工作效率!

很多時間我們只顧著低頭走路,忘記了看看這條路到底能不能讓我們更快速的到達目的地。有一些工作,我們往往容易走到摳細節的誤區裡面,導致最關鍵的環節被疏忽了,最終導致工作沒有完成。其實我們可以給不同的階段設置工作期限,能1小時完成的就決不給自己2個小時,這樣的工作效率能大幅提升。

四、不要迷信傳統和權威

乾貨|拯救你無可救藥的拖延症,拯救你的工作效率!

每個行業和崗位有太多的方法論和經驗,而且一開始就被告知要按照默認的傳統方式來做。比如收集團隊信息這項簡單的工作,按照前輩的方法,需要在 Excel 裡寫好一個表頭,然後 email 發給團隊每一個人,回傳過來開始下載附件,整理彙總,花掉一天的時間。這樣的傳統方式固然不會出錯,但是有沒有更好的方法來解決呢,你可以用在線表格來收集,花5分鐘建一個表單,把鏈接發到群中,讓大家在5分鐘內填好,你就收集完成了,整個過程不超過30分鐘。所以在工作過程中,不要害怕挑戰權威,工作效率提高才是權威。

提高工作效率,你可以選擇高效的辦公工具 —— 石墨文檔(www.shimo.im ) ,也歡迎你們留言說說看在工作中有什麼樣好的避坑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