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但中醫卻說一年有五季,怎麼就多出來一季

眾所周知,一年只有四季,但我為什麼說一年有五季呢,是故弄玄虛嗎?也許你以為我腦子進水了,但我很負責任的告訴你,在中醫裡一年確有五季。

不知何時起,五行學說盛行於中國大地,五行,大家都知道,就是金木水火土了。宇宙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這五種基本物質所組成,五行的相生相剋,推動著自然萬物的運動變化。而中醫學,作為中國文化的重要部分,更是把五行學說運用的酣暢淋漓。

人有心、肝、脾、肺、腎五臟,以應火、木、土、金、水五行,以應苦、酸、甘、辛、鹹五味,以應赤、青、黃、白、黑五色,等等很多,當然了還要對應五季,但是一年只有四季怎麼辦?聰明的古人說,簡單,好辦。

春風和暢,屬木,應於肝;夏多暑熱,屬火,應於心;秋時乾燥,屬金,應於肺;冬季寒冷,屬水,應於腎。那還剩下一個脾,怎麼辦,脾屬土,且為溼土。

古人通過長期的觀察天象地理發現,夏天的最後一個月,雨水很多,溼氣很重,這不恰好符合脾土的特點嗎,故乾脆把夏天最後一個月獨立為一個季節,命名為“長夏”,從而與脾土相應。如黃帝內經《素問·藏氣法時論》曰:“脾主長夏”;唐代醫家王冰在補註《素問》時曰:“所謂長夏者,六月也”。

一年四季,但中醫卻說一年有五季,怎麼就多出來一季

長夏季節,暑溼盛行,陰雨連綿,而人立天地之中,自然避免不了溼氣侵犯,疾病特點也主要表現為溼邪致病。比如這個時候的感冒,多表現為渾身困重,頭蒙如裹,茶飯不思,悶燒難退,纏綿不愈,此皆為溼邪致病的特點。

長夏主溼,長夏疾病的特點以溼為主,那麼其他季節,是不是就不會有溼邪了?當然不是,春夏秋冬,溼邪皆可致病。比如四川,被群山所環繞,終年潮溼多霧,廣東廣西等南方地區,四季不是很分明,常年雨水都很多,溼邪致病都不侷限於長夏。其實,中國文化主要起源於中原地區,故季節的變化,在中原地區表現的十分鮮明。比如,相對南方而言,北方的秋天,乾燥就十分明顯,萬里晴空,秋高氣爽,而燥能勝溼,所以建議南方溼氣重的小夥伴,秋天多到北方走走玩玩,祛溼的效果絕對勝於你不停的吃藥,這種方法,我給他起個名字,叫做南病北治。

溼邪致病,隨時可見,隨地可見,除了氣候外在的因素,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我們自找的。怎麼講,就是溼從內生,溼從中來。為什麼現在的孩子,動不動就感冒了,動不動就手足口病了,為什麼孩子咳嗽總是反反覆覆的,為什麼嬰幼兒溼疹那麼多,那麼頑固?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