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生真的“差”嗎?可能只是因為你不夠愛他!

之前到武漢參加“行知教育”寫作教學活動。飛機落地,已過了飯點。飢腸轆轆的我,到達酒店就想著儘快辦理入住。

大廳中,有爭吵聲。原來,因酒店接待能力有限,有一位參會老師一時無法被安排入住。老師希望調整到會場所在的酒店,而要求無法滿足。雙方僵持了,氣氛有一點緊張。

到現在我也還沒有回過神來。當時,我也不知怎麼的,就走上前,和那個老師聊起來。目的很簡單,讓她消消氣,讓會務組有時間調劑。一聊才發現,原來她是自費來參會的。是因為喜歡,也因為對學習的渴望。而且,她還懷著孩子,四五個月了。但,有時候興趣的驅動力是說不清的。只能說,作文教學的魅力太大了,所以她也就就來了。我真的被她感動,搬了一張凳子請她坐下,說:“彆著急,我有一個房間,實在沒有,我去過度的酒店裡住。你就在這兒。沒別的,你不方便嘛。”她的眼中閃過無限的驚訝,我知道,這樣的結局太過不可思議。為了安撫她,我又端了一張凳子,和她並排坐下,聊起家常。這是她的幸福二孩,我們聊大兒,聊工作,聊她先生,聊她的家……她說:“看得出,你很有愛心。”我的心很暖。

我很有愛心麼?我自己不覺得。只要看看長相,我就相信我和愛心無緣。而根據她的判斷——能坐下來陪一個陌生人聊天的,都非常有愛心。原來如此,也只需如此。有愛心,做起來不難。

差生真的“差”嗎?可能只是因為你不夠愛他!

她如願入住後,我倒是糾結了。我認定自己愛心不足,粗心有餘。其實,我每天行色匆匆,根本沒有閒情逸致去關注身邊的人。 比如兒子,學到哪一課,我做老師的居然不知道;太太更是埋怨,很久沒有陪她逛街了;老媽總是喚我回家吃飯,我都說“不”……每一天在大街小巷穿梭,在各個學校奔波,我把時間管理得滴水不漏,但忽略了身邊所有的風景。不,不是忽略,是我互動屏蔽的。你看,有人在街邊獻藝,我從來不曾停留,也沒有做過如“雞湯文”中說到的那樣,留下一張嶄新的鈔票;更沒有給行乞者留下一塊麵包。真說到愛心,勉強在我的記憶中能搜索到的,就是未婚且年輕時,曾經主動出擊,三次抓過小偷。想想都會笑,那不是見義勇為,最多是條件反射。其中兩次是當著當時的女友如今的太太的面,我覺得,那可以看做是追求時一種雄性樣態的展示。

回憶更使我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為什麼我會在這樣疲憊的情況下,停留下來和她聊天?那個時候,最需要的是休息,是進食。長途跋涉讓我非常勞累;過了飯點還沒吃飯讓我非常飢餓;這位老師能不能住下和我無關,也沒有必要讓我去關心……帶著疑惑,我回到房間。

大概十點左右,會務組喬老師說:“有一位武漢的萬老師要見我。”來到大廳,原來是我的老朋友——武漢退休教師萬榮。她知道我來到武漢,特別送上了孩子們寫給我的信,送上了武漢小吃。萬老師已經退休,家又不在會場附近,乘車很久才來到這裡,專程來看我。這真會讓我折壽。我們談了一會兒,我趕緊把他送到門口。此時正好遇到遲裡報到的老師認出了我,大家紛紛圍過來,直接和我交流起來。

老師們散去的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我之前會那樣做,完全是因為我一直被愛。

這幾年,我都是被各種各樣的愛包裹著。去上課,老師們對我的課很愛,一直給予認可,一直給予鼓勵;在網絡上交流,老師們對我的觀點始終非常包容;拜訪前輩,更是對我給予特殊的關愛。張光瓔、於永正老師為我的書題寫書名。王崧舟,管建剛老師為我做序;語文榕微信得到“十萬+”的粉絲……大家用各種各樣的方式愛我,讓我的心性發生了改變。即便,我是一塊又臭又硬的石頭,長期浸泡在愛中,也會變得圓潤。

差生真的“差”嗎?可能只是因為你不夠愛他!

我又想通了:今天我能去關心一個相對陌生的人,完全是在模仿那樣多陌生的人對我的愛。這種模仿不就是一種心理圖式的複製嗎?猶如寫作需要模仿,我的心也在自覺學習。常常被愛包裹,自然學會如何去關愛別人。我還發現:每個人所能承載的福份是有限的。幫你,愛你,你就受了太多的福份,承載不了怎麼辦?必須付出。這樣才能獲得福報的平衡,才不會折損性命。當然,做到這些,絕對不是“算計”的結果。這一切,都在冥冥中自然而然地完成,都是在“無知”的狀態中表現出來的。所以,當時我做了,但需要思考很久才能領悟。

一句話:自然會有一種力量,讓你去關心別人,去愛別人。因為你總是被愛著的。

曾經疑惑的問題也有了答案。有些小孩被我們稱之為差生。他們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差勁的表現呢?追溯到變差的原點,責任在成人——差生周圍的成人,沒有給他更多的關愛。關注到變化的過程,責任在成人——與之有關的成人,沒有用愛去理解,去包容,去給予轉變所需要的力量,更少去溫暖人心。關注到問題發生的當下,責任還在成人——我們至今依然誤解小孩。所謂的“壞”,就是一種成見,是一種“以我為主”的標準來衡量。其實,越是差的小孩,得到更多的是管制,是強迫,是限制,這都不是愛,對於轉變都說是無益且有害。“以暴制暴”,這很可能是他們在交往中學到的最有效的方法。

假如,我們用愛包圍他,給他更多的關心,也許就能創作奇蹟。小孩的變化是因為感受到愛。有了愛,有了更多的愛,他才會學會如何去愛。他做和愛他的人做的事不一樣的時候,就會覺得不順,不舒服,不好意思。然後,轉變就從內心開始了。

小孩不乖,因為你還不夠愛他。這就是我在事件中的感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