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一個被史學家“汙衊”的朝代

讀歷史總有一個感覺,秦朝和隋朝的歷史評價,為什麼遠遠配不上它們的歷史地位?

秦朝結束了四分五裂的局面,開創了大一統的先河,這蓋世功業理應好好的吹一吹,然而並沒有,歷史學家捧得最多的是緊隨其後的漢唐兩代。

始皇帝創立的秦朝可以說是當時不世之王朝,始皇帝滅六國,建立了大一統的封建集權王朝,並且他創設了影響深遠的皇帝制度,在中央設立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廣郡縣制,另一方面又採取了一系列鞏固統一的措施,如統一文字、度量衡及貨幣,銷燬兵器,決通川防,廣修馳道等等,並且進一步北征匈奴、南服百越等軍事行動,建立了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

秦朝的統一,結束了長期以來諸侯割據稱雄的局面,按道理來說是可以進一步減少戰爭和殺戮的,也非常有利於人民生活的安定與社會生產的發展。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秦朝的疆域,東到大海,西到瓏西,北到長城,南到南海,大大超過了前代!

據現代歷史學家的推測,“焚書坑儒”很可能也是對秦始皇的抹黑,他坑的是練丹藥的假方士,而非儒生,焚書雖然是歷史文化的浩劫,但是當時文化紛爭,很多學術門派紛爭,並且給弟子和信眾洗腦,以圖政治鬥爭資本,那時候焚書可以統一思想,本來可以同化各民族之間的文化差異,更好融入大一統局面的,我們不能以現在的眼光去評判當時始皇帝面臨的問題,這個有歷史侷限性。

還有人說秦始皇好大喜功,修阿房宮,建豪華陵寢,築長城,勞民傷財,這個拿到現在後世看來確實是“罪狀一條”,可是在當時特定環境下,始皇帝是出於什麼出發點才這樣做呢?第一築長城是了防止當時強大的匈奴南侵,保北方居民的生命與財產安全,可以說是一勞永逸的選擇;第二修阿房宮和建豪華陵寢是什麼原因呢?當年秦始皇在統一六國的時候,有很多投降的戰俘,秦始皇不忍殺掉他們,但是放回社會上又是社會動盪不安的因素,把他們派去勞動改造並且適當發工資,對戰俘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很多戰俘其實內心是感激始皇帝不殺之恩的,有一個例子可以佐證,那就是西安兵馬俑,據專家介紹,這些兵馬俑每個都唯妙唯俏,每個都堪稱藝術品,這絕對不是怨氣沖天的俘虜可以完成的,恰恰相反,他們是帶著愉快的心情和一絲不苟的工匠精神去製作的!你可以征服一個的身體,限制他的自由,但是沒有人可以征服一群人的精神,除非他本來就很快樂!

那又有人要說了,秦始皇好大喜功,五次東巡,這個總得石錘吧?民間有很多說法,比如始皇帝東巡是想尋找長生不老藥之類的,我相信有一定這樣的目的存在,但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秦滅六國,關東子弟多有不服,始皇帝東巡旨在彰顯武力,壓服群眾,避免國家再次爆發內亂,以至生靈塗炭。

最後要為始皇帝正個名,很多史學家評價他無識人之明,請問沒有識人之明他能武用蒙恬,立不世之功勳?他能文用李斯,創封建集權制度於千年不倒?他能死前傳位於公子扶蘇,期待他愛民如子、與民休憩,保大秦萬世基業?

秦朝為何會被後世汙衊,導致它的功績遠遠配不上它的歷史地位呢?最重要的原因是它太短命了,國祚十五年!大家別忘記了,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秦朝的歷史是漢代史學家修饌的,如果把秦朝描繪的歌舞昇平,百廢待興,吏治整頓,百姓安居樂業,那劉邦發動農民起義建立的漢朝的合法性何在?

噫籲嚱秦朝!撥開歷史畫卷,我們依舊還可以看到那個赳赳老秦,共度國難的團結!也可以看到秦軍鐵騎蕩平六國的壯舉!甚至可以領略始皇帝的雄圖霸業!

千秋功過,留與後人評說!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