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哭就“共情”,孩子卻越哭越厲害?是你“共情”用錯了!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週末參加孩子學校組織的校外活動參觀動物園活動,在參觀之前,每個小朋友都可以從老師那裡領一個小氣球,可以將氣球綁在手上。孩子的同桌小軍,在參觀期間他的氣球帶不小心鬆了,呼一下地飛走了。小軍一見氣球沒了,非常傷心,一下子哭了起來。

小軍的媽媽連忙停下來安慰孩子說:"媽媽知道你很傷心,但是氣球沒了就沒了呀,也不是什麼大是,不用哭的。"但小軍還是不聽勸,仍舊大聲的哭著,小軍的媽媽也很無奈。

在這件事中,小軍媽媽確實是想要對小軍產生"共情",然而為什麼小軍還是狂哭不止呢?這主要是因為小軍媽媽的"共情"方式用錯了。

孩子一哭就“共情”,孩子卻越哭越厲害?是你“共情”用錯了!

越是"共情",孩子哭得越厲害?

在面對孩子的哭聲時,"共情"越來越成為了父母用來安慰或穩定孩子情緒的方式,然而隨之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父母反應越是"共情",孩子反而哭得越厲害,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越"共情",孩子哭聲越大的原因如下:

1.父母機械式的話語,使得安慰沒有效果

很多的父母知道當孩子哭的時候,無論是放縱式還是粗暴式教育都不可取,而慢慢懂得與孩子產生"共情"。但為什麼會出現"越共情,越無效"呢?其實,是因為父母對孩子但我共情話語太過於機械化,導致安慰沒有效果。

很多父母在"共情"的時候只會說:媽媽懂得你的感受,好啦,別哭啦,多大點事。然而,時間一久這樣的話對孩子的哭聲是不起作用的,因為這事在變相地"控制孩子",讓孩子聽自己的話。

孩子一哭就“共情”,孩子卻越哭越厲害?是你“共情”用錯了!

2.家長將事情複雜化,過分解讀孩子情緒

有些父母一見到孩子哭,就心急如焚,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想要立馬讓孩子停止哭聲。然而,有時候孩子哭是一種自然反應,並不是有情緒問題或遇到什麼大事。

但如果父母過分解讀孩子的情緒,這樣反而會讓孩子產生一種心理,爸爸媽媽這麼著急,要不就順勢再多哭一會的心理。比如孩子走路不小心摔跤了,父母看見了立馬跑過來噓寒問暖,看上去比摔跤的孩子還要難受,反而讓孩子產生一些自己很可憐的錯覺,於是哭個不停。

教育家盧梭曾說過,世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就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而這三種教育方法在本質上都是缺乏共情的。缺乏共情或錯誤共情的教育虛假無效且而

沒有溫度的。

孩子一哭就“共情”,孩子卻越哭越厲害?是你“共情”用錯了!

真正的"共情",你真的懂嗎

1.共情≠講道理或說教

很多的父母雖說嘴上一直在講著要對孩子產生共情,但事實上他們所用的共情方式背後

都是對孩子的說教或者講道理,變相地控制孩子。

共情≠講道理,講道理這種方式對於十有八九的孩子來說並沒有太大的效果,因為講道理往往父母都是站在有理的一方,而孩子則變成了無理的一方。所以,當孩子有情緒的時候,父母一味地說教和講道理是沒有用的。

2.共情≠同情

很多的父母都會錯把共情當成了同情,這兩個詞雖只有一字之差,但意思卻大徑相庭。同情的另一個代名詞叫做憐憫,一旦父母對孩子產生了憐憫之心,那麼兩者在地位上仍然是不平等,這就很難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也很難與孩子產生共鳴。

在《媽媽是超人

》裡有一集霍思燕的兒子嗯哼因為踩到玩具而大哭起來,霍思燕看到之後,立馬跑過來擁抱孩子,並對孩子產生共情說"太疼了,踩到這麼尖的玩具。"之後,她還自己輕輕的踩一下玩具,再一次體會孩子的情緒。所以霍思燕並不是口頭上的同情孩子,而是通過實際的行動來肯定孩子的情緒,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態度。

孩子一哭就“共情”,孩子卻越哭越厲害?是你“共情”用錯了!

3.共情≠放任自流

很多的父母會把共情當做放任孩子,特別是那些脾氣比較暴躁的父母,當孩子哭的時候,一想到要共情,他們就壓抑住自己的情緒,然後放任孩子哭,以為這就是對孩子的理解 和尊重。

父母的這種想法是將情緒與現實的情況相混合,接納孩子的情緒並不是說父母要完全的允許孩子的各種行為,如果孩子的行為是不恰當,父母也應該及時的指出,然後引領孩子改正錯誤。

共情其實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能力,我們還是嬰兒的時候,就可以通過父母的面部表情變化來感知父母的情緒。但往往隨著年齡越來越大,我們對情緒的感知能力卻在降低,這導致我們往往忽略了別人的感受。但是在親子關係,有共情能力的父母萬萬為孩子有更加順暢的溝通和交流,它是連接父母與孩子之間情感的橋樑。那麼要如何做到不對孩子虛假共情呢?

避免錯誤的"共情"妙招,請看過來

1.先聽後感受

很多父母在孩子有情緒的時候會犯一個錯誤,那就是過度共情。孩子一哭,我們立馬跑過來安慰孩子,而不是第一時間的詢問孩子發生了什麼,這看似非常關心孩子,但其實對孩子情緒是沒有達到共情的效果。

當孩子產生情緒的時候,母親是要傾聽孩子的想法,感受孩子前後情緒的變化,在充分了解孩子之後再身臨其境地安慰孩子,這才能真正的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被理解。而父母在傾聽的時候要注意,學會平等地對待孩子,父母不妨與孩子處在同一個水平線上,然後進行交流與對話,讓孩子更加輕鬆地加入到與父母的對話中。

孩子一哭就“共情”,孩子卻越哭越厲害?是你“共情”用錯了!

2.將口頭的"理解"轉為行為上的"理解"

當一個人被情緒籠罩的時候,外界的聲音對他來說是很模糊的,那是什麼話對他們都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當孩子出現情緒的時候,我們只是口頭的對孩子說,"我理解你",但孩子並不能夠明確的知道父母是否真的理解自己。

所以父母不妨將口頭上所說的理解轉化為行動上的理解,如同明星霍思燕一樣,她並不不僅僅是口頭上的對孩子說"我理解你的痛",而是通過自己去踩玩具的方式,進一步的向孩子證明自己能夠理解他,這也能更有效地緩解孩子的消極情緒。

3.模仿孩子的表情

如果模仿可以讓父母更加清楚的認識到孩子的內心情緒,如果父母不確定孩子的情緒和想法,就可以通過模仿孩子的表情,模仿完之後,父母也能夠較清楚地察覺孩子的情緒。

在許多的心理治療中,諮詢師會運用"生理同步"法則,換而言之就是從一個人的身體語言比如他下意識的姿勢、表情、動作等,來獲取相關情緒的線索。科學家們也證實,一個人面部肌肉的變化,也代表著你的自主神經系統也在發生變化,所以當父母想要更多共情孩子、調整孩子的情緒,不妨試一試模仿的方法。

孩子一哭就“共情”,孩子卻越哭越厲害?是你“共情”用錯了!

我是吳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