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推恩令可解決藩王問題,為何建文帝卻不採納?

太史沐陽


怎麼可能解決藩王問題?這可不是藩王們願不願意的問題,而是明朝當時本身不能這麼幹。這些藩王都在鎮守邊關,你用推恩令把他們的封地變小,不就等於把邊關防線剁碎了給外族入侵提供方便嗎?


藩王,之所以叫藩王,藩的原意是籬笆,引申為屏障、保衛。所謂“以藩屏周”,藩王就是護衛國家邊疆的。有些朝代,藩王的作用確實被弱化,但明初可不是,那時候的藩王真的是本意。從民初藩王的佈局圖可以看出,主要的藩王都在北邊,這作用就是鎮守邊疆,防範蒙古。


再看推恩令是幹嘛的?就是改變原本嫡長子全部繼承的傳統,讓諸侯王把自己的封地拆分了分封給其他兒子。從而封國越來越小,沒有實力跟朝廷抗衡。這個在西漢武帝時候可行,因為西漢不靠諸侯王鎮守邊疆抵抗匈奴,匈奴已經讓衛青霍去病收拾服帖了,剩下的也有朝廷駐軍鎮守邊疆,防衛萬一。諸侯國基本都在內地,是些歷史遺留問題,所以可以靠推恩令慢慢分解削弱。

明初你怎麼用推恩令?讓這些藩王的封地越來越小?這些封國可都是軍事佈防區,把封國變小的直接代價就是整條北部防線被剁得支離破碎。這還有什麼用?比如一個原本的藩國可以有幾萬兵,三五代推恩令下去,最小的國大概也就一兩千兵馬了,你能擋住誰?北元、韃靼、瓦剌、女真,一個個外敵都能把你們逐個擊破。

所以,像明朝初年,包括後來清朝初期三藩之亂時(三藩用來對付南明、臺灣鄭氏、南方流寇等),朝廷都是選擇撤藩,而不能用什麼推恩令。


伊耆角木


推恩令解決不了明朝那會兒的藩王問題。

第一,朱棣當時是九大攘夷塞王之首。他三個哥哥,朱標,朱樉,朱棡都死在爹前頭了。朱棣在諸皇子中是最大的,也是最有權威的。首先,朱棣是剩餘皇子中不多的參與過朱元璋起義的兒子。其次,朱棣鎮守燕雲,那是大明朝最多邊境戰爭的地方。從軍事上來講,朝廷不可能不需要這樣一位有震懾力,有威望的親王元帥。

第二,朱棣在燕雲只負責鎮守,不負責行政。有封地但是不屬於封國。可以升帳卻不能開府。所以這個封地對他來說沒有意義。相對於當地行政長官,說到底他還是一個客人。而且他自己沒有軍隊。打仗的時候他只能通過地方調兵他統兵,他下轄三個王府衛隊三萬人也是朝廷派遣的,他自己也是隻能統兵不能調兵。所以反過來看,朝廷根本無恩可推。總不能說我推給你的恩就是讓你兒子繼續鎮守燕雲幫朝廷打仗吧?

第三,推恩令是縱橫家的策略,屬於術而不屬於道。當時輔佐建文帝的方孝孺,齊泰都是儒家代表,所主張的都是行王道啥啥的。對於縱橫家的這種陽謀詭計根本就看不上。去翻翻史料,他們的昏招一個接一個。

說到底,靖難之役是書生誤國的最典型代表。坐而論道,誇誇其談,去跟一個屍山血海裡滾出來的親王對抗。而且,他們削藩居然從最弱的開始,給了朱棣,朱權充分的思想準備和策劃時間。一下子把朱元璋的所有兒子都得罪了,所謂疏不間親,老朱家的事由得一群外人摻和,朱允炆又是個晚輩,懦弱無能。既不會打仗,又不會治國。方孝孺甚至鼓搗朱允炆恢復井田制,這不正給了人家靖難的口實?


永樂大帝Judy


漢武帝時,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堪稱削藩千古奇謀,和平解決藩王尾掉不大的問題,建文帝為什麼棄之不用?

“推恩令”,顧名思義,就是允許諸侯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子弟,皇帝廣施德惠,諸侯王原來只有一位嫡長子繼承人改為所有子弟都可以繼承,比如以前的各諸侯的封國只由其長子繼承,現在成為由諸侯王的長子,次子,三子共同繼承。這種制度傳遞兩三代以後,再大的封國也會越來越小,最終變成郡縣制,納入國家統治範圍。

公元前127,朝臣主父偃上書漢武帝,建議令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為列侯。這一建議是漢武帝的及時雨,因此立即為武帝所採納。推恩令十分有效,避免了景帝時削藩引起的“七國之亂”,在這之後,完美解決了諸侯國尾大不掉的問題。

這麼有效的和平削藩政策,為什麼建文帝棄之不用呢?難道是不知道?

這不可能吧,即使建文帝不清楚歷史典故,他身邊的親信大儒如齊泰、黃子澄和方孝孺肯定會提出這種削藩策略啊。可當時情況是建文帝朱允炆在即位不到一年,他爺爺朱元璋屍骨未寒,就把屠刀伸向了他的五個叔叔。周王朱橚是第一個倒臺的,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齊王朱榑以及岷王朱楩相繼被廢,其中還鬧出了人命。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建文帝沒有推行“推恩令”呢?

首先,沒必要。

朱元璋在分封自己的20多個兒子為藩王時,就考慮到了藩鎮割據的情況,極大地限制了藩王的權力。如規定藩王的衛士數量,不得干預當地行政、財政,僅僅在打戰時,擁有軍隊的指揮權,抵禦蒙古入侵。相當於藩王就是給皇帝打工的,沒經濟收入,就形不成大規模私人武裝。當時削藩,建文帝一年輕輕鬆鬆就削平了五個叔叔,證明了各藩王都是紙老虎,真沒必要繞彎子來“推恩令”。各藩王當時情況,根本不是朝廷的對手。

其次,沒經驗。

建文帝和他的團隊—文官集團有學問,可治理朝政,處理各項事務還缺乏鍛鍊,沒正確選擇削藩策略,只是盲目地要削藩,統一朝廷法令。

建文帝當皇帝時才20出頭,一直深宮裡長大,學習儒家文化,沒經歷過大是大非,他的團隊,一群書生,寫文章,做學問在行,可也沒多少治國理政的經驗,只會紙上談兵。就這樣,他們在削藩上,先犯了理想主義,選錯政策,又遵循“先易後難”方針,給了燕王朱棣充足的準備時間,導致了國破人亡。

最後,沒時間。

腐朽的元朝統治了一百多年了,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朱元璋稱帝30年,一直忙於追擊北元政權,同時也實行了不少弊政。建文帝急於推行自己的仁政,靠推恩令來削藩,得好多年才見成效,他等不及。所以才登基不到一年就著手削藩了。

千古奇謀“推恩令”—削藩的制勝法寶,被束之高閣,可憐建文帝在北京城破時,神秘失蹤,還沒來得推廣他的文治,悲夫哀哉!

假設建文帝削藩成功,又是不同的繁榮昌盛的大明帝國。






成武暢通


沒當一回事,覺得打得過,直接削藩就好了!

推恩令雖好,但實施過程太漫長了,我覺得建文帝集團就是這麼想的。

  • 為什麼不把藩王們當一回事呢?因為那時候藩王只是有兵權,且兵力有限。並非真正軍政合一的地方軍閥。

朱棣起兵造反的時候,還糾集各方兵力、包括僱傭軍什麼的,發現只有10萬。建文帝派去鎮壓的部隊就有50萬,朱棣其實是膽戰心驚啊。

還有明朝藩王權利其實很有限,基本限於軍權,不得干預當地行政、財政等等。真要造反,軍餉後勤補給什麼的,全是問題。所以說明朝藩王,跟唐朝節度使、漢末的州牧、甚至民國的軍閥什麼的完全不是一個概念。甚至還不如雍正時期的“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年羹堯對軍政的掌控程度高。

  • 建文帝智囊集團的決策錯誤——沒大局觀的亂來!

削藩這個是個技術活,還是蠻危險的,康熙削三藩也是差點丟了半壁江山,還好至少後期沒犯大的錯誤。建文帝智囊集團一幫讀書人比較腐朽,面對削藩太草率,太急。比如說,削的時候竟然先易後難,不先啃朱棣這個最硬的骨頭,這就給了朱棣大量的準備時間,讓他有時間去收歸了其他藩王的兵力。


小姐姐愛歷史


在明朝歷史上,曾經有一場著名的靖難之役,廣為後世所熟知。這場靖難戰爭,名義上是因為建文帝削藩,導致藩王打著清君側的名義開始。最終的結果,則是以藩王朱棣成功打下南京,成為了明朝第三個皇帝。

在後世史學家眼中,作為失敗者的建文帝,應該算是一個庸而不昏的皇帝。本身算是非常勤勉,如果不算削藩失敗這一事,建文帝絕對算是一代明君了。所以也有人覺得,建文帝最大的失誤,就在於削藩策略上。

如果採用漢武帝曾經使用過的推恩令的政策,會不會就能完美解決這個問題?

眾所周知,西漢王朝在建立後,也曾大肆分封劉姓藩王。而且在劉邦去世後,也曾出現過數次藩王叛亂的問題。這個問題,直到漢武帝時期,採用了主父偃的推恩令政策,終於成功瓦解了諸侯王,讓藩王再也無法對中央產生威脅。

電視劇中的主父偃

要是建文帝也採用推恩令的政策,會不會就能避免靖難之役,並且成功進行削藩呢?

1.漢朝和明朝,藩王制度不同

所謂的推恩令,其實就是一種另類的長子繼承製。按照推恩令:前代藩王去世後,封地要分配給所有兒子,而不能全部由長子繼承。長子能繼承的,只有前代藩王的封號。

這種有封號而無封地的制度,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快速瓦解藩王的勢力。

在推恩令實施前,前代藩王去世後,所有的封地和勢力,都會有長子繼承。這樣一來,如果一個藩王家族,幾代人都比較英明而不敗家的話,會在地方積累下很龐大的勢力,足以和中央抗衡。

而在推恩令出現後,因為長子之外的孩子,也能夠繼承封地,這就使得前代藩王積攢下的家底,必須分配給每一個兒子。古代又不像現代,沒有計劃生育這種說法,講究的是多子多福。兒子多了,老藩王去世後,原有封地勢力,自然就會分裂成更多份。

因為有資格繼承封地,那些非嫡長子的兒子,也開始加入到爭奪老藩王遺產的隊伍裡,藩王自家就先亂了起來。所以,推恩令這個政策,在漢武帝一朝,很順利的就瓦解的地方強大的藩王勢力。在武帝后,一直到西漢滅亡,國家都再沒有發生藩王之亂。

朕的推恩令是不是很英明?

推恩令很成功,這是肯定的!

但問題是,任何政策的成功,都要考慮當時的社會環境。

明朝的藩王制度,和漢朝的藩王制度,有本質上的不同。如果把推恩令拿到明朝的話,非但不會削弱藩王,反倒會讓藩王更加強大!

漢代的藩王制度,其實是沿襲了周朝的分封制度。藩王擁有自己的封地。在自己的封地內,藩王擁有極高的權力,包括行政權、司法權、財政權、軍事指揮權等等。可以說,整個封地,就是藩王的自傢俬產,連皇帝都沒有多少能力去指揮。

而明朝則截然不同。

明朝的藩王,講究‘分封而不錫土’。雖然有自己的封號,但卻沒有實際的封地。

被外派到地方後,也只有軍事指揮權,而無實際的軍事領導權。簡單來說,就是戰時藩王可以指揮打仗。但軍隊的根本所有者,是中央朝廷。如果中央朝廷不允許藩王調兵的話,藩王從法理上,其實並無權力調集軍隊,最多也就只能調動自己王府的私軍。

至於行政權、司法權之類的,那更是完全沒有了,最多隻有監察地方的權力。

沒有封地,手裡也沒有實際的大規模軍隊,又怎麼能使用推恩令呢?總不能說,老藩王死了以後,幾個兒子接班領導軍隊,繼續打仗?

要那樣的話,幾代人之後,地方軍隊,絕對會完全成為藩王的私軍,中央根本就調不動了。

所以,在明朝,如果實施推恩令的話,非但不會削弱藩王,反倒在某種程度上,會加強藩王的實力。

2.不是沒有人建議,只是建文帝沒有采用

當然,如果單純覺得,建文帝很傻很天真,連推恩令都想不到,那也就是我們太傻了。就算建文帝真的傻,手下人也不可能想不到吧?

在歷史上,不是沒有人給建文帝提過相關建議。

比如,在建文帝剛剛開始著手準備削藩的時候,前軍都督府斷事高巍,就曾上書談到過推恩令。

“臣愚謂今宜師其意,勿施晁錯削奪之策。效主父偃推恩之令,西北諸王子弟分封於東南,東南諸王子弟分封於西北,小其地,大其城,以分其力。”

簡單來說,高巍的建議,是讓藩王子弟進行互換,避免幾代人在同一個地方封王就藩,積累強化勢力。

如果每一代新藩王,都得到一個新的地方去就藩,那叛亂的可能就小很多了。畢竟古時候人的壽命也比較短,一般成為藩王后,能再活上二十年就已經很不錯了。二十年的時間,一個藩王想要積攢出威脅到中央的實力,也確實不太可能。

但問題是,這個建議,其實也就是看起來很美好。

我其實很聰明的!

朱允炆不傻,如果他真的是個傻子,分不清利弊的話,朱元璋怎麼可能選他做皇帝?之所以拒絕了這個建議,就是因為朱允炆看到了這個計劃的不足之處!

因為明代的藩王,最重要的一個作用,就是抵禦外敵

明太祖朱元璋,號稱是‘開局一個碗,打下全中國’。但實際上,一直到朱元璋去世的時候,被他趕走的北元朝廷,依然非常強大,隨時都有可能南下,給中原王朝造成致命一擊。

所以,在老朱去世之前,這個問題就來了。

朱允炆是文治之君,對軍事可謂一竅不通。那北方草原上的敵人,一旦再次南下,誰來擋?尤其是為了讓朱允炆順利接班,朱元璋大肆屠殺武將。在朱允炆即位後,手上能用的而且還能打的武將,已經極少了。

唯一的選擇,就是藩王。

在老朱看來,讓自家人統兵,總比讓外人統兵更放心吧?老朱也不是沒考慮過藩王會謀反的問題,所以才只給指揮權,不給封地。

如果按照高巍的計劃,直接進行削藩的話,那北方的敵人誰來擋?

一個弄不好,就不是王朝內藩王作亂的結果,而是北方遊牧民族再次南下,直接把明朝滅國。

這是朱允炆最大的難題。

所以,在真正著手進行削藩的時候,朱允炆才會採用了在後世眼中,最蠢的一個削藩方案:先削兵權最弱的周王、齊王、湘王,最後再削北方實力最強的燕王和寧王。

不是因為他蠢,而是因為如果一開始就直接削掉燕王和寧王的話,整個明朝說不定都有覆滅之危

3.削藩失敗,在人而不在制度

當然,建文帝也不是沒想到,北方實力最強大的燕王和寧王,會因為削藩而叛亂。

所以,在著手削藩之前,建文帝已經在燕、寧兩王的後方,佈置了重重大軍。只要他們敢正式謀反,直接就可以派出大軍打掉他們。

另外,就算實力最強的燕王和寧王,從軍事實力來看,也根本無法和中央朝廷抗衡。

朱元璋在封王的時候,就曾經想到過這一點。所有藩王的直屬兵力,全都加起來,也不超過當時全國軍隊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說,就算全國藩王同時謀反,在軍事實力上,依然遠不是建文帝的對手。

一直到這裡,建文帝採用的削藩策略,其實都是最優方案。

但問題在於,他選的人,他身邊的人,還有他自己,在人選上,全都不對!

派去燕王后方的將領,軍事才能都太差,根本不是朱棣的對手。朱允炆身邊主要出謀劃策的黃子澄、齊泰和方孝孺,都是有名的大儒,讀書做學問可以。但在政治和軍事上,實在是弱的可以了。尤其是方孝孺,甚至還想重新實行春秋時代的井田制。

黃子澄畫像

至於朱允炆自己,夢想是做一個仁孝皇帝,太顧及自己的清譽。所以,就連大軍和燕王對峙的時候,還要派人告訴前線將領,千萬不要殺了朱棣!

正主都不願意殺人,手下將領就更想磨工不出力了。

甚至於,等到朱棣帶著一支孤軍,打到南京城下的時候。朱允炆手裡可調動的,至少超過十萬大軍。而朱棣帶來的,只有不到五萬人。朱允炆都不用正面殲滅朱棣,只要據守拖時間,等到各地勤王軍隊趕來,靠人也能堆死朱棣。

奈何,守城的李景隆,直接開城獻降了,幾乎可以說是不戰而降。

我投降!我投降!

客觀來說,朱允炆的削藩失敗,其實不是政策或者大方向上的問題,而是一個用人問題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正是因為他身邊的那些豬隊友,才一步一步把朱棣推上了皇帝寶座。再加上朱允炆實行削藩政策,也實在是太過心急,剛剛上位,龍椅還沒坐穩,便直接開始實行削藩。

如此削藩,焉能不敗?!


深藍妖火


這個問題有意思,津城沐雨來回答。

明智推恩令可以解決藩王問題,為何建文帝不採納?

其實,這主要有兩個大方面的原因:



其一,就五個字:太慢,易生變

推恩令是通過把封國分裂,把大化小,把小化了的方式,非經過數代人不能完成,等藩王實力削弱了,建文帝早就不在了。所以,推恩令對建文帝來說來的太慢。

推恩令誰都知道,歷史不就是在那擺著的嘛!推恩推恩,推著推著就推沒了,諸侯王們都不是傻子,面對既得利益一步步損失,一個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太祖王子,哪能忍氣吞聲?

所以,諸侯王們一時不會反,但一旦造反,就是做好了充足準備,到時候朝廷被動,還不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暴力削藩來的好。



其二,大明不同於大漢

大漢朝的諸侯王除了有封國的軍隊,地方財政也歸諸侯王管,大漢王朝的諸侯王那是實實在在的地方大佬啊!

可明朝不同,朱元璋為了防止出現漢朝七國之亂和西晉八王之亂,對各地諸侯王進行了嚴格的限制。

諸侯王對軍隊的掌握受朝廷干預,財政等更是如此,諸侯王不得干涉地方。

所以,大明王朝分封的諸侯王相對於大漢王朝權力遭到削弱,也真是如此,朱允炆才有了冒險暴力削藩的做法。

為何漢景帝一削藩馬上就有七國之亂,朱允炆削藩並沒有藩王馬上造反?就是因為大明王朝的諸侯王實力不如大漢。



所以,面對相對好控制的諸侯王,朱允炆暴力削藩會來的更快,用時更短,有生之年就可以解決問題。

哪成想,自己根本就玩不過能力強、野心大的四叔,最終落得個江山易手的下場。

知歷史,明興替,懂得失,本文由津城沐雨原創,歡迎大家隨手關注,您的支持是我不斷創作的動力。


津城沐雨



因為明朝根本沒有推恩令實施的土壤!

推恩令的關鍵是西漢的諸侯王擁有封地,本來按照嫡長子繼承製來傳遞的話,封國的地盤是不會少的,除非中央朝廷要削這個封國,或者說這個諸侯王一脈絕嗣。

但推恩令出來以後,假設之前你有三個兒子,只能傳嫡長子一個兒子,所以封國自然完整傳遞下去。但推恩令出來以後,你可以將你的封國地盤分給三個兒子,這樣傳遞下來,封國自然是越來越小,到最後對中央朝廷根本造不成威脅。

這招可以說很符合西漢的國情。

我們再來看看明朝藩王的特點:“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也就是說明朝雖然也分封藩王,但是藩王沒有tm的封地啊,那麼要推恩令幹什麼?有什麼用?推恩令最大的作用是使諸侯王地盤越來越小,沒有遼闊土地為基礎,自然對抗不了中央朝廷。明朝藩王沒有封國,沒有自己的地盤,如果用推恩令,那麼怎麼推呢?

明朝藩王最大的特點在於擁有兵權,擁有三護衛,少則幾千人多則兩三萬。其中九大塞王實力最為強大,很明顯針對剝奪兵權這種事情,使用推恩令根本不現實。

所以說推恩令可以解決藩王問題這個觀點根本不成立,簡直是胡言亂語。雖說建文帝能力的確不咋滴,但是也不能胡說八道,不能拿不符合明朝情況的推恩令硬說符合,然後以此否定建文帝的。


宋安之


完全是皇帝身邊的智囊團問題,太自負了,好的經驗不用,非用突出自己,顯示自己是當世諸葛,朱棣也不想反,也沒有實力反,為了迷惑皇帝的使者,還裝瘋裸奔北京城,完全是被逼反的,朱棣只想保住自己的王位,如果有分封令一出,朱棣就不會反了,反正王位還在,兩個兒子也會封二字王,朱棣的兩子就更不一條心了,而且還會內鬥。完全是決策的問題


明小子看電影


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和地方藩王權力的博弈一直在進行,以至於是分封諸侯的問題成為了歷朝歷代君王們最頭疼的問題之一。

而明成祖朱棣卻是歷代唯一一個以藩王造反對抗中央而成功的例子,當時建文帝明明可以採取緩緩圖之的推恩令為何還是選擇了立即削藩,逼反了藩王而落得如此下場呢?





首先不同朝代的藩王實權不同,推恩令不一定奏效

漢代的推恩令,主要針對的是“封地”,漢代的藩王是各自為封地的,封地的所有一切都是藩王的。比如經濟、稅收、軍隊等等,相當於一個自治的小王國。封地越廣,藩王的權力越大。隨著代代分封藩王的領地越來越小,一來他們的經濟實力,養兵能力大大縮減,二來藩王一多,很難齊心,最終難以和中央對抗。而明朝的藩王根本就沒有封地,燕王朱棣,實際上是到燕地戍邊,打仗的時候管管軍隊,領著藩王的俸祿,除了自己的親衛,其他兵馬還是朝廷的。這樣的制度,建文帝無法推行推恩令。



再者通過推恩令削弱藩權,需要較長時間,變故太多

建文帝登基之初,明朝方歷一朝,許多藩王仍是初代。要實行推恩令,須得等藩王的子嗣長大成年,才能名正言順地分封。建文帝沒有耐心也不敢等下去,對他來說等他的叔叔們子嗣長大這些年,無疑是養虎為患,更加難以收拾。

再次所謂推恩令,說白了就是爹死了,領土分給幾個兒子。但是燕王反意已決,即使有推恩,也不可能推到燕王頭上,對於燕王一點限制作用都沒有。漢朝之所以能削藩成功,是因為平定了七國之亂,而不是推恩令,推恩令只是軍事以後的一個政治措施,也就是說,如果中央沒有實力平定七國之亂,實施推恩令也沒用。換句話說,如果靖難的勝者是朱允炆,朱允炆才可以實施推恩令。



最後這也與建文帝的個人性格和能力有關

建文帝性格較為軟弱,且身邊信任的大臣都是信奉儒家思想,以道德為主,論魄力手段遠遠不及燕王。而且建文帝上位以後,重用的都是文臣,沒有啟用武將,被稱為“書生王朝”。這種情況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得知朱棣起兵造反以後,朝中上下根本就沒有一個精通謀略的將領可以帶兵打仗。

所以建文帝既沒有當即實行推恩令的條件,也沒有平定藩王叛亂的能力。


以史正衣冠


大家好,我是“看歷史成敗品百味人生”,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是“建文帝為何不用推恩令解決藩王問題”?

我的答案是:推恩令是一個解決問題的好辦法,但其決定性作用的是執行命令的人。

推恩令是什麼呢?是漢武帝時期一個大臣主父偃提出的解決藩王問題的好辦法,所謂的溫水煮青蛙。大概意思就是漢高祖劉邦當皇帝后封了很多劉姓王和異性王,然後經過鳥盡弓藏、兔死狗亨後異性王都被幹掉了,劉姓諸侯王地盤和經濟、軍事實力越來越強大,隱隱有和皇帝扳扳手腕的意思。皇帝呢,也有削弱他們實力的意思,你來我往幾次效果也不是很理想,而諸侯王也聯合起來在漢景帝時期來了個大名鼎鼎的吳楚七國之亂,結果很理想。吳楚七國被滅,而直接抵禦七國的漢景帝弟弟梁王的梁國卻軍事、經濟實力被大大的消化減弱。漢文帝那個樂呀,標準的“打死敵人除外患,自己戰死除內憂”。等到了漢武帝時候諸侯王都折騰得奄奄一息了,就開始推行主父偃的推恩令,

即老諸侯王有幾個兒子的,都要分封土地,成為小諸侯王,而不是以前的只有老大可以繼承王位和土地。這下以前沾不到邊的庶子們高興了,小王也是王啊。於是老諸侯王不實行推恩令的,皇帝責罰,兒子們怨恨,還不如分了吧,這就是推恩令。

而建文帝呢,一沒有時機,當時的諸侯王都有兵權很強大,一個個無事生非、擦拳磨掌,和打了雞血一樣準備看笑話,看看誰先被建文帝削了;二是因為建文帝也沒有漢武帝那樣文治武功、雄才大略,陰謀和陽謀都不行,靠著兩個書呆子紙上談兵,也沒有槍桿子,就是實行推恩令也是空話一個,推行不下去。

所以說,人才是第一生產力,再好的制度也需要有人執行才能推行下去。即使建文帝推行推恩令也沒有什麼實際效果,只是讓諸侯王之間多了一個茶餘飯後流傳的笑話。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