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成為車企合作的新載體,“聯姻”之後到底如何搞事情?

在婚嫁裡面,聯姻是組建美好家庭的第一步。同樣在合作領域裡面,“聯姻”將成為合作者之間共同發展攻堅克難最重要的途徑,尤其是當新能源汽車領域遇到電池問題的時候,“聯姻”之後的合作研發將成為提升行業水準和行業準則最便捷的途徑之一。

新能源成為車企合作的新載體,“聯姻”之後到底如何搞事情?

還記得小時候當我們玩四驅車的時候,為了玩的時間更長跑的更遠,都會花費近車價1/10的價格去選擇南孚電池,甚至當年南孚電池的廣告宣傳語都出現了“遙控車用完遙控器接著用”的話術。

新能源成為車企合作的新載體,“聯姻”之後到底如何搞事情?

如今經過幾十年時間的發展,以電池為主要根基的新能源汽車開始成為市場中的香餑餑。然而無論是幾十年前的塑料四驅車還是今天的新能源汽車,電池的價格始終居高不下,甚至部分新能源汽車在售後更換電池組的價格已經達到了車價的70%以上。如何在保證續航能力的情況下降低電池的成本?已經成為眾多汽車企業未來發展的主要根基。然而從各大汽車企業的探索中來看,目前已經形成了汽車企業與汽車企業的聯合、汽車企業與電池供應商的聯合以及汽車企業通過電池技術進行雙方等多種不同的方式。

新能源成為車企合作的新載體,“聯姻”之後到底如何搞事情?

首先在汽車企業與汽車企業的聯合中來看,2019年底寶馬集團與長城汽車成立的光束汽車項目就是最佳典型。2019年11月29日,寶馬集團和長城汽車以50:50的比例投資建設的光束汽車項目在江蘇省張家港市正式啟動。而光束汽車項目其中一大板塊就是針對新能源領域的“聯合研發、中國製造、服務全球”,並且無論是寶馬集團還是長城汽車,光束汽車所誕生的產品都將在各自品牌經銷商渠道里面進行銷售。

新能源成為車企合作的新載體,“聯姻”之後到底如何搞事情?

其次在車企與電池供應商的聯合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豐田汽車和松下的產業聯合。2020年2月4日,豐田汽車與松下共同公開了“泰星能源解決方案有限公司”,該公司將在4月1日正式成立,其中豐田控股51%松下持股49%,未來雙方的聯合將保證豐田汽車在電池領域的需求,比如未來推出的豐田C-HR純電版車型等等。

新能源成為車企合作的新載體,“聯姻”之後到底如何搞事情?

另外在汽車企業通過電池技術進行雙方合資的案列在近日也浮出水面,而他們就是通用汽車和本田汽車因為通用汽車的UItium電池技術和通用汽車新一代電動車平臺,兩者則發生了“聯姻”的關係。然而與大家所看到不同的是,雖然通用汽車針對電池技術和平臺繼續進行新的開發,但是本田將在此電池技術和平臺之下設計全新的電動車型,並通過通用汽車工廠生產和銷往北美汽車市場。對於此做法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本田汽車提供搭橋所需的材料,通用汽車則更多是通過技術手段將橋搭好。

新能源成為車企合作的新載體,“聯姻”之後到底如何搞事情?

其實無論是怎樣的“聯姻”,決定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命運的動力電池將成為主要載體。雖然動力電池的發展已經長達多年,但前期研發的成本、回收成本以及安全成本等等都是需要大家共同去努力分攤。

新能源成為車企合作的新載體,“聯姻”之後到底如何搞事情?

回到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裡面,我們可以看到國內高端新能源汽車領域裡面的蔚來汽車和理想汽車都給出了不同的解決思路,比如蔚來汽車的換電技術和理想汽車的增程技術都能解決當下的續航問題。但蔚來汽車的換電技術更多是侷限在人群密集的一線城市裡面,很難照顧到二三線城市的換電需求。另外即使理想汽車可以通過增程式發動機給電池進行充電,但也只是傳統汽車過渡到新能源汽車裡面的一個臨時解決辦法,並不能成為長久之計。

新能源成為車企合作的新載體,“聯姻”之後到底如何搞事情?

通過以上的種種跡象表明,無論是當下的以電池為主要能源的純電動汽車還是未來的生物燃料以及甲醇汽車,都會因為技術開發和技術成本進行不同方式的“聯姻”。但總得來說,“聯姻”並不意味著你弱我強,而是技術快速發展成本快速降低的最主要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