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场意外——书生还是被斩首了

这是场意外——书生还是被斩首了

明朝末年,宦官当道,一位进京赶考的书生,因酒后诗兴大发,写下一首讽刺宦官的诗文而得罪了权倾朝野的公公,因此被判月底前执行斩首。这位书生知道自己生的希望渺茫,他颓然的坐在牢房中,由于年轻气盛,无法接受将被斩首的事实,于是开始分析事件的始末。

距离月底还有七天,如果我能挺到二十七日,脑袋还长在脖子上,那么最有可能执行斩首的就是三十日,明朝有禁刑的规定,接下来的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都是禁刑的日子。宣读判书的公公表情古怪的说:“行刑的日子一定是你出乎意料的。”

这是场意外——书生还是被斩首了

书生继续想着,如果我能活到二十七日,排除禁刑日,那么三十日就是我意料之中的日子,那么既然是意料之中的日子,就绝不可能是行刑日;同理,如果我能活到二十六日,我又可以确信二十七日行刑,由此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以此类推,二十五日,二十六日都变成了意料之中的日子,想到这里,书生得意的笑了。

恰恰是因为意味深长的暗示“意料之外的日子”,在经过分析后,这场斩首变为无法执行。可是无论推理多么美好,现实却是猝不及防的。这位年轻的书生于在二十六日午时三刻,刽子手在西市挥刀斩断了他的脖子。

这是场意外——书生还是被斩首了

对于书生来说,他的一切推论都是假设的,事实上除禁刑日以外的任何一天,对他来说都是意料之外的。书生不敢相信自己被宣判斩首这一事实,持有怀疑的态度,所以哪怕一个小的暗示,他都会作为希望,在这种纠结和矛盾中,他的推理过程并非是稳定和客观,最后掉进了自我循环中。

哲学家迈克尔·斯克里文(Michael Scriven)写道:“逻辑的力量遭到事实的否决,我觉得这正是这个悖论的迷人之处。可怜的逻辑学家念着过去屡试不爽的咒语,但是事实这个怪兽听不懂咒语,执意前行。”

这是场意外——书生还是被斩首了

对于这个故事中的书生,无论公公的暗示是否为真,斩首都是不可改变的。虽然书生的推理看上去很有道理,可是意外不能否定事实,这个书生的推理过程改编自剻因“意外绞刑悖论”,并与G·E·摩尔的悖论异曲同工,一样的荒谬。

出乎意料的是,这则悖论的产生,既不是由于公公的暗示,也不是由于一场意外的斩首,而是书生相信了这个意外的暗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