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有哪些有意思的年號?

阪東秀人

天啟年號挺有意思,曾經被三個政權用過:

1.雲南的南詔政權年號“天啟”(公元九世紀中期使用過)。南詔曾經是一個強有力的政權,延續一個多世紀,但是,因偏處西南,它的歷史、它的年號沒有在中原人們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

2.元末的湖北徐壽輝起義軍的年號“天啟”(公元1358年—1359年)。

徐壽輝在所有反元勢力中第一個建立政權——“天完”政權。“天完”字形意思就是:把“大元”壓下去! 可見徐壽輝的霸氣,也可見,他是何等迷戀名稱的魔力。

徐壽輝勢力一度如日中天,席捲多個省份,大有取代元朝之勢。就在他進入高峰期時,他改元“天啟”。不過,“天啟”二字並不管用,老天爺似乎並沒有為徐壽輝開啟“建立徐氏帝國”之門。此時,陳友諒已經操控了徐壽輝政權,不久就殺死了徐壽輝,自立為“大漢”皇帝。不過,元末大起義群雄之中,笑到最後的,既不是徐壽輝,也不是陳友諒,而是後起的朱元璋。

3.明晚期的熹宗朱由校年號“天啟”(公元1621年—1627年)。這位年輕的木匠皇帝匆匆走完短暫一生,在位並不長,卻扔下諸多啼笑皆非的故事,給其弟朱由檢留下一手爛牌,加快了“大明”衰亡。

如果按古人迷信觀念,朱由校之失敗似乎要歸咎於“天啟”這個倒黴年號——它曾經被大明的“墊腳石”之一、失敗者徐壽輝用過,乃“不吉利”年號,是取年號之大忌。

不過,迷信畢竟不靠譜,明朝在朱由校時期之所以進一步走向衰敗混亂,原因不在於所謂“天意”,也不在於年號,主要在於人。

由元末、明晚期這兩個“天啟”年號,自然而然引出了古董收藏界的一個趣話——兩個“天啟通寶”錢幣系列之分。



徐壽輝時期、朱由校時期都發行使用過“天啟通寶”,只從名稱是不容易分辨的。為了區分,於是,在收藏界就有了“徐天啟”與“明天啟”兩個術語。“徐天啟”錢幣物以稀為貴,是收藏家的重要尋求對象。


曉帆輕舟

年號,是中國曆代帝王用以紀年的名號,是我國以及東亞部分國家歷史上記述年代的一種特有標誌。自漢武帝採用建元年號開始,差不多每個皇帝登基之時,都要根據自己的思想,定立年號。到了1912年宣統帝退位,中國結束用年號紀年為止,期間一共有約500多個年號。除了我們朗朗上口的康熙、雍正、乾隆外,還有一些有意思的年號。


年號一般是皇帝才採用,但一些還沒稱帝,但已不受中央控制的諸侯王也在自己統治的範圍內推行自己的年號。三國時期東吳的建立者孫權便是第一個還沒稱帝就定年號的人。公元222年,孫權稱吳王,此時三國的另外兩國魏的曹丕和蜀漢的劉備都已經稱帝,而且在自己統治的地區推行自己的年號。曹丕的年號是黃初,劉備的年號是章武。孫權在自己統治的境內自然不能使用曹魏或者蜀漢的年號,但自己又沒稱帝,為了表示自己的謙卑,孫權在曹丕和劉備的年號中各取一個字組成自己的年號:黃武。公元229年,孫權正式稱帝后,與曹魏蜀漢地位平等,於是下令改元,年號由黃武改為黃龍。


(三國當中,東吳最開始只是王國,地位相對於蜀漢和曹魏低一等)


印象中的年號一般是兩個字,但有些皇帝就喜歡特立獨行,弄出四個字的年號。漢哀帝的太初元將年號便是第一個四個字的年號。女皇帝武則天為了宣揚自己統治的合法性,其在為期間,一連使用了天冊萬歲、萬歲登封、萬歲通天三個四個字的年號。北宋時期,宋太宗為了表示自己勵精圖治,也採用了太平興國這樣的四個字的年號。北宋的亡國之君宋微宗在即為之初也用過建中靖國這樣一個四個字的年號表示出自己要做一副中興之主的態勢。四個字並不是中國帝王年號中字數最多的。西夏景宗元昊的天授禮法延祚年號和西夏惠宗秉常的天賜禮盛國慶年號以六個字並列中國帝王年號字數之最。


歷史上還有些年號看上去給人的第一印象難以和年號相聯繫起來。南北朝時期北魏太武帝的太平真君年號,給人一種這是某個道教得道高人的感覺。還有看上去像是動物名字的年號,如北周靜帝的大象年號,北魏孝明帝的神龜年號,東吳末帝孫皓的鳳凰年號。當然還有些今天我們看起來很土的年號,如晉安帝的大亨年號,梁簡文帝的大寶年號。


(寇謙之,北魏時期著名的道士,曾為太武帝謀士,曾向太武帝進言,稱太武帝為太平真君轉世。後太武帝龍心大悅,將太平真君定位年號)


到了明朝之後,皇帝一般只訂一個年號,而且相對於前代來說,明朝以後的年號大多都比較好聽,朗朗上口,字數也基本定在了兩個字。中華民國建立後,開始採用民國紀年。當然民國時期也出現過幾個帝王年號,如袁世凱復闢之時採用的洪憲年號,偽滿洲國採用過大同和康德兩個年號,這三個年號因為時間短以及是偽政權的原因,並未被主流史學界所認同。新中國成立後,改民國紀年為國際通用的公元紀年,與世界接軌。今天的日本,由於保持天皇制度,仍然採用年號紀元,成為今天世界上唯一一個仍採用帝王年號紀年的國家。


(今年是日本平成29年)

歷史研習社

提到中國歷史上帝王的年號,不能不說一個人——武則天。

↑武則天——年號使用狂人

武則天是唯一一個女皇帝,同時她也是使用年號最頻繁,以及使用年號最多的皇帝。在她獨自掌握實權的6年時間裡,她用了3個年號。在她稱帝的15年時間裡,她使用了多達16個年號,共計19個年號,傲視群帝,誰與爭鋒!

使用年號第二多的是西晉的晉惠帝司馬衷,當國十八年一共使用了9個年號,遠遠落後於第一名武則天。

武則天除了使用年號數量多,年號的名字也有意思的很——唐高宗李治死後,唐睿宗李旦繼位,其實只是個傀儡,雖然“光宅”年號應該屬於李旦,但後世多歸於實際掌權的武則天。

光宅年號僅用了四個月,在平息了李敬業叛亂後,武則天覺得應該換個年號去去晦氣,招點吉兆彩頭了,於是就從《尚書·武成》一文中找到一句:“惇信明義,崇德報功,垂拱而天下治”,改年號為“垂拱”。

垂拱了四年以後,改為永昌,這個年號更吉利,歷史上先後被多個帝王使用,晉元帝司馬睿,李自成稱帝后都曾經用過這個年號,甚至越南莫朝時代也曾被用作年號。然而這個年號有名無實,司馬睿用了這個年號不到一年,就在憂懼中死去,李自成用了兩年,最後覆亡。

武則天用了11個月的永昌年號,又改了……改成了載初,僅過10個月,又改成天授。也就是在天授元年九月,國號改唐為周。

↑武則天特別迷信“名字”的吉利

武則天採用這麼多年號,都是有原因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門……比如,公元694年11月,改延載年號為證聖,原因是“證聖元年春一月,上加尊號曰慈氏越古金輪聖神皇帝,大赦天下,改元”。11個月後,改為“天冊萬歲”,僅過3個月,又改為“萬歲登封”,過了一年多,又改為“萬歲通天”,四個字的年號本就極少見,武則天一人就用了三個……

公元700年,武則天服用了一個叫做胡超的法師花費三年耗費巨資練成的長生藥,結果病好了很多,於是改年號,把“聖歷”改為“久視”。

縱觀武則天對年號的使用,往往極具政治象徵意義——天授,證聖,聖歷,以及萬歲三連

↑武則天萬歲三連,就問你服不服!

這位唯一的女帝王雖然活得像個爺們,但內心到底還是女性化,換年號跟換新裝似的,帶給她興奮歡樂,只是苦了大唐(武周)的官員和百姓,日曆都不夠撕的,一不留意,年都會過錯……


我見青史多嫵媚

年號

始於漢武帝時期,當時年號是“元狩”,意義也很簡單。

隨著發展年號的意義也越來越有學問,一帝多年號直到明朝年就基本結束了。

最後帝制年號是“宣統”。這個寓意是“宣告天下王朝大統”,很不幸,三年後就被國民政府宣佈結束了。

有意思的年號。

1.漢武帝 時期才開始使用年號,始稱開元。他用了好多個帶元的,如“元狩”“元朔”“元光”“建元”“後元”。他一定玩的很開心,畢竟剛開始使用嘛!可以理解。

2.漢哀帝 最厲害的年號出現了。第一個四字年號。“太初元將”,導致史學家以為他在開玩笑,有些史書只記載了“太初”。寓意還是不錯的。

3.王莽 年號“始建國”,都說你是穿越的理工男,我真的深信你是穿越的了。



4.張曼成 這個很少有人知道他。南陽黃巾起義首領,年號是“神上”,這個你開心就好~

5.曹魏 文藝青年家庭,“黃初”“青龍”“甘露”“鹹熙”,這簡直是年號屆的一股清流,佩服佩服~

6.孫吳 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感覺,“鳳凰”“黃龍”“嘉禾”“赤烏”“神鳳”“寶鼎”。很勇猛。跟性格還蠻搭的~

7.前涼 的年號,7位君主,“建興”“建興”“建興”“和平”“建興昇平”“昇平” 這個,我很迷茫~

8.武則天 唯一一位女皇帝。年號很特別嘛。“天冊萬歲”“萬歲登封”“萬歲通天”“神龍”“長壽”“神功”,感興趣自己去查一下了,我覺得年號對她來講是在許願望啊~



9.高曇晟 年號“法輪”,僅存一個月。糾集近五十名僧人殺死縣令和鎮守軍將,自封大乘皇帝,建元法輪。

10.黃巢 “王霸”,這個年號用了三年。不知該如何替他解釋了~




安逸文學

1、漢宣帝曾用年號「黃龍」,吳太祖孫權曾用年號「神鳳」,後秦武昭帝年號「白雀」,北周靜帝年號「大象」,北魏孝明帝年號「神龜」……歷代帝王這些年號加一塊,差不多也能開一動物園了。

2、男子漢王莽曾用年號「天鳳」,女漢子武則天曾用年號「神龍」,這兩個恰好都是短命王朝,也算是天作之合了,而且巧的是,王莽是在大漢王朝“插播”了一小段他的政權,武則天則是在大唐江山裡“植入”了一下她的政權。隔著好幾朝,連年號都這麼有夫妻相。

3、東晉元帝年號「大興」,西燕君主段隨年號「昌平」。倆人雖然佔了北京近郊兩個區,但是真沒北京戶口。北周武帝年號「保定」,這就離北京更遠了。

4、乞丐出身的皇帝朱元璋武力值爆棚,用年號「洪武」恰如其分。他的孫子富三代朱允炆繼承大統,這孫子用年號「建文」,沒幾年果然被叔叔朱棣打趴下了,論氣場也是“文”不如“武”啊。

5、唐宣宗年號「大中」,金哀帝年號「正大」,陳廢帝年號「光大」,北魏皇帝元朗年號「中興」……現在有多少著名品牌的商標,都是霸佔了人家帝王當年的年號啊!

6、北魏文成帝年號「和平」,唐睿宗年號「文明」。隔著屏幕,我們都可以感受到兩位皇帝的大愛,在宇宙中心氤氳開來。

7、北魏太武帝年號「太平真君」,遼天祚帝年號「保大」,唐睿宗年號「太極」,金太祖年號「收國」,元世祖忽必烈年號「中統」,現在讀起來也是奇葩味道十足。

8、梁武帝蕭衍在位時間達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所以年號特別多,比如這幾個:「普通」,「大通」,「中大通」,「大同」,「中大同」,如果他在位時間更長一點的話,弄不好會順勢搞出一個「方大同」來。

你還知道哪些有趣的年號,一起說說唄。


官破曉

提起年號,可能有些人不知道是什麼東西,或者年號、廟號、諡號傻傻分不清楚。其實年號就是古代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符號,而後慢慢形成了制度,並賦予了政治意義。以清朝的乾隆皇帝為例,其年號就是“乾隆”,廟號是“高宗”,諡號是“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簡稱“純皇帝”,這三個號都可以成為乾隆皇帝的代名詞,只不過後世習慣用年號“乾隆”來稱呼他罷了。

年號是何時開始?又何時廢除的呢?

我國第一個使用年號的皇帝,不是秦始皇,而是漢武帝,是不是有些出乎意料?漢武帝在公元前140年,使用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年號“建元”;而最後一個年號的使用者,就是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年號為“宣統”,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政府後,年號徹底廢止。雖然後來有袁世凱復闢,使用了“洪憲”的年號,但是老袁一直不被正統所承認。

一個皇帝能有幾個年號?一個年號能有幾個字?

一個皇帝可以有很多個年號,如果遇見祥瑞等喜事,或者災難等大事,都可以更改年號。比如唐高宗有14個年號、武則天有18個年號等。到了明清兩代,一個皇帝一般只有一個年號(明英宗這種復辟者除外)。也正是因為這兩個朝代的皇帝只使用一個年號,方便記憶,所以後世習慣用年號指代他們,比如上文提到的乾隆。

年號一般來講都是兩個字的,當然也會出現三個字、四個字、甚至六個字的奇葩年號。比如王莽的 “

始建國”、漢光武帝劉秀的“建武中元”、西夏李元昊的“天授禮法延祚”。

年號有何政治意義?

年號被認為是正統的標誌,如果你使用這個年號,就代表著你服從了這個統治者,承認了其統治地位,反之亦然。比如三國時期,魏蜀吳誰都不服從誰,因此都有各自的年號,像曹丕的“黃初”、劉備的“章武”、孫權的“黃武”。

我國曆史上有許多藩屬國,比如朝鮮、琉球等,他們也用當時我國統治者的年號來紀年,以表示效忠。以古代朝鮮為例,他們使用明朝的年號,效忠於明朝,哪怕是在明朝滅亡以後,雖然他們的官方與清朝往來時使用清朝的年號,但是內部仍沿用明朝年號,尤其是民間,堅持沿用“崇禎”的年號上百年。

當一個統治者成為傀儡時,國家實際掌權者也會使用一些意味深長的年號。比如西漢最後一任皇帝孺子嬰,用的年號是“居攝”,很明顯這個年號指代的是當時的實際掌權者“攝皇帝”王莽;再比如清朝的同治皇帝,當時商議年號時,為了討慈禧太后的歡心,才使用了年號“同治”,意為兩宮太后臨朝同治。

年號有何影響?

年號首創於中國,但是其他諸如日本、朝鮮、越南、韓國、蒙古等國家,後來受到我國的影響,都相繼開始使用年號。比如日本,現在仍使用年號,年號為“平成”。

我國成立以後,採用西方的公元紀年。有人認為年號承載著數不盡的歷史功績,是我國傳統的精神文化遺產,從保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角度出發,建議恢復使用年號制度。我認為暫且不說是否應該恢復使用年號制度,但我國真應該對這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好好保護起來才行,畢竟某國曾作為我國的藩屬國,也使用過年號,而這個國家總喜歡認為一切都是他們發明的,就怕我們保護不好年號,有一天年號又變成了他們發明的東西



嘉道文流

年號不僅可以有趣,也可以讀出許多歷史信息。以下我稍作梳理,粗疏之處,還望大家一起糾正補充。

最長的年號

西夏 天授理法延祚(1038-1048)、天賜禮盛國慶(1069-1074)——西夏說,我以長度勝出。

從非漢語音譯而來的年號

南詔 贊普鍾(752-768)——年號一般都取自華夏經典,或者組合漢字尋求美好的意象。這一年號卻是藏文音譯,意為贊普的弟弟。可見南詔受到藏、漢兩種文化的影響。

生僻字的年號

西夏 奲都(1057-1062)。——奲,同嚲(下垂狀)或躲。以生僻字、古字入年號僅此一見。或許是西夏語的音譯?

三個字的年號

莽新 始建國(9-13);南朝梁 中大通(529-534);中大同(546-547);以及南詔 贊普鍾(752-768)——年號一般兩個字,四個字的也不少,六個字的僅西夏兩見,三個字也是一種另類。

和別的國號雷同的年號:

  • 大明――歷史上兩次作為國號,分別在南朝宋(457-464)),與大長和(931-937)。所以說大明的時候,不一定是1368-1644,也可能是5世紀或者10世紀。另外大明國(1902)也是一個年號。

  • 大和――這曾是南漢的國號(929-925)。所以說到大和也不一定是日本……


撞槍的年號:紹興

歷史上,不同時期重複的年號很多,小國用大國的年號也很多。然而,同一時期,不同政權,剛好永了同樣年號的,就不多了。但還是有的:南宋 紹興(1151-1163) 與 西遼 紹興 (1131-1162)就剛好撞上了。兩國之間少有直接來往,年號相同應是巧合。當然,金滅遼宋,南宋、西遼同時有“紹興”的志向,也可以理解。

最受歡迎的顏色:白

白龍(南漢(925-928))、白雀(高昌)、白鳥(向海明(613))、白雉(日本(650))、白鳳(日本(?))

中國最受歡迎的動物:龍——還有各種顏色的

  • 黃龍——西漢(-49)、孫權(229-231)、段子璋(761)
  • 青龍——曹魏(233-237)、後趙(350)、蘭汗(398)
  • 黑龍——張育(374)
  • 白龍——南漢(925-928)
  • 另外還有其他龍,各種鳳的,就不一一列舉了。有趣的是,從五行的角度說,就是沒有紅色龍(渤海國有朱雀)……

日本最受歡迎的動物:龜

日本、朝鮮年號沒有稱龍的。日本人喜歡用龜,有靈龜神龜寶龜文龜元龜……

振興漢室的年號:

漢復/復漢(23-34)、漢安

(125-144)、永漢(189)、紹漢(237-238)、漢昌(318)、漢興(338-343)、永漢(542)——年號大體是希望自己的統治時期可以繁榮美好。但是有意識要振興某個朝代的,則僅以漢為對象。從王莽以後,到東漢中後期,從三國時候的公孫淵,一直到五胡十六國,希望復興漢室的口號不斷地出現在年號中。這從側面體現出漢室的特殊號召力

哲學家的年號:

滿洲國 康德(1934-1945)——我們都知道,伊曼紐爾·康德是德國著名哲學家。不知道想出這個年號的人知不知道。


在野武將

年號趣話:

1、歷史上第一個年號——建元(漢武帝,前140年—前135年);

2、使用時間最長的年號——康熙(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公元1661—1722年);

3、字數最長的年號——天授禮法延祚(西夏景宗);

4、使用年號最多的皇帝——武則天(18)、唐高宗(14)、漢武帝(11);

5、使用次數最多的年號——建元(漢武帝,晉康帝,晉穆帝,前趙漢昭武帝,前秦宣昭帝,齊高帝);

6、使用中原王朝年號的割據王國——吳越國(先後奉唐、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北宋為正塑,使用上述各王朝年號);



7、最後一個年號——宣統(溥儀年號1909—1912年);

8、包含方位的年號——後元,建武中元,中平,太上,中興,上元,建中,中統,等;

9、包含動物的年號——元鳳,黃龍,天鳳,神鳳,鳳凰,麟嘉,燕元,燕平,龍升,鳳翔,神龜,元象,大象,龍朔,麟德,等;

10、包含天象的年號——元光,元朔,天漢,甘露,建光,承光,調露,景雲,等;



11、包含顏色的年號——黃初,青龍,黃武,赤烏,白雀,等;

12、包含器物的年號——元鼎,天璽,玉衡,玉恆,神鼎,神璽,等;

13、包含數字的年號——五鳳,載初,萬曆,等;

14、包含身體部位的年號——大足。


北國小野草

最有意思的年號都是在滿清,康熙康熙,吃糠喝稀;道光道光,家產倒光;咸豐咸豐,嫌家豐腴;同治同治,與人同治,光緒光緒,倒光繼續。


穆若雍熙

幹隆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