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人生是“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的轮回

《活着》:人生是“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的轮回

《活着》:人生是“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的轮回

我们从出生开始,就被赋予了很多的期盼,身边一直有个声音在告诉我们:生而为人,应该活出生命的意义。

从小父母就告诉我们,人活着要有理想,否则跟动植物没有区别。

长大后,老师也常常拿保尔柯察金的话激励我们:人最宝贵的就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活着》:人生是“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的轮回

很多人寻寻觅觅一生,都在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有的人找到了,有的人穷极一生,都不知道自己究竟为了什么而活。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命的负重也越来越大,但反之找寻生命意义的路,却越来越长。随之而来的,是焦虑和恐慌,甚至到抑郁。

《活着》:人生是“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的轮回

很多人想不明白,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到底该达到什么样的层次,才算得上是有意义的活?既然找不到生命的意义,我们终究会死去,又为什么活着呢?

《活着》:人生是“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的轮回

跟强调找寻生命的意义相反,《活着》这本书,第一次有人用鲜活的例子告诉我们,活着就是为了活而活,人可以不必做出大成就,不用赋予太多的社会责任,按照自己的意愿,为了活而活就可以。


《活着》:人生是“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的轮回

本书的作者余华,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和苏童、格非、孙甘露等的创作形成了一股文学潮流,评论界称之为“先锋文学”。

笔下的长篇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

《活着》:人生是“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的轮回

《活着》一经出版就引起很大反响,更是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畅销海内外。1994年,《活着》由张艺谋执导拍成同名电影。

1998年,更是凭借着这部《活着》荣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让余华成为国际上出名的作家,被誉为中国的查尔斯·狄更斯。

《活着》:人生是“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的轮回

《活着》全书只是讲述一个叫徐富贵的男人一生的经历,讲述一个人“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的曲折又平常的人生。

看似讲述着一个小人物的故事,但看得无数人都为之动容,反省自己的生活以及对生命的探究。

《活着》:人生是“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的轮回

主人公富贵出生在一个大户人家,家里是有钱的大地主,自己却是一个混不吝。年少的猖狂加之家世的富有,让富贵成为一个游手好闲、目无师长、嫖娼赌博的败家子。

没想到被竟然被一个叫龙二的骗去了雄厚家底,一夜之间由土财主变成了落魄的穷小子。但是比起失去的,富贵平生第一次感受到了这世间的真情。

《活着》:人生是“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的轮回

当自己变得一穷二白时,狐朋狗友散去,他终于发现家人之间亲情的可贵,爱人对他的支持跟相随,甚至连家里的长工,都有着深厚的情谊。

这让富贵明白,这世间有比享乐更重要的东西存在,人活着不仅仅是贪图富贵,世间的真情,更沁人心肺。

徐富贵的“少年去游荡”的年华,在一夜之间一去不复返,留给他的是人生更多的磨难。

都说,人只有吃得了的苦,没有享得了的福。落魄的富贵自己接受了苦难的生活,开始重新振作为了家人而生活。

《活着》:人生是“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的轮回

但是没想到生活想要考验一个人,施予的困苦接踵而至,每一次让人觉得已经到深渊时,都会有更深的深渊等着自己的到来。

富贵刚脱胎换骨,打算做一个老实巴交的穷人,却在去县城的路上,被国民党军队抓去做脸壮丁。在那个饥荒战乱的年代,人的生命一文不值,别说寻找生命的意义,就是自己的人身自由都身不由己。

在充壮丁的年间,富贵看见有人为了一己私利强杀掠夺,也经历过战友之间相扶相持的温情,看见了人性中的丑,也瞥见过人性里的美。

《活着》:人生是“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的轮回

战争结束之后,富贵回到家时,又赶上了饥荒年,人们可以为了一口吃食互相伤害,尊严更是奢侈品,灵魂被现实践踏成尘埃。富贵的女儿凤霞在他当兵期间成了哑女,但是村里人又有谁能顾得上可怜他们。

好不容易捱过了饥荒年代,儿子有庆却出了意外。一天县长夫人因临产失血过多,学校将孩子们召集起来,为县长夫人输血。

《活着》:人生是“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的轮回

为了在县长面前谄媚,医院的医生跟护士,毫无节制的将幼小的有庆的血抽干,残忍的剥夺了一个少年的生命。

年少的有庆得知自己的血型跟县长夫人匹配时,一脸的骄傲,正在为自己可以拯救他人感到自豪,等到学校的表扬跟被救家属的感谢。没想到等来的是自己生命的终结,甚至连跟家人道别的机会都没有。

当富贵赶到时,有庆只剩下一具干瘪的尸体。在那个讲究香火延续的年代,很难想象一个父亲失去唯一的儿子的心情。比起失去儿子,更悲痛的是面对剥夺自己独子生命的仇人,以及同样失去亲人的活着的至亲。

《活着》:人生是“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的轮回

在这一处,更令人悲哀的转折来了,有庆用自己命救的人,正是富贵当年充兵时,自己关系最好的战友。这一幕让人觉得无比的讽刺,正是因为是同患难的兄弟,富贵连为儿子仇恨的方向都没了,自己恨不得跟他拼命的仇人,居然是自己的旧相识春生。

人活一生会遇见很多人,产生很多复杂的感情,最怕的就是这种爱恨交织的感情,本该去痛恨却又忘不掉曾经美好的回忆。

《活着》:人生是“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的轮回

无法为憎恨都找不到出口,是最大的悲哀。富贵只是对春生说了一句:你欠我家一条命。

富贵害怕体弱多病的,知道自己儿子的死亡消息,所以只得偷偷把儿子埋葬。孩子死了,只有当父亲的一个人为他哭,来这世间一回,还没来得及长大看更多的风景,就已经变成深埋土里的亡魂。

《活着》:人生是“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的轮回

亲人之间有着神秘的联结,尽管富贵竭力隐瞒有庆死亡的事实,但是妻子家珍还是感觉到了。她接受了孩子的死,但是无法做到像富贵那般豁达,当富贵的战友春生几次来家请罪,都被家珍拒之门外。

可是之后的动荡年代,春生被批揍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念,家珍这时却原谅了他,对着绝望的春生说:“你要活着,就当抵了有庆的命了。”但是春生还是爽约了,没能抗拒世道的打击,让他选择了自杀。

后来的徐富贵有过生命的高光时刻,女儿凤霞嫁的良夫,城里的老实人二喜待他们为至亲,风风光光的娶走了凤霞。婚后的小两口本来过着幸福的日子,没想到凤霞生产难产而亡。

《活着》:人生是“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的轮回

妻子家珍也在凤霞走后的三个月去世了,去世前握着富贵的手说此生无憾了。随后女婿二喜的意外身亡,外孙苦根因他的疏忽大意离世,为他的人生苦难画上了休止符。

然而相比死去,活着的人是最难的。老年的富贵孤苦无依,能陪在他身边的只有一头大水牛。

如果说“中年想掘藏”,是指在人有成熟思想后,想努力争取更高的生命意义的话,那么“老年做和尚”该是看透了凡尘,心静如水,知道生命就像一场轮回,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态,而活着本身就是生命最大的意义。

《活着》:人生是“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的轮回

人生就是“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的轮回历程。就像一株玫瑰,从破土发芽,到含苞待放,随之光彩照人,又残落回泥土,等待下一个绚烂的轮回。

读完余华的《活着》每个人都热泪盈眶,在富贵的苦难人生中,品到了浅显的大道理,那就是生命中的顺势而为。

《活着》:人生是“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的轮回

我们应该努力,为争取生命的繁华付诸行动,但是我们也该接受命运的安排,学会洒脱的一切的困苦。

比起徐富贵,我们每个人都是幸运儿,但是徐富贵都姑且知道,向死而生、活着就充满意义,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珍视眼前的一切呢。

《活着》:人生是“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的轮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