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行業配置聚焦“內需

 隨著全球疫情進入平臺期,疫情的階段性緩和將促使市場主線逐步轉向基本面。首先從宏觀經濟層面來看,一季度經濟數據顯示疫情對國內經濟產生了較大的衝擊,季度GDP錄得-6.8%,為1992年建立季度GDP核算制度以來首次負增長。在這個背景下,A個企業盈利將普遍承壓。但市場對於盈利下行的預期已經相對充分,從行業分析師下調企業盈利的公司家數來看,今年以來在分析師覆蓋的1800多家公司中,已有800多家公司2020年盈利被下調。其次從行業層面來看,在疫情衝擊之下,部分行業受到了較大的衝擊,比如服務型消費行業。在疫情階段性緩和後,這些此前受疫情衝擊較大的行業景氣度或出現底部反轉。


  外需仍存不確定性,內需是經濟結構中的主要看點,行業配置重新聚焦“內需”。當前來看,在海外需求不確定性較高的背景下,內需是經濟結構中的重要看點。一方面,全球貿易受疫情衝擊較大,海外需求疲軟態勢或將延續一段時間。此外,疫情衝擊下,全球供應鏈面臨重構,疫情可能會進一步惡化原本就爭端不斷的全球貿易格局。總體而言,外需仍面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另一方面,提振內需成為當前我國宏觀政策的重要落腳點。4月17日政治局會議在“六穩”的基礎上再強調“六保”,保就業和保民生成為首要任務。同時要求積極擴大內需,擴大居民消費,加強傳統基礎設施和新型基礎設施投資。
  從歷史經驗來看,在經濟負面衝擊之後,與內需刺激政策相關的行業將成為市場主線。以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經驗來看,在海外需求疲軟的背景下,國內出臺了一系列的經濟刺激計劃,主要針對的是基建、房地產和消費等領域,比如四萬億刺激計劃、家電下鄉、汽車下鄉等。對於股票市場來說,2008年下半年以來,隨著政策刺激的陸續推出,地產、基建、家電和汽車等相關行業市場表現位居前列。
  基建發力和消費回補是本輪提振內需的兩架馬車:兩會召開後基建或將明顯提速,刺激消費成為各地政府的先手棋。1)基建發力對沖疫情衝擊是當前市場共識度較高的措施,政治局會議也明確提出要適當擴大財政赤字,加強傳統基礎設施和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在中央層面政策目標落地,全國兩會召開之後,我們認為基建項目將加速上馬;2)疫情對居民消費需求產生了直接的衝擊,這和過去金融危機等衝擊大有不同,所以當務之急是恢復消費需求。供給側的政策無法創造需求,這時候消費刺激政策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全國已有18個省市發放了消費券,上海等地也推出購物節等消費回補措施。

  投資建議:圍繞內需佈局兩條主線:1)基建相關的建材、建築、機械等。預計在兩會召開後,政策目標將逐漸明確,基建投資或將明顯提速,建材、建築和機械等基建相關的行業將受益於基建投資擴張;2)受益於消費回補政策的商貿、休閒、食品飲料。目前來看,刺激消費政策成為各級政府提振經濟的先手棋,部委和地方多個層面均出臺了刺激消費等政策,比如上海市推出購物節、杭州等多地發放消費券。此前疫情衝擊比較大的消費類行業,如商貿、休閒和食品飲料等,後續將迎來景氣反轉。
  風險提示:刺激政策規模不及市場預期、海外黑天鵝事件(主權債違約、地緣政治風險等)
  

後疫情時代,行業配置聚焦“內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