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生”一定不會有好的前途嗎?

以往,除了極少數有特殊際遇的人,“差生一定不會有好前途”,這個說法基本是成立的

為什麼呢?因為以往在應試教育下,差生也就意味著學習成績一塌糊塗,很多家長又心疼孩子年齡小,不忍心讓他趁早去學一門手藝,只是在學校繼續熬著,結果勉強熬到了高中畢業以後,成為了一個“百無一用是書生”,高不成低不就,啥也不會、屁本事沒有不說,還學會了自身的壞毛病:自命清高、眼高手低,自詡為有文化人,看不上這個看不上那個!

“差生”一定不會有好的前途嗎?


同齡人早已經輟學去學手藝的已經出師、甚至都已經有了自己不錯的事業,而自己就跟孔乙己似的,在落拓和自戀中沉淪與無所事事,哪來的什麼大好前途可言呢?筆者當年就曾經有過這方面的擔心和憂慮,所以才下定決心,必須努力上進,一定要考上大學,否則還真的要面臨萬丈深淵,好在我成功了,考取了當時的國家第一批211高校,成為了別人眼中的人生贏家!

“差生”一定不會有好的前途嗎?


現在,中考分流的貫徹落實,“差生一定不會有好前途”這個說法已經不能自圓其說了

為什麼呢?孩子學習成績好,只能說明你比較適合理論性學習,前途未必就一定好;孩子學習成績差,也只是說明你不太適合於理論性學習,前途同樣未必就不好。許多初中學習成績很差的孩子,選擇讀了職業技術學校以後,學會了廚藝、修理汽車、理髮、建築、銷售等任何一門技能,大多都可以安身立命,更有不少人在社會上混得風生水起,成為了私營企業大老闆,往日不少的所謂優等生反而成為了他們手下的打工仔!

“差生”一定不會有好的前途嗎?


國家現在實施的是中考分流政策,孩子初中畢業後,適合理論性學習的孩子,繼續普通高中學習,將來參加高考進入大學持續深造,有很大可能會成為社會有用之才,當然也有高考失利或落榜的,難免淪為前途暗淡;而初中畢業後不適合繼續理論性學習的孩子,可以選擇讀職業高中,及早學會一技之長,並且還有機會進入高職或本科大學持續深造,成為社會急需的、大有作為的高技能型人才,這種情況下誰還敢說“差生一定不會有好的前途”呢!

“差生”一定不會有好的前途嗎?


新時代新時期,更加呼喚那些擁有“高學歷+高技能”的複合型人才,不再有所謂的“差生”之說了,人人都是人才

今年繼國務院發佈《職教二十條》後,教育部又聯合發改委、財政部、市場監管總局等印發了《關於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方案》,並部署啟動試點,深化複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模式和評價模式改革。《試點方案》規定,院校是1+X證書制度試點的實施主體。中等職業學校、高等職業學校可結合初級、中級、高級職業技能等級開展培訓評價工作,試點院校在面向本校學生開展培訓的同時,積極為社會成員提供培訓服務。

“差生”一定不會有好的前途嗎?


教育部同時建立“學分銀行”制度,建設信息系統,學生和社會成員在按規定程序進入試點院校接受相關專業學歷教育時,可按規定兌換學分,免修相應課程,促進學歷證書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互通。這樣的教育改革新模式,必然促進各級各類人才的湧流,這個社會上究竟誰還是差生呢?人人都有大把機會成為社會有用之才,除非你自我放棄,不願意學習,那樣老天也救不了你,註定你會一生一事無成,只能成為這個社會發展中的碌碌無為者和可憐寄生蟲,一點兒也不值得同情!

“差生”一定不會有好的前途嗎?


結束語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有人說差生一定不會有好的前途”,這個說法如果放在過去或許還有一定道理,而放在今天卻一點道理也沒有了!因為時代不同了,老眼光不能看新問題,當今社會為青年學生提供了無限可能,社會壓根就不允許存在什麼“差生”,只要肯努力,人人都是可造之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