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員工的離職成本有多可怕?讓HR哭暈在廁所!​

一個員工的離職成本有多可怕?讓HR哭暈在廁所!​


職場上人員離職,屢見不鮮。有的是入職半年的新人,也有的是入職五六年的老人,他們為什麼要離職?


馬雲曾說,員工離職就兩個原因,要麼工資沒給夠,要麼心裡受委屈了。


員工離職,企業的成本則會大幅度增加,不管是入職兩個月,還是入職兩年的員工離職,對公司來說,都是一大筆損失。


一個員工的離職成本包括什麼?


離職成本其實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顯性成本,另一類是隱性成本。


從財務的角度來講,顯性的成本是那些計入賬內、看得見的實際支出。它可以細分為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


相比之下,隱性成本就是一種隱藏於企業總成本之中、遊離於財務審計監督之外的成本,包含機會成本和沉沒成本。


這裡用一張圖來說明:


一個員工的離職成本有多可怕?讓HR哭暈在廁所!​


這張圖裡的其他成本,包括了潛在的安全隱患、員工離職的消極情緒感染他人產生負面的影響、營銷人員/銷售離職帶來的(客戶)損失等等。


還記得之前有一篇“員工離職的136現象”,我覺得很有道理:


入職1個月:離職與HR關係較大;

入職3個月:離職與直接上級關係較大;

入職6個月:離職與企業文化關係較大;

入職1年:離職與職業晉升關係較大;

入職3年:離職與發展平臺關係較大;

入職6年:離職的可能性很小。


具體來說,核心人才的流失,至少有2個月的新員工招聘期、3個月的適應期,6個月的融入期;此外,還有相當於4個月工資的招聘費用,超過40%的失敗率。


更為恐怖的是,一個員工離職會引起大約3個員工產生離職的想法。辛苦栽培的員工離職,企業的損失大到你無法想象。


換句話說,越重要的崗位離職成本越高,越老的員工離職成本越高,越優秀的員工離職成本越高。


一個普通崗位員工的離職,可能是無聲的。而一位核心員工的離職,可能是無補的。


員工最常見的三個離職高峰期


各位HR寶寶在員工離職的事情上操碎了心,只能完善各類招聘流程和渠道,想辦法招到更多的人。


不過對於“員工離職”這件事情,有沒有規律呢?我們應該怎麼做來儘量杜絕這樣的事情經常發生呢?其實,員工離職也是有高峰期的:


1、試用期前後的新人危機


很多公司一招到新人後,都希望新人立馬就能上任為公司創造價值。


於是當新人一進公司,三言兩語介紹一下工作的大致情況後,就“放手”讓新人獨立地去開展工作,而忽視了新人對於公司顯文化與潛規則的無知。


對於職場新人來說,他則會感覺到在公司裡學不到自己感興趣的知識、技能,同時也沒有可觀的薪酬來吸引他們,這時他們就會選擇趁早離開。


2、在職兩年後的升遷危機
經過一定時間的工作歷練後,員工都希望自已能得到認可與升遷。


然而當他們感覺到自已的升遷越來越慢,且機會越來越少時,這些就開始想找尋外面的機會。


兩年,實際上是員工真正熟悉了公司環境及業務特點,渡過了“適應期”、“學習期”,進入發揮能力,為公司創造價值的“貢獻期”。


此時離職,對於公司來講,無疑是一大損失。

3、在職五年後的工作厭倦危機


大多數的人都會對現有工作有厭倦心理,當我們每天重複同樣的工作,已是捻熟於心,不再有什麼壓力感和挑戰性的時候,人追求新鮮感與好奇感的本性就會露出來。


更重要的是,當一個人在公司裡做了五年之久以後,已經趨於相對穩定的狀態,也就是遇到了“天花板”。


當職業生涯已走到了“山窮水盡”的時候,如果公司不能及時提供的成長空間,員工就會另謀高就。


而由於此類員工已發展成為公司的核心骨幹,他們的離職,無疑會為工作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一個員工的離職成本有多可怕?讓HR哭暈在廁所!​


怎麼從根本上解決員工流失的問題


在我看來,除了給員工漲工資,作為HR或者leader,我們還可以多多關心和激勵員工呀~


想方設法留住員工才是硬道理:


1、關於成長:


成長是人類感到幸福的根本原因之一。所有人都會為成長而感到欣喜,人類終其一生都在不斷尋求成長和突破。


一個能力出色的員工,希望在團隊中擔任更重要的角色,但他以前沒有這方面的經驗,你會給他一個機會還是直接僱傭一個經驗更豐富的人?


當員工需要獲得新的技能來推進職業發展時,你的公司會做些什麼來幫助他們?


如果你無法回答這些問題,員工遲早會跳槽。


2、關於影響力:


影響力有兩個層面;公司對世界的影響;員工對公司的影響。


員工想知道公司的目標,所以闡明公司的使命非常重要。


這不僅可以幫助員工排出工作的優先次序,還能夠幫助他們捱過艱苦的時期。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參與的是一項重要的事業。


員工需要知道他們的工作對公司的目標做出了重大貢獻。


如果員工構建並推出了新產品,必然會有滿足感;如果他知道新產品可以幫助公司完成更重要的目標,這就會增進他的成就感。


3、關於關懷:


創造一個充滿關懷感的工作環境,這很重要。被關心和認可,這是人類的另一個基本需求。


所以公司需要打造一種人們彼此尊重、彼此欣賞的企業文化。


這種企業文化並不是說你要一直給予員工無意義的讚美,而是需要你對員工的最大利益表示真正的關心。假意的關心毫無作用。


如果員工覺得同事們會關心自己的最大利益,他就更加容易接受批評性的反饋。


經理在坦率的指出員工需要做出哪些改進的時候,也會變得更加自然。


當然,員工也會感到更快樂。因為他們會覺得自己不是被壓榨索取,而且真正的被在乎著。


一個員工的離職成本有多可怕?讓HR哭暈在廁所!​


寫在最後


將心比心,我相信每位HR付出真心對待員工,他們一定會知道。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員工離職可能是不可抗拒的事情,但是我們可以努力讓這件事情發生的晚一點。

很多時候員工在工作場所只是希望得到應有的公平和尊重。把他們看成真實的人來對待,而不是你的資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