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研究 | 學霸與學渣的距離,竟然在於是否和孩子多說話

麻省理工研究 | 學霸與學渣的距離,竟然在於是否和孩子多說話

就在上週,全國高考成績陸續出來了。和同事討論各省狀元的分數,感慨這些學霸的優秀。

作為一個普通家庭的普通媽媽,雖然孩子離高考還有十幾年,對於教育的問題,我一直在思考,一直在學習到底怎樣做更好的父母給孩子更好的教育。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著名的“30 million word gap(3000萬詞彙鴻溝)”理論——一個關於父母語言和孩子成長的秘密。

1995年,美國人類學家、認知學家貝蒂·哈特和託德·雷斯利做了一項調查研究,也就是著名的“30 million word gap”(3000萬詞彙鴻溝)。

團隊耗費2年半的時間,跟蹤調查了42個家庭,記錄每個家庭裡父母和孩子之間的對話。

研究結束時,對所有孩子進行了IQ測試。發現生活在貧困家庭的孩子IQ是79,而富裕家庭的孩子是117。在孩子們10歲時,貝蒂和託德對這些孩子進行了回訪,結論是,那些詞彙量大的孩子學習成績更好,更優異。

麻省理工研究 | 學霸與學渣的距離,竟然在於是否和孩子多說話

這個發現產生了很大影響,家庭語言環境被越來越多的學者和專家注意到。

2018年,麻省理工對這個差距背後的原因進行深入研究,發現影響孩子大腦發育的,不只是詞彙量,而是父母與孩子的交流方式。

麻省理工學院認知學科學家團隊共同組織了這個新項目。他們以多名4—6歲的兒童為研究對象,掃描他們的大腦活動,並且回顧孩子與父母在家中互動的錄音。

他們發現,當孩子與父母交談的頻率越高,大腦皮層反應及語言相關反應區域活動就越強。也就是說,和父母交談更多的孩子大腦反應更好。無論家庭收入多少,父母教育程度如何,都證明了這一點。

“幾乎無一例外的是,家長與孩子的對話越多,孩子詞彙量增長得會越快,孩子三歲後測試出來的智商會越高。

研究最終的結果表明,影響語言能力、學業成績和智商的因素並不是社會經濟地位。而是父母與孩子對話是否多,交流是否充足。

家庭的語言環境,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我們的孩子。


語言環境塑造了孩子


每個孩子從呱呱墜地到三歲時,大腦每一秒都會產生700~1000條額外的類神經連接。其帶來的影響讓人難以置信,錯綜複雜的大腦回路便是大腦的構造,從而影響我們所有的大腦功能,包括記憶力、情感、動手能力,當然還有我們的語言能力。

事實證明在最初的三年中,類神經連接的爆炸性豐富程度是非常大的。

一個語料豐富的語言環境對於嬰兒和兒童的大腦發育是至關重要的。

麻省理工研究 | 學霸與學渣的距離,竟然在於是否和孩子多說話

那麼值得關注的問題是,父母們如何給孩子構建一個良好的豐富的語言環境?

美國“3000萬詞彙倡議”項目組對此給出了指南,即3T原則:共情關注(Tune in);充分交流(Talk more);輪流談話(Take turns)。

構建一個豐富的語言環境,不需要我們從忙碌的工作生活中擠出大把的時間。無論平時有多忙,其實3T原則都可以融入我們的生活。

對於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來說,吃飯、削蘋果、掃地等日常活動其實都可以開發孩子的大腦。


共情關注(Tune in)


第一個T是共情關注(Tune in),要求父母有意識地去觀察孩子在關注什麼。等合適的時機,父母再跟孩子談論它。換句話說,孩子關注什麼,你就關注什麼。

哪怕孩子太小了,聽不懂大人的話,或者孩子關注的東西一直在變化,父母也應遵循這個原則,即時對孩子的行為做出回應。這就是通過父母的語言來開發孩子大腦的第一步。

當父母參與到孩子感興趣的活動時,哪怕孩子的熱度只持續了五分鐘,就轉換了注意力,孩子的大腦也能得到開發。

一個長期接受父母“共情關注”的孩子,他的關注力會更持久,從談話一直到日後的學習,都會變得更容易。

我們家寶寶,我看到他開始擺弄樂高,我就會直接坐在他身旁靜靜地看著,他還不夠靈巧的小手,各種擺弄。兩塊怎麼也安插不上的積木終於安上了,他會興奮地揮舞小手。我也給他一句口頭鼓勵“你很棒哦,沒有因為對不上就放棄了”。

麻省理工研究 | 學霸與學渣的距離,竟然在於是否和孩子多說話

有一段時間,看繪本的時候,我發現他特別喜歡擬聲詞,每當唸到擬聲詞他都非常開心並且熱情很高的跟著模仿,那段時間我就特意挑擬聲詞多的繪本給他讀。

麻省理工研究 | 學霸與學渣的距離,竟然在於是否和孩子多說話


兒向言語

據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如果11~14個月大的嬰兒一直在接受兒向言語,那麼他們兩歲的時候,比起一直接受成人語的同齡人,要多兩倍的詞彙量。

只有先吸引嬰兒的耳朵,才能讓他關注說話的內容,最後關注說話人的身份。通過這樣的循循善誘,嬰兒才能學會集中注意力,慢慢專心,最後與家長互動。重複是兒向言語的重要特徵之一。說到底,這也是“共情關注”。

所以,大膽地跟孩子說“吃飯飯”吧!


充分交流(Talk more)


第二個T 充分交流(Talk more),要求父母多跟孩子交流。交流不能只是零星的話語。交流的目的是讓孩子掌握分門別類的詞彙,並學會它們的使用方式。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注意這些方面。

講述

一邊幹活一邊描述手上的活,對於孩子來說,這種講述是讓其沉浸於語言環境的好方法。講述除了能擴展孩子的詞彙量,還能讓孩子明確知道詞彙發音和意義之間的聯繫。

“媽媽來給你換尿包啦。哇,溼透了。難受了吧!”

“來吧,寶貝我們換片新尿包。”

“你看看,不溼啦。來摸摸,是不是又幹又軟。”

“換了是不是舒服多了?”

“來吧,現在換上你的藍色小褲子。”

此外,講述還可以讓孩子熟悉日常活動的操作步驟。儘管這些活動大部分都是家長代勞的,但講述最終還是能達到讓孩子獨立單幹的目的。


平行談話

充分交流”的另一方面就是平行談話。當父母講述他們正在從事的活動時,平行談話的焦點就落到了孩子的身上。平行談話中,“共情關注”也是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你拿了媽媽的錢包。”“錢包好沉啊!”“要不要打開看看裡面有啥?”“嗯,你去找媽媽的鑰匙。”

理想狀態下,父母和孩子一邊談論當下發生的事情,一邊有眼神的交流。可能的話,父母最好抱著孩子進行交流,這樣孩子不僅能吸收詞彙,還能感受到家人的溫暖。


平行談話

對於成年人來說,代詞的使用是不加思索自然而然地。但是對於孩子來說,代詞還很抽象無法理解。所以,我們與低齡孩子的交流,要儘量少用代詞。

說話時,讓每一種稱謂都代表著詞彙本身。具體的稱謂對孩子的大腦發育也有促進的作用。這一點適用於不同年齡、詞彙水平的孩子。

比如說,孩子遞給你一幅潦草的圖畫,你會有怎樣的回應呢?

“我喜歡它!”(×)

“我喜歡你的畫!”(√)

甚至是“媽媽喜歡你的畫!”


脫離語境的語言:非現時的交流

低齡的孩子說的都是當下發生的事情、他們目力所及的物體和行為,我們把它們稱為“語境語、情境語”。

當孩子再大一點,三五歲的時候,他們就會用語言來描述當下沒看見或未曾體驗的事物,這樣的語言叫作“脫離語境的語言”。能夠達到後一個階段的語言水平,是孩子智力提升的一個重要標誌。

我們在和孩子交流時,可以加入“脫離語境的語言”。可以從雙方都熟悉的詞語進行交流就可以了。父母可以和孩子聊聊一起做某事的經歷、孩子最近喜愛的玩具、以前認識的小夥伴,等等。


言語的拓展、擴充和支架

嬰幼兒學習語言並不是一個被動的過程。人人生來都具備一定的語言天賦,以後能否理解複雜的語言結構取決於個人所處的語言環境。

如果一個小朋友日常接收到的,都是得體且富有深意的語言表達,那麼以後他肯定能熟練運用聽過的表達。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幫孩子進行語言拓展。

“抱抱,抱抱!”

“你想讓媽媽把你抱起來?”

“寶寶是不是累了,想讓媽媽把你抱起來?”

久而久之,這段的對話會進化為:“媽媽,我好累,把我抱起來吧。”

麻省理工研究 | 學霸與學渣的距離,竟然在於是否和孩子多說話

言語擴充是在孩子現有的詞彙水平上,幫助他們進行更復雜、更深層次的對話。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可能會需要增添一些動詞、形容詞或介詞短語來達到擴充的效果。

比如,“這個冰淇淋的味道不錯”可擴充為“這個草莓冰淇淋太好吃了,但真的好涼!”

言語支架的拓展就是這麼來的,在父母的回覆上增詞。舉個例子,當孩子說出一個詞的時候,父母最好回覆孩子兩三個詞。如果孩子能說出兩三個詞,父母就可以用短句回覆孩子。

通過這些方法,父母可以鼓勵孩子去探索更詳盡、複雜的交流模式,同時還能達到“充分交流”的目的。


輪流談話(Talk more)


第三個T是Talk more 輪流談話。它要求父母和孩子在交流時輪流參與談話。它是親子交流的黃金準則,是3T原則中最重要的一環,對於開發兒童的大腦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我們知道,嬰兒的啼哭是在告訴父母:尿布溼了需要更換。如果嬰兒揉了揉眼睛,說明到點了該睡覺了。

雖然孩子此時說的是自創的詞語,或者某些詞語的發音不完整,或者偶爾才說一些父母可以理解的詞語,但父母一定要抓住他們的語言信號,好好地回應後,再耐心等待孩子的回應。


關掉電子設備”(Turn it off)


其實,除了前面的3T之外,還有一個4T。也就是關掉電子設備。電視機和其他電子設備無法“共情關注”孩子的需要。儘管有時候孩子們看上去完全被屏幕上的內容給迷住了。

電視其實就是一條單行道,不可能與孩子產生互動。它們佔據了不僅所有的關注,而且互動模式也是固定的,沒人能改變這一點。即便回答對了問題,也只是因為孩子們在被動地聽從命令。

因此,儘量不要給孩子過多地看電視。


日常生活如何進行3T?


以下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例子,供大家參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進行3T語言的浸潤。

穿衣服

共情關注:早上,媽媽發現孩子想要自己穿衣服。

充分交流:“你的小褲子上有5個釦子,能幫媽媽把它們數出來嗎?1個,2個,3個,4個,5個。好了,5個釦子都扣好了,現在你可以去上學啦!”

輪流談話:讓孩子負責扣紐扣,而媽媽負責數數。1個,2個,3個,……

麻省理工研究 | 學霸與學渣的距離,竟然在於是否和孩子多說話


洗澡

共情關注:一個喜歡澡盆裡滿是泡沫的孩子。

充分交流:“泡沫就像是一床巨大的白色被子。現在,看看你手臂上的泡沫,它們排成了直線的樣子。哇,你看,我找到了一個圓圓的泡泡島,它的四周環水。現在泡泡島靠近了你的手,但離你的腳趾還很遠。你看,它是圓的。你還能在水裡找到其他的圓形嗎?能找到正方形嗎?哈哈,有點兒難了吧,那兒有高山嗎?”

輪流談話:“看看,你滿手都是泡沫。這裡是不是有很多的泡沫啊?再看看泡沫的形狀是什麼樣的啊?對,它們是圓形的。看看泡沫中的肥皂,什麼樣子?長方形的樣子,對嗎?你的毛巾是正方形。現在,咱們把肥皂放在毛巾裡面。你看看,現在正方形裡包含著一個長方形啦。”

麻省理工研究 | 學霸與學渣的距離,竟然在於是否和孩子多說話


穿靴子

共情關注:一個小孩兒在客廳裡穿著爸爸的靴子走來走去。

充分交流:“寶貝,你穿的是爸爸的靴子,對你來說太大了!爸爸有一雙大腳,他需要穿大靴子。看看你自己的腳,跟爸爸的比比,你的腳比他的小多了。”

輪流談話:“哪雙靴子更大?爸爸的還是你的?對了,爸爸的靴子可比你的大多了。不過,你的小腳還會長大的。這就是我們上週給你買新靴子的原因,之前的靴子對你來說太小了呀。”

麻省理工研究 | 學霸與學渣的距離,竟然在於是否和孩子多說話

早期語言干涉不需要改變個人用語,也不需要改變個人常用表達。

大家應該把注意力集中在父母和孩子的互動上,這一種互動能夠提升入學準備量,包括輪流談話和回應性語言,因而鼓勵父母多對孩子使用盡可能自然的語言、語言模式,以及故事。

做父母,說難也不難,落實到最後,還是“用心”二字。多關注、多觀察、多理解和尊重。

本文主要觀點來自於書籍《父母的語言》,有興趣的爸媽可以閱讀原著。

雪球媽媽(snowballmom),陪娃一起長大的80後媽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