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場意外——書生還是被斬首了

這是場意外——書生還是被斬首了

明朝末年,宦官當道,一位進京趕考的書生,因酒後詩興大發,寫下一首諷刺宦官的詩文而得罪了權傾朝野的公公,因此被判月底前執行斬首。這位書生知道自己生的希望渺茫,他頹然的坐在牢房中,由於年輕氣盛,無法接受將被斬首的事實,於是開始分析事件的始末。

距離月底還有七天,如果我能挺到二十七日,腦袋還長在脖子上,那麼最有可能執行斬首的就是三十日,明朝有禁刑的規定,接下來的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都是禁刑的日子。宣讀判書的公公表情古怪的說:“行刑的日子一定是你出乎意料的。”

這是場意外——書生還是被斬首了

書生繼續想著,如果我能活到二十七日,排除禁刑日,那麼三十日就是我意料之中的日子,那麼既然是意料之中的日子,就絕不可能是行刑日;同理,如果我能活到二十六日,我又可以確信二十七日行刑,由此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以此類推,二十五日,二十六日都變成了意料之中的日子,想到這裡,書生得意的笑了。

恰恰是因為意味深長的暗示“意料之外的日子”,在經過分析後,這場斬首變為無法執行。可是無論推理多麼美好,現實卻是猝不及防的。這位年輕的書生於在二十六日午時三刻,劊子手在西市揮刀斬斷了他的脖子。

這是場意外——書生還是被斬首了

對於書生來說,他的一切推論都是假設的,事實上除禁刑日以外的任何一天,對他來說都是意料之外的。書生不敢相信自己被宣判斬首這一事實,持有懷疑的態度,所以哪怕一個小的暗示,他都會作為希望,在這種糾結和矛盾中,他的推理過程並非是穩定和客觀,最後掉進了自我循環中。

哲學家邁克爾·斯克裡文(Michael Scriven)寫道:“邏輯的力量遭到事實的否決,我覺得這正是這個悖論的迷人之處。可憐的邏輯學家念著過去屢試不爽的咒語,但是事實這個怪獸聽不懂咒語,執意前行。”

這是場意外——書生還是被斬首了

對於這個故事中的書生,無論公公的暗示是否為真,斬首都是不可改變的。雖然書生的推理看上去很有道理,可是意外不能否定事實,這個書生的推理過程改編自剻因“意外絞刑悖論”,並與G·E·摩爾的悖論異曲同工,一樣的荒謬。

出乎意料的是,這則悖論的產生,既不是由於公公的暗示,也不是由於一場意外的斬首,而是書生相信了這個意外的暗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