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樓看風景肯定很美,從5樓上飛下的感覺那才叫一個爽,飄飄忽忽,我就成仙了,就解脫了喲!我一定要砸開5樓的大鎖。”段總的兒子段小仙看著學校的樓頂常常發呆,一個人總自言自語。有學生就告訴了我,我覺得問題太嚴重了,這不是想自殺嗎?一個曾經活潑開朗的優秀學生,如今怎麼墮落到這種地步?
這孩子家境優越,打小規規矩矩,十分有禮貌,學習成績也很優秀,教過的老師都十分喜歡他。這樣的一個孩子咋變成了成天神神叨叨。
我經過多方打聽調查,發現孩子的變化是從家裡請了保姆後開始的。段總是挖礦的,老闆生意好,夫妻倆都在礦上忙碌,男主外女主內生意紅紅火火,錢沒少掙,億萬富豪。段小仙兄妹倆的日常起居只好託付給奶奶照顧。段總為此請了一個保姆,專門伺候婆孫三人。
保姆是個農村來的大媽,保姆老實巴交,不太愛說話,幹家務倒還勤快利索。慢慢地,段小仙別習慣了在家一個人玩兒,很少出去了。段總夫妻倆忙得不亦樂乎,鈔票大把大把地賺,一個月回家一天,哪有時間陪孩子倆玩兒。段小仙越來越孤獨,越來越怕生,根本不合群,保姆怎麼能代替得了父母的陪伴角色呢?怎麼能彌補得了父母的情感呢?孩子自然產生了嚴重的情感飢餓,變得離群索居。可悲的是段總夫婦,並沒有發現這個嚴重問題,反而覺得是孩子懂事兒了,不亂跑,省得大人操心。
段小仙不知從何處得到了一本修仙類的小說,從此就過上了修仙修行的神怪小說。這些小說都是民間劣質版本,學生們看了經常痴迷得不能自拔,上課看下課看。老師往往是見一本收一本,但總是層出不窮。段小仙沒少遭老師批評,老師的批評並沒有讓段小仙不看這類小說的習慣。他成了班上的問題少年,感到在集體中極不自在,同學們以敬而遠之。他處在同學之間,常讓同學們把自己當做空氣一樣的存在,不與人交往。他成了一個班上孤獨的人。
不久,他在地下場合找到了其他班的看修仙小說的知己,從此如魚得水。他們偷偷地在校外,在校內白天黑夜地看這類神話小說。越看越痴迷,在他眼裡班上同學根本不懂他們的高尚世界和高尚事業。段小仙漸漸地變得神神叨叨,唸唸有詞。同學們看不懂,聽不懂。同學們的疏遠孤立,他自己的不合群,加重了他的情感飢餓。他在不良健康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問題更為嚴重了,乃至產生了去5樓輕生的念頭,太可怕了。
段小仙之所以成為現在這樣子,其根源是缺少父母陪伴,缺少人交往所致的嚴重的情感飢餓。青少年喜歡交際,喜歡模仿,最容易接受學校集體和同學同伴的影響。決定青少年品德發展的一個要素是,他們是否具有良好的同伴關係,即在同齡人集體中關係是否和諧。逐漸良好的禮交環境對孩子成長多麼重要。
如何避免孩子出現情感飢餓?如果孩子出現了情感飢餓,導致孩子不願與人交流交往,又該怎麼辦呢?筆者根據自己二十多年班主任經驗,提出以下建議:
一、家長應該為孩子的勞動付出,不能讓其他人來替代。俗話說:當家才知鹽米貴,養子來報父母恩。父母的勞動讓別人代替了,與孩子間的交流自然少了。孩子怎麼知道父母的辛苦,怎麼會感恩父母,而且還會使親情疏遠產生情感飢餓。為人父母為孩子必要的勞動付出是不能讓人代勞的。家長朋友們辛苦一點兒吧,該親力親為的一定要踐行。其實為孩子付出再苦再累也值。
二、如果孩子因情感飢餓而已經不願與人交往時,一定要耐心觀察,找出原因,提出對策。
瞭解原因時千萬不要強迫孩子,要溫和,多鼓勵少責備,必要時家長不妨向孩子道歉,檢討自己,過去關心不夠,表明今後會加倍關心他。這樣才能真正走入孩子的內心,才能對症下藥,找出對策。
三、要鼓勵孩子多與成人交往,多與小朋友們玩耍遊戲,創造機會讓孩子與生人交往。比如請同事、鄰居家的孩子到家裡來玩兒,父母從旁加以指導,教給孩子基本的社交策略手段。鼓勵孩子與大人和小朋友合作玩耍、遊戲等。如果孩子交到了一個新朋友,家長都應表示祝賀並給予鼓勵,必要時可以給他小禮物之類。
四、把孩子帶出去見見世面。可以是旅遊,可以是大人的一些社交活動,可以是做公益,可以一家子去公園散散步……
五、陪伴是最好的良療傷良藥。不為孩子付出勞動,但你可以每天多抽點時間陪伴孩子,陪孩子吃飯,運動,和孩子一起做他喜愛的遊戲,看他愛看的影視……
……
這些方法都不是什麼高深的套路,但要真正落實,需要家長朋友們百般付出。孩子的成長是家庭的重中之重,家長只有更加耐心,更加努力,才能彌補情感飢餓的真空。相信家長朋友們經驗豐富,還會有更多的方法幫助處於情感飢餓狀態的孩子,期待大家留言區分享。
我是史經開來,中學一級教師,20多年班主任經驗,期待與廣大家長朋友們共同探討孩子的德育教育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