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烈火烹油、稍瞬即逝

秦王朝從一個邊陲小國,蠻夷之地,歷經數代人的發憤圖強,統一六國,開創了中國大一統集權政治的格局。

秦朝:烈火烹油、稍瞬即逝

秦朝勝利的根源在於通過商鞅變法,形成了一切圍繞軍事的政治、經濟、軍事制度。在高效的制度下,秦朝將潛力完全轉化為軍事力量

秦朝的興起有其必然性,在秦昭襄公的時代,秦朝的人口已經佔了戰國七雄中的30%,如果從經濟角度來說,秦王朝已經佔據了將近70%(史記中的數據)。所以,那時候秦朝吞併天下已經是一個大概率的事件了。也由此可見商鞅變法對於秦王朝經濟的促進作用。

要說起秦朝的興起,那麼其中作用最大的恐怕是商鞅變法。商鞅變法將秦國徹底轉型為一個一切圍繞戰爭的國度,無論是經濟制度,政治制度,還是獎懲制度。秦朝以600萬人口的國家,居然能夠養兵百萬(實際數字可能是60萬,這是秦朝一戰能夠出動的最大兵力,出現在秦趙之間的長平之戰,秦昭襄公甚至為了此戰,將秦國全部15歲以上的男丁全部集中在長安。而長平之戰,在全殲趙軍45萬,徹底打殘當時唯一能夠和秦朝對抗的趙國軍事力量的同時,秦軍傷亡30萬,可見損失之大。但是秦朝依然能夠從這樣的損失中快速恢復出來,其戰力恢復能力以及堅忍令人駭然)。雖然這個數字一直令我有點懷疑,按照秦朝之後不久的漢朝的統計數據來看,如果長距離作戰,那麼如果要供養前線的100萬士兵,即使不考慮糧食的充裕程度,僅僅考慮為這樣規模的軍隊提供後勤保障,也需要600-1200萬的後勤人員。數據更為完整的國共淮海戰役,一線官兵60萬,後勤民工800萬,當然現代戰爭物資消耗大也是不爭的事實,但是無論使用何種數據,都很難讓人相信秦國可以湊出如此規模的軍隊,也許所謂帶甲百萬,是把後勤人員也計算進去了吧。但是不管如何,要從一個600萬的國家中,抽調100萬人口出來當做軍人,對於經濟體系都是極大的挑戰。在這麼極端的情況下,秦王朝依然能夠堅持如此多年,可見其軍政體系是如何高效,以及當時的政策是如何極端。

秦朝:烈火烹油、稍瞬即逝

秦朝軍隊之所以能夠成為虎狼之師,和商鞅變法中的軍功爵制是分不開的。軍功爵制從普通士兵到最高的侯爵,分為20級,升級的主要方式就是人頭。而士兵以及家屬的待遇和軍功爵位緊密相關,例如一個士兵只要能夠帶回來2個人頭,那麼他犯罪的父母都可以從釋放出來,如果他的妻子是奴隸的身份,那麼也可以因為這兩個人頭轉為平民。可想而知,為了自己的家庭,這些士兵會如何拼死作戰了。給世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秦軍士兵狀如瘋魔,腰間掛著人頭,絲毫不顧忌自己的性命,甚至當秦軍士兵聽說要打仗的時候,也是歡欣鼓舞。有人頭,就有一切,這種簡單而直接的KPI制度,將秦軍培養一部高效的戰爭機器。

軍功制度不僅僅給秦軍帶來了超高的鬥志,也打破了士大夫制度,為平民百姓打開了通暢的上升通道,不拘一格的人才制度進一步增強了秦朝的實力。

同時,秦朝軍隊的武器裝備很可能是那個時代最為領先的。崇尚水的秦軍,一襲黑衣,在軍隊攻擊前,總是漫天的箭雨,這種超強的遠程攻擊能力,對於春秋戰國時代密集的戰鬥隊形,會形成巨大的殺傷力。而且,秦朝的軍兵種齊全,包括用於用於迂迴包圍的輕騎兵,弩兵,步兵,車兵;諸兵種的配合使得秦軍的戰術選擇非常豐富。

秦朝:烈火烹油、稍瞬即逝

幾乎同期的希臘和波斯的希波戰爭(公元前490年,和長平之戰的公元前260年可以歸為一個時代)中,波斯也是以弓箭攻擊見長,步兵陣中90%的士兵是弓箭手,僅僅在每一列最前端的隊長是握矛持盾提供保護的步兵,漫天的箭雨是波斯軍隊進攻的標誌。波斯軍隊用弓箭將敵人的士氣打崩潰,並且造成大量的傷亡。古代的戰爭是列陣前進的,如果陣型發生破裂,那麼幾乎會面臨一場一邊倒的屠殺,於是為了協調各個方陣的位置,前進速度很慢。所以,這導致了軍隊會長時間暴露在遠程武器的殺傷範圍中。波斯軍隊利用這種戰術,幾乎總是可以以很小的損失取勝。但是,在馬拉松戰役中,波斯軍隊很不幸撞上了裝備極其精良、訓練有素、士氣高漲的希臘軍隊,精良的裝備、嚴整的陣型使得波斯的箭雨對希臘人殺傷甚微,而希臘人嫻熟的戰鬥技巧,使得他們可以以高速衝過弓箭發揮作用的幾百米距離,迅速投入戰鬥。波斯人脆弱的步兵陣反而成為軟肋,當第一層步兵被希臘人輕鬆殺掉以後(高速衝擊的希臘步兵方陣,幾乎把波斯的步兵直接撞飛了),剩下的沒有近戰能力的弓箭兵成了希臘步兵屠殺的對象,形成了一面倒的屠殺。希臘人用192人死亡的代價,殺掉了6400名波斯士兵,成為歷史上有名的戰例。

在那個時代,秦朝已經把全國變成一座大軍營,秦朝的武器製造幾乎形成了一條流水線,秦軍所使用的武器都是制式生產的。這一點重要性如何強調都不過為的,在那個時代,缺乏良好的武裝以及訓練的士兵,已經不能為戰爭貢獻太多力量了。

綜上所述,秦朝勝利的根源在於通過商鞅變法,形成了一切圍繞軍事的政治、經濟、軍事制度。在這個高效的軍事制度下,秦朝將潛力完全轉化為軍事力量,通過幾代人堅韌不拔地努力,終於統一了六國。

秦朝為中國開創了大一統集權政府的格局,之後2000年,秦始皇所制定的政治制度幾乎沒有什麼改變

如果說秦朝為中國留下了什麼話,那麼首屈一指的是開創了中央集權制度。在秦朝之前,中國實行的是封建制度,例如周天子通過分封統治整個天下,分封的諸王在各地擁有獨立的財政、行政、軍事權力。封建制度的凝聚力僅僅來自於天子和諸侯王之間的血緣或情感要素。一般來說,走不出三代,就沒人把天子的話太當回事了,這時候起決定性因素的是實力,這也是為什麼自從周平王東遷之後,周天子的命令毫無威懾力的原因。

秦朝:烈火烹油、稍瞬即逝

而大一統集權制度完全不同,他將天下全部收歸皇帝所有,由皇帝任命各地的官吏進行管理,而且將行政、軍事、財政權力分配給不同的官員。同時,由皇帝通過稅收養活整個官僚和軍隊體系。在這種制度下,單個官吏或者軍隊企圖造反,都是很危險的,因為幾乎要以一己之力對抗整個官吏和軍事體系,同時得不到供養的軍事體系,通過劫掠又能走多遠呢?

大一統集權制度是一個非常穩定的制度體系。所以,幾乎理所當然地被中國後續幾乎所有王朝所繼承。但是這種制度依然留下了1個弊端:第一、當官僚體系或軍事體系過於龐大(例如明朝晚期龐大的官僚體系以及北宋晚期上百萬幾乎沒有什麼戰鬥力軍隊),都會快速耗盡王朝的財經積蓄。而由於皇帝天生對官僚體系以及軍事體系有供養的義務,導致財政危機會進一步蔓延成為軍事危機,王朝會迅速崩塌。而中國古代的王朝,由於缺乏足夠的金融,財政手段,使得財政體系過於剛性,缺乏彈性(例如漢武帝早期,漢王朝每年財政收入4000萬錢,每年官僚集團和軍事集團的支出為3000萬),一旦發生天災人禍,財政很容易出問題,這時候皇帝除了加稅以外,幾乎沒有其他可行的手段,但是加稅的措施,會使得赤貧人群進一步加大。赤貧人群一旦揭竿而起,會從兩個方面進一步擠壓帝國的財政:第一、赤貧人群會一個接一個劫掠整個地區,吃光搶光區域的一切,這使得這篇區域中的人群也變成赤貧人群,如此惡性循環,如同滾雪球一般,因為別無選擇而造反的人群會迅速擴大。第二、對於造反隊伍的鎮壓,需要大量的軍費開始,進一步加劇王朝的財政危機。在兩者的壓力下,一個王朝會迅速崩塌。中國在這方面最為經典的案例,也許就是明王朝的轟然倒下,你幾乎很難想象,僅僅只有幾十人的李自成軍隊為什麼會在2年中發展到如此壯大的地步,而一個如此強盛的明王朝會在那麼短時間內轟然倒下。要知道,當時明朝的GDP在全球佔比為30-55%(好吧,我承認,在缺乏科學統計的時代,各王朝的GDP基本上是一筆糊塗賬,要選擇哪個數字,你自己來。不過作為比較,可以看一下2017年美國GDP全球佔比是24%)。

但是不管如何,秦始皇用一己之力,奠定了整個中國歷史的大一統集權社會政治框架,僅此一點,被尊稱為始皇帝,也是名至實歸。

秦朝亡於殘暴嗎?恐怕不是

秦朝:烈火烹油、稍瞬即逝

秦朝從BC221年建國,到BC206年子嬰被項羽殺掉,不過十多年時間,一個看上去如此強盛的秦帝國就土崩瓦解了。秦王朝如此乍起乍落,還是很值得去看看這是因為什麼的。

中國歷史對此的解釋是:秦王殘暴,引得天下人反叛,所以在很短時間就滅亡了。但是,這個說法我認為有點站不住腳,要說殘暴,秦王朝還能比得過元朝?元朝好歹還能立國近百年,秦王朝10多年就亡了?要說不殘暴,明王朝對老百姓談不上有多殘暴,最後還不是遍地義旗?

事實上,秦王朝為什麼會僅僅在10多年中就整體崩潰,也許很難有什麼很明確的單一因素,可能是由以下的因素複合構成的:

1、秦始皇統一全國後,沒有將國家從圍繞軍事體系的制度下解脫出來,依然保持很高的社會壓力。而剛剛納入秦王朝的六國民眾,還遠遠不能適應。這就是所謂的殘暴的由來吧。同時,經過500年戰亂,百姓渴望進行修養生息,結果發現納入到秦朝體系中後,壓力反而變得更大了,所產生的反彈也是巨大的。

2、統治根基不穩:六國貴族勢力遠遠沒有被摧毀。500年封建制度所培養出來的威望,還沒有被系統摧毀。當中國曆史發展之路,一朝之內從貴族的封建制度轉為官僚的集權制度,那些以往的貴族必然會瘋狂反撲。事實上,秦末的起義軍,大多數是六國貴族所主導的,遠遠不是什麼農民起義軍。

3、戰略部署不當:20萬(一說30萬)秦軍被派往北方攻擊匈奴,修築長城;30萬(一說50萬)秦軍南下征討百越,導致王朝心腹位置兵力嚴重不足,最後無病可派,不得不釋放20萬囚徒充軍,由此可見一斑。而這時候秦軍的戰鬥力依然很強橫,陳勝吳廣的大將周文率領30萬軍隊圍攻一座數千秦軍防守的小城,屍橫遍野,甚至周文都因此戰身亡。當時如果秦軍選擇固守堅城,等待軍隊回援,而不是選擇和項羽劉邦等軍隊正面相撞,也許局面會好得多。當然,這種假設也只能當假說看。

秦朝:烈火烹油、稍瞬即逝

那麼秦朝如何做,局面會好一些呢?事實上,漢朝已經做出了回答。文景之治中,漢王朝選擇了黃老之術,也就是政府只管稅收、治安、軍事幾件不得不做的事情,不干預經濟,這事實上也是亞當·斯密所推崇的“小政府”制度,取得了令人咋舌的成功,漢朝的實力迅速得到恢復,開啟一代盛世。即使如此,漢朝為了消滅封建制度殘餘,依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例如漢景帝時代的七國之亂,以及劉邦時代諸王叛亂,就是對於封建制度的徹底扼殺,從制度上、從思想上,將中國納入到大一統集權政治中。

由此可見,秦始皇雖然開創了一個時代,但是由於沒有及時將高速的秦軍戰車降低速度,轉而鞏固根基,導致秦王朝脆敗。

但是,無論如何,秦王朝作為中國大一統集權時代的開創者,依然值得我們說一句:“壯哉、始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