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溫說事】孝文化之七:儒家的孝道之(四)《孝經》論孝

【老溫說事】孝文化之七:儒家的孝道之(四)《孝經》論孝

《孝經》一出,孝文化邁入道的範疇,成為孝道。

【老溫說事】孝文化之七:儒家的孝道之(四)《孝經》論孝

開宗明義的《孝經》 最早並且集中論述孝道的儒家典籍是《孝經》。

我國古代的經典很精煉,一部聞名遐邇的《孝經》不到二千字,相當於現在的一篇短論文。然而,它集《尚書》、《詩經》、《論語》、《孟子》等孝思想之大成,將孝思想融合成了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

關於《孝經》的作者和成書年代,歷來學者聚訟不已,看法頗多。

西漢司馬遷在《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中講,曾參“作《孝經》”。

西漢經學家孔安國《古文孝經·序》也說:“曾子喟然知孝之為大也,遂集而錄之,名曰《孝經》,與五經行於世。”

東漢班固《漢書·藝文志》認為是《孝經》者,孔子為曾子陳孝道也”。也就是說:班固認為《孝經》的作者應該是孔子。

北宋司馬光和清代學者毛奇齡認為《孝經》是孔門七十之徒所作。

南宋學者馮椅、明人王應麟認為是孔子的孫子子思所作。

還有人認為《孝經》的作者是曾子的門人、孟子的門人。

雖然說法不一。但是大家都肯定了的一點是:《孝經》出自早期儒者之手。 由於《孝經》的作者出現爭議,成書時間相應地就出現了不同的觀點。有的學者認為《孝經》的許多內容是漢人加進去的。那麼,含混一點說,《孝經》的成書年代應在戰國至秦漢間。 關於《孝經》的基本思想內容,上述孔子論孝、孟子論孝都已提及。

【老溫說事】孝文化之七:儒家的孝道之(四)《孝經》論孝

《孝經》共分18章,每一章的題目其實已經鄭重闡述了全章的觀點,業已體現了全書內容。

《開宗明義章第一》,闡述孝是道德的根本,以及不毀傷髮膚,立身、揚名、顯親等。

《三才章第七》,闡述了“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人之行也”。

《孝治章第八》,談以孝治天下。

《聖治章第九》,聖人以孝為德,“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

《紀孝行章第十》,“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

《五刑章第十一》,五刑之條三千,“罪莫大於不孝”。

《廣要道章第十二》,“教民親愛,莫善於孝”。

《廣至德章第十三》,將孝推廣到社會,敬人君敬天下所有人的父兄。

《廣揚名章第十四》,移孝作忠,齊家治國,立名後世。

《諫諍章第十五》,父有諍子,父失則諫。《感應章第十六》,“孝悌之至,通於神明”。

《事君章第十七》,“進思盡忠”,匡救君惡。

《喪親章第十八》,“生事愛敬,死事哀慼”。

【老溫說事】孝文化之七:儒家的孝道之(四)《孝經》論孝

與上述孔孟論孝不同的是,《孝經》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章分別敘述了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人五等之孝,不同等級的孝有不同的具體內容。

天子之孝是最高等級的孝:“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刑于四海,蓋天子之孝也。”能夠親愛自己父母的人,就不會厭惡別人,能敬重自己父母的人,就不會怠慢別人。帝王應以對父母的那顆愛心去對待百姓,為四海作出表率,這是“天子之孝”。

“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蓋諸侯之孝也。”諸侯居高位而不自高自大,就不會出現危險。節儉而謹慎執行禮法典章,不驕奢淫逸,保其國家而使人民和睦,是“諸侯之孝”。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三者備矣,然後能守其宗廟,卿大夫之孝也。”不合乎禮法的衣服不穿,不合乎禮法的話不說,不合乎禮法的事不做。做到這三條,就能保住祖先宗廟,這是“卿大夫之孝”。 “以孝事君則忠,以敬事長則順。忠順不失,以事其上,然後能保其祿位,守其祭祀,蓋士之孝也。”用孝、敬、忠、順來侍奉君主和尊長,保住自己的祿位,保住對先祖的祭祀,是“士之孝”。

【老溫說事】孝文化之七:儒家的孝道之(四)《孝經》論孝


五等之孝”的最低層次是黎民百姓的孝道,即“庶人之孝”。《孝經·庶人章》說:“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遵循天道運行的規律和利用土地之利,辛勤耕耘,注意謹慎節儉,用來奉養父母,這就是庶人的孝道。 五等之孝強調,不同的等級角色,對孝有不同的要求。天子要通過孝保天下,諸侯要保國家社稷,卿大夫要守宗廟,士要保祿位,守祭祀,庶人要保證對父母的奉養。除了肯定等級制度外,五等之孝還顯露了倫理孝道與君權政治的結合,體現了一種以孝治國,以孝齊家,以孝修身的思維理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