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差生”系列分析:“差生”“學困生”產生的原因分析

“差生”系列分析:“差生”“學困生”產生的原因分析

經常聽到做班主任的同事感嘆:現在班主任太累,大部分時間都被問題學生佔去了。班主任口中的問題生,往往是學習不上進,甚至厭學,成績落後;不遵守紀律、不服管理,經常有一些“越軌”之舉,雖然大事鮮有發生,小錯卻接連不斷。這樣的學生是群體中的少數,但給整個班級管理帶來很大難度,讓班主任頭痛不已。學生身上的這些問題是怎麼產生的呢?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幾個:

“差生”系列分析:“差生”“學困生”產生的原因分析

一. 自身原因

我們不得不承認人的智力水平是有差距的,可能有的學生頭腦聰明、理解能力強,一學就會;但不是所有孩子都有這種能力,有人就是反應慢、理解能力差。當然絕大部分後進生並非智力因素造成的。他們往往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缺乏學習的內在動力,自我約束力差,厭學情緒造成的落後。

二.家庭原因

1.家長疏於管理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不僅是經常的,而且是十分深刻而又牢固的。古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

有的家長錯誤地認為給孩子提供豐厚的物質生活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愛,整天忙於工作,忽視對孩子行為習慣和價值觀的培養,當然對孩子在學習上無任何關心。久而久之,孩子行為懶散、追求物質享受,失去進取之心,學習成績自然難以保證。

有的家長因存在強烈的攀比心,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無視孩子的個性、思想以及情感需求,總是全面指導、強行干預孩子的成長,以“為孩子好為藉口”,給孩子報過多的課外輔導:奧數、作文、英語、思維拓展以及各種藝術體育等興趣班,一心想把孩子培養成全才、精英。孩子的課餘時間全部被佔去,疲於奔命,鮮有休息,結果不但成績得不到提升,還會產生了厭學情緒,甚至逆反心理。

“差生”系列分析:“差生”“學困生”產生的原因分析

三.社會原因

錯誤的社會輿論導向(對學生的評價依然唯分數論,部分學生思想壓力大,產生畏難情緒)、不良社會風氣(官僚主義、拉關係走後門,雖為少數,仍然會對缺乏判斷力的學生產生影響,讓他們有投機心理、不思進取)、不健康的影視文化等都在時時影響著、改變著一些學生的價值觀。

四.學校原因

1.家長對學校的評價和選擇看中的依然是升學率,都想方設法把孩子送進低進高出的學校。這就無形中將學校的發展與升學率緊密相連,更多的關注學習成績,也必然會削弱思想教育。

2.部分教師缺乏教育經驗和方法,教育方式不恰當,有時不僅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反而增添了學生的逆反心理,惡化了師生關係。

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由學校、家庭、社會共同來完成,相信只要我們找對方向、找準方法,問題學生的轉化一定會有成效。

需要差班管理的朋友請點擊下面鏈接(更多請關注):

★本文由六維座標系原創,不當之處多多諒解,感謝大家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