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答應的口頭offer有多少可信度?

這段時間正好是春招火熱階段,各大廠都開始進行面向21、22屆的暑期實習招聘。


有求職意識的同學都在抓緊時間趕緊投遞,畢竟有那麼一句話:四月投遞,七月到崗。


也就在昨天,在隔壁某求職論壇看到一個熱帖,吐槽阿里的暑期實習大範圍養魚

​HR答應的口頭offer有多少可信度?


​HR答應的口頭offer有多少可信度?


這位同學的帖子一經發布後,吸引來很多有同樣遭遇的同學,紛紛說出自己在投遞阿里暑期實習時候的遭遇。


​HR答應的口頭offer有多少可信度?

​HR答應的口頭offer有多少可信度?

​HR答應的口頭offer有多少可信度?


看來真的是大廠聞著香,投遞需謹慎。

公號:[就職魔方],新生代大學生的聚集地~

而且不僅阿里有這樣的操作,其他大廠也不差上下。在去年秋招,華為的實習轉正同樣被曝不靠譜。


原因是有同學在華為辛辛苦苦實習幾個月,努力準備轉正答辯,結果最後被無情告知沒有hc,就算可以轉正也要換崗換部門,一些同學也因為這件事從此對華為粉轉黑。


​HR答應的口頭offer有多少可信度?

面了無數次,最後被告知沒有hc...


​HR答應的口頭offer有多少可信度?

一開始說沒問題,後來突然掛了...


​HR答應的口頭offer有多少可信度?

即使過了薪資也不高

​HR答應的口頭offer有多少可信度?


還有若干企業擅長拖拖拖,拖到你沒脾氣。


​HR答應的口頭offer有多少可信度?


還有什麼比希望破滅更令人沮喪的事兒了。


​HR答應的口頭offer有多少可信度?

收到意向書,糾結去不去


​HR答應的口頭offer有多少可信度?

只有意向書,遲遲未收到正式offer


看的出來在互聯網企業,有海王、鴿王屬性的可真是太多了。


很多同學也都吐槽過,球球這些大廠在反饋的時候能不能痛快點,如果覺得不行發感謝信可以速度一些嗎,真的不想被養魚了。


​HR答應的口頭offer有多少可信度?


其實對大多數找實習的同學來說,求職真的是很被動一個過程,能做的無一外乎就是投簡歷、做筆試做面試、等通知/感謝信。


也知道很想去阿里、騰訊這樣大廠的同學,都會有一個投身互聯網的大廠夢,所以在投遞過程中的那種苦苦等待,可以說是一種煎熬。


不過話說回來被養魚還好說,大多數同學都是投遞多家企業,給自己留好後路。


最怕的就是offer被取消,特別還是口頭offer,那種煮熟的鴨子飛走了的心情可真不好受啊。


在這裡說下如果口頭offer是否具有有效性。


企業的口頭offer並不是百分之百安全的,因為沒有任何法律上的意義。


正式的offer則具有法律上的意義,所以最終還是要以書面offer為準,也就是要有勞動關係確定的基礎。


如果只有口頭offer,有可能HR是在猶豫。


​HR答應的口頭offer有多少可信度?


一、為什麼HR會先口頭承諾offer呢?


通常原因是企業在發放正式offer前,需要先走內部的錄用審批流程,流程需要花費幾天或者一週以上,耽誤的時間都比較久。


HR擔心這段時間由於候選人沒有收到明確的錄用信息會流失,比如候選人去面試其他公司,很快拿到OFFER後就入職了。


所以為了降低流失的風險,先口頭承諾候選人。


但即使是書面/電子offer也會出現由於公司原因導致OFFER失效,比如你即將入職的部門被砍,或者你入職的項目,公司原因取消了這個項目,但無法提供相同的崗位給到你),特別由於今年因為疫情的影響,很多企業都把年前確定的offer給取消了。


如果你遇到了,可以和公司協商賠償你的損失,損失的金額通常會參考你offer中的月薪。


二、被企業放鴿子怎麼辦?


如果有被放鴿子的情況發生,也證明了你不是他們非要不可的人。


如果你非常優秀,就算崗位被撤也會想辦法給你調崗,畢竟對互聯網企業來說人才尤其重要。


為了一個優秀的人才,騰出來一個崗位還是很容易的。


​HR答應的口頭offer有多少可信度?


當然肯定有同學覺得收到口頭offer心裡沒底,不知道該怎麼回覆HR。


這裡提供一點建議:


如果HR對你答應了口頭offer後,你特別想接,就在和HR溝通時,要求對方在限定時間內給到書面offer(郵件或者郵寄紙質版)。


讓對方瞭解到,你一定要在截止時間前拿到正式offer,當然在語氣上不用強硬或卑微。


如果這個offer你不是很想要,可以結合自身情況權衡,如果還有別的選擇可以拒絕,因為接了口頭offer後,很有可能兩邊都不捨得放下,導致患得患失。


其實一家公司的誠信度,在面試過程中可以瞭解一二,而且在面試前你也應該對公司有一定了解。如果這家公司的口碑很好,整個面試給你的感覺也讓你相信他們不會爽約,是可以不用擔心對方放你鴿子的~


​HR答應的口頭offer有多少可信度?


最後想讓大家瞭解下,為什麼互聯網企業對招聘這麼看重,寧可揹著養魚、放鴿子這樣的罵名,也要做到底,篩選大把的人才。


因為對於許多互聯網公司來說, 招聘這個環節,和後面的環節比起來,性價比太高了,投入相對更值得 。在招聘上省錢,很有可能會讓之後的團隊運作付出多得多的代價,還不一定能識別並挽回造成的損失。


招聘就像是唯一的一個損失極小的影響產品方方面面的環節,必須招聘到更好的人,最後發佈的產品才能變得更好。


這也是亞馬遜最初定下的,要求招的人,“比團隊中 50% 以上的人更好”這個說辭的由來。


所以對大家來說,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業務水平就是最好的求職技巧。


畢竟菜是原醉。

公號:[就職魔方],新生代大學生的聚集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