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岸元:經濟政策應更多著眼於中長期佈局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張岸元

  對我國而言,經過2008、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過程,如果搞大放水、大基建,可謂輕車熟路。但四萬億產生如何如何不良後果,是理論界決策界的廣泛共識。“人不可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裡”。這就決定了此次應對危機決策,體現出更多定力,希望看到更多明確信號再行決定。

張岸元:經濟政策應更多著眼於中長期佈局

  (一)關於增長目標和時間節奏

  此前市場的邏輯是“不怕經濟差,經濟越差,政策會越激進”。一二月份經濟數據公佈後,由於經濟表現差得太遠,這一邏輯不復存在。年內,如果目標定太高,則不切實際,容易引起市場誤解;如果定太低,則市場沒有主心骨。美國政策形成對照,市場期盼大力度刺激;而從我國實際出發,大規模“撒錢”顯然不是政策選項。

  如果五月中下旬召開兩會,今年時間將近過半。下半年,全球疫情發展及對經濟的衝擊都將經過峰值,局面將更加明朗。對市場而言,著眼於五中全會、“十四五”規劃,著眼於兩到三年佈局,可能更為重要。

  (二)財政政策主要關注特別國債

  抗疫財政支出巨大,與此同時,財政收入銳減。除股票印花稅、個稅外,各稅收項均出現嚴重的減收局面。由於稅收遞延等因素,未來稅收收入下降將超過當期。

  之所以需要提高赤字率、擴大專項債規模、創新特別國債“三箭齊發”有內在決策邏輯。赤字率方面,中央財政預算內赤字率多年來守3%,估計這次有突破,但也不會太多。專項債方面,其使用目前依然受到領域限制,如,土儲、棚改等,都不容許使用。至於特別國債方面,就更加複雜。

  2007年發行特別國債,是在人民銀行資產負債表上記了個1.55萬億賬,按7.5匯率轉出2000億美元,供中投公司多元化投資。此次抗疫特別國債的發行,我認為至少要有三萬億規模,目前看,也許達不到。在使用上,為避免直接“赤字貨幣化”的不良觀感,可能需要有資產相對應。如,“六保”提出保產業鏈,需要有產業紓困基金;中小銀行不能發行永續債,資本金需要有新的補充渠道等。假如特別國債用於這些領域,都能在賬面上有對應的資產。

  (三)貨幣政策要對利率下行有信仰

  貨幣政策保持寬鬆態勢十分必要。準備金和利率都有下調必要,但對側重點應有不同考慮。降準解決不了流動性淤積於銀行體系,甚至流向資本市場催生泡沫的風險。降低利率更為迫切,其最有效方式是降低基準利率。

  但央行熱衷於利率市場化改革,利率市場化改革就要擱置、乃至最終廢除基準利率(近期,在毫無必要情況下,還大力推進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基準利率的LPR轉換)。這樣一來,基準利率調整就遲遲不見動靜,當局更傾向於通過MLF、LPR等拉低利率。傳導渠道的複雜化,無疑使得問題複雜化。

  從根本上講,受疫情嚴重衝擊的中國經濟,沒有能力負擔如此之高的融資成本;我們沒有能力、沒有必要與外部世界之間保持如此之高的正利差。因此,雖然我們不清楚哪些舉措、哪些契機會導致終端利率下行,但市場不妨對年內利率有效下行有更多信仰。

  (四)老基建邊際增量更大

  基建無所謂新老,區別只有一個,即,項目現金流能否覆蓋成本;建成之後,是為政府提供現金流還是消耗現金流。

  我們會看到,去年底已經安排的重大項目,將加快資金到位、加快工作量轉化。我們更會看到,此前醞釀成熟、且政府有抓手的重大“老基建”項目,如高鐵、城市軌道交通、水利等,會顯著擴量。至於疫情催生的補短板類基建,相關重大項目年內可能來不及,預計會在廣泛討論基礎上,審慎決策,並納入“十四五”規劃。

  (五)地產政策應在房住不炒的同時實事求是

  房地產領域仍應守住堅持多年的房住不炒底線,否則多年調控成果毀於一旦。但對於疫情導致的行業運行困難、出現的新需求熱點,仍應拿出有針對性方案。

  如,地產企業普遍高週轉。根據地產企業銷售回款大幅下降的實際,應允許其提前動用今年融資額度,包括開發貸、信託、境內外債券等。至於下半年,額度用完後是否增加,不需要現在決策。這一增加供給的做法,與房住不炒並不衝突。再如,若下半年庫存及去化週期發生不利變化,靈活調整一城一策的“四限”政策(限購、限售、限貸、限價),未嘗不可。最典型的是二套房政策,只要實施“認房不認貸”政策,滿足疫情衍生的改善型需求,放出來的量就非常可觀。而“買一套、賣一套”,與政策長期調控方向也並不衝突。

  (六)特定群體的現金髮放值得期待

  從三月份開始,我們能看到可選消費環比大幅上升。但這遠遠不夠。市場要的是增量。消費增長的源泉是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長。而可支配收入的增長,一靠經濟增長、財富創造——今年這顯然指望不上。二靠財政政策變化,調整收入分配。通過財政政策擴大消費,不僅取決於各級財政狀況和實施意願,同時也取決於實施技巧。

  促進消費的財稅政策可歸為發放現金或消費券、為目標群體或特定商品提供補貼、個稅返還及減免等三類。向特定商品提供補貼不是好政策,此前國內外有大量實證研究證明這一點。個稅返還雖意義重大,但不是政策選項。我們注意到疫情之下,“綜合計徵、彙算清繳”還在繼續推進。一季度個稅收入顯著增長,預計二季度還將進一步增加。

  消費領域針對特定群體(返鄉人員等)的現金、消費券發放是政策方向。這一群體人數規模5000萬左右,即便每月僅發放滿足基本生活的資金、持續數月,所需資金規模也是史無前例。

  對市場而言,該項政策不容易體現為利好,因為資金主要被用於滿足基本需求,市場投資標的較多的可選消費領域,不會因此有大的增長。

  (七)當前中美關係輿論以噪音為主

  美國當前紓困方案與我國此前政策有類似之處,都屬“抗疫救災”,目標是避免重要行業、中小企業現金流斷裂、缺血壞死。這些政策對經濟增長起不到大作用,因為隔離對供需兩端都造成巨大沖擊。“聚旗效應”之下,特朗普總統支持率有所提升,但仍遠低於杜魯門、老布什、小布什總統任內開戰期間水平。二季度後,競選將進入白熱化階段。疫情演進的時間節奏對現任總統更為有利,競爭者很難挑戰成功。

  走過一個完整週期,又經大規模減稅延續繁榮的美國經濟,因疫情重擊陷入長期衰退的威脅是現實的。大基建是四年前競選至今,特朗普總統唯一沒有兌現的承諾。無論該方案如何紙上談兵,都至少表明,美方已經考慮到疫後中長期衰退的可能性,併為此醞釀方案。美國基建面臨的困境總體如故,唯一重要的改變是融資環境。零利率環境極大降低了融資成本,如果出現負利率,則場景更加樂觀。23萬億存量聯邦債務,用負利率滾動實現債務的自然縮減;其中三分之一由外國投資者持有,這是特朗普總統理解的公平。

  關於中美關係,我還是那句話:“看不到雙邊矛盾的本質和背景,是沒有知識;言必稱這些矛盾和問題,是沒有智慧;歷史是創造出來的,大國關係沒有宿命”。疫情期間,輿論惡言相向的同時,兩國抗疫物資貿易無差別往來,“人民的希望”在我國測試未遇任何阻礙,各國在G20峰會上依然表達出合作意願。

  經過疫情洗禮,中美彼此會有更加清晰的認知。美方會真切感受到中國的組織動員能力,以及物質實力、科技能力的進步。中方也會更加真切感受到兩國硬實力的差距。如,檢測技術、特效藥研發、RNA疫苗方面,美國多條技術路線同時推進,進展迅速;即便是在我們原以為國內潛力巨大的呼吸機生產領域,境內產能實際上也僅佔全球五分之一,與我國人口全球佔比相當,且核心零部件多數依賴進口。

  著眼於疫後經濟恢復,中美彼此需求顯然是在上升而不是下降。對美方而言,降低對華加徵關稅,有利於經濟恢復和民生改善;對中方而言,新的價格條件下增加重要商品採購,也並非不可。

  (本文作者介紹:經濟學博士,中信建投首席經濟學家,兼任南開大學等校客座教授、證券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委員會委員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