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談張文宏,談談粥裡的中醫與時運,如何補腦、補鈣、補蛋白質

不談張文宏,談談粥裡的中醫與時運,如何補腦、補鈣、補蛋白質


來源:物質生活參考(ID:wzshck)


人紅是非多。就連張文宏都明說,“請別叫我網紅,叫我張醫生。”

張醫生的可愛與可貴之處就是總講大實話,常常單刀直入硬核科普,比如他說疫情當前,要抵抗病毒就得增強免疫力,增強免疫力就得吃高蛋白食物,早餐就得給孩子多吃雞蛋、牛奶等,“別喝粥”。“別”字雖絕對,但無非是強調,粥的營養價值不高,尤其蛋白含量不足。

只要不是槓精都能明白這個道理。不過,恐怕張醫生也沒想到,原來很多人對粥是有感情的,喝的不是粥,是回憶,是家庭的溫暖,是奶奶的囑託、媽媽的愛,是中華民族舌尖上的味道。

特殊時期尤其需要抵抗力,但早起喝粥應算是一代代傳下來的生存基因,埋在匱乏飢貧的深刻記憶裡,埋在儒釋道精神裡,埋在中醫學說裡,成了習慣,有了情結。專研明史的學者王春瑜講,一碗粥裝得下半部歷史。這話或是丁點不假。

這碗粥熬進了中醫心血

現在已經很難說清,粥從什麼時候與養生聯繫起來,可以肯定的是,它離不開道家。

中國古代既有道士,又有道醫,還有道士兼為道醫的傳統。他們在給人看病拿藥時,會開出食療配方,粥也就成了一種康養保健食品。


正所謂:藥補,不如食補。

這讓我想到了藥王孫思邈。他有個《千金藥方》,據稱是中國最早的臨床百科全書。他在書裡引用扁鵲的話,大意講吃是安身立命的根本,藥能救急,但想要一輩子安穩就得食療。

他甚至主張,醫生看病要先食療,看不好了再用藥。另外還有信奉道學的醫聖張仲景,他那本被譽為中醫靈魂所在的《傷寒雜病論》中,有我國最早的食療學專篇。

本文無意做中西醫理論爭辯與考究。只想說明的是,粥由此融入到了中醫學說和諸多史書典籍中,它甚至順遂了古代皇帝想長生不老的心思,自上而下,無論達官顯貴還是平民百姓,也都漸漸信服了粥的療養功效。

古人常說,五穀養人:五穀入胃在消化中產生谷氣,谷氣通才變成精氣,晨起空腹喝粥,能潤胃暖胃,疏通胃中谷氣。

清朝文人還撰有兩本粥譜,一是浙江嘉善人曹廷棟70多歲留下的養生隨筆集《老老恆言》,給粥分了三六九等:上品第一蓮肉粥,中品第一山藥粥,下品第一酸棗仁粥。


另一個是湖北蘄春人黃雲鵠收集,書中列粥品8類,共237種,內還有“粥之宜”、“粥之忌”等篇目。

還有一本暫不清楚明確成書時間,但頗見功力的著作:《百病飲食自療》。

該書在前言介紹,明代李時珍的藥物學鉅著《本草綱目》中載有許多藥膳方,其中藥粥42種……高濂的《遵生八箋》,專列《飲饌服食箋》,粥類35種。

這裡邊包括芡實粥、蓮子粥,山藥粥、枸杞粥、胡麻粥、梅粥、人口粥、神仙粥等。神仙粥以何首烏熬煮而成,據粥譜介紹,其有駐顏、益腎、宜子之功,“治瘡尤效”。

對此,明史學者王春瑜在其文章中稱,一碗治傷風或補腎的稀粥,卻偏要扯到什麼神仙頭上。起名,向來是門學問。

一碗粥蒸煮一個時代

就算粥有千好萬好,但在古代,是喝粥還是食乾飯,基本就是貧富的差別和證明了。能頓頓吃乾飯的,絕非平民百姓之家。

從字形上看,粥是“鬻”字簡化,底下有“鬲”做煮粥器皿。容器,是上古時代開化與文明的標誌。米字兩邊熱氣蒸騰,米在鬲中爛而融化,這是粥出味道的火候,由此也生出個詞:糜沸。

“糜沸”這個詞後來用做比喻世事混亂,看上去意思變化有點大,但其實和粥也沒完全脫離。幾千年史卷,大體說就是有稀粥喝則安,無稀粥喝則亂。舊時王謝堂前燕,能飛入尋常百姓家,主要是喝不上碗粥啊。

廣大貧苦農民一年當中,多數時間也是吃糠醃菜,喝稀粥度日。要遇上苛政盤剝、土地兼併、天災人禍什麼的,百姓們甚至能把樹皮、草根吃的一點不剩,他們即便要改變現存秩序,也只是想求得一個能喝上稀粥的時代。

史籍中流傳千古的文景之治、貞觀之治、康乾盛世等,還是努力做到了吃乾飯與喝稀粥的平衡。他們對饑荒都上到了神經末梢般重視,畢竟先輩們留下了經驗:此時無論是你還是別人,只要開倉放糧、施粥以濟,貧黎窮庶都會應聲雲集。

善筆墨的文人常常將這些入詩作詞,他們既喜歡寫粥,也喜歡喝粥。一來粥之清雅符合文人志趣,二來多半文人也是窮人。

現在上了年紀的老人都受過窮,捱過餓。即便當下物阜民豐,可在他們記憶裡,始終有著匱乏飢貧的景象。他們經歷過一碗粥能救活一條命的年代。他們常對兒孫說,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這是可以理解的。

2020,全面脫貧與全面小康,想來不也是“粥”的事情嘛。


喝粥思源:我們從哪兒來到哪兒去?

喝粥的起源都說在黃帝,但並非說黃帝是粥的發明者。這裡有人們常引用的史書典籍的影響,比如《週記》載,“黃帝始烹谷為粥”;《史記》講,黃帝“藝五穀,撫萬民”。

總之,在普及喝粥這件事兒上,黃帝要排一號位。他不僅解決了紛爭,還天下太平,也被前文所說的後世道學家們尊為精神領袖。更重要的,他教會了老百姓播種與耕作。從氏族部落時的刀耕火種到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有田有水的地方才有了生命與華夏文明。

國人煮粥,最初用的應該是谷中之粟,也就是小米,產自中原,它後來漸漸成了百姓口糧和錢財的象徵。粟之後,才有粥飯,即具體的食品分類。到了南方,則用粳稻做白粥泡飯。《黃帝內經》中有“五穀為養”的說法,這算讓粥飯成了國民主食。

主食需要傳承,傳承需要習俗。


粥俗始自周代。“寒食節”在現代意義上的時間是清明前一天,它其實更代表了自然環境的風物變化。就像現在這三四月份,草木萌生、風乾物燥,正是小心火燭的時候。愛民的周天子下令禁火,可禁火後吃什麼呢?

於是就想到了粥。再往後就有了“寒食三日……煮粳米及麥為酪,搗杏仁煮作粥”等文史記載。這一習俗傳延到了清代。周還主張向老者奉以糜粥,可算作敬老節。

《禮記》中有這樣講,親人去世了,家人三天不喝水不開火,鄰居只好做些糜粥給他們吃。祭祀的重要性應該就不用多說了。

“糜”是粥煮爛後混沌圓融的一種狀態。唐朝孔穎達在註釋時硬是將糜與粥分開,說厚的叫糜,稀的叫粥,米要用飯匕(可理解為勺),粥拿碗即喝,因此也就有了“稀粥”廣為流傳。

中國古代凡能成俗,難少大儒。作為正統儒家思想的開山鼻祖,孔子倡導喝粥的話實在太多了。到弟子顏回簞食瓢飲的時候,粥已昇華為安貧樂道的精神象徵。後來佛教傳入,臘八粥風靡盛行至今。相傳農曆臘月初八是佛祖釋迦摩尼成道之日。

如此,粥裡有了儒家禮義、佛家禪意,也有了道家藥理、文人史筆,但沒辦法,它還是難補鈣、難補腦、難補蛋白質。


頭圖來自視頻截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