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講道理是無用功,家長學會“共情”,讓孩子乖乖聽話

文丨小熊娃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許多父母的教育觀念正在慢慢開始發生變化,他們不再像以往那樣,只會打罵孩子,而是開始了溫和的教育。

但是,在溫和教育的同時,很多的父母並不知道應該如何具體的教育。有些父母就會溫和的教育就是和孩子講道理,孩子做錯了什麼事情都好,只要和他講道理就行。但是在教育過程中,和孩子講道理,常常是無用功。

和孩子講道理是無用功,家長學會“共情”,讓孩子乖乖聽話


為什麼說和孩子講道理是無用功?

1、講道理的同時帶入情緒,孩子接受不了

家長在一開始和孩子講道理的時候,他是沒想到過自己會講著講著就有可能偏離原本想要說的話。這是因為有些家長在和孩子講道理時,發現講著講著孩子就心不在焉,他們就越是想和孩子說,讓孩子聽話。

結果就把自己的情緒也帶入了進來,當孩子感覺到父母的這種情緒之後,他們的牴觸心理就會更強,覺得父母只是在發洩情緒而已。

和孩子講道理是無用功,家長學會“共情”,讓孩子乖乖聽話


2、孩子沒有辦法理解

有些道理,只是父母覺得很有用,可是父母卻很少會去思考講的這些道理孩子到底有沒有聽懂。

只是自己覺得孩子一定要聽,沒有仔細思考過到底要怎麼講,講什麼內容,所以這種講道理的方式,是沒有辦法引起孩子的注意和理解的。

父母不要過於執著的想要和孩子講道理,這樣只是單方面的想法,忽略了孩子的感受。父母要懂得感同身受,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事情,也就是“共情”。什麼是“共情”?

羅傑斯是最早提出共情的人,共情就是說我們能夠通過自己的理解,感受到別人的心情。

和孩子講道理是無用功,家長學會“共情”,讓孩子乖乖聽話


“共情”對孩子有效?

1、共情引起孩子注意


父母講道理孩子不肯聽,其實是因為父母不懂得共情,根本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事情,想當然的覺得自己講的孩子就要認真聽講。

而如果父母懂得共情的話,就能夠知道此時孩子的心情,他是開心的還是難過的,是願意聽自己講話,還是想自己單獨安靜一下。

懂得共情的父母,在知道了孩子的一個心情之後,他能夠找出更好的方法來處理事情。

和孩子講道理是無用功,家長學會“共情”,讓孩子乖乖聽話


2、共情可以更好的讓孩子看清事實,從而發現自己的不足

相信為人父母,多多少少都有控制不住脾氣的時候,請回想一下上一次對孩子發脾氣的情形,孩子最後有乖乖聽話並且真的認識到錯誤了嗎?大多數情況也只是暫時性的屈服,而非真正的改變。

要想讓孩子真正改變行為,首先要改變孩子的思想,對這件事的看法,那就要收起脾氣和情緒,用和善而且堅定的態度去和孩子溝通,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是孩子改變和認清事實的前提。

3、共情可以將溝通帶回到理性之中

人的言語其實是受情緒很大影響的,在一個人情緒失控的情況下,往往會失去理性,也很難做出正確的判斷,做出一些事後懊悔不已的事情。衝動的言語說的太多,情緒就會影響行為,從而讓家長和孩子的溝通偏離正軌,從而忘記當初談話的目的。

一味的迷失在情緒中,會讓孩子覺得家長是不穩定的,不可靠的,不能被信任和依賴的。從而增加之後的管教和溝通的難度。孩子也會有樣學樣,模仿家長的行事作風,變得暴躁易怒,難以溝通和信任他們。共情可以將失控的情緒這匹野馬,迅速拉回到理性之中,掌握談話的目的。

和孩子講道理是無用功,家長學會“共情”,讓孩子乖乖聽話


學會“共情”,讓孩子乖乖聽話

1、準確說出孩子此時的情緒

如何讓孩子感覺到被尊重?首先要設身處地的去理解孩子,去理解他做這件事的動機和目的,然後首先感受孩子的情緒,不論是好的還是不好的,都要表達出你是理解他的。讓孩子感受到你的真誠和信任,一旦感覺到被接納孩子會立刻變得柔軟起來。

孩子有情緒的時候,父母要能夠感同身受,發現他的一個情緒是什麼。比如孩子此時是恐懼的,是難過的,還是憤怒的?只有分析出孩子的情緒,才能真正的幫助到孩子。

和孩子講道理是無用功,家長學會“共情”,讓孩子乖乖聽話


2、接納孩子的行為並引導他

接納後的步驟就是引導之後的行為,幫助孩子梳理自己的目的,告訴他之前的做法,不僅不會讓他達到目的,反而會起到反效果。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

然後告訴孩子,什麼是正確的方法,可以幫助他更好的達到目的,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家長是完全理解並且支持他的,即使做錯了也關係,不會因此受到責罰,父母會通過監督,提醒和建議,一點一點幫助他。

和孩子講道理是無用功,家長學會“共情”,讓孩子乖乖聽話


育兒問題小熊娃媽媽幫,家庭教育很重要,孩子身心倍兒棒,我是@小熊娃媽媽,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