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電商化轉型?那種割韭菜的培訓班又來了

最近電商圈的話題最多的就是餐飲轉型線上,這怎麼說尼 ,就是讓你去做社群營銷(偽命題)、做外賣、做抖音,大叔作為這個圈子的大反派,不得不來說說這個!


餐飲電商化轉型?那種割韭菜的培訓班又來了


首先我們接觸最多的就是外賣,上一期已經說過了,餐飲轉型外賣來做自我救贖,這本身就是偽命題,今天我們來聊聊轉移電商之後的成本有多高!

以我們的門店為例,目前我們M團上的費用是18%,因為只做了這邊,讓後各種活動算下來,以12月份為例,外賣做了17萬,費用8萬,實際到賬金額9萬多一點點。所以大平臺在這個時候已經拿走的大部分的收益,這個時候我們不得不說的是。外賣已經不是昨天的外賣了,想要通過外賣短期內只是增加訂單,從資本的角度來說,外賣不會帶來短期收益。當然你在成本上去做操作又是另外一說了。不過如果大家想知道外賣那些事兒,我倒是可以另寫一篇帖子做揭露!

好了說了這麼做,我想要說的不是外賣平臺有多麼高的費用,而是那些老師又回來了!還記得總裁培訓班麼?你去之後交到多少的“朋友”?獲取到了多少的資源?後來他們又搞網絡營銷實戰課程、再後來的微博、微信營銷、再後來的短視頻。其實都是如出一轍的。有些導師連普通話都說不好,也敢來上課,真的是浪費大家的時間,報個名99元。給你講什麼?

講大家都知道的道,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但是他們喜歡講的是道的層面。不得不說是高明的。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告訴你道理了啊,是你的方法不對!其實大叔想說的是,如果說成功都可以複製的話,中國人一定是最成功的的,因為中國最擅長的就是學習。可惜並不然。

老師們只會告訴你道的重要性,思想上要做改變,其實中小企業的老闆一句很慘了,這個時候還來割韭菜,大叔覺得這是不道德的!

這裡也特別感謝那些免費公益的給大家上課的老師,餐飲行業本身就是一個抗風險能力很弱的企業,轉型是大勢所趨,但是那種拔苗助長的方式,其實是不可取的。

下期聊聊大家說的私域流量!

歡迎評論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