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難役後,建文帝究竟下落如何呢?

蔣光登


朱允炆是明朝的第二代皇帝,其父朱標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長子,早年立為太子,不幸中年早逝。朱元璋按封建禮法傳統,立朱允炆為皇太孫,朱元璋死時,他已21歲了。繼位後改“洪武”為“建文”,史稱“建文帝”。但在位僅僅四年,即被他的四叔燕王朱棣用武力推翻,而下臺後的建文帝下落,卻又成了千古疑案,眾說紛壇。主要有:

自焚說。據永樂年間《實錄》和《明史稿》的記載,建文帝繼位後,即用兵部尚書齊泰和大常卿黃子澄謀,定策削藩。領兵在外、身為燕王的朱棣立即打著清君側的旗號,起兵南下,發起“靖難之役”。不到四年,燕王即揮師渡過長江,兵臨南京城下,建文帝求和不允,只好死守,但是他的主帥李景隆卻打開金川門迎燕王大軍入城,滿朝文武紛紛投降。建文帝眼看大勢已去,不得已下令焚宮,頓時火光熊熊,建文帝攜皇后馬氏,跳入火中自焚,妃嬪侍從等,大都亦隨其蹈火而死。燕王朱棣入宮後,清宮三日,搜查建文帝下落。宮內侍人都說建文帝已自焚,並從火堆裡扒出一具燒焦的屍體證明之。燕王見到屍體,分不清男女,慘不忍睹。其繼位稱帝后,只得以天子“禮葬建文皇帝”。《明史·成祖本紀》及《明史·方孝儒傳》均持此說。

削髮為僧說。清代名人呂安世和近人蔡東藩等則認為燕軍破城後,建文帝無可奈何,遂想一死了之。此時少監王鉞告訴他:你祖父臨死時,給你留下一個鐵箱子,讓我在你大難臨頭時交給你。我一直把它秘密收藏在奉先殿內。群臣急忙把箱子抬來,打開一看,裡邊有三張度牒,就是做僧人的身份證,上面寫好了建文帝等三個人的名字。還放著三件僧衣、一把剃頭刀、白金十錠、遺書一封,書中寫明:“建文帝從鬼門出,其它人從水關御溝走,傍晚在神樂觀西房會集。”據此,建文帝三人剃了頭,換上了憎衣,只帶了九個人來到鬼門。鬼門在太平門內,是內城一扇小矮門。僅容一人出入,外通水道,建文帝彎著身子出了鬼門,其他八人隨之出了鬼門後,就看見水道上停放著一隻小船,船上站著一位僧人,僧人招呼他們上船,並向建文帝叩首稱萬歲,建文帝問他怎麼知道我有難,僧人答道:“我叫王升,是神樂觀住持,昨夜夢見你祖父朱元璋,他本是出家之人,叫我在此等候,接你入觀為僧。”至此,建文帝似削髮為僧,繼承了祖業。

此外,在《明史·姚廣孝傳》和《胡濙傳》裡記載:明成祖朱棣當了皇帝后,對建文帝自焚而死,也產生過懷疑,也有人告訴他那具燒焦的屍體是馬皇后的,建文帝削髮為僧外逃了。他就把建文帝的主錄僧溥洽抓了起來關進監獄長達十餘年,逼他供出建文帝下落。並派鄭和下西洋“欲尋蹤跡”,派戶科都給事中胡濙遍行郡、鄉、邑長達16年,搜尋建文帝下落,一直到朱棣死前一年的一個晚上,他已睡下了,但聽說胡濙回來了,急忙穿上衣服,在臥室單獨召見。胡濙訪得建文帝離開紫禁宮後,削髮為僧,既沒有去神樂觀,也沒有去西南、東南周遊避難,而是被僧司溥洽所救,一直藏在江蘇吳縣普洛寺內,此後一心為僧,無復國之意。近年徐作生也通過查閱大量文獻和實地考察後,指出:永樂二十一年(1423),建文帝死於江蘇吳縣穹窿山,終年46歲,葬於皇駕庵後的小山坡上。

也有人指出,建文帝自焚身亡是歷史真實,因為當時燕軍兵臨城下,把紫禁宮團團圍住,建文帝想逃也來不及了,更何況經考查也無鬼門、御溝逃路。建文帝也深知他的四叔是個貪權無厭、殘暴無情的武夫,落在他手裡決無好下場,不如以死了之為上策。燕王朱棣也絕不會讓建文帝活下去,否則,他就不能當皇帝。朱棣為了不留下“殺侄奪位”之臭名,故意苦心尋找建文帝下落,留下了歷史疑案,這可能是朱棣的用心之機。

綜上,朱棣在即位後,下令搜尋建文帝,這是歷史事實。但他的真實用心及建文帝的真正下落,至今仍是一個未揭開的歷史之謎。各類詞書字典,也只好註明;“建文帝不知所終”。





羅蕭弋


1394年,燕王朱棣率大軍南下,以“清君側”的名義向南京發兵,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靖難之役”。 結果在這場叔侄內戰中,建文帝犯了致命弱點:心慈手軟。他的軍隊有好幾次能夠把朱棣消滅,卻最終都喪失了。原業,建文帝為了防止自己背上一個殺叔的罪名,下令不許傷害自己的叔叔,結果在對燕王作戰時,朱允炆的這道命令讓朱棣多次化險為夷。

4年後,朱棣的大軍攻陷了京師,燕王成功篡位,是為明成祖。而建文帝則在戰亂中突然“失蹤”了。

有人說他死亂軍之中,因葬身火海而屍骨無存。據《明太宗實錄》記載:朱棣見到宮中起大火,急忙派人前往滅火救人,但是已經來不及了,大火熊熊蔓延,建文帝葬身火海。於是朱棣下令厚葬建文帝,並且輟朝三日表示悼念。不過這種說法並不可信,因為其他資料中都沒有記載過建文帝的殯葬儀式,誰也不知道建文帝的陵寢所在。

而更多人認為建文帝朱允炆並沒有死,在南京城破之時已經走密道逃走了,最後出家當和尚了。有野史更是詳細地記載,在朱棣兵臨城下時,為防被俘受辱,建文帝決定自盡殉國。但就在這個時候一個老太監給了一樣東西——明太祖朱元璋生前留下的密匣子。老太監說,這是明太祖的意思,說是如果以後皇帝遇到了危險的話,那麼就打開這個匣子,裡面自有解決的辦法。而建文帝打開了匣子一看,結果發現裡面放著袈裟,度牒以及剃度刀,同時,還有一封信,裡面寫道:應文從鬼門出,餘從水關御溝而行,薄暮,會於神樂觀之西房”。建文帝一看,領悟到了太祖的用意,於是他二話沒說便把自己的頭髮剃了,然後潛逃出城來。

而建文帝的皇后在他逃跑之後為了掩護他,才命人放火燒城,自己自焚而死,結果第二天朱棣攻入城裡之後,誤以為是建文帝自焚。

那麼,朱允炆從南京城裡逃出來後,又逃到了哪裡去了呢?有說法是,他幾經輾轉來到了福建泉州,最後逃往了海外。明成祖朱棣擔心建文帝糾集當地的中國人,或者是以宗主的身份號召南洋諸國興兵,因此很不放心,特意派遣鄭和數下西洋以宣揚國威為藉口,實為尋找建文帝。

但從此建文帝下落卻成了不大不小的謎團。

直到600多年以後,事情才有了新的轉機。2008年的1月的一天,一工程施工隊人員在福建寧德市蕉城區金涵鄉上金貝村登山道施工,意外地發現了一座古墓。

考古人員聽聞後,馬上趕到了現場,大家一看都驚呆了:古墓有拜亭、舍利塔、地宮,地面上散落有魚形狀魚紋和龍形石脊的構件,舍利塔上的一處碑文還刻有“御賜金襴佛曰圓明大師第三代滄海珠禪師之塔”,粗步推斷,可以得知墓主是一位高僧。

而隨著考古工作的深入,不由得驚喜若狂。打開棺槨之後,但見裡面座棺槨坐北朝南並列放置,大棺槨在6噸左右,而小棺槨在4噸左右。後經專家考證得出,這座墓葬屬於明代早期墓葬,棺槨內的屍體已經腐爛,經過幾百年的歲月滄桑,只剩下了兩副骨架,但是在墓主人身上的衣著裝飾上,考古人員讀出了很多的信息。專家終於給出了一個驚人答案:這是建文帝的墓。

專家給出的理由是:

第一,碑文上的“御賜金襴佛曰圓明大師第三代滄海珠禪師之塔”中,“圓明”或是“明朝和功德圓滿”之意,也指早年出家的朱元璋。“第三代”是孫輩,與朱允炆的身份暗合。“滄海”有神州一統的隱喻,“珠”暗指“墓主姓朱”,那滄海珠禪師是建文帝的可能性非常大。

第二,墓中的裝飾很奇怪,該墓的前面兩邊各有一條閉嘴龍。這也是明代墓的標誌。墓塔下有蓮花座撐起,這跟和尚有關。墓的規格顯然不是普通官員能相比。此外,墓的朝向為座正北朝正南,只有皇帝才能取這個方位。墓所在的村中有鄭姓人氏,疑是跟建文帝一起逃出的大臣翰林待詔鄭洽的後裔。

第三,建文帝死前流落於寧德金邶寺的依據還有明代九龍袈裟,這件袈裟應是曾做過和尚的元太祖朱元璋之物,建文帝出逃時匆忙披上這件袈裟假扮和尚逃走。

消息傳出,世人為之譁然。關於建文帝下落的考古也一直執續深入地進行著。

隨著時間推移,到了2014年,專家們又給出了建文帝出亡路的具體線圖:建文帝出亡走水路,從江蘇太倉劉家港出海,沿浙江近海南下,一度在溫州港停靠並曾上岸過。然後繼續南下,第一個目的地是福建福寧的大京千戶所。

後來戰事來的太快,鄭和的10萬樓船水軍已經到達,兩軍交戰,建文軍敗績,建文勢力通過三都澳撤向寧德(今蕉城)腹地。而建文帝死後便安葬在了寧德金邶寺。

當然,建文帝生死600年懸案的謎團和秘密目前並沒有定論,要真正解開這個謎底,還需要進一步論證。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在明朝歷史上,“靖難之役”後建文帝的生死和下落,是一道難解的謎題,幾百年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近年來也有許多專家學者提出了新的觀點。而我認為,南京城破後建文帝並沒有燒死,他逃出皇宮,流亡多年,晚年又回到了京城。這個謎題的最靠譜的答案其實就在《明神宗實錄》當中。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去世,皇太孫朱允炆即位。第二年,朱允炆改年號為“建文”,所以歷史上習慣稱他為建文帝。建文元年(1399年),被封在北平的燕王朱棣發動了“靖難之役”。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6月13日,朱棣率領大軍攻入南京,皇宮成為一片火海,建文帝下落不明。從此,建文帝的生死成了一樁歷史謎案,幾百年來一直爭論不休。

關於建文帝的下落主要有兩種說法:自焚而死和出宮逃亡。

朱棣攻入南京後,宣稱建文帝已經自焚而死,並記入了《明太祖實錄》和《明太宗(成祖)實錄》裡。

朱棣稱帝后,銷燬了建文時期編寫的《明太祖實錄》,重新編寫《明太祖實錄》,記述靖難軍進入南京城時,這樣寫道:“建文君欲出迎,左右悉散,惟內侍數人而已,乃嘆曰:‘我何面目相見耶!’遂闔宮自焚。”

《明太宗實錄》卷九則記載:“上(即明成祖朱棣)望見宮中煙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屍於火中,還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呆耶!吾來為扶翼尓為善,爾竟不諒,而遽至此乎!’……壬申,備禮葬建文君,遣官致祭,輟朝三日。”

成祖朱棣後來在給朝鮮國王的詔書中說:沒想到建文帝在奸臣的威逼下縱火自殺。仁宗朱高熾在《御製長陵後碑》中也說,建文帝歿後,成祖備以天子禮儀殮葬。

這些記載言之鑿鑿,但並不能阻止後人對此事的懷疑。因為,我們知道,對於朱棣一方來說,建文帝必須死。不論事情真相如何,但在輿論宣傳上,建文帝一定要死去,不然朱棣登上帝位就“名不正言不順”。

其實,朱棣本人顯然也不相信建文帝真的死了。《明史·姚廣孝傳》和《胡濙傳》裡記載:朱棣對建文帝之死,也很懷疑。當時就傳言,太監在火後餘燼中多次查找,只找到馬皇后與太子朱文奎的遺骸,建文帝削髮為僧外逃了。

因此,朱棣把建文帝的主錄僧溥洽抓了起來,在監獄裡關了十多年,目的就是逼他供出建文帝的去向。同時,朱棣向全國的寺院頒佈了《僧道度牒疏》,把所有僧人的名冊重新整理,對僧人進行了一次全方位的調查;他又派戶科都給事中胡濙以尋訪仙人“張邋遢”為名,走遍天下州郡鄉邑,歷時十六年,來搜尋建文帝下落;後來,因為又有傳言說建文帝去了海外,他就又派親信太監鄭和七次下西洋,目的還是搜尋建文帝。

對此,張岱的《石匱書·胡濙列傳》裡寫得最為詳細:“時傳建文崩,或雲遜去,諸舊臣多從建文去者。文皇(朱棣)益疑,遣胡濙巡天下,名訪張邋遢,又名搜遺書,遍行郡縣察人心。又傳建文在滇南,濙以故在楚湖南久。(永樂)二十一年還朝。會文皇駐宣府,濙馳夜上謁。文皇已就寢,聞濙至,披衣急起召入,勞濙賜坐與語。濙言不足慮也。先,濙未至,傳言建文蹈海去,文皇分遣內臣鄭和數輩浮海下西洋。至是,文皇疑始釋。”

從這些記載可以看出,建文帝已死的說法實在是值得懷疑的,不然,成祖朱棣又何必要這樣興師動眾?歷史學家孟森就對此提出了反問:如果建文帝真的燒死了,明成祖又何必“海內海外分途遍訪”?

其實,我們可以想到,公開宣稱建文帝已死是政治的需要,而暗中追尋他的下落,當然是為了防止他捲土重來爭奪皇位。

和《明太祖實錄》《明成祖實錄》不同,《明史·惠帝紀》的記載就顯得模稜兩可,甚至是自相矛盾的:“都城陷,宮中火起,帝不知所蹤。燕王遣中使出帝后於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或雲:帝由地道出亡。”既然“不知所蹤”,又怎能“出帝后於火中”,就更加讓人懷疑了。顯然,《明史》的作者自己也拿不準,所以又說“或雲:帝由地道出亡”。

在明代的一些文人筆記和野史雜錄當中,認為建文帝逃亡的不在少數。據著有《明通鑑》的夏燮考證,關於建文帝“逃亡為僧”的說法,明朝人的記載就有“數十百種之多”。

張岱的《石匱書》對“建文出亡”這一說法持最為肯定的態度,他的主要依據是史彬仲的《致身錄》和程濟的《從亡隨筆》。史彬仲和程濟據說都是建文帝出亡的隨行人員,《致身錄》裡詳細介紹了建文帝在危難時刻逃出皇宮的經過:建文帝得知南京城門失守的時候,準備自殺,翰林院編修程濟勸他逃走。少監王鉞想起朱元璋臨死的時候留下了東西,說有大難的時候就打開。眾人打開朱元璋留下的箱子,看到了三張度牒,還有袈裟、鞋帽和剃刀,而且指明瞭逃亡路線。程濟就替建文帝剃了頭髮,吳王教授楊應能和監察御史葉希賢也落了發,他們從鬼門乘船來到太平門堤邊,共二十二人隨建文帝一起出逃。

這段頗具傳奇色彩的情節是我們所熟知的。《致身錄》還用大量篇幅描述了建文帝的流亡生活,說他們在雲南避難,東躲西藏,戰戰兢兢,直到得知成祖去世的消息,才放下心來。

錢謙益和潘檉章都認為此書“淺陋不經”(潘檉章《國史考異》),是“偽書”(錢謙益《致身錄考》)。但也有許多人持不同意見,陳繼儒、文震孟、胡汝亨都曾為《致身錄》作序,肯定了此書的價值。

程濟的《從亡隨筆》,錢謙益也認為是“偽書”(《書致身錄考後》)。谷應泰在《明史紀事本末》裡記述道:“(建文)帝命(程)濟錄述《從亡傳》。藏之山岩中,帝自為敘。”可見,谷應泰是肯定這本書的,他的《明史紀事本末》也描述了建文帝出逃的過程,和《致身錄》大致相同,而且,他還寫到了建文帝的最後結局:到了正統(明英宗朱祁鎮年號)五年(1440年),建文帝年老思鄉,就去官府說出了身份,朝廷就派了一個侍奉過建文帝的老太監來辨認,建文帝說出了當年的事情,老太監也認出了他腳上的黑痣,建文帝就被接到了宮中。“帝既入宮,宮中人皆呼為老佛。以壽終,葬西山,不封不樹。”陳建的《皇明資治通紀》以及鄧元錫的《皇明書》所記建文帝之事都和上面所說大體一致。

《致身錄》和《從亡隨筆》是否“偽書”,我們無法確定,但大部分史家和學者都支持“建文帝出亡”一說,這是可以肯定的。而且,建文帝並沒有自焚而死,而是出逃流亡的觀念也早已被大部分人所接受,所以直到現在,許多地方的民間傳說中都有建文帝的蹤跡和故事。

近年來,一些專家學者對此也有新的考證,比如在2009年,馬渭源、潘群(南京大學教授)等明史專家在福建支提寺見到了一件明代的奇特袈裟,通過對這件袈裟的鑑定,結合“福建寧德上金貝古墓疑是建文帝陵寢”(福建省文物局發過考察通報,認為寧德上金貝古墓建造年代為元末明初,墓主為明初僧人滄海珠禪師,並非建文帝)等考古發現,他們認為:建文帝最終出亡到福建寧德了。

有趣的是,前些年,法國足球明星裡貝里曾說他有中國血統,並說他的家族一直流傳著祖宗曾做過和尚和乞丐的故事。他說他的一位祖宗當了皇帝不久後,被親人奪位逃亡到波斯,後來來到了法國。他的家裡至今保存著一些不知名的中國文物,非常像中國古代皇宮的用品。據說裡貝里的祖先還留下了一句話讓後代記住——“我們的家鄉在遙遠的東方”。於是就有人認為,裡貝里就是建文帝的後代,建文帝當年是逃到了歐洲。著名明史專家毛佩琦說,這也並非沒有可能。

當然,這些說法都缺乏令人絕對信服的鐵證,建文帝之謎還不能算是徹底解開。

其實,最有說服力的材料還是來自於《明實錄》。《明神宗實錄》記載,萬曆二年(1574年)十月十七日,明神宗朱翊鈞在文華殿和內閣大學士們談到了建文帝,年輕的神宗皇帝禁不住好奇心,問了一個自己已經想了很久的問題:“聞建文帝當時逃逸,果否?”內閣首輔張居正作了如下回答:

國史不載此事,但先朝故老相傳,言建文帝當靖難師入城,即削髮披緇從間道走出,人無知道。至正統間,忽於雲南郵壁上題詩一首,有“淪落江湖數十秋”之句。有一御史覺其有異,召而問之。老僧坐地不跪。曰:“吾欲歸骨故園。”乃驗知為建文也。御史以聞,遂驛召來京,入宮驗之,良是。是年已七八十矣。莫知其所終。

這種極富傳奇性的故事一下就吸引了少年皇帝的興趣,朱翊鈞進一步追問,讓張居正把建文帝寫在雲南驛站牆上的詩背給他聽。聽完,感嘆了半天,又讓張居正把詩抄給他。這首詩是這樣的:

淪落江湖數十秋,歸來白髮已盈頭。

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漢無情水自流。

長樂宮中雲氣散,朝元閣上雨聲愁。

新蒲細柳年年綠,野老吞聲哭未休。

《明神宗實錄》的這一段記錄和上文提到的那些史料,除了細節之外,大體相同。

可以確定,在明代中葉,關於建文帝下落的話題,已經不再是禁忌,不但私人著述多有提及,就連皇帝和內閣大臣也在談論。其次,建文帝未死逃亡的說法當時已被普遍接受。

那麼,張居正說的可信嗎?雖然也有人認為這只是“傳聞異詞”,但我覺得,這段話絕不是空穴來風,應該是比較可信的。

首先,這一段對話被記入《明神宗實錄》,說明神宗皇帝和張居正確實有過這麼一段談話,既不是後人的胡亂猜測,也不是憑空捏造。

其次,張居正作為內閣首輔、皇帝的老師,一心要把朱翊鈞教導成為一代聖君,他在皇帝面前是極為方正和嚴厲的。他不會說沒有根據的話,更不會製造謠言或是傳播八卦消息。所以可以確定,張居正本人一定認為“建文帝未死,晚年入京”的說法是正確的,不然他不會講給小皇帝聽。

再次,張居正的說法是有根據的,是“先朝故老相傳”。在萬曆之前,張居正歷仕嘉靖、隆慶兩朝,和相傳建文帝進京的正統五年相隔百年左右,當年的掌故在朝中流傳也屬正常。而這種說法能得到張居正的認可,那麼傳播消息的人必定是有身份、有地位朝中大臣,不會是信口雌黃之輩,而且,傳播者也不會只有一人。所謂無風不起浪,能在朝堂上流傳這麼久的消息,不可能完全是人們的向壁虛構。

所以,我認為,《明神宗實錄》裡的這段記載,就是建文帝下落之謎的最好答案。有這一份頗為可靠的證據在,再結合《石匱書》《明史紀事本末》《皇明資治通紀》等史料(雖然諸多史料裡的細節不完全相同,因為事件的流傳過程中難免會有偏差或是添油加醋是現象發生,但故事的主線是一致的)的說法,我們可以認定,在沒有出現更有力的證據之前,建文帝“出亡為僧,晚年進京”的說法就是最為可能的結果。

有意思的是,同樣是《明實錄》,《明太祖實錄》和《明太宗實錄》裡拼命掩蓋的歷史真相,卻在《明神宗實錄》裡現出了原形。


萬卷縱橫眼欲枯


由於大明王朝皇太子朱標先於朱元璋去世,所以,朱元璋就立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為皇太孫,在朱元璋去世之後,朱允炆繼承皇位,史稱“建文帝”。

朱元璋在世期間,大肆分封自己的兒子為藩王,各地藩王強權在握,擁兵自重,建文帝即位後,感覺中央的權利太小,各地藩王不易控制,他擔心自己將來會被架空,為了鞏固皇權,於是就採取了大臣齊泰、黃子澄“削藩”的建議。

各路諸侯王中,其中以燕王朱棣的勢力最大,能力最強,他擔心自己被廢,就以討伐齊泰、黃子澄的名義,起兵謀反,發動了歷史上著名的“靖難之役”。這場戰爭持續了四年,以朱棣的勝利而告終,最終朱棣龍登九五,即位為帝,成了明成祖,稱“永樂大帝”,開創了大明的鼎盛時期。

而當朱棣攻進皇宮之時,皇宮內已是一片火海,建文帝下落不明,建文帝究竟是“生”還是“死”?生又在何方?死又在何處?朱棣對此總是放心不下,幾乎都成了他一塊心病了。

數百年來,建文帝的下落也成了一樁歷史懸案,到底他去了哪裡?以下有幾種說法可供各位看官參考:

自焚而死

據永樂年間編纂的《明太祖實錄》中記載,當時燕王兵臨城下,建文帝錯過了最好的逃跑時機,他深知他的四叔是一個貪權尚武、無情無義的人,如果自己落到他手上是絕對沒有好下場的,於是就縱身火海了。

當朱棣的部隊進入皇宮時,建文帝沒了蹤影,而朱棣在發現燒焦的屍體後還痛哭流涕,聲稱自己出兵就是為了剷除皇帝身邊的奸臣,是為了輔佐建文帝的,為了給自己正名不是“殺侄奪位”,後來朱棣在給朝鮮國王的詔書中稱,建文帝在奸臣的威逼下縱火自殺,其居心可見一斑!

那明明朱棣發現燒焦的屍體了,為什麼說建文帝下落不明呢?

當時的太監在火後灰燼中多次查找,只找到皇后和太子的屍骸,並未發現建文帝的,朱棣為了讓天下人都知道建文帝死了,還曾經左右祭文,可是建文帝也是皇帝啊,死了要進皇陵的,到現在為止建文帝的陵墓都不知道在哪裡?明朝的亡國之君,崇禎皇帝也曾經說過,“想給建文帝上墳,都不知道在何處”。

但是隻有建文帝死,朱棣才能稱帝,要不這事說不過去啊,可能那具燒焦的屍體不知道是誰的,為了把戲做真,朱棣必須要哭那麼一鼻子才行。

建文帝“看破紅塵,出家為僧,流落民間”

在南京被攻破之時,建文帝曾經想過自殺,但是在親信“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的勸說下,從地道逃出皇宮,從此削髮為僧,隱姓埋名,浪跡江湖。

有人說,建文帝逃到了雲貴地區,後來又去了東南亞地區,更有云南大理一脈人稱是建文帝的後裔,也有學者曾說,建文帝曾經藏於江蘇吳縣普濟寺內,後來又輾轉跑到穹窿山皇駕庵,於永樂二十一年病亡,就埋在後山的小山坡上。

建文帝返回皇宮,壽終正寢

還有人說,在朱棣死後,他的兒子朱高熾即位,這是一位仁德的皇帝,建文帝一看自己的堂兄弟即位,不會再對自己追殺,就回到了皇宮,最後在皇宮裡壽終正寢,最後葬與西山。


朱棣曾多次派人尋找,其中“鄭和下西洋”就有海外尋找建文帝這種原因在內,而且朱棣在位期間多次以尋找仙人張邋遢(張三丰)為名,派人四處搜尋,長達20多年,歸根到底,就是朱棣沒有發現建文帝的屍體,朱棣雖然是一位好皇帝,也是名留青史,但是他的名位不正,他是“篡位”,他的內心也是害怕的,所以必須要找到建文帝,這是他一塊心病。

種種歷史跡象表明,建文帝之死可能不像正史記載的那麼簡單,更可能是朱棣為了欲蓋彌彰,不論真相如何,這建文帝生死之謎也已經隨著歷史的滾滾車輪,和曾經輝煌一世的大明王朝被埋入在歷史的塵埃之中了。


關注鴻涵先生,為您解讀歷史。


鴻涵先生


建文帝朱允炆是朱元璋之孫、朱標之子。朱元璋登基為帝建立大明王朝後,朱標本立為太子,然朱標後來去世,之後朱允炆就被立為皇太孫作為皇位的繼承人。


朱元璋駕崩後,朱允炆登基為帝,是為建文帝。

本來朱元璋在世時,曾大封朱氏皇族之人為藩王,本意是讓他們作為朝廷的屏藩,若朝廷有難,希望那些朱家藩王可以勤王就駕。但是到後來這些藩王就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後果,對大明朝廷構成了嚴重的威脅。

建文帝為了消除來自藩王們的威脅,同時也為了加強皇權,故而決定削藩。他在削藩之時行動過於激烈,很快就有五個藩王被削去。而隨之而後的目標就是燕王朱棣。

最終燕王朱棣起兵,以“清君側”的名義發起“靖難之役”。這場戰役的結果以燕王攻進皇宮、燕王勝利而結束。之後燕王朱棣就登基為帝,是為永樂大帝。

那靖難之役後,建文帝的下落如何呢?


其實在燕王兵馬進京後,南京城內的皇宮大院就起了火。火被撲滅後,就發現幾具殘骸,那時已經不能辨認是誰了。而太監則說是皇帝、皇后等人。當然那時已經不能辨認清楚了,只是太監所說,所以誰也不能肯定建文帝是否真的死於火海。

故而建文帝的下落也成了一個謎。所以他的下落也有多種說法。除了起於火海之中的說法,還有是出家為僧的說法,還有就是遁入道門的說法。

當然不管建文帝的下落如何,他始終是被燕王朱棣奪去皇位,朱棣登基後,也的確下令搜查過朱允炆,而朱允炆的下落卻變成了一個謎。


或許朱允炆真的已經死於火海,朱棣為了不落下殺侄奪位的罵名,所以就苦心下令搜尋朱允炆的下落,留下了這個這個謎題。“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屍於火中”。


中孚鑑


1398年皇太孫朱允炆即位,是明朝繼朱元璋後的第二任皇帝,第二年改年號為建文。 他在軍政問題上主要倚仗齊泰、黃子澄、方孝孺三人。不久,建文帝啟用黃子澄等人提出的削藩計劃以加強中央集權。從而導致了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以“清君側”為名,發動了靖難之役。

1402年,燕王朱棣攻陷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 關於他的去向有多種說法

1.官方說。1402年6月13日,朱棣率軍通過金川門進入南京,當時他想以兵勢逼建文退位,故在進宮前放緩了進軍速度。等他到宮中時,皇宮早已是一片火海,建文帝朱允炆還有他的玉璽都不知所蹤。就馬上派人到宮裡面救火,這時在皇帝的寢宮中發現了一具被燒焦了的屍體。於是朱棣就面對這具被燒焦的屍體痛哭流涕,說我來這裡是輔佐你的,沒想到你卻自焚而死了,於是厚葬了“建文帝”。 因此人們擁戴燕王來繼承大統,這是官方說法,水分不少。被燒焦的屍體不一定是建文帝!

2.逃出皇官說。更多的人相信他沒死。在南京陷落時,建文帝想自殺了結生命,但左右勸他削髮為僧以待來日。於是他化妝後從地道逃出了皇宮,從此隱姓埋名,雲遊四海,浪跡江湖。而朱棣當上了皇帝之後,儘管演戲騙了別人說侄兒已死,卻騙不了自己。明成祖自己向全國的寺院頒佈了《僧道度牒疏》,明令對僧道人數進行詳細登記,就是為找侄兒發出的。《明史》記載,明英宗正統年間,有一個耄耋老人,從雲南到廣西去,自稱是建文帝。後經當地官員詳細調查得知,這個老和尚是冒牌貨。隨後被下獄處死,這也真假難辯。

3.後來在滇、黔、川等地,都有建文帝削髮為僧的傳聞。 現在,在雲南大理還有人以為自己的祖先就是落難的朱允炆。另有一些人認為當年建文帝逃出後,在江蘇省吳縣的黿山普濟寺渡過了一段時日,後來又逃到了穹窿山皇駕庵藏身,最後於423年在這裡病逝而亡。

4.前幾年,曾有在湖南永州發掘到了建文帝實物的新聞傳出,意為他最後的歸宿應在湖南。後來在相關部門的調查下,被曝出這是一場造假運動。曾有歷史學家說鄭和七下西洋也是為找建文帝的,但沒有證據。時至今日,建文帝的下落仍無定論。仍是大明第一疑案。


希望星晨58298869


說起來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這個歷史上還真沒有確切的記錄。在朱棣靖難之役後,朱允炆被逼宮,就把皇宮給燒了,之後朱允炆就不知去向了。



後來有人猜測朱棣後期的兩個行動很可疑,但這也只是猜測而已。一個是鄭和下西洋,猜測會不會是朱允炆逃跑到海外去了,朱棣派鄭和這一路人馬去海外尋找朱允炆的下落。還有一個就是派胡濙在國內四處秘密打探朱允炆的下落,歷史上還真有零星記載,說後來胡濙在朱棣死之前回來了,和朱棣密談了很久。是不是和朱棣說找到朱允炆了,他外面繼續過平淡的生活,不想和你爭奪帝位了,你放心吧!我想象力是不是有點豐富了……


要不就是和以前的電視劇"穿越時空的愛戀"演的那樣,朱允炆穿越到現代啦!快看看你那身邊有沒有長得像朱允炆的人。當然也有可能是在那場大火中死去了,但以上所有的所有,也只是猜測罷了,歷史上像這樣的謎團還有很多,我們也不必糾結,這樣也挺好可以豐富我們想象的空間。

希望我的回答你還滿意,喜歡的話關注吧!


追記歷史


建文元年(1399),燕王朱棣打著“清君側,靖內難”的旗號,揮師南下,京城危在旦夕。面對朱棣的南下大軍,蘇州知府姚善積極聯絡鎮江、常州諸郡郡首,集結民兵演練備戰。而當時駐守鎮江的是童俊。相較姚善,童俊是個典型的投機分子。眼見朱棣大軍連連告捷,他便生了二心。

據《明史·黃鉞傳》記載,朱棣大軍兵臨長江時,刑科給事中黃鉞因父喪,丁憂在家。方孝孺前去弔唁,他屏去眾人,以國事問黃鉞:“燕兵日南,蘇、常、鎮江,京師左輔也。君吳人,朝廷近臣,今雖去,宜有以教我。”黃鉞對他說:“三府唯鎮江最要害。守非其人,是撤垣而納盜也。指揮童俊狡不可任,奏事上前,視遠而言浮,心不可測也。蘇州知府姚善,忠義激烈,有國士風。然仁有餘而御下寬,恐不足定亂。且國家大勢,當守上游,兵至江南,御之無及也。”由此可見,黃鉞已看出童俊心懷二意。同時,黃鉞很清醒地認識到,燕王大軍已至江南,局勢恐無法挽回。

渡江從高資港登岸後,朱棣大軍隨即攻打鎮江。據《明史紀事本末》記載,朱棣和鎮江守將童俊打起了心理戰,他令“來降海舟懸黃幟往來江中”。鎮江城頭的守將遠遠望見,大江之上的船隻都懸掛起了黃旗,很是驚愕,知道大勢已去,哀嘆道:“海舟皆已降,吾將何為?”

早有異心的童俊眼看時機已到,便順水推舟,率眾投降了朱棣。未損一兵一卒,朱棣大軍就順利攻下了鎮江城,為下一步攻打應天府免去了後顧之憂。聞知鎮江失守,建文帝“甚憂鬱,徘徊殿廷間”

等到朱棣大軍攻到龍潭時,建文帝聽從方孝孺的意見,一方面加強城池守備,一方面遣人至龍潭,“以割地講和為辭,觀虛實以待援兵”。朱棣已兵臨城下,又怎麼可能願意議和?議和無果,“帝會群臣慟哭”。

建文四年(1402)六月十三日,朱棣大軍進抵金陵金川門,守衛金川門的李景隆和谷王朱橞開門迎降。此時宮中火起,建文帝不知去向。這便是“金川門之變”。入城之後,朱棣在群臣的擁簇下登上覬覦已久的帝位,是為明成祖,年號永樂。

歷時四年的“靖難之役”,最終以建文帝不知所蹤,燕王朱棣登基而落下帷幕。

朱棣在入城之後,大肆屠殺曾為建文帝出謀劃策以及不肯迎附自己的文臣武將。既然朱棣打著“清君側”的旗號,那當年建議削藩的齊泰、黃子澄二人,自然在劫難逃。二人均遭凌遲處死,並被滅族。一眾被殺的大臣中,最可憐的大抵是方孝孺。他因為不肯替朱棣寫即位詔書而被車裂於市,並被滅十族。

而建文帝的下落,成了明史第一疑案。

根據《明太宗實錄》的記載,城破之時,建文帝於宮中自焚而死。修於清朝的《明史》雖襲用了這一說法,卻又有諸如“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此類含糊之語。在提及鄭和下西洋之事時,《明史》更是稱“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可見,《明史》的修撰者對建文帝“自焚說”也是存疑的。

而在民間流傳最廣的說法,則是建文帝在城破時,穿僧服,逃出金陵,削髮為僧。事實上,相較“自焚說”,“出亡說”應該更可信。朱棣除了派鄭和下西洋尋訪,還曾遣胡濙去各地探訪,亦是為了查探建文帝的下落。建文帝若真燒死在宮中,朱棣又有什麼必要這樣興師動眾去四處尋訪呢?

前些年,在湖南永州新田縣曾曝出發掘到足以證明建文帝最終結局的實物的新聞。不過後來又被曝這不過是一場造假。時至今日,建文帝的下落依舊是個迷。也許有一天這迷會被揭開,也許建文帝的下落依舊是大明第一疑案。但無論如何,建文帝的皇位都交到了朱棣手上,大明也早已離我們而去。


鄧海春


【新銳歷史】為你深度解析:

建文帝朱允炆是明朝的第二代皇帝,其父朱標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長子,早年立為太子,不幸中年早逝。

朱元璋按封建禮法傳統,立朱允炆為皇太孫,朱元璋死時,他已21歲了,繼位後改“洪武”為“建文”,史稱“建文帝”。

但在位僅僅四年,即被他的四叔燕王朱棣用武力推翻,而下臺後的建文帝下落,卻又成了千古疑案,眾說紛壇!

一、大明初建,朱元璋分封諸王。

明太祖朱元璋有二十六個兒子,他因自己出身卑微,當上皇帝后,生怕那些開國元勳“尾大不掉”,將長子立為太子,九子、二十六子早死,其餘二十三個兒子都封王建藩。

燕王朱棣、寧王朱權等率兵駐守北方,抵禦蒙古;周王朱、齊王朱榑等駐於內地各省,監督地方官吏。

朱元璋規定,如遇奸臣專權,藩王可以聲討奸臣,甚至可以發兵“清君側”。他的本意是企圖用皇室親戚來維護皇權,殊不知事與願違。

大明皇位理應由朱允炆的父親朱標繼承,朱標作為長子,早就被立為太子。可惜他英年早逝,朱元璋按照嫡長子繼承的原則,把長孫朱允炆立為皇儲。

(朱元璋分封諸王)

二、朱元璋病逝,長孫朱允炆即位。

出生於洪武十年的朱允炆,此時已是一個英姿勃發的青年了,書生氣十足而又溫文爾雅,卻缺少祖父與叔父們雄才大略的草莽習氣。

他在位僅僅四年,就被叔父——燕王朱棣趕下臺,禍根是他的祖父朱元璋種下的,朱元璋給兒子們封王建藩,並授予他們“清君側”特權的做法。

同樣出身卑微的劉邦也採用過,劉邦建立漢朝後,立即分封同姓諸侯王,作為劉家天下的屏障。出乎意料的是,那些同姓諸侯王野心勃勃,與中央分庭抗禮。漢景帝接受晁錯的“削藩”主張,引來了藩王的反叛——吳楚七國之亂,他們的藉口就是“請誅晁錯,以清君側”。

歷史常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建文帝即位後,那些分封於邊疆及內地的藩王們,根本不把這個年輕的侄皇帝放在眼裡,他們個個擁兵自重。

(建文帝朱允炆)

三、朱棣發動“靖難之役”。

建文帝時時感受到有著皇叔身份的藩王們的威脅,不得不與親信大臣齊泰、黃子澄、方孝孺商量削奪藩王的權力。

藩王們當然不會坐以待斃,勢力最大的燕王朱棣率先發難,其藉口就是援引“祖訓”:如遇奸臣擅權,藩王可以發兵聲討,以“清君側”。

於是,建文元年七月朱棣在他的封地起兵,發動了“靖難之役”,藉口是“清君側”,其實是以聲討齊泰、黃子澄為名,矛頭直指建文帝。

建文四年,燕王朱棣攻下當時的首都南京,建文帝見大勢已去,下令火燒皇宮。燕王朱棣攻入皇宮之後,沒有找到建文帝,便命人仔細搜查尋找建文。

宮裡的太監說說建文帝在萬般無奈之下,跳入火中自焚了,並從火堆裡找出一具屍體指認說是建文帝。

朱棣假惺惺的痛哭一番,說自己只是要清理奸臣,並不是要皇上死。然後,以皇帝禮將其厚葬,但是,在正史的文獻中,卻沒有任何有關建文帝陵寢的記載,而且後來的崇禎皇帝也曾親口說過建文無陵。

因此,廢墟中的那具焦屍到底是否就是建文帝,建文帝到底死沒死,沒死的話他又逃到了哪裡?對於這一系列的問題,朱棣本人也持有懷疑,後世史家和民間傳說更是眾說紛紜,離奇萬分。

(靖難之役)

四、建文帝究竟下落如何呢?

一種說法認為,建文帝並沒有死,而是逃出南京,到了貴州的一個寺廟當了和尚。

據說,在燕王朱棣圍城之後,建文帝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為防被俘受辱,建文帝決定自盡殉國。

這時,突然有一個太監跑了過來,他告訴建文帝,太祖皇帝臨終前曾經交給他一個密匣,並叮囑他如果皇上遇到危難,可以打開匣子。

建文帝聽後,急忙命這個老太監取來密匣,打開一看,裡面裝有三套袈裟,三張度牒,一把剃刀,三張度牒上分別寫著應賢、應能、應文三個名字。

應文指的是建文帝朱炆,應賢、應能分別是指建文帝的心腹近臣楊應能、葉希賢,匣中還有一封信,上面寫道“應文從鬼門出,餘從水關御溝而行,薄暮,會於神樂觀之西房”。

建文帝一看,便明白這是太祖皇帝早就預料到自己會有今天,傳此密匣,告知自己剃髮為僧從密道出逃保命。

按照密匣的指示建文剃髮做了和尚,從鬼門逃出宮去開始了浪跡天涯的遊行四方的僧人生活。

建文帝化妝出逃之後,皇后馬氏為了掩護他,命令太監放火燒城,然後自己跳入火海,自焚而死。

第二天朱棣攻入皇宮之後,搜尋建文帝的下落,太監、宮女們迫於壓力,便慌稱建文帝以自焚而死,並指認皇后的屍體就是建文帝,此時火中找出的屍體已被燒的面目全非,難以辨清,就這樣朱棣信以為真,沒再追究。

另外,還有一種比較流行的說法,就是建文帝從南京城逃出之後,輾轉來到泉州,流落到海外。

傳說,建文從密道中逃出京城之後,見前往北方的道路大都被燕王的軍隊圍阻,因此不得不化妝南下,輾轉來到武昌羅漢寺。

羅漢寺的住持達玄和尚,看過建文帝的度牒後,趕緊將建文引入寺中躲藏。過了一段時間後,建文帝等人見此處易於被燕王的爪牙發現,他們又在達玄和尚的指引之下做船前往泉州開元寺,然後輾轉逃到海外。

據《泉州開元寺志》記載,當時泉州開元寺的住持念海和尚正是羅漢寺住持達玄和尚的弟子,建文帝來到泉州開元寺之後,便隱匿寺中,派人尋找出逃海外的機會。

終於有一天,他們坐上了一個阿拉伯商人的貨船,隨行來到印度尼西亞的蘇門達臘島,開始在此隱居。

據說,當地的華人,至今仍在每年農曆五月十六建文帝登基那天,舉行隆重的拜“皇爺”之禮。

(泉州開元寺)

總結

關於建文帝的生死和下落自古至今一直眾說紛紜,爭論不休,對於此,每一種說法都只能說是一家之言,因為沒有哪一種說法說自己有十分確鑿的證據,說歷史事實就是這樣。

當然,新銳認為第二種說法比較靠譜,因為如果朱元璋能預料到在他死之後,會有人謀反奪取朱允炆的帝位,那麼以他的雄才大略不會是留下幾套袈裟,讓其孫子假裝和尚逃命。

因此,我認為,朱元璋還是沒料到他的其他兒子,會大逆不道的奪取了自己指定的繼承人,所以他也不會預留什麼保命措施。

這種情況下,朱允炆要想逃命只能依靠他自己,那麼第二種說法就比較接近事實,他只能逃亡海外,才有他的存生之處,而朱棣派鄭和七下西洋,也就從側面證實了這種說法的真實性。

-END-

點擊上方關注【新銳歷史】,多平臺認證優質作者,專注於歷史領域,有趣有料有深度!


新銳歷史


建文帝名叫朱允炆,他的父親朱標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長子,曾被立為太子,但是英年早逝,於是他就被爺爺立為皇太孫,後來成為明朝的第二個皇帝。

1392年,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1398年即位,第二年改年號為建文。

建文帝即位以後,在政事上主要倚仗齊泰、黃子澄、方孝孺三人,他一改明太祖時期的統治方法,大力提倡寬政。不久,建文帝啟用黃子澄等人提出的削藩計劃,意圖加強中央集權結果,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以“清君側”為名,發動了靖難之役。1402年,燕王朱棣攻陷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

明朝建國以後,以南京為都城,遠離塞北。北方的蒙元殘餘勢力因此常常南下騷擾,為了穩定明朝的政權,明太祖大肆分封藩王,鎮守邊塞。明太祖在位時期,這些藩王在抵禦外敵入侵方面確實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各個藩國勢力的增加,藩王擁兵自重,逐漸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局勢。建文帝即位以後面對這種形勢,開始進行削藩。

在眾多藩王中,燕王朱棣的勢力最強大。為了孤立燕王,建文帝先後廢除了岷王、湘王、代王等五位藩王。朱棣看到建文帝削藩的決心加緊準備。而建文帝對削藩的艱鉅性認識不夠,錯過了準備的時機。這樣,在建文帝剷除其他藩王勢力後,燕王朱棣開始了推翻建文帝的活動。

1399年6月,朝廷覺察了燕王的謀反活動,密令張昺、謝貴、張信設計捉拿朱棣。

沒想到張信暗中向燕王告密。8月,燕王設下“鴻門”,殺掉了張昺和謝貴。北平城官軍成了無頭的蒼蠅,燕王乘亂攻下九門,控制了全城。為了師出有名,燕王援引《皇明祖訓》,以“清君側”為由起兵叛亂,因其自稱“靖難”,即平定朝廷的禍難,史稱此事為“靖難之役”。朱棣稱黃子澄、齊泰為奸臣,把自己的部隊稱為“靖難軍”。

朱棣帶領靖難軍很快攻進京城,建文帝下落不明。在群臣們的擁戴下,燕王志得意滿地登上了帝位。他廢除了建文年號,恢復了明太祖洪武的年號,自己即位後又改年號為永樂,表明自己是直接繼承了明太祖的帝位,並把這整個事件稱之為“建文遜國”,意思是建文帝“自願”把皇位讓給自己。按照當時官方的說法,建文帝在南京被攻破後於宮中自焚而死。然而朱棣即位後卻多次派人四處搜尋建文帝,關於建文帝的傳聞也是層出不窮,因此建文帝究竟是怎麼死的,一直到現在人們都還沒搞清楚,這個問題也就成了一個歷史謎案。

有一部分人贊同“自焚說”,這種說法是據史書上的記載推測而來的。因為永樂年間修撰的《太祖實錄》中記載,燕王朱棣發動了“靖難之役”,想奪取皇位,在打了四年仗之後,他擊敗了那些擁護建文帝的軍隊,終於大獲全勝。1402年6月13日,朱棣率領得勝的軍隊通過金川門而進入明朝都城南京。當時他想逼建文帝退位,可是等他到了宮中的時候,那裡早已是一片火海,建文帝朱允炆也不知去向了,而且一併消失的還有他的玉璽。在《太宗實錄》中有這樣的記載,當時燕王朱棣看到宮中火光沖天,就馬上派人到裡面救火,最後在皇帝的寢宮中發現了一具燒焦了的屍體,他哭著說,我來到這裡是想好好地輔佐你,沒想到你竟然聽信奸臣的話自焚而死了,於是厚葬了建文帝。

但是,那具屍體已經被燒得無法辨認,當太監們在火後的餘燼中進行了多次搜尋之後,所找到的能夠辨認的屍體只有皇后與太子的,而最重要的建文帝的屍體卻怎麼也找不到,但燕王朱棣卻仍然下詔說皇帝已經死了。由於太子也死了,因此人們擁戴燕王來繼承大統,於是朱棣就當上了皇帝,還為建文帝寫了祭文。

至於建文帝的墳墓在什麼地方,卻沒有人知道。所以後人就不得不進行各種猜測,同時也將這些想法與明成祖後來的一些行為聯繫起來。

比如說有人認為在南京被攻破之時,建文帝並沒有死,他的確是想自殺,但有人勸他削髮為僧,於是就從地道逃出了皇宮,從此隱姓埋名,浪跡江湖。而朱棣當上了皇帝之後,感到不知去向的朱允炆對他始終是一個心頭大患,所以派心腹大臣到處查找建文帝的下落。還有一種觀點認為,鄭和在永樂年間多次下西洋,其目的正是為了尋找朱允蚊的下落。而且明成祖還向全國的寺院頒佈《僧道度牒疏,大概的意思是重新對僧道人數進行登記在冊,通過徹底的清查搜尋朱允炆。

相應地在民間也流傳著許多關於建文帝的故事,有許多關於他藏匿之處的傳說。《明史》記載,明英宗正統年間,有一個年逾90歲的僧入從雲南到廣西去,自稱建文帝。當地官員經過調查得知,這個老和尚是個冒牌貨,隨後下獄處死,同謀的僧人12人都被流放到遼東。後來在雲南、貴州、四川等地,都有建文帝削髮為僧的傳聞。

有人說他先是逃到了雲貴一帶,後來又輾轉到了南洋一帶。就是現在,在雲南大理也還有人以朱允為祖先。還有一些人認為當年建文帝逃走後,曾經藏身於江蘇吳縣黿山普濟寺內,後來又逃到了穹窿山皇駕庵,最後於423年在這裡病死了,於是就埋在皇駕庵後面的小山坡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