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秋天“悄悄”來一剪刀,最後一茬花,又多又香,來年枝繁葉茂

大家好,我是花的花海,一個愛養花的熱心人,月季應該說是一款非常漂亮的花卉,基本上所以的月季都是四季開花,加上它的花色鮮豔,還有很大一部分有香味,所以月季已經成為了陽臺盆栽跟庭院造景的不二之選,其實月季的養護是比較簡單的,最主要的就是修剪、澆水、施肥、滅蟲,這幾步,伴隨著月季的生長,這幾步也變得非常重要了,馬上就要進入10月份了,天氣也要變得涼爽了,好多的月季都在“卯足勁”爭取年前開最後一波完美的花卉,那麼秋季該如何管理月季,才能來年開個好頭?下面小編就從水、肥、修剪、殺蟲這幾個方面來詳細的講下,這樣大家就會充分的瞭解關於月季的養護方法,下面一起來詳細的瞭解下吧。

月季秋天“悄悄”來一剪刀,最後一茬花,又多又香,來年枝繁葉茂

一,月季的管理

炎熱的夏季對月季來說是非常消耗能量的,不管是夏天有沒有開花,月季都是從死亡線上掙扎過來的,而且夏天是個月季最難熬的季節,因為夏天不但溫度高、溼度高、太陽暴曬也很嚴重,加上夏天的病蟲害非常嚴重,盆栽月季還能好一些,地栽的月季可以說是經受各種折磨,秋天可以好好休息一番了。

秋天應該是月季能開的最後一茬花了,然後就要開始休眠了,所以就需要很大的營養物質支持, 那麼要怎麼樣才能讓這最後一茬花開得完美,下面先從第一點——澆水來說起,秋季的月季澆水顯得非常重要。

月季秋天“悄悄”來一剪刀,最後一茬花,又多又香,來年枝繁葉茂

控水

月季可以從現在開始本個月不要澆水,控水可以對月季的促花苞有一定的作用,控半個月或者20天,然後再直接澆透,這時候月季喝足了水,就會準備打花苞,由於秋季的溫差逐漸加大,所以控水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控不好就會讓最後一茬花消失,所以一般兩個周就可以,澆水的時候最好選擇中午,因為中午溫度適當能高一些,這時候澆水不會對月季造成較大的衝擊,水溫最好是跟氣溫比較接近為最佳,切不可用剛接的自來水直接就向根部灌上去,這樣無疑是在傷花,澆水要遠離根部,緩慢的進行,因為月季的根系比較發達,所以遠離根部它也能吸收到。

月季秋天“悄悄”來一剪刀,最後一茬花,又多又香,來年枝繁葉茂

施肥

施肥是秋季養月季的關鍵,因為夏季已經消耗了非常多的養分,而且秋季是月季的生長旺季,此時急需大肥大水伺候了,施用複合肥或者速效肥,目的就是為了讓月季快速吸收,還可以施一些磷鉀肥,此時不適合施用氮肥,還有就是月季喜歡偏酸一點的土壤,可以澆一些自己發酵的瓜果皮水也是個很不錯的選擇,此時不適合施濃肥,應該多施薄肥,開花完後應該追肥一次,為冬季休眠做準備,月季休眠就需要少澆水,停止施肥。

月季秋天“悄悄”來一剪刀,最後一茬花,又多又香,來年枝繁葉茂

修剪

秋季的修剪非常重要,在開完最後一批花後就要開始給月季來一個徹底的修剪了,首先就是那些枯枝、病枝是第一種修剪對象,然後就是老本上發出來的一些冒枝,這種枝基本見不到太陽,而且生長緩慢,所以毫不猶豫的剪掉,每個側枝不用多了,只留下三個芽就可以,留多了沒有用,一定不要不捨得修剪,月季越修剪它生長越快,開花也就越多,你越是不修剪,它不但會徒長,開花也是越來越少,修剪的切口不用做任何處理,即使切口流汁液也沒事,月季沒有這麼嬌貴。

月季秋天“悄悄”來一剪刀,最後一茬花,又多又香,來年枝繁葉茂

需要注意的是修剪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因為月季的枝條有刺,所以很容易扎手,需要帶手套做防護,剪下的枝條要及時處理掉,或者插釺、嫁接使用,避免被家裡的小孩碰到,月季的修剪秋天最合適,修剪完後月季基本上就不生長了,到了冬天,葉片也掉落,開春後你就能見到一個全新的月季。

月季秋天“悄悄”來一剪刀,最後一茬花,又多又香,來年枝繁葉茂

滅蟲

滅蟲一般是夏季才進行的工作,因為夏季才是蟲子氾濫的季節,像紅蜘蛛、薊馬、蚜蟲這些都是月季最容易招的,而且月季有“藥罐子”的稱號,秋天由於氣溫低所以蟲子基本上就沒有了,但是也會有一些頑固的蟲卵,滅蟲最好是去買一些藥物,像吡蟲啉這些藥物,稀釋後直接噴灑就可以。

如果是居家盆栽那麼滅蟲就比較麻煩,可以藥物滅蟲後先搬到室外,等到沒有藥味後再搬回來,或者是一些土方法,比如說菸頭泡水,或者洗衣粉水都可以噴灑到葉片上,達到滅蟲的目的。

月季秋天“悄悄”來一剪刀,最後一茬花,又多又香,來年枝繁葉茂

插釺

插釺也叫扦插,二者不矛盾,月季插件一般四季都可以進行,但是秋季的成活率最高,可以達到96%以上,因為秋季的溫度合適,而其秋季沒有病害的困擾,所以喜歡繁殖月季的花友都會選擇秋季插釺,但是嫁接一般是開春進行,插釺成活的月季養護得當的話來年就能開花,關於插釺因為篇幅有限所以不過多的介紹。

月季秋天“悄悄”來一剪刀,最後一茬花,又多又香,來年枝繁葉茂

以上就是月季秋季養護的一些要點,只有做好了這幾點,來年就可以花開不斷,今年的最後一批花也可以開得有多又香,所以養月季的過程也是個不斷積累經驗的過程,希望大家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到樂趣,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