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當年那些事,市民買車有多難


蘇聯當年那些事,市民買車有多難

經典蘇聯小車

私家車在蘇聯很少見,儘管製造商可以生產出所需數量的汽車。那麼,是什麼阻止了蘇聯公民擁有自己的小車呢?蘇聯有許多汽車廠,但買車不只是有錢的問題。有些人甚至認為,生產是故意限制的,因為擔心擁有汽車會給蘇聯人民太多奢靡之風。

蘇聯當年那些事,市民買車有多難

莫斯科,斯大林在大劇院附近。勞斯萊斯和別克。攝於。1930年。

蘇聯成立初期,國內汽車生產充其量也不多。大多隻是“國有化”了外國汽車,包括用於官方用途的的汽車。儘管要拿到駕照並不比現代困難,而且全國各地的駕校都在開放,但購買私家車被視為一件非同尋常的事情。

蘇聯當年那些事,市民買車有多難

麗婭·布萊克和她的車,攝於1929年。

詩人弗拉基米爾.馬雅科夫斯基是最早擁有汽車的蘇聯人之一。1928年,經蘇聯內外貿易委員會批准,他從法國為他的情婦麗婭·布萊克帶來了一輛雷諾小車。馬雅可夫斯基本人並沒有真正開車,但布萊克非常想,成為蘇聯第一個獲得駕駛執照的女性。幾年後,歌劇歌手安東尼娜·尼什丹諾娃和電影明星柳波夫·奧爾洛娃也加入了她的行列,後者在1931年獲得了福特轎車,後者擁有帕卡德120轎車。當然,要買一輛外國製造的汽車,必須出國,因為蘇聯沒有汽車經銷商。

蘇聯當年那些事,市民買車有多難

蘇聯初期,小車是稀罕物。

20世紀30年代,蘇聯開始發展自己的汽車工業。但是,首先,這個國家需要卡車、拖拉機和公共汽車,以及各種官方服務和組織(警察、出租車等)的用汽車。漸漸地,蘇聯領導人開始考慮生產一種可以購買供個人使用的城市汽車。它甚至生產了幾批首批嘎斯小車的實驗產品,但隨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將所有這些項目擱置了下來。

蘇聯當年那些事,市民買車有多難

從左至右:金姆10,嘎斯AA,吉斯5。

買車是絕大多數蘇聯人一生的等待

戰後,大量歐寶和梅賽德斯“戰利品”德國車現身蘇聯,國內汽車廠紛紛仿製這些車型生產自己的車型。因此,到了20世紀50年代中期,蘇聯人有機會為自己購買新車。但有一件事除外:對這私人小車的需求遠遠超出了國家計劃委員會的預期,因此買車意味著要花上數年的時間等待。 “攢夠錢,買輛車!”就是當時流行的口號。

蘇聯當年那些事,市民買車有多難

蘇聯買車海報


蘇聯當年那些事,市民買車有多難

蘇聯買車海報

人們在買車時面臨著兩大問題:攢夠了錢和進入候車名單,因為每個人都有買車的資格。一個普通工人的月工資是800盧布,一輛莫斯克維要賣8000盧布,而一個波貝達要賣16000盧布。然而20世紀60年代的貨幣改革出現了,價格發生了變化。

蘇聯當年那些事,市民買車有多難

吉斯汽車

平均工資變成了每月170盧布,而莫斯克維奇價格是5000盧布,伏爾加汽車則是它的兩倍。但是,不過,價格並沒有阻擋買車的熱情,越來越多的人想買輛自己的私人小車。上世紀60年代,莫斯科共有15萬輛汽車登記註冊,到70年代,登記註冊的汽車有50萬輛,包括私家車和公務車。

蘇聯當年那些事,市民買車有多難

列寧共青團汽車廠

進入等待名單的系統也發生了變化。在20世紀60年代初,人們只能通過工作地點申請,汽車的分佈也不均勻,一家企業一年可能會收到兩輛汽車,而另一家企業則會收到幾十輛。工會決定誰上了名單,並以此作為獎勵。一般來說,一個人要等六七年。順便說一下,在蘇聯,人們可以貸款購買某些商品,但汽車只能用現金購買。

蘇聯當年那些事,市民買車有多難

莫斯科交通情景 攝於1960年代


蘇聯當年那些事,市民買車有多難

蘇聯取車憑證單

當你在漫長的等待之後,終於收到了一份允許你買車的文件,這就是它看起來的樣子。卡上有日期和時間,你可以憑證取車並上面列出價格。這張照片是1977年9月22日08:00到14:00。一輛VAZ 2106轎車價值7930盧布。小車顏色取決於汽車廠生產的最新一批產品的顏色。

蘇聯當年那些事,市民買車有多難

一位俄羅斯民眾回憶道:“國家計劃委員會並沒有考慮到公民收入的增長,而且生產的汽車數量嚴格按照從上面收到的指示,儘管事實上還有更多的汽車可以生產。”我祖父在1975年花9500盧布買了一輛伏爾加;他是一名有上校,打了一個電話後去嘎斯汽車廠取車。1985年他以1.8萬盧布的價格賣掉了它。換言之,這輛車使用了10年,由於供應短缺,它的價格上漲了。他用11000盧布買了一個新的伏爾加。”

蘇聯當年那些事,市民買車有多難

普京母親中的小車,攝於1972年

有趣的是,當時有一種彩票因為能給人們贏得一輛車的機會而變得流行起來。例如,在1972年,普京的母親倖運地贏得了一枚白色小車。

蘇聯當年那些事,市民買車有多難

列寧共青團汽車工廠

不過買車只是你問題的開始。首先你得去加油站,那裡很少有加油站和零配件,再加上買個車庫,因為如果把車停在屋外,可能會被刮傷。甚至在國外,關於在蘇聯購買汽車和其他東西的困難的笑話也屢見不鮮。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在1988年說了一個關於蘇聯買車的梗:

“在蘇聯,買車要等10年。於是一個買主來了,付了定金,然後負責人告訴他:

-好吧,十年後再來拿你的車。

-早上還是下午?

-十年後會有什麼不同?

-好吧,水管工明天早上來。”

著作權歸作者(閱微堂雜記)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