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古至今的多種說法,究竟哪種才是李廣未被封侯的真實原因?

唐朝詩人王昌齡有首很有名的詩句“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其中的“飛將”指的就是漢朝的李廣。李廣是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在後世的名聲很大,民間“飛將軍”的知名度甚至超過了同時期的衛青、霍去病。這樣一個一生征戰無數,不斷被後世文人墨客及老百姓高度讚揚的優秀軍事將領,又身處帝王開疆拓土、以封侯賜爵獎勵軍功的年代,卻始終沒有封侯,以至於後世文人常用“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來感慨自己的命運。

由古至今的多種說法,究竟哪種才是李廣未被封侯的真實原因?

那麼,李廣為何終其一生都未能封侯?由古至今,存在有以下幾種說法:

第一,“殺已降”,就是殺已經投降的俘虜。李廣在世的時候,看著身邊的將領們都封功受爵,自己歷經多次戰鬥卻始終處於下僚,就去找當時有名的王朔去請教,王朔是“操望氣之業”的,也就是看相占卜的。“自漢擊匈奴而廣未嘗不在其後,而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擊胡軍功取候者數十人,而廣不為後人,然無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豈吾相不當候邪?”我對匈奴作戰都是勇往直前的,現在我手下的人都因為立功得到了封賞,我卻沒有一點功勞,難道我不是封侯的面相?

王朔聽了之後,問李廣生平可有後悔的事情,李廣自言說任隴西太守的時候,曾經殺過已經投降了的八百羌人,現在頗感遺憾。王朔就說:“禍莫大於殺已降,此乃將軍所以不得封侯也”。這個說法現在看來太過牽強,雖然史書有此段記載,但是殺降卻不能夠成為李廣不能封侯的正真理由,有可能是王朔為了消除李廣不能封侯的怨氣而找的個理由罷了。

第二,心胸狹隘。史書記載李廣“殺霸陵尉”,李廣因兵敗被撤職,貶為庶人的他一天夜晚回家路過霸陵亭。霸陵尉依據當時的法令不予放行,李廣手下的人就說這是以前的李將軍,霸陵尉回敬說,就說現在的將軍也不能夜間放行,何況是過去的將軍。後來李廣復職以後,就找了個理由殺了這個霸陵尉。明朝董份就這件事認為:“廣不能忘一尉之小憾,乃知功名不成,非特殺降葉,亦淺中少大度耳,其不候故宜。”李廣心胸太狹隘,所以功名不成。

由古至今的多種說法,究竟哪種才是李廣未被封侯的真實原因?

第三,常敗將軍。宋朝黃震認為“李廣每戰輒北,因躓終身。”李廣是個常敗將軍,自然得不到封賞。編撰《資治通鑑》的司馬光也是這種看法,認為和李廣同時期的將軍程不識雖然沒有功勞,但是也沒有失敗,而李廣卻經常使軍隊陷入覆亡之地,既然如此,自然不能封侯。這種說法主要依據來自《史記》,其中《李將軍列傳》記載了李廣幾次戰役的失敗。這個說法是值得商榷的,司馬遷並沒有完全記載李廣一生所經歷的大小七十多場戰事,一無戰功。如果李廣屢戰屢敗,司馬遷不可能還稱他為“名將”。

第四,治軍不嚴。宋朝何去非認為“自漢師之加匈奴,廣未嘗不任其事,而廣每至敗衄廢罪,無尺寸之功以取封爵,卒以失律自裁者,由其治軍不用紀律。”這種說法主要是拿李廣和當時跟他齊名的程不識相比。程不識治軍嚴謹,他的部隊有嚴格的紀律和執行力,作風穩重,人稱“不敗將軍”。司馬遷明確指出,李廣和程不識都是名將,只不過治軍方式不同而已。李廣雖然在小事上不拘一格,但是對征戰等大事還是肅審慎嚴的,他的部下也都願意為他衝鋒陷陣。李廣的這種治軍方法如果在戰鬥處在上風的時候,可以以少打多,處在下風的時候,就很難取勝。所以縱觀李廣作戰,不是大勝就是大敗,戰績起伏不定。

由古至今的多種說法,究竟哪種才是李廣未被封侯的真實原因?

第五,漢武帝的偏見和衛青的壓制。李廣數次征戰接連失敗,使漢武帝對他產生了偏見,認為他“數奇”,就是這個人不吉利,不能夠委以重任。在李廣最後一次出征的時候,漢武帝還囑咐統帥衛青,不能把李廣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居前奪首功”。衛青出於自己的私心,就命令自己的好友公孫敖為前鋒,代替了身為前將軍的李廣,最後致使李廣失道觸犯軍律,遂自刎而死。

李廣自殺之前曾感慨“豈非天哉”,認為自己悲劇的一生都是天命註定。唐朝的王維亦在詩中感嘆“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

“飛將軍”李廣戎馬一生,征戰無數,他的事蹟千載廣為流傳,終其一生卻未能封侯,不得不說確實是一種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