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時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堪稱削藩千古奇謀,建文帝為什麼棄之不用?

leslie_cheung


這就是有點想當然了,漢朝諸侯和明朝諸侯是不一樣的。

漢朝的分封制度

漢初的諸侯是有封國,封地的,在封地內他們就是土皇帝。漢初的時候朝廷實際上只直接管轄十五個郡,而諸侯王只是受到漢庭節制。這些諸侯王大的甚至可以管轄數郡,例如吳王劉濞統轄三郡五十三城,楚王統轄四十城,齊王統轄七十二城,晁錯當時就說到三王擁天下之半。


更嚴重的是在他們的封地他們擁有兩項很重要的權利“置百官”,他們和朝廷一樣有自己的宮殿,也有百官僚屬和軍隊,而且是自己任命的。還有一項就說“斂財賦”,他們在自己的封地自行收取賦稅。這就是軍,政,財大權一把抓,他們聯合起來的話,如果能同心協力,朝廷根本無可奈何。

即便在七國之亂後,諸侯王的實力大大縮減了,漢武帝仍是不得不使用“推恩令”這種溫和的手法來削蕃。這是一個很高明的陽謀,可謂是王道矣!

明朝的分封制度

但是你要認為建文帝可以照本宣科那就錯了,我們看明朝的蕃王制度是什麼。

朱元璋希望仿照春秋時代“尊王攘夷”的方法,讓諸侯們去守邊疆。就像在春秋時代,靠著尊王攘夷的方法,齊,晉,秦三國任何一個都能把邊疆掃一遍,這種方法在他統治的時代效果真是不錯。也虧得朱元璋的幾個兒子也都挺能打,燕王,寧王等九邊把邊疆打理的還不錯。朱元璋感嘆到:“朕北顧無憂矣”。


九邊重鎮的王都有很強的軍事實力,例如寧王的朵顏三衛就是“帶甲八萬,革車六千”,而且都是蒙古部落投誠的弓馬嫻熟的人。

這麼強的蕃王,尊王攘夷是可以,前提是他們要尊王,他們如果不尊王怎麼辦?朱元璋當然不用擔心這個問題,可是他的繼承人不能不考慮。朱元璋也為他的繼承人考慮到了這個問題,朱元璋規定:“分封不錫土,列爵不臨民,食祿不治事”。說白了,就是你只管打仗,其它的事不要過問。


現在問題來了,這些王沒有封地,你怎麼推恩?難道讓他們用軍隊推?把九邊軍隊都打散?那樣沒等蕃王反,草原上的人就打過來了。所以漢朝的時候推恩令根本就用不上,情況不同,不能照本宣科。

於是建文帝就用了比較激烈的手段削蕃,不過也真是太激烈了。洪武三十一年,看看年號還沒改呢,就先流放了周王,周王是燕王的同母兄弟,建安元年廢齊王,湘王,代王,岷王。湘王不甘受辱,舉家自焚。朱棣也是靠著裝瘋賣傻躲過一劫。


漁耕樵讀


其實在《明史》裡有人提過用‘’推恩令‘’的方式削藩。此人叫高巍。但建文帝沒有采納。提意見的人是個二百五。而建文帝不採納的原因他希望快速解決,而非循序漸進。


漢代封國具有巨大的權力,在封國內既有行政權,也有軍事權,經濟權。也可以自己養軍隊。但明代的藩王他沒有行政權,只有軍事指揮權,但軍隊是國家的不是自己的,而漢諸侯王的軍隊則完全是自己的(今日頭條清水空流首發)。高巍生搬硬套‘推恩令‘’’顯然是書生意氣。而建文帝不採納的原因就是他想快速解決,但行事過於操切,即便他爹朱標登基,也不敢採取如此激烈的削藩措施。況且,這個計策已經過去一千多年了,在明代是否適用。實在值得商榷。


再一點推恩令實施在七國之亂以後,是在漢代強大的武力支持下,強行執行‘’推恩令‘’。而建文帝在地方藩王沒有造反暴亂的情況在採納‘’推恩令‘’顯然是吃虧的(今日頭條清水空流首發)。再就是地方藩王不是傻子,一千多年前的策略在明代是否適用,確是值得懷疑。漢武帝時期,劉邦子孫已經延續五代了,子孫繁茂。而建文時期大明剛剛建立。‘’推恩令‘’得不償失。缺乏操作性。

’推恩令‘’的實質在於漢代諸侯國封國太大,分的是地。而明代藩王的權力在於兵。‘’推恩令‘’作用不大。再就是以建文帝君臣的能力,也未必會用好這個已經‘’失效‘’一千多年的措施。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情況不一樣啊。

西漢的封藩制度,是西周分封建制的一種延續,但又有所不同,諸王分封到封地,對封地擁有軍政大權,但國相卻需要朝廷委派,雖然是中央朝廷出於制衡諸王的一種手段,但在西漢前期的時候,效果不明顯。

漢承秦制,但又擔憂如秦那般全方位推廣郡縣制,會導致地方無法掌控的局面,畢竟郡縣制在當時還沒有完善,所以漢高祖封分諸劉為王,試圖拱衛中央,維護漢家江山。可奈何經歷諸呂之亂後,其實地方已經逐漸開始坐大了。

分封藩國逐步成為了國中之國,一國之力雖不能直接抗衡中央,但連橫幾國難免造成國家政局的動亂,所以『推恩令』應時而生。而推恩令的作用是建立在有封建藩國的基礎上的,即分封藩王握有該封地的一切權力,所以推恩令才能得以實行。

而明代的宗藩制度,卻不一樣啊。

明初的封藩制,是朱元璋將自己的諸子和個別宗室封為藩工,讓他們率領精兵分駐全國要塞,建立起由皇權直接控制的軍事中心,一方面,用以鞏固邊防;另一方面,用以削弱諸功臣將領的軍權,監視各地的文武官吏,運用強大的親藩為屏衛,確保朱氏皇統的鞏固。

其特點有三,即獨有的軍事特權、豐富的政治恩惠,優厚的經濟待遇。但這三點都跟漢初的封藩巨大相當大的差別。

在軍事上,明初藩王佔守戰略要地,具有節制諸將,直接調遣軍隊地權力,每個藩王屬地都有鎮守之兵和護衛兵。但這種兵性質上任然是國家軍隊,他的調動,是需要朝廷文書,和藩王調令的。朝廷不準調兵,藩王掉不動,朝廷想要調兵,沒有王命,也調不動。但實際上,朝廷還是握有主動,畢竟一切皆出於上,只是因為藩王和軍隊長期往來,熟悉之後容易收服軍心。

在政治和經濟上,藩王只有一個王府,封地還是朝廷官員在管轄,雖然王府的職位擁有很多政治特權(明初),這些官員也可以兼地方參政,為地方行政首長,也可兼都指揮使,掌地方兵權,可問題是,這些官還是朝廷任命的官,其選拔方式是科舉,是經過儒家培養的士大夫,不是漢代孝廉,或者藩王自己提拔的人才,這兩者存在巨大差別。

故而,藩王封地的軍政長官,其實不一定偏向藩王,甚至在造反的時候幾乎都不會向著藩王,你看朱棣造反的時候有北平地方有幾個官員附和的?

這樣的藩國,藩王實際上兵不用有封地的所有權,封地內的行政體系是國家系統之下的分支,而服務藩王的只是國家需要時候的軍事義務,是需要朝廷命令的。所以這樣的制度根本沒有推恩的可能。把諸王的的封地拆開來分給他的兒子們這種策略完全沒有必要啊,因為諸王只有名義上封地。真正威脅到皇權的,其實只有明初邊塞上9王的軍事權力而已,其他諸王還不是當豬養了。

所以你看,建文帝削藩的時候,手段那麼粗糙,也幾乎沒有誰敢反抗的,至於朱棣麼,主要是本來就心存大志,加上運氣好,建文帝朝廷昏招太多了,所以才會成功的。


以上個人淺見,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點個贊或者關注一下也是極好的!


朝代說


許多人可能進入誤區了。

首先,我們來說說“推恩令”。

西漢自建國以來實行“郡縣制”與“分封制”相結合的制度,諸侯王相對中央獨立,擁有財權、軍權、行政權。至文﹑景時代﹐諸侯王勢力日益膨脹﹐形成直割據一方的王國與侯國,一度威脅中央皇權。


“推恩令”頒佈允許諸侯王推“私恩”把王國土地的一部分分給子弟為列侯,由皇帝制定這些侯國的名號。規定諸侯王死後,嫡長子繼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王國部分土地為列侯,列侯歸郡統轄。

其次,我們再來說說明朝分封制度。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在大封功臣的同時對諸子進行封王,意圖通過諸王對功臣武將進行節制,並佔據全國各要地,從而達到朱家江山的長治久安。


朱元璋對諸子進行分藩同時也進行了限制,爵位能夠世襲罔替,但是軍權、財權、行政權掌握在中央手裡,需要經過中央的授權任命。

最後,我們說說為啥“推恩令”在明朝不能用。

①地位不同。明朝的藩王其實沒有漢朝藩王那樣大的權利,處處受到中央節制;

②時代不同。明朝在分封時候已經考慮過歷朝歷代的諸王之亂,不過朱元璋對自己的兒子太自信了;

③權利不同。漢代藩王就是一個獨立王國,明朝藩王沒有太大的自主權。

因此,明朝沒有必要向漢朝那樣事實“推恩令”進行削權。


蘇紀龍侃歷史


因為明朝的藩王壓根就沒封地啊,怎麼推恩?

朱元璋當初設置藩王的目的是什麼?簡而言之有二:

第一,怕開國功臣勢力太大,於是把自己兒子撒出去,委以重兵,形成制衡。一旦有事,老子一句話把兒子叫回來,揍他丫的。

第二,蒙古雖然被轟出中華,但仍然與中華為鄰,威脅邊疆,指不定哪天人家就打回來。功臣們是能打,但派他們戍邊不靠譜,所以把兒子們撒出去帶兵,鎮守邊疆,以御蒙古。



朱元璋讀書不多,但他不傻,知道自己死了以後,這些藩王兒子們是大麻煩。於是又想法子制衡他們,主要辦法也是兩個:

第一,你是帶兵,不是統兵,也沒法調兵,兵怎麼統,怎麼調,都歸朝廷管。你戍邊需要錢糧用度,也是朝廷調撥的;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你的確是王,我老朱死了以後你也是王,你死了以後你後代還可以是王,這叫世襲罔替,算是你老子給你的恩典。但抱歉,你沒有封地,你王府所在地歸當地政府管,跟你沒關係。而且除了戍邊的那幾個藩王能帶兵,大多數飯桶兒子其實都被圈在京城,就是給個王府住,順手發點俸祿,就跟清朝的閒散王爺差不多。

但漢朝的推恩令是咋回事呢?



西漢的諸侯王可比明朝的藩王厲害多了,人家不僅可以世襲,還有專門的封地,封地內的兵馬、人民、資源、收入都歸人家管,還有自己的國相和官僚機構,相當於一個個小中央。

漢武帝他老子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掃了幾個諸侯王,但到漢武帝繼位後,諸侯王還是有一定勢力的,中央權力針扎不進水潑不進。怎麼辦?也學他老子幹一仗嗎?

不行,人家有更大的志向,那就是要弄死北邊的匈奴。

所以針對諸侯王就要本著少動兵,少花錢的原則,目的是把他們搞弱,逼他們依附中央,然後搶他們的錢去打匈奴。

這才有了推恩令,即規定諸侯王可以把自己的土地分封給自己除嫡長子之外的諸子,諸子可封為列侯,由中央賜國號,列侯歸郡管轄。

這下可好,各國諸侯王不一定樂意,嫡長子不一定開心,但底下那幫犬子們是真心擁護黨中央的英明決定啊。本來他們都沒希望繼承王位的,這下白得個侯爵乾乾,關鍵還有地盤,於是他們一鬧騰,諸侯王也不得不忍下了漢武帝的這陰損招數。



所以我們看,明朝的建文帝為什麼不用推恩令呢?因為明朝的藩王沒有封地啊,也就無恩可推,只能推給他們一把大寶劍,削了算完。畢竟兵權、財權都在建文帝手中,藩王只有一個優勢,那就是兵將熟識、效忠意識強,而且久在邊疆,有戰鬥力。

這麼一算,建文帝為何不冒險一搏呢?


達摩說


很簡單,你如果是個東西,那底下的人自然把你當做是個東西,對你提出的東西,那自然就是理所應當的接受,並且執行下去,如果你什麼東西都不是,那你提出任何東西,人家都不會去接受。

朱允文繼位的時候,為什麼天底下的那些藩王對他並不在意?為什麼?因為他最大的依靠沒了他最大的依靠是誰?是他爺爺朱元璋有他爺爺朱元璋活著,這些叔叔輩兒的人是不會謀反的,但是他爺爺死了,他爹之前就死了,那他靠什麼去鎮壓這些藩王?更加坑爹的是,朱元璋為了讓他兒子能夠繼位,選擇把胡惟庸,李善長等等一大批忠心於中央王朝的權臣,重臣,能臣全部幹掉了,朱允炆手底下沒人啦?

想想漢武帝推出推恩令的時候,首先中央王朝,那是人才濟濟呀,隨便拉出一個人來都能把手底下的人給吊打,衛青啊,霍去病啊,公孫賀啊等等一大堆的人全部都是軍事上面的頂尖人才。

並且在這之前,周亞夫已經把七王之亂給平定下去了,藩王的整體實力已經弱了一個檔次了,根本就沒有辦法跟中央王權對打,可以說,漢武帝就算崩出來一個屁都能夠把這些番王給嚇個半死,更何況推出來的,推恩令的。

漢武帝拿出推恩令的方式,本質上來講,是建立在自己的國家已經平靜下來,自己實力已經無敵,但又擔心自己後代還有可能再出現藩王擁兵自重的情況,所以推出了這個推恩令,在老子活著的時候就要把你們這些隱患全部給拆掉。

對於建文帝朱允炆來講,他面臨的情況要比漢武帝複雜的多了,說比軍隊那怎麼比的過在北方駐紮的那幾個軍隊呀,尤其是寧王,他手裡面的軍隊可以說是天下中的精銳,你靠什麼跟他打,而且比軍事人才,人家都是一步一個腳印,在軍隊裡面打出來的,你憑啥跟人打?

所以說朱允炆想要推出推恩令人家不接受,你能有什麼辦法,說不定這個忒令剛剛拿出來別人就說不行,你這肯定是想削髮你這肯定是不把我們這些叔叔放在眼裡,給人家一個理由,人家拿起刀槍直接衝進南京城,你咋辦?

所以朱允炆一個一個的慢慢下手,想要把他們的武裝一點兒一點兒給解除掉,(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而不是說一下子拿出推恩令,那是與天下藩王為敵,你不想活啦。

除此以外,這個推恩令如果真正實施下去,對於北方的這些重兵集團來講簡直就是一場災難。軍隊集結起來才能發揮最大威力。你說出了推,因為軍隊一分再分,哪兒來的實力去和北方更加強悍的蒙古騎兵去對戰?

所以說推恩令對於朱允炆來講絕對不現實,至少在解除掉北方這個武裝集團之前,推恩令不能夠拿出來,否則你將成為眾矢之的,你將會被人摁在地上來回摩擦。


漩渦鳴人yy


不要拿漢武帝劉徹和明建文帝朱允文比較行嗎?那簡直就是對漢武帝的侮辱!根本就不是同一個重量級,沒有可比性的。

首先說明,主父偃提出“推恩令”並不是什麼高明的方法,更加不是首次,歷史上運用這種分權的方法的人早就存在,不要覺得主父偃多麼了不起。俗話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同樣,大權分後變小,小權分後變了,這說起來容易,可做起來就不那麼容易了。

漢武帝時期,也發生過諸侯的反抗,比如歷史上有名的淮南王劉安,就曾經叛亂過,目的很明確,就是不希望自己的分封國被削弱,更不想被除國。結果呢,可想而知,一階文人是鬥不過雄才大略的漢武帝的,很快就被平叛。正是漢武帝憑藉政府強大的軍事實力以及自己的膽魄謀略,才將全國幾百個諸侯國收歸中央。

再看看,建文帝朱允文,這就是一個又庸又腐的傻冒,不知道他的太子少傅是哪一位,怎麼就教出了這個個不懂變通的學生!誠然,建文帝也想削弱諸侯勢力,雖然取得了一點成績,但他還是沒有認清自己正在做的事。也不想想,人心都是自私的,憑什麼你一句話一張紙就讓我自動交出財富和權力?都是洪武皇帝的子孫,憑什麼你就坐在那個皇位上?不可避免,燕王朱棣反了!

更可悲的是,建文帝似乎還是沒有認清燕王造反的真像,竟然不知道自己面對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對手,還錯誤的估算形式,真是愚不可及。相像一下,朱棣什麼人,那是從小生活在軍營的人,他的師傅都是徐達、常遇春一樣的猛將,而他朱允文呢,身邊都是方孝儒這樣的腐儒,在血於火的戰爭中,建文帝怎能不敗?更何況他還派了些老弱病殘的軍隊?更何況他還一心想著“孝道”的愚昧!

最是無情帝王家!誰傻誰死的快!!





文史學生仵三源


漢武帝時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得到漢武帝的採用,這也讓漢武帝更加有利的加強了皇權,這也算是一個很厲害的計謀。到後來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朱元璋為了穩固皇室的權利,就大封朱氏之人為藩王,希望這些朱姓藩王們能在朝廷有難時可以勤王救駕。

朱元璋的想法和做法可以說和大漢當時的差不多,同時大封藩王的結果也和大漢幾乎相同,都是到後來尾大不掉的局面。大明王朝在建文帝登基後,為了加強皇權,就推行削藩。然而結果卻是燕王朱棣起兵,發動了靖難之役。最終燕王朱棣攻進皇宮。朱棣取得了成功後,就登基為帝,是為永樂大帝。

那漢武帝時期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可謂是個奇謀,大明建文帝為什麼棄而不用呢?

建文帝時期和漢武帝時期的情況雖然看似一樣,其實還是不同的。

在漢武帝之前的漢景帝時,當時天下諸侯的勢力雖然單個沒有朝廷勢力大,但是他們加在一起的勢力,卻大大的超過了朝廷的勢力,這就對大漢朝構成極大的威脅。故而漢景帝要推行削藩。

雖然因為漢景帝推行削藩而帶來了七國之亂,七國之亂也給大漢朝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但是最終漢景帝還是平定了七國之亂。

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之間雖然廢去了削藩令,但是在平定七國之亂後,大漢朝廷和藩王之間的勢力卻發生了變化。那時的諸侯勢力大大減弱,相同的大漢朝廷勢力得以強大。

如此這樣的局勢,就給以後漢武帝推行推恩令奠定了基礎,因為推恩令雖然名是推恩令,其實也就是減弱諸侯王的勢力,當漢武帝推行推恩令時,諸侯王雖然心有不甘、雖有不願意,但那時的諸侯王已經無力和大漢朝廷進行相抗了。

而建文帝做皇帝時,其實就和漢景帝時期差不多,如果建文帝推行推恩令,也就是如削藩令一樣會遭到反抗。那時的建文帝勢力和諸侯王相比,是很難在推行推恩令後,讓諸侯王接受的。因為那些諸侯有實力,又怎麼會受朝廷擺佈呢!

故而要推行推恩令的前提,就是要有強於諸侯的實力,讓諸侯們不能反抗,就算反抗,也能鎮壓。同時推恩令和削藩令相比,推恩令沒有削藩令見效快。

所以漢武帝時期主父偃提出的推動令雖然是個奇謀,但大明朝的建文帝卻棄而不用。


中孚鑑


其實在漢武帝施行“推恩令”之前,景帝朝在平定七國之亂後,諸侯國的勢力已經被削得七七八八。而武帝朝的推恩令可以說,徹底削去了諸侯藩王們的威脅。

明朝建文帝朱允炆之所以沒有使用推恩令而是直接強行削藩,一來,推恩令耗時許久,見效並沒有那麼快;二來,明朝藩王與漢朝不同,本來就沒有實際封國,實際可行性不強;最後,朱允炆“先易後難”卻讓燕王朱棣有了充足反攻的時間,戰略有誤。


漢朝施行郡國並行制,為了遏制諸侯勢力,武帝聽從主父偃建議施行推恩令。原本諸侯王爵位由嫡長子繼承,後更改為嫡長子繼承主要封地財產,而其他諸子為列侯,也可以得到諸侯國的一部分土地財產。最終使得封地越來越小,無法與漢朝抗衡。

雖然這是個“軟刀子”,是非常高明的辦法,但是耗費時間很久,成效沒那麼快。當時的建文帝就著急削藩,登基一年就開始對諸侯下手迫不及待。

漢朝推恩令主要分割封地兵力與財富,然而明朝並不同。雖然明朝施行分封制,但諸侯王也被嚴格限制,就藩卻並沒有實際的封國,也不得干涉封地的日常事務,除了幾個“塞王”鎮守邊境擁有一定實權,各地藩王其實並沒有什麼龐大實權。可如果真要施行“推恩令”,去分割諸侯的什麼呢?

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建文帝戰略失誤。朱允炆聽從黃子澄建議,並沒有首先削燕王朱棣,而是拿周王等實力較弱的親王開刀。接連削去五位藩王,周、代、湘、齊等諸侯接連被廢甚至遭誅。

朱允炆從小在深宮學習儒家文化,處理問題更多也是停留在理想狀態,很多都不切實際。自以為幾位藩王都乖乖聽話了,燕王朱棣也不得不從,用不著拐彎抹角用推恩令。可朱允炆怎麼都沒想到,反而給了朱棣反攻的時間與機會。


澹奕


  • 這還是與社會背景有關係,自從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儒、法、兵、墨等百家就一直存與世,秦國就是因為興起於法家,而亡於法家,這就有了後來劉邦建國後的“非劉氏子弟不得封王”的典故有點延續周朝分封制的意思。


  • 漢武帝時期,諸侯是有封地的,漢武帝通過推恩令,使得諸侯的封地慢慢分化給子孫,也就是說劉氏皇族慢慢被同化到平民的行列了,並沒有什麼厲害的諸侯。


  • 這也是導致了西漢滅亡的原因,“王莽篡漢”就是因為沒有一位實權劉氏諸侯保衛皇室。
  • 而明朝初期,朱元璋在給兒子們分封邊疆的時候,並沒有分封領土,只有統轄的權利,並沒有領地,也就實行不起來“推恩令”了,而軍權還是在皇帝手中。

  • 建文帝其實是個書生皇帝,跟唐朝初期李淵的大兒子建成一樣,只注重文治,武力並不怎麼看中,但是縱觀歷史,兵權在誰手中誰就是老大,建文帝不看重兵權,又想削番,這就造成了被朱棣取而代之得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