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家 | 孩子毫無節制地玩遊戲,怎麼辦?

老徐的兒童情商教室有個核心課程是“兒童高情商訓練營”,這是個線上的社群課程,群內聽課、互動、答疑,為期10天。家長們為了更好的家庭氛圍,更優質的親子關係和家庭教育,來學習高情商的終極目標——情緒管理。情緒管理是孩子情商、自驅力培養的基礎,也是親子關係、家庭關心的核心。課程中我們會跟蹤大家的學習效果,以後也在這裡定期分享一些案例,給更多的人以啟發。

這個欄目就叫【別人家】。

——案例——


今天分享的這個家庭故事,可能問題比較普遍。電子設備是很多人的癮,無論是成人還是孩子。

棒棒媽媽有個11歲的男孩,她在自己的背景介紹中是這樣描述的:

背景介紹

【孩子年齡】11歲

【孩子的性別】

【家長性格】積極上進,堅毅

【孩子性格】不自信,不上進,沒有毅力,有點小事兒就哭鼻子,悶悶不樂。

【我為什麼來學習】

由於對孩子的錯誤管理,孩子不寫作業、厭學、沉迷遊戲,還有抽動症。想學做一個好媽媽,不僅能夠識別孩子的情緒,尤其還要能夠疏導孩子的情緒。


從棒棒媽媽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出她是很焦慮的媽媽,對孩子的狀態有諸多不滿,但是目前還沒有好辦法去幫助孩子。

課程答疑環節,她向我仔細描述了目前的問題:

我從1年前,就放手不再管孩子玩手機或iPad了。當時孩子一直沉迷於遊戲,上學期間每天都玩3個小時左右,放假期間每天10多個小時。因為一直沒有什麼好辦法管他,所以索性放手不管,希望他能自己覺醒,管理好自己的時間。

但是一年來一直沒什麼起色。

所以開學前,我跟孩子約定,先寫完作業再玩iPad;還有就是晚上10點半就必須關燈睡覺。


別人家 | 孩子毫無節制地玩遊戲,怎麼辦?

這幾天開學,孩子回來以後,還是想說先玩會兒,也就讓他玩了,一般他也得玩兩個來小時,但讓他關了iPad去寫作業,基本上沒有什麼情緒,再加上這幾天的作業比較少,所以,儘管沒有按照約定的先寫作業,但到10點30分甚至11點鐘也能寫完,比原來總是不寫作業強太多了。

但是,昨天關燈睡覺前,他說想再玩一局,我沒同意,就拿走了iPad充上電。後來11點多我去給他關窗戶,才發現他在偷著玩。

我當時有點生氣,但是,語氣還好還算平和,說你這是怎麼回事啊,這麼晚了對身體都不好,打完這一局就睡覺吧。

其實,孩子現在的狀態是,他也知道要寫作業,但是因為貪玩遊戲,拖到很晚才寫,昨天又到了快12點了。每當這個時候我都會跟孩子說,兒子,這麼晚了你還堅持寫作業,挺難能可貴的,但是媽媽好心疼你這麼晚才睡。

甚至第2天,看著孩子略顯疲憊的眼神,我也會充滿愛憐的跟孩子說,好心疼我的兒子啊……我不知道這樣表達對不對。

請問老師,遇到這種情況,我該堅持我們的約定呢,還是覺得孩子既然特別想玩,就讓他痛痛快快玩了?

——分析與解答——

棒棒媽媽的情況其實有2個問題。

一是如何與孩子共情。

我們課程中提到情緒管理的四大關鍵步驟,分別是覺察情緒,傾聽認可,協助發洩,正向調節。

棒棒媽媽看到兒子因為熬夜神情憔悴,這時她想與孩子共情(也就是傾聽認可這一步)一下,說:“好心疼我的兒子啊……”

其實,這句話只是在表達自已內心的情緒,而沒有表達出兒子內心的情緒感受。真正的傾聽認可,或是說共情,目的是讓孩子分享自己的情緒,然後再進一步引導孩子管理情緒。


別人家 | 孩子毫無節制地玩遊戲,怎麼辦?

此刻,兒子可能正在為做不完作業而煩惱,也可能後悔自己沒有管理好時間,還有可能因為讓媽媽感覺這麼心疼而內疚。所以,聰明的“傾聽認可”,關於對孩子的情緒的共情,其實是需要試探性口吻的——需要一些試探性的提問,來確認和匹配孩子此刻的情緒。

但是,有時候,共情不能濫用,比如說這次,孩子可能並沒有什麼情緒起伏,不太需要我們共情呢?

第2個問題,就是對約定的執行問題。

事實上這個約定,只是幫孩子做好時間管理的一部分,除此之外,棒棒媽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第一,我覺得,可以再玩個5分鐘或10分鐘,但是這個機會是有限的,比如一週只有一次,用完就沒有了。這個規定要雙方協商、認可,然後嚴格貫徹執行。不止是這樣的約定,包括每天可以玩多久遊戲,也要跟孩子一起制訂好計劃,雙方同意後就必須嚴格執行。

嚴格落實計劃,才是計劃的意義所在。


別人家 | 孩子毫無節制地玩遊戲,怎麼辦?

第二,習慣的形成,需要一個過程。他關了iPad,在他睡著之前,家長也不玩手機,一起遵守,給孩子樹立好榜樣。

包括前面說的計劃的執行,是需要一段時間後,才能看到成效。如果孩子能在家長的引導下每天合理規劃時間,既不耽誤學習,又能如願玩遊戲,還能保證充足的休息,時間久了,自然能收到積極的反饋,從而體會自律的力量,形成正向循環。

第三,既然家長是個很堅毅的人,不妨多向孩子展示自己這方面的品質。比如跟孩子一起制訂各自的計劃,互相監督,以身作責。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想更多辦法。所有的目標只有一個:幫助孩子成為一個有節制的遊戲玩家,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從容地應對學習任務。

關於控制孩子玩電子設備的時間,各位有什麼體會?歡迎給我留言一起討論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