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為什麼我說臊子面回湯不是陋習

|為什麼我說臊子面回湯不是陋習

原創 /孚米

來源:愛我岐山

寶雞:為什麼我說臊子面回湯不是陋習

▲網絡圖片

岐山人的日常飲食之一就是臊子面,在關中一帶吃臊子面的地區還有很多。在傳統上,岐山人吃臊子面的流程之一是“回湯”——臊子麵湯多面少,吃完麵剩餘的湯再倒回專門的燒火的湯鍋中,接下來用筷子挑面入碗後,再澆上鍋內熱騰騰的湯。三碗五碗,人多人少,皆是如上操作。岐山的鄰居扶風,據我知道也是這種吃法,至於其它地區的人們是如何吃法,我倒是沒有親自見證過,所以這裡我只說岐山。

時代在變化,吃臊子面中的“回湯傳統”逐漸為人所詬病。我也多次在不同地方看到,有人直指吃臊子面,“回湯”是陋習。我雖不完全同意回湯的吃法,但我也不認同把回湯定義為陋習的說法。

傳統飲食方法有其產生形成的時代背景,在糧食及其它配套產品不豐富的年代,一個饃饃掰成幾瓣吃,饅頭長黴了用火燒一下繼續吃,一家人一鍋飯連續吃三頓等等,這些都是生存需要。父輩們過年才有肉吃,吃臊子面是稀缺,祖輩們為了公平分享這難得一嘗的臊子面,回湯是必須的流程。中國人不愁吃肉才多少年,因此先別急著否定傳統。

中國人有家文化,在有著古老文明的關中地區更甚,加上週禮的薰陶教化,百姓起居飲食受到來自文化上的引導。在岐山一帶的農村,平日裡吃臊子面先“潑湯”,過節時除了“潑湯”還要端一碗敬先人。爾後再是長輩吃麵晚輩端面,最後再是年輕人小孩吃。而這樣的神聖而又略顯繁瑣的吃飯形式,是吃臊子面所獨有的。仔細想來,吃臊子面,並非簡單的吃麵,而是一種帶有神秘色彩的集體活動。進而我們可以想到,孩子滿月,青年婚嫁,老人過壽活動等等這些生活中的重要事件,都以臊子面為飲食的起點,是否意在祈求祖先神靈的保佑呢?

有趣的是,在關中地區,所謂的合餐制和分餐制並存。雖然吃臊子面無一例外回湯,但是平常的吃攪團、一鍋麵,一家人卻是一人一碗,各吃各的,城鄉皆然。從這個角度來看,“回湯”成了飲食文化中聯繫家族親情的僅存的象徵了。

臊子面回湯是文化傳統,有其存在的歷史原因,也有它的合理性。不能拿健康衛生這根大棒簡單粗暴的推倒打爛。如果說“回湯”是陋習,在食大米的地區,人們幾個人圍坐一桌,共夾一盤菜又該作何描述?顯然,簡單的否定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迷失了思考的本源。

我不贊同把“回湯”定性為陋習,並不表示我贊同此種形式的簡單機械地照搬延續。現在已經有人們做出改良,做出了“一人一湯鍋”,就是個折中的好辦法。

作者簡介

孚米,岐山人,80後,常年在外,心繫家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