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治“大忽悠”,工信部擬對新能源汽車生產實行寬進嚴出

專治“大忽悠”,工信部擬對新能源汽車生產實行寬進嚴出

4月7日,工信部發布消息稱,為更好適應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需要,工信部組織起草《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修改的決定(徵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據瞭解,《新能源汽車准入規定》於2017年1月正式公佈實施,是新能源車企產品上市銷售必須符合的准入條件。

工信部方面表示,隨著國內外形勢發展變化,為更好適應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需要,進一步放寬准入門檻,激發市場活力,加強事中事後監管,促進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需要對《准入規定》部分條款進行修改。而此次修改主要集中在四點:

專治“大忽悠”,工信部擬對新能源汽車生產實行寬進嚴出

首先,刪除申請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准入有關“設計開發能力”的要求,降低企業准入門檻,並強化對企業生產一致性和售後服務保障能力的要求。

其次,將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停止生產的時間由12個月調整為24個月。《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辦法》規定,生產企業連續兩年不能維持正常生產經營的,需要特別公示。

同時,刪除有關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申請准入的過渡期臨時條款。過渡期臨時條款主要適用於《准入規定》實施前已獲得准入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和產品,要求其在2017年7月1日~2019年6月30日期間遵守有關過渡性規定,目前過渡期已經結束。

專治“大忽悠”,工信部擬對新能源汽車生產實行寬進嚴出

此外,徵求意見稿還刪除了新建純電動車乘用車生產企業應同時滿足《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管理規定》的條款。工信部方面稱,國家發改委已於2019年實施《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新建純電動乘用車投資項目需遵守該規定,《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管理規定》不再予以適用。

消息一出,立刻在汽車圈引發熱議,“放寬准入門檻”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那麼此次修改是否意味著,今後新勢力造車會變得更容易呢?

其實不然。早在今年1月舉行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上,工信部部長苗圩就為“放寬准入”做了說明,強調“將採取更加開放包容的監管手段,進一步放寬事前准入,強化事中事後監管,給企業和市場更多選擇空間”。

專治“大忽悠”,工信部擬對新能源汽車生產實行寬進嚴出

雖然此次修改不再將產品設計開發能力作為審核整車企業的核心指標,降低了其獲取造車資質的技術門檻,但在產品的質量上是有較高要求的。換句話說,主管部門的監管重心,從之前的企業生產資質審核,轉移到正常生產後的產品質量保證。

對於企業來說,未來研發資源有望共享。專家指出,此次《徵求意見稿》通過解綁“設計開發能力”,將進一步推動產業內的專業分工,實現研發和製造的分離,促進汽車集團內部和集團之間的整合,以及汽車品牌運營商、專業代工廠等新型商業模式的出現。

值得注意的是,與國家發改委此前公佈的《新建純電動乘用車資質准入》和《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不同,工信部此次對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準入——產銷量規模並沒有提及。

專治“大忽悠”,工信部擬對新能源汽車生產實行寬進嚴出

水滴汽車APP認為,當前,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面臨兩大矛盾,一方面,市場有待進一步激活,隨著特斯拉等外資品牌蜂擁入華,國內車企也急需更大的施展空間。

另一方面,又不能助長投機行為,放任新能源汽車產業無序發展,尤其是在目前國內產能嚴重過剩的情況下。有媒體統計,從2015~2017年上半年,國內共有超過200個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項目落地,產能規劃達到2124萬輛,而2018年國內新能源車銷量剛剛突破100萬輛,即便2020年突破200萬輛,新能源車產能過剩依舊超過90%。

在2018智能汽車國際研討會上,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曾表達過對現行新能源汽車生產准入機制的不滿:“有些企業拿到了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卻根本沒有實力生產汽車,而是藉著‘資質’四處找投資;很多有能力、想要生產新能源汽車的企業,卻得不到生產資質。”

專治“大忽悠”,工信部擬對新能源汽車生產實行寬進嚴出

從此次《徵求意見稿》中不難看出,有關部門希望在逐漸放手,鼓勵市場充分競爭的同時,以寬進嚴出的方式清退那些靠忽悠進場,遲遲達不到量產標準的“殭屍”企業。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徵求意見稿》是對新能源汽車發展與時俱進的調整措施。另有業內人士認為,放開准入後將吸引新的投資者,從而拉動整個產業鏈,同時解決市場就業問題。

不過,水滴汽車APP也有兩點疑慮。一是修改後的准入規定會不會讓“肥水流了外人田”?近年來我國汽車市場持續開放,目前看來,新的准入規定對外資車企可能是個利好,它們無需將研發遷至中國,就能落地生產。這恐怕與我們過去幾十年“以市場換技術”的初衷相悖。

專治“大忽悠”,工信部擬對新能源汽車生產實行寬進嚴出

二是寬進嚴出會不會變成亡羊補牢?從事前審批向事中和事後監管過渡,目的是讓企業對自身產品品質負起責來。美國的汽車產品安全認證機制,就是類似的思路。企業按照國家相關法規自檢,認為達標就可上市,監管部門隨時抽檢,一旦發現問題輕則強制召回,重則開出鉅額罰單,以此保證市場的有序發展。

我國一直以來採取的都是“嚴進寬出”的管理措施,變換方式後,企業能否自律,事後監管是否到位,還有待觀察。筆者擔心,閘門打開容易,驗證卻有滯後性。如何儘量杜絕中間可能出現的資源浪費,以及產品問題造成的事故和損失,需要主管部門思慮週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