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如果成功逃出南京,還有機會翻身嗎?

老李的快樂生活


沒有機會!

一、歷史上造反的王爺多的是,真正能成功的只有朱棣一個人!首先朱棣的文治武功,雄韜偉略,都是數一數二的,其次朱允炆真的菜,削藩手段過於激進,政治能力略有不足,又在關鍵時刻掉鏈子。

二、朱允炆坐不穩江山,朱棣穩得很。就算他逃出去了,他能怎麼翻身?召集靖難遺孤再打回來?朱高熙都能結果了他。


一隻笨狗


這個問題妙啊!

在《明史》之中,我們能看到一點,那就是朱棣在攻入皇宮之後,“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屍於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也就是說皇宮是起火了,然後朱棣從廢墟中刨出了幾具屍體後就說是建文帝,然後就把屍體給埋葬了。

同時《明史》也不斷去暗示建文帝朱允炆是沒有死的,除了引用後來幾起案件之外,還述說了兩路人馬去探尋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這兩路分別為胡濙(yíng)和鄭和

1、惠帝之崩於火,或言遁去,諸舊臣多從者,帝疑之。五年遣濙頒御製諸書,並訪仙人張邋遢,遍行天下州郡鄉邑,隱察建文帝安在。濙以故在外最久,至十四年乃還。所至,亦間以民隱聞。母喪乞歸,不許,擢禮部左侍郎。十七年復出巡江浙、湖、湘諸府。二十一年還朝,馳謁帝於宣府。帝已就寢,聞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聞對,漏下四鼓乃出。先濙未至,傳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內臣鄭和數輩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釋。《明史 卷一百六十九 列傳第五十七》2、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明史 卷三百四 列傳第一百九十二》

從胡濙的職業生涯以及能單獨列傳可以看出來,胡濙真的有很大可能是在尋找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路。

開始時一個給事中,在永樂十四年突然返回京城後,朱棣就升他為禮部左侍郎,這個禮部二把手的位置之上,甚至到了後來也就是永樂二十一年後的那晚談話之後,明宣宗剛剛即位就提拔了這個在外面“混跡”二十多年的胡濙成為尚書,彷彿間是朱棣給朱瞻基留下的託孤之臣(確實是留了幾個,可是胡濙的能力在後面的表現確實一般)。

但是朱允炆若真的是逃出南京城後,為什麼不起兵反擊呢?

一、朱棣繼續先下手為強

按理說當時的朱棣,哪怕是佔據了南京城後,兵力依舊不是很多(因為當時朱棣是突然率領孤軍越過長江的),所以朱棣迅速從焚燬的皇宮中“找”出“朱允炆”的屍骸,昭告天下建文帝死了。並且誅殺了伴隨朱允炆身邊的那些大臣們,甚至是誅殺“全族”(打引號是因為懷疑真實性,因為方孝孺的家族經考證後並沒有被屠族)。

古代沒有攝像的存在,皇帝基本也就是身邊的幾個人能認得出來(這也是為什麼乾隆遊江南時必須帶上小德子和和珅的原因),別人是不知道皇帝是長什麼樣子的。因此皇帝只能依靠玉璽來證明自己就是皇帝。可好像朱棣繳獲了朱允炆那“十六字”的玉璽印章(古代玉璽中有十六字的只有三個,一個是北魏文成帝、一個是宋徽宗、一個就是建文帝朱允炆了)。

所以估計在兵荒馬亂之中,逃出南京城的朱允炆此時除了罵街之外就只剩下沮喪了,因為除了身邊的護衛(若是有的話,若是沒有就更淒涼了),他該怎麼向平頭百姓或忠於他的官員證明他就是朱允炆……

二、忠於建文帝的官員也在彷徨之中

在《明史 本紀四》的結尾有一段,是記載正統五年,在雲南一個老和尚自稱自己是朱允炆的案例,估計當時的知府除了納悶之外,更多的只有恐懼了(雖然已經離永樂已經有好二十多年了)。

若是這和尚是真的,那麼藏在他的治下那麼多年而不知,那就是死罪了。而且不僅僅是他的腦袋,同樣也是整個明朝官場上的一次大清洗。

所以結合第一條,如果有人跑到南方尋找到忠於建文帝的臣子,但是又不能拿出真實有效的證明來證明他本身真的就是朱允炆時,那些臣子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將他隱藏起來,再用時間去證明這個人就是建文帝。這段時間他們不僅僅要隱藏好,還要躲過永樂重啟的錦衣衛密探。

故而就導致了一種情況發生,不可能第一時間發動對永樂朝的討伐行為。最為主要的是第三個因素,軍隊不站在建文帝這一邊。

三、建文帝朱允炆毀了朱元璋建立的軍隊制度

朱元璋遺產之中軍隊的組成有三個部分,一是藩王戍邊(或駐紮在少數民族區域),二是五軍都督府(管將),三是兵部和戶部管理下的衛所軍隊(兵)。

可是朱允炆削藩太急躁了,他在拒絕藩王返京哭靈的操作和在未過孝期就削藩的行為,在一個以孝作為標準的社會里,是一個讓人難於接受的事實(若是建文帝削藩成功,估計史書肯定罵他薄情寡義、不顧親情),因此五軍都督府迅速分裂,與老朱家結為聯姻的家族迅速仇視建文朝裡的文官集團。

因此靖難之役時,就出現了燕王朱棣能多次以少勝多的現象,彷彿間那些勳貴家族就好像是酒囊飯袋般的存在(好像只知吃老本,可是朱棣及後來者卻能用他們打得蒙古人四分五裂)。

所以,結合第一第二條,若是朱允炆能投靠的、最信任的人,最多是文臣,不可能去尋找勳貴家族,故而這些文臣手中能掌握的兵權是極低的可能。最終又出現了一個可怕的、冒險性行為,朱允炆和忠於他的臣子必須說服或掌握地方軍權的勳貴支持或奪取其軍權。

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中提到一個疑點,為什麼朱棣能靠五百死士就擊敗並逼迫朱元璋時期打垮過陳友諒和張士誠水師的英勇大明水師投降?並且在永樂四年就敢讓這支投降過來的水師擔負獲得如此巨大資源的下西洋行動?

要知道,若是這支水師還是忠於建文帝朱允炆的話,在獲得如此巨大的資源之後,完全可以南下佔據任何一個省宣佈自立或擁護一個傀儡,來討伐永樂朝。(並沒有任何證據證明朱棣清洗過水師,若是朱允炆這時候突然現身,朱棣就不害怕嗎?)

因此從這點就可以看出來,朱允炆並沒有獲得軍中的支持,而朱元璋時期建立的制度之中,文臣可是低於武將的,不可能有之後的明朝一個五品文官就能罵一個三品武將的現象。

所以朱允炆只能逃,或者隱匿起來,而他的臣子只能通過不斷的暗殺朱棣的行為,來擾亂整個政局,使明朝再次陷入諸子奪位的戰爭之中,才能獲取到軍權或者是異軍突起,從戰爭中訓練出一支軍隊來。


史之為用


建文是很有可能翻盤的。首先,我們承認朱棣的老謀深算和他軍隊的強悍,承認建文在一些政策上的失當和事件中建文集團實力的巨大損失。這樣看來,似乎建文已經沒了翻盤的可能,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我們可以從朱棣的表現推測一二,首先是朱棣迅速地找了具屍體說是建文並草草安葬,其次多次暗地裡派心腹尋找建文下落,最後遷都北京。朱棣的這些舉措除了鞏固帝國,還表現出他在怕,這些都與建文有關,他在怕建文或者建文勢力捲土從來。如果建文真的連翻盤的機會都沒有,他還怕什麼呢?

其實,建文至少還可以利用這些東西翻盤。

一、輿論,也就是正統性,朱棣缺乏正統性。雖然一些人感覺朱棣和朱允炆的爭奪是朱家自己的事,這符合世人逐利的心裡,但不要忘記儒家思想是封建王朝的統治思想,儒家追求正統性,這是國家的思想根本。歷朝歷代的統治者或利用神鬼之說、或通過禪讓等手段,都要表現出他的正統,連王莽都要用讖語。缺乏正統而被罵下去的皇帝也不是個別的。

二、反朱棣勢力。雖然建文部損失慘重,但仍有一些人跟隨建文。除了建文部,當時仍有很多其他勢力不服朱棣。朱棣作為藩王進而為帝,他自己深知藩王的危害,同時藩王們也知道這位新皇帝終不會放過自己。比如節制數十萬兵馬的寧王朱權,卻被朱棣陰謀參與謀反,最後兵權收盡反被遷徙。雖然單個實力小,但這些反朱棣勢力聯合起來也是相當可怕的。

三、戰略位置。我們知道朱棣打下南京後並沒有立刻返回北京,一方面是為了鎮壓建文殘餘勢力,另一方面是因為紫金城正在建設中。而此時江南並沒平復,南京周圍仍然是建文勢力範圍,朱棣大本營卻在千里之外。如果建文捲土從來,朱棣會陷入重重包圍之中。

四、建文在政治上雖然年輕,但並不是弱智。建文施政大致方向沒錯,只是具體操作有問題。朱棣也是知道這個侄子是有點能耐的,否則不會這麼害怕。

可惜,歷史終究是歷史。建文即便沒死也沒有采取任何翻盤措施,死了當然更沒有翻盤一說。

個人觀點,僅供諸君談資,不喜勿噴!





千年錄


我認為建文帝朱允炆就算成功逃出南京,他也沒有機會翻身。原因很簡單,佔盡上風的時候他都打不過朱棣,落敗後就更不可能了。

朱允炆算是一把好牌打爛了的典型。雖然這麼多藩王是朱元璋封出去的,給大明留下了隱患,但其實朱元璋早就考慮到了藩王作亂的可能,做出了許多預防措施,這裡舉幾個例子:

1、《明史稿》中記載,明朝藩王“列爵而不臨民,分藩而不錫土”,就是說有王爵之名,但無治理封地內百姓的權力,不裂土、不臨民,也不能直接向百姓們收稅,權利和漢朝藩王比起來很小;

2、朱元璋在《皇明祖訓》中諄諄教導藩王們,自古造反的藩王就沒有成功的,只會導致內亂,讓外人顛覆了自家江山,你們都是至親骨肉,不要上奸人的當把矛頭對準自家人,都乖一點,共保江山,這樣才能一直富貴下去;

4、藩王有保護君王的義務,是君王的屏障。如果朝中生亂,且已無靠得住的大臣,天子可以詔藩王平亂,但亂象一平,藩王就必須在五日內離開京城,無詔不可進京。這是避免藩王挾兵威脅到君王;

5、還規定後世天子不得輕易傷藩王的性命,如果藩王有錯,天子應該召藩王入京,由藩王直接向天子解釋,不通過中間人的傳話,免得有奸臣趁機離間天子和藩王。如果藩王真有錯,可以廢為庶人,但不加大刑。這一條不只是在保護藩王,也是避免君王無知,把藩王逼到造反的地步。

可以說朱元璋煞費苦心,把所有能想到的情況都作出了應對。更狠的是,他擔心自己死後朱允炆不能平穩繼位,不許兒子們進京參與葬禮,只能在封地遙祭。

他的這些措施其實很有效,除了朱允炆這一朝,其他朝代也有藩王作亂,卻都跟鬧著玩似的,沒成什麼氣候就被滅了。

(傳說中朱允炆出家了)

朱允炆之所以敗了,不是他運氣差,他的運氣已經夠好了。只要他什麼都不做,安安份份的做個守成之君,就不會有朱棣的靖難——哪怕朱棣真有心造反,他的兄弟們也不會答應,天下人更不會支持他。

但朱允炆自己摸黑了自己的形象。登基不到一年,他就找各種理由收拾了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齊王朱榑、岷王朱楩,別說這些叔叔罪不致削藩的地步,就算他們真有罪,此時最合適的辦法也是示以“仁義”,就像多年後朱高熾和朱瞻基做的那樣。

然而朱允炆就是採用了這麼簡單粗暴的方式,視朱元璋立下的規矩於無物,也不去考慮這樣做的後果。

這五位藩王中的湘王朱柏,是個孝順的好青年,本就因父親朱元璋之死而有了棄世之意,再受了侄兒的這種侮辱,一氣之下帶著全家自焚了。

這件事直接把朱允炆映照成了個昏庸殘暴的君主,朝中民間議論紛紛。朱允炆失了民心。

更嚴重的是,如果此前朱棣還在猶豫要不要造反,那麼此事後他不再猶豫。侄兒如此堅決,肯定不會放過自己,那就只能自己找活路了。最妙的是,朱允炆因朱柏之死暫時停止了削藩,這給了朱棣寶貴的時間,讓他能夠招兵買馬,打造兵器。

總之,朱允炆最大的失誤,是他大張旗鼓的削五王之藩,打草驚蛇,幫朱棣下定了“靖難”的決心;第二個大失誤,是他信任的都是沒有實際執政經驗的學者,只會紙上談兵。

【我是一粒沙,喜歡就關注我吧!】


縹緲峰下一粒沙


在明朝歷史上,一場靖難之役,讓原本作為大明第二位皇帝的朱允炆,在一場大火中神秘消失。而作為藩王的朱棣,則是成為了明朝歷史上第三位皇帝,而後又開創了著名的永樂盛世。

這場以建文帝削藩而直接引發的靖難戰爭,箇中細節,直到今天,依然讓我們這些後人浮想聯翩。在戰爭初期,建文帝可以說是佔盡了上風。不但掌握了國家機器,而且兵力上也佔據了絕對的優勢。而燕王朱棣,則只是一個沒有實際轄境的藩王,手中可用之兵,也不過寥寥兩三萬而已。

但是,這次戰爭的結果,卻是以朱棣的勝利而告終。

在感嘆世事無常的同時,我們這些後人,也不禁會產生一個疑問:如果當時朱棣攻入南京城後,朱允炆沒有選擇自焚,而是選擇逃出南京的話,後來會不會有機會翻身呢?

1.朱允炆的實力,遠比我們想象的強大的多

靖難之役的最後結果,雖然是以燕王朱棣的勝利告終。但實際上,從最初燕王朱棣起兵,一直到最後朱棣攻陷南京,整個過程當中,其實一直都是朱允炆實力佔優。

而且,這個優勢大得驚人。

在靖難之役初期,朱允炆所擁有的,是整個大明帝國。麾下隨時可以調動的軍隊,數量至少在六十萬以上。如果再加上常年戍邊的邊軍,如雲南的沐家軍之類,朱允炆全力之下能夠調動的軍隊,絕對是超過百萬之眾!

朱棣方面,能夠調動的直屬軍隊,僅僅只有不到五萬。這五萬軍隊當中,真正戰力較為強大的正規軍,更是隻有不到兩萬。即便後來燕王朱棣,挾持了寧王之後,控制了強大的朵顏三衛,手中可用之兵也不超過十萬。

也就是說,雙方兵力的差距,至少在十比一以上。就算朱允炆單純靠人命去堆,理論上也能輕鬆打贏這場仗。

但問題是,朱允炆最後恰恰打輸了。

朱允炆之所以會失敗,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身邊豬隊友太多。如黃子澄、齊泰之流,雖是所謂的大儒,學問做的很好,但在國事上,卻堪稱白痴!而且,為了讓朱允炆順利即位,先帝朱元璋曾經對軍方將領進行過大規模的清洗。這就

使得靖難之役當中,朱允炆根本無將可用,只能用李景隆之類的蠢貨。

而這種有兵無將的局面,帶來的就是一連串的慘敗。可以說,朱允炆的失敗,絕大部分的責任,要歸咎於他身邊的這群豬隊友。

2.即便失去南京,朱允炆的實力依然強於朱棣

在正史上,朱棣打到南京之後,

南京守將李景隆直接開門獻降。導致南京城當時空有十餘萬守軍,最終卻不戰而降。

南京不戰而降的結果,就是朱允炆直接選擇一把大火燒掉的皇宮,自己也下落不明。

但是,如果朱允炆當時選擇離開南京,結果又會如何呢?

客觀來說,朱棣當時能夠打到南京城下,其實是有很大的運氣成分在裡面的。

在靖難之役的前三年,朱棣南下的步伐其實並不算快,始終沒有打過濟南。後來正是因為朱棣果斷選擇繞過濟南,直接帶領大軍進攻南京,才導致靖難之役一戰功成。

所以,就算朱棣佔領了南京,朱允炆的實力,依然強於朱棣。當朱棣打到南京城下的時候,朱允炆其實已經開始召集各路軍隊入京勤王。只要南京城能夠再堅守一個月的時間,等待朱棣的,只有被圍殲於南京城下的下場。

如果朱允炆選擇離開南京,繼續抵抗,從軍事實力上來說,朱允炆依然佔優。手中可以在短時間內調集來的軍隊,至少可以超過四十萬。相比於朱棣打到南京城下不過區區五萬之眾,仍是勝算極大。

另外,最重要的是,就當時的局勢而言,哪怕打下了南京城,朱允炆依然是正統皇帝,能夠得到廣泛的支持。在民心上,勝過朱棣太多。

3.朱允炆本身性格有致命缺陷

擁有如此大的優勢,不管是軍事力量還是民心,朱允炆都佔據了絕對的優勢。那麼,朱允炆當時要是沒有選擇死在南京的話,會不會就是另外一種結果呢?

這倒也未必!

客觀來說,朱允炆的失敗,雖然絕大多數原因,都要歸咎於他身邊的那些豬隊友。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朱允炆本身。

和飽經沙場的朱棣不同,朱允炆從很小開始,接受的就是傳統儒家文化教育。這使得朱允炆性格過於迂腐,而且也缺乏御人的能力。正是因為朱允炆的用人失誤,才導致他明明佔盡優勢,最後卻一敗塗地。

所以,就算朱允炆能夠逃出南京城,順利召集大軍,繼續和朱棣進行戰鬥。只要朱允炆還是如過去一樣,無法真正知人善用,再多的軍隊,最後也只是待宰的羔羊而已。

所以,就算朱允炆能夠逃出南京城,最後也不大可能成功翻盤,最多也就是將失敗的時間,拖得更久一些而已。


深藍妖火


建文帝如果成功逃出南京,也無機會翻身。因為建文帝這個人,無能、無名將、無能臣、無定見。

靖難之役,在實力懸殊如此之大的情況下,建文帝朱允炆能夠失敗,可以說是爛泥扶不上牆。可以說是把一把好牌打的稀爛。

下面逐一分析一下:

一、建文帝無能

朱棣剛剛造反的時候,實力弱小,只有數千人到一兩萬人。一開始,是令張玉、朱能將八百勇士帶入燕王府中潛伏,擒獲並殺掉了入王府查驗的張昺、謝貴,控制了北平城。然後在二十多天的時間,先後攻破了薊州,遵化,懷來等州縣,這時兵力才增加到幾萬人。

而朝廷派耿炳文帶領13萬大軍前去鎮壓,被打敗。

再派李景隆湊了五十萬大軍去攻打朱棣,又被打敗。

朱允炆和朱棣兵力對比,是幾倍於朱棣,依然打敗仗。

朱允炆控制了全國,朱棣只佔據了北平、保定、永平三個郡。,以全國之力攻擊半個省,也可恥的戰敗了。

朱允炆是個無能的窩囊廢。

二、無良將

朱允炆派出的主將是耿炳文,他擅長防守,不擅長進攻。

後來任用了紈絝子弟李景隆為主帥,帶兵五十萬,結果葬送的乾乾淨淨。

這都多虧了朱允炆那個多疑、變態的皇爺爺朱元璋,殺光了高級將領和中層軍官,為朱棣取勝創造了條件。


三、無能臣

朱允炆最信任齊泰、黃子澄等人,他們都是典型的書呆子,講起道理來長篇大論,應變亂局就無能為力,雖然都是忠臣,也是那種無變通能力的迂腐無能之人。


四、無定見

朱允炆在十幾歲的時候,就擔憂叔叔們勢力過大,特別是擔憂朱棣。他繼位之後,馬上就開始削藩,一年之內就廢了五位叔叔的王位,分別是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齊王朱榑,以及岷王朱楩,還逼的湘王朱柏全家舉火自焚。雖然手段有點狠,但是殺伐果斷,雷厲風行。

沒想到在朱柏全家自殺後,朱允炆開始了精神分裂模式。

朱允炆多次給前線江山發聖旨,囑咐前線將士不得傷害朱棣,以免讓自己背上 殺叔的罵名。

於是,在歷次南軍(建文軍)和北軍(朱棣軍)的對戰中,朱棣都是衝鋒當先鋒,後退當後衛。哪裡危險,朱棣就衝向哪裡,建文帝軍隊是望風披靡,不僅僅是因為朱棣勇猛,更重要的是建文帝有旨在先,不得傷害他的叔叔朱棣,所以部隊不敢放箭,還怕誤傷誤殺朱棣,所以只要朱棣一衝過來,就望風而逃。

我讀史書讀到這裡,總是不明白。

建文帝真的是精神分裂嗎?

你已經廢了五位叔叔,逼的一位叔叔全家自焚,已經背上了殺叔的名聲,還擔憂什麼呢?

正因為建文帝有這麼一個緊箍咒,所以,建文帝軍隊,有無數的機會可以殺死、射死朱棣,但是大家個個爭當服從皇帝的好臣子,個個見了朱棣就望風而逃。


於是,朱允炆就好像心甘情願的把皇位拱手送給了四叔朱棣。


當建文帝有這麼多好牌的時候,他都能把牌打的稀爛。

就算他逃出了南京,他能去哪裡?哪裡有名將?哪裡有精兵?哪裡有人會幫他捲土從來?他在南京城內,就是孤家寡人。


出了南京城,就成了孤魂野鬼,孤零零、漂泊在廣袤的國土上。

結論,建文帝就是逃出南京,也翻不了身,更翻不了天。



這是我在悟空問答的第156篇,如果您感興趣,請加關注,

或者轉發,請查看前面的155篇。


陳健4396


建文帝絕無可能翻身,一是其性格使然,在一盤好棋的局勢下,因他的優柔寡斷、左右彷徨導致局面一發不可收拾,其軍心、民心盡失,關鍵在於整個朝廷官僚體系已經對其失望;二是朱棣施政符合當時形勢,迅速穩定整個大局同時全國上下求穩之心殷切,怕亂之情迫切,三是通過誅殺方孝孺十族和重用小官張玉等恩威並施的手段,已經樹立起明君形象,更為重要的是朱棣施政深得人心,如當著朝臣面焚燒之前與建文帝的奏則,整個大勢被朱棣駕馭。


楚天男


沒有可能翻身。原因有三:

第一,坐擁天下都沒有戰勝朱棣,失去絕對物質、人才優勢之後成功率低到什麼程度可想而知。朱允文並沒有其父朱標的雄才大略,也沒有朱棣的身經百戰。他唯一的優勢是仁義,作為一個守成之君仁義是對的,但失去政權就被打回到當年朱元璋的地位,沒有識人善用、缺乏實踐經驗,不用說收復河山、重登大寶,就是生活都有問題。所以他的實際情況最大的可能是火燒皇宮之後被燒得面目全非,讓人無法辨認,生性多疑的朱棣便不肯輕易下結論朱允文已死;也有可能是他怕直接說了有弒君的話柄,但讓方孝儒一頓大罵最後一塊遮羞布也沒了。

守成皇帝失勢重新奪位很難

第二,建文帝逃出南京他有振臂一呼群雄呼應的號召力嗎?顯然是沒有。那些日常裡盡心竭力的文武大臣在朱棣一腳踏進南京時不都是歸附新主了嗎?能死心踏地忠於他的人只怕也只有方孝儒那麼幾個人吧。朱棣可能並不擔心建文帝會重新奪權,他怕的是可能的騷擾,因為最大概率跟隨他這個侄子起兵的除了為數不多幾個“不識實物”的舊部外,就是他新政權下邊緣化或今非昔比的一些邊緣人,他們的能力和已經控制華夏大部資源的政權來比太渺小了,但會讓他朱棣心煩是可能的。

恐怕只有方孝儒等幾個人才誓死效忠他

第三,中國雖廣大,但確是一個封閉的地方,有效控制的地方就是那麼幾處,而且還要有更多的戰略才可以。比如守四川必得漢中,守南陽必經營商洛、方城、襄陽等幾處要塞,守函谷關、潼關一線必須先坐穩西安、河套地區,江西這個“口袋”挺好吧,得有大兵團才守得住……所有這些都必須事先有所安排,倉皇出逃帶兵將領又都倒向朱棣,其實建文都無容身之所。聰明的朱棣又豈會讓他有這等機會,早派心腹干將守衛重要山川河口。哎!

久經沙場的朱棣是不會給他機會的

終明一朝,也沒有建文帝起兵或作實的消息就是以鐵的事實證明:機會,沒有。

更多精彩請關注“金甲戰象”。

一家之言,唯恐片面,歡迎留言討論,共議五千年興衰成敗!謝謝!

文中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金甲戰象


建文帝如果成功逃出南京,他也沒有能力與他叔叔朱棣抗衡,他當皇帝都無力阻止燕王帶兵進京。在失去都城和皇帝地位後,更失去號召力,誰還敢和他綁在一起,自尋死路?成王敗寇已成定局,畢竟是老朱家天下,而叔叔朱棣比姪幾朱允文更有資歷,能力,和學識,於公,於私由朱棣當皇帝比朱允文對他們更有利。朱棣能夠說服燕京軍隊跟著自已造反,證明朱棣比建文帝更得軍心。燕兵為什麼以少勝多?李景隆和耿柄文征討敗北,說明官兵將帥並不力戰,而是有意放水。沿途所有勳戚,並不率兵截擊燕軍,說明勳戚是徘徊觀望和傾向朱棣的立場。燕軍直趨南京城下,元勳徐達之子徐增壽謀為內應,朱元璋外甡李文忠之子李景隆,谷王惠開金川門,納燕兵入城。說明朝大有勢力勳戚,已從心裡上接受和支持燕王的靖難之變。因此建文帝即使逃出南京,也沒有力量與文韜武略高於自己的朱棣分廷抗禮。所謂傳聞種種,大都是允文朝失勢官員家屬,發洩不滿和心靈寄託的方式而而已。《明史》用帝“不知所終”結論,留下懸念,意圖引發朱棣得位不正的評議,是揚清抑明的政治需要。而建文帝即位不久,就聽信齊泰,黃子澄等憤青官員的建議,急於消藩,逼反燕王,是政治不成熟的表現。




東方鉞


不會有翻身機會的,我們可以看看在削藩的過程中他所做的事就能看出建文帝成不了大事的。

朱棣裝瘋賣傻的時候,建文帝沒有狠心心來把朱棣的三個孩子禁錮在京城而是為了讓他們盡孝,把他們放了回去,這可以說是墊定了建文帝的敗局,否則除非朱棣不管三個孩子的性命,不然靖難之役就不會發生了。

靖難之初,朱棣僅十萬兵馬,靠著他優秀統兵作戰能力,最終贏得戰爭,可以說也是以弱勝強的。所以建文帝在自己的強勢期尚且不是朱棣的對手,逃出去後又怎麼有實力與朱棣去鬥?

再說,不管朱棣和朱允炆誰上位了,對文武百官來說都是老朱家的人,也算不上改朝換代,所以他如果逃出去後還想起事,有多少人能支持他?除了文武百官以外,老朱家的藩王更不會支持他,本來建文帝就是想削藩的,哪個藩王願意支持建文上位?

所以說建文帝如果真的是如歷史上所說有可能沒有死在那場大火中,他也不會有機會翻身的。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86230204241432264"}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