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我們為什麼沒法擺脫煙癮、肥胖、拖延症、賭癮?

編注:如果你聽到某人在誇誇其談地兜售它的戒癮良方,而且這些良方總被描述成“簡易”“效果突出”“一勞永逸”,或同時還帶有某種神話神秘色彩!那麼這個人大概率只是個不入流的“門外漢”。只有當你瞭解什麼是癮,你才可能大概率戰勝它,但絕對不是百分百戰勝它。這篇文章只是一些個人見解,很難說它是客觀正確的,大家權當看熱鬧!

習慣:我們為什麼沒法擺脫煙癮、肥胖、拖延症、賭癮?

生活中,缺錢的人似乎總是缺錢,缺時間的人也總是缺時間;肥胖的人似乎怎麼減肥似乎都是肥胖,拖延症患者也總是拖延。我們似乎嘗試了各種可能去突破這種狀態,但是成功總是不來敲門。

生活中這類事情數不勝數,表明上看各種事情並沒有很多相通之處,但是如果細緻去看,其實還是可以看到一些關聯性的。

習慣:我們為什麼沒法擺脫煙癮、肥胖、拖延症、賭癮?

在經典物理世界裡,牛頓的三大定律中有一個“慣性”定律,又稱惰性定律,完整表述:任何物體都要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直到外力迫使它改變運動狀態為止

簡單而言,世間萬物都有保持慣性的特性,只有在外加作用的驅使下,萬物之前的狀態才能被改變。

在這裡,我們必須得強調一下,物理學和社會科學有很大區別,但是就像我在上篇文章所表達的觀點一樣:人類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也遵循基本物理學類似的法則。

人類在幾百萬年的進化歷史過程中,我們幾乎在遵循著能量最優原理來構建自身和社會。

一方面,這種最優方式是經過長時間實踐檢驗並被保留下來的;另一方面,這種檢驗方式也反作用於我們的大腦,讓我們養成了這種思考方式。

習慣:我們為什麼沒法擺脫煙癮、肥胖、拖延症、賭癮?

在生活中,習慣幾乎主宰著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因為習慣本身就是一種相對穩態,是一種規則,是一種運作方式。人類如果長時間運作在規律之外,我們是會瘋的。

我們的社會在很大程度上就建立在習慣之上,各種行事習慣構建起法律的大廈,各種觀點習慣構築著我們的價值觀和世界觀

個人的小習慣和社會大習慣之間,其實最大的區別在於社會的習慣得到了社會大眾的認可,至少是大眾構建穩定團體的相互妥協;而個人習慣則無需妥協,因為個人習慣只對個人負責。我們從小就被灌輸要養成好習慣,但是何為好習慣何為壞習慣,我們似乎沒有去細緻的思考。

我們一直從自己內心最迫切的需求出發,而能達到目的的“習慣”,就會被我們傾向認為是好習慣,反之就是壞習慣。我們先不去談這種對習慣的簡單定義是否存在偏頗,單就習慣本身而言就無對錯之分,只有適合和不適合之說。

我們一直想通過習慣去構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王國,但是在構建的過程中,往往發現自己在王國中不是國王,而是被徵發的民夫。我們辛辛苦苦付出,但似乎發現成果卻被他人篡奪。

於是我們抱怨這個世界,害怕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回報,我們一直甘居幕後,試著去等待將來的某個機會。

但是在這個等待的過程中,突然間某天發現,自己似乎對之前的理想王國再也沒了激情,也發現自己在很多事情上居然可以接受。我們安慰自己,並稱之為:不惑之年!

習慣:我們為什麼沒法擺脫煙癮、肥胖、拖延症、賭癮?

歲月確實是一種微妙的東西,只要很多東西一直拖著,就會有其他的變數。我們可以讓自己有其他追求,但是我們不經意間發現之前的我和現在我有著天壤之別。

只不過,堅持下來並幸運成功的人達成了最基本的初始願望,而那些意志薄弱或不幸的人成了夢想的過路人。我

們一直感嘆為什麼歲月會如此不公,我們也很驚訝為什麼自己會選擇放棄,並且在放棄之後就再也組織不起當年的激情。

習慣:我們為什麼沒法擺脫煙癮、肥胖、拖延症、賭癮?

其實說到底,就是習慣在作祟。

我們很難去相信,某些人把事情做壞只是因為他們沒有一個好習慣。但是,真實情況就是這樣。

我們沒有別人聰明,更多成分上是因為我們的思考習慣更差。我們沒有別人有錢,更多成分上是因為我們沒有良好的管理財富的習慣。我們沒有別人那麼有魅力,是因為我們沒有培養這些魅力的習慣。

當然,我們不否認人和人之間存在先天性的差距,但是習慣絕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彌補這種缺陷。這是我們單方面從良好習慣直接達到成功的一種基本解釋。

但是,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是不知不覺中就陷入一堆爛攤子,我們也漸漸意識到自己擁有一個壞習慣,至少是在目前情況下,對現實生活不合適的習慣。

我們也一直去嘗試各種方法去改變這種習慣,但是似乎往往成功很少,即使成功了也很快又打回原形。

習慣:我們為什麼沒法擺脫煙癮、肥胖、拖延症、賭癮?

這裡有必要強調一點,習慣本身無好壞之分,習慣只是某種運作方式

這種運作方式一旦形成,就會在我們腦海中留下印記,永遠也無法抹掉。而那些一直妄想讓自己徹底與之前的習慣絕緣的人往往會再次面臨之前的困擾。

不是因為壞習慣喜歡單獨纏著這些人,而是因為一旦這些人擁有這種偏見的話,內心會比較脆弱,當一丁點不順出現時,他們往往會選擇全局性地放棄,其實並不是因為這些人意志不夠堅強,而是他們不太瞭解習慣本身的特點。

在此有必要說幾點個人的觀點,當我們陷入麻煩之後,其實我們在很多時候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去做,但是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往往並不會很順心的去按照自己的真實意圖前行;那些當你需要減肥時告知你不要吃太多,多運動的建議簡直就是在放屁,沒有任何用處。

我們要改變現狀,就得首先了解現狀,並知道真正的問題出在哪,並採取相應的措施。如此看來,想要改變自己的習慣,進而改變自己的人生方向,就必須得知道這點:

習慣只能用另一種習慣代替,但是之前的習慣並不會永遠消失

這就是習慣的特性!

我們不可能完全消滅一種之前存在的習慣,因為這種習慣已經深深地印進了我們的身體和大腦,只要我們活著,關於這種習慣的記憶就會一直存在,只不過在不同時刻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而已。

習慣:我們為什麼沒法擺脫煙癮、肥胖、拖延症、賭癮?

所以,千萬別想著,我一旦成功了就會徹底與之前說再見;也不要一直苦惱為什麼過去的習慣會一直如影隨行;只有那些對習慣不太理解的人,當再次面對這些令人困惑的現象時,才會選擇帶有嚴重偏見性的行為。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很多人在經歷了不順之後,自信心很容易受到打擊,並給自己造成困擾和動力不足。只有不瞭解世界運作方式,並對此產生偏見的人,才會在孤獨的角落裡舔自己的傷口。

習慣:我們為什麼沒法擺脫煙癮、肥胖、拖延症、賭癮?

你可能會產生疑問,為什麼非要用一種習慣代替之前的習慣?我不可以用其他東西代替之前的習慣嗎?目前,我們沒有發現更好的代替方式,也很可能這就是最優答案。

因為人類的大腦的運作方式,就是穩態代替穩態,一個人如果長時間處於混亂狀態,他遲早要出問題,身體機能崩潰,大腦崩潰都是極有可能的,換句話說,我們人類如果擺脫習慣,我們很可能會出現精神疾病。

所以,這也再次印證,習慣自身並無好壞之分,只是運作的方式不同而已。

最後,再關於如何改變習慣說一點補充。

如果我們要想去改變習慣,建議從最基本的小方面來改善,而不是一開始就大幅度的該得面目全非。比如,你下午3:00習慣和可樂,你就應該在下午3:00這個點做點其他事情,比如我去喝芬達(當然,芬達和可樂都對身體不是特別健康,只是舉例,你也可以喝茶)。

不建議大家一上來就把喝可樂的習慣的時間和該習慣內容都改了,如果我一上來就把原本下午3:00時間該喝可樂的時間改成上午9:00喝芬達,那我們就極有可能無法改變這個習慣。

因為,這根本不是在改變之前的習慣,這對我們的大腦而言,簡直就是在重新創建一個新習慣,而且這個新習慣和之前的舊習慣似乎沒有多少關聯性。

所以,千萬別這麼做,如果那樣做了,那你極可能芬達和可樂都得喝,那時對我們是否要繼續下去的信心會深受打擊的。

只有在同一時間做不同事情,我們才能讓之前的習慣不大可能出現在我們的日程中。

習慣:我們為什麼沒法擺脫煙癮、肥胖、拖延症、賭癮?

當這種習慣維持有幾個星期之後,我們可能還會對喝可樂念念不忘,並有那種衝動,但是當我們一次兩次的做到了不喝可樂,在我們的大腦中就會出現一些有意思的現象,之前原來的習慣反射區的信號中出現了新的反射區,而且隨著這種行為進一步得到維持,這種行為反射區會原來越大,那時我們就基本成功了。

但是,我們必須的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當你的大腦一直在告訴你要喝可樂時,你不要給自己絲毫一次嘗試可樂的機會,你還是繼續喝自己的芬達,如果你不幸的再次嘗試喝了可樂,那不好意思,你就會有第二次,然後第三次,然後….,最後你突然間發現,自己似乎又回到了原點,你開始產生焦慮情緒,並開始自暴自棄:我辛辛苦苦這麼努力戒可樂,最後居然又回到原點,之前的那些努力真是浪費時間,既然如此,我為什麼不多喝點可樂來彌補自己之前的那些操蛋決定呢。

於是,你又開始瘋狂喝可樂,最後,你可能比之前還要喝的多。

習慣:我們為什麼沒法擺脫煙癮、肥胖、拖延症、賭癮?

在這裡,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們每個人的大腦都在瘋狂的說服我們去幹一些之前樂於乾的事情,即使我們知道這種行為對我們有害,也即使這些我們給自己的理由多麼缺乏理性和邏輯。這是因為,人的思維中,又一種思維慣性,類似牛頓的慣性定律,我們姑且稱作路徑依賴

在路徑依賴的過程中,我們往往會自己給自己尋找為什麼如此做下去的理由,即使這些理由多麼操蛋,我們都會對此深信不疑。

其中,最常遇到的一個牽強理由就是“最後一次”,“這是最後一次,幹完這次之後我就好好努力幹接下去的事”。

在這裡,我們發現,“最後一次”絕對是對我們最致命的殺傷武器,一方面我們為自己要進行不良習慣找到了理由,另一方面徹底解決了原本要為自己的不良習慣而帶來的“罪惡感”。

而且,很要命的是,我們在面對“最後一次”總是瘋狂加倍的放縱自己,“既然是最後一次,以後都不會再有機會了,我這一次一定要好好珍惜,要好好享受。”

但是,第二天相同時間到了,昨天的習慣模式在大腦中被激活,它一直在暗示你該乾點類似之前要乾的事了,如果不去幹,那麼你就會顯得極其焦慮不安,心跳較快,血壓上升,呼吸急促,精神不安。這些焦慮情緒一直在告知你的大腦要做點什麼來擺脫這種不適,否則無法得到安寧。

習慣:我們為什麼沒法擺脫煙癮、肥胖、拖延症、賭癮?

在這種情況下,人是很難擁有自控力的,除非你的大腦中有其他比這個還要強烈的信號蓋過了這種信號,否則你就又會去幹之前習慣乾的事。

在這裡,有必要對“其他強烈信號”進行解釋,什麼是其他強烈信號?我們知道,當我們維持某種不良習慣過久時,這種習慣就會漸漸讓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產生相應的結果和結局,比如我們失敗了。

當這種失敗足夠大時,就會讓我們對之前的習慣產生深刻的認識,並在大腦中產生一種強烈要擺脫這種習慣的信號,這種信號是由於現下的失敗局面無時無刻對我們的刺激所產生的。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確會深刻去想要改變它,而且就算我們不想去改變它,周邊的環境也會一直刺激我們要去改變它,所以這個時候確實極有可能改變掉之前的習慣。

但是,我們必須得認識到這樣幾點:

1、這個時候我們改變掉習慣是否能夠改變已經成為事實的現狀,我們還有回頭路可走嗎?

2、即使改變成功,這種經歷在我們的一生中都會產生極大影響,當類似相關的場景出現時,我們極可能會變得無比脆弱,並對之前的自己的行為產生強烈的負罪感

而一旦負罪感產生,人就會變得脆弱,我們就會去懷疑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在這種思維下,我們可能會再次產生自暴自棄的想法,我們極有可能會再次回到之前的生活習慣中。

因為這種行為可以讓我們與過去聯繫的更多,並在與過去有關的事和物中,寄希望於改變,但是理性又告訴我們這種可能性是不可能的,然後我們就一直處在感慨、自卑和自嘆中。

習慣:我們為什麼沒法擺脫煙癮、肥胖、拖延症、賭癮?

所以,人一旦脆弱起來,是非常要命的。與其我們在這種存在極大風險和後果的結局面前,我們還不如選擇在事情成為悲劇之前就採取方法,讓自己的人生過的更好。

在這些“其他強烈信號”中,還有兩類信號會成為改變習慣的可能解決途徑,一種是突發情況。

比如,你有下午3:00喝可樂的習慣,如果某天你一不小心發生了車禍,從此以後下半輩子再也無法行走時,這個時候你顯然不會再去想如何繼續維持喝可樂這樣無足輕重的事;當然,這只是往壞的方面的思考,當然你也可能會遇到極好的事情,也讓你產生類似的效果。

但是,這類事件都是小概率事件,發生的可能性非常小,其實我們可以對其進行忽略。還有一類信號,我覺得是最最有希望成功,並給我們帶來良好結局的解決方案。

那就是知識!當我們瞭解某些東西的時候,我們就會知道其一般的運作機制,並在這個過程中,直到自己之前的行為到底出現了什麼問題,並進而指導自己的行為,我們不奢求瞭解運作機制是否一定能否改變事物的正常發展進程,但是即便是無法改變的話,我們至少能夠跳出當下的困局,並在心理上早有認識和理解,併為接下來要發生的事情進行一定的安排。

習慣:我們為什麼沒法擺脫煙癮、肥胖、拖延症、賭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