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登基後,在位第一年削掉五位藩王,為何如此著急削藩?

孤客生


這個問題老來回答。

削藩這事其實就是個老話題。既然有削,那麼必然就有養。要想把題主這事弄明白,俺覺得咱現在先把朱元璋為嘛要養藩這事簡單說一下,打個底。

朱元璋為嘛要養這些個藩王呢?

這其實也簡單,老朱打天下,一傢伙就把從蒙古帝國演化過來的大元朝,給踢出了中原丟進了茫茫大草原。

就當時的形式,這元朝雖然被丟進了大草原,他的威脅還實實在在的擺在邊疆。

大傢伙也知道他這就是個遊牧民族,喜歡沒事打打秋風啥的,靠掠奪來養家餬口,這事年年有,所以造成了一個邊疆不太穩定的局面。

如果派大將去鎮守,這事最後弄不好,把這大將給養肥了,他帶著兵給你來個造反,這要不得。

比方大明朝末期的李成梁,這就很典型,他自己到沒有啥造反的想法,但最後來了個養寇自重,生生的把個努爾哈赤給養活大了。

還有後來的吳三桂,手握精銳鐵騎,造反投靠了滿清,最後把自己個的舊主用弓弦給生生的勒死,成為南明的掘墓人。

這些個事都是典型的例子。

而老朱把皇位留給了朱允炆,小朱這塊還是太年輕,鎮不住腳。您要是弄這麼個大將,這玩意有點玄,天下還得亂。

而且這樣的大將被老朱宰的差不多了,就沒有堪大用的,所以這兩下一合計,這事就走不通。

所以他就走了另一條路,把自己個親兒子分封到各地,就任藩王,給予一定的兵權,讓他們替他朱允炆把手各個關節,畢竟這幫子叔叔們也是經過戰爭歷練出來的,有他們守著,老朱也放心。

那麼老朱就不怕這幫子藩王造反嗎?怕,當然怕了!老朱這輩子啥事沒見過,面對絕對的權利,但凡有點野心的,眼珠子這都是紅的。

當年晉朝的八王之亂不就是典型的例子嗎?

所以老朱也預備著後手,這幫子藩王他們擁有的兵力用來防禦,這沒啥問題,但要是用來進攻,這傢伙就缺點。

所以首先兵力這塊就給卡死了。

這也是朱棣造反的時候,開頭老是被朱允炆掐,原因就在這裡,後來實在是撐不住了,才想到了寧王手裡的兵——朵顏三衛,連誆帶騙的才弄到了手裡,這才撐了一段時間。

這中間要不是朱允炆身邊的太監出現了間諜給朱棣傳遞消息。

“燕王您快來吧,南京這塊壓根就是空的,沒兵力!”

這朱棣也不會冒險一傢伙直取心臟,才把這事給辦成了。

當然朱元璋那叫老謀深算,僅僅用一招防範,那就不是老朱了。他還在各個藩王就藩的地方,建立由中央管轄的一套政府系統,這幫人除了維護地方官應該有的職責,還有著監視藩王的任務,而且也是手握兵權的主。

這就相當於相互制衡。

所以單單就這兩點,就把藩王們給卡死了。最後一點,這幫子藩王要想成氣候,這得有幫手,最可靠的幫手就是外戚,結果老朱就立了規矩,皇帝家的娃娶老婆,壓根就不看門第,你就算是宮女,老子是屠夫這都能成為外戚。所以這條路也被掐死了。

這也是為嘛,朱允炆開始削藩的時候,五個藩王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齊王朱榑,以及岷王朱楩乖乖的伸著脖子聽候發落的原因。

朱棣的成功

說道這裡,估計有人要說了:“那朱棣為嘛最後成功了?”

這就得怪朱允炆自己個了,您說這倆人都撕破臉皮了,朱棣明擺著就是衝著他的皇位去的,如果他拿到了皇位,朱允炆還有個好嗎?當然沒有了。

可朱允炆壓根就沒有想到這茬,所以在打朱棣的時候,他還專門說過這話:“千千萬萬的別弄死朱棣,咋說那都是俺叔叔!”

您說這不缺心眼嗎?這矛盾都擺在桌面上了,他還客氣,俺就沒瞅見他對那五個被削藩的叔叔這麼客氣。

估計朱允炆也就是客氣客氣,沒當回事。

可下邊的將領不這麼想,畢竟說道根子上,這就是你們老朱家的家事,那天你們叔侄要是和好如初,咱要是真對朱棣下狠手,這不找死嗎?

所以面對朱棣的時候,各級武將,那都留手了。

這就相當於給朱棣套了一層防護罩,這得勁了,朱棣每次都身先士卒,每次都被圍困,但就是奇了怪了,一點傷就沒有。

咱都知道這刀劍好控制,但在戰場上還有弓箭不是,而且大明朝這會已經有熱武器了,你說愣是沒有在朱棣的身上留下任何的傷口,你更加別說是抓到朱棣,而朱棣身邊的大將那是打一回少幾個,打一回少幾個。這都沒地說理去。

所以說道根子上,朱允炆之所以敗,要怪就怪他自己,老朱給他留的東西足夠他把朱棣弄死,可他偏不這麼幹,你說怪誰去。

好吧,這事咱都掰扯明白了,咱再說朱允炆為嘛這麼著急削藩。

削藩

其實削藩這事,朱允炆和朱元璋倆人就討論過。

當時朱允炆就說過,外邊的敵人要打自己,有叔叔們護著,可如果叔叔們有了其他心思咋辦?

就這問題,朱元璋沉默了,他讓朱允炆自己找答案。

最終朱允炆給出的答案是,先用道德來爭取這幫子叔叔,畢竟說道根子上,朱允炆是他們的侄子不是,然後用禮法來約束他們。

這說道根子上其實就是先禮後兵嗎?

接著如果還是不成的話,這就削他們的屬地,還不成,這就改封地,不讓你在一塊熟悉的土地上玩鬧,還不行,這就走最後一步刀兵相向。

對於這個答案老朱還是很滿意,其實說實質的就是徐徐圖之而已,這事急不來,得緩著來。

結果朱允炆一上臺,這屁股底下的皇位還沒有做穩當,這就想給自己找點事做,著手就開始削藩。

其實說道根子上,這都怪他那三大智囊,一曰方孝孺,二曰齊泰,三曰黃子澄。

這三人就是標準的讀書人,話說書生誤國,書生誤國,就指的是這三人,這三人風骨是有的,但也太急躁了。

這四個人都有一個想法,主少國疑。因為朱允炆上臺,這是老朱力挺的結果,就這事打開始的時候,就沒人提這意見,都覺得應該從他叔叔這輩子裡找皇帝,輪也輪不到他呀。

所以朱允炆有點想要立標杆的意思,乘著這幫子藩王還沒把根基扎牢靠了,先下手為強。

這事就弄的尷尬了,其實咱也說了,你先下手為強這也成,這會中央的實力可以碾壓地方的藩王,但不該的是,你為嘛要下那麼一句話呢?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不是他著急,而是我相信任何人看到朱元璋分封諸王的區域圖,都會支持朱允炆削藩,而且要及早削藩。朱元璋是歷史上著名的布衣天子,他英明神武,驅逐胡元,問鼎天下。但是人無完人,他最大的錯誤就是大量進行皇子分封。

朱元璋幼年孤苦,父母早亡,兄弟多餓死。所以,他非常信任自己的兒子,在他二十多個兒子中除了幼子朱楠早夭,二十幾個兒子都被他分封到了國家的各大城市去做藩王。具體如下:

秦王朱樉,封藩西安。晉王朱棡,封藩太原。燕王朱棣,封藩北平。

周王朱橚,封藩錢塘。楚王朱楨,封藩武昌。齊王朱榑,封藩青州。

魯王朱檀,封藩兗州。蜀王朱椿,封藩成都。湘王朱柏,封藩荊州。

代王朱桂,封藩大同。肅王朱柍,封藩甘州。遼王朱植,封藩廣寧。

慶王朱栴,封藩寧夏。寧王朱權,封藩大寧 岷王朱楩,封藩岷州。

谷王朱橞,封藩宣化。韓王朱松,封藩開源。沈王朱模,封藩潞州。

安王朱楹,封藩平涼。唐王朱桱,封藩南陽。郢王朱棟,封藩安陸。

伊王朱㰘,封藩洛陽。

全國稍微重要一些的大城市幾乎都在藩王的控制之下,登基後的建文帝無異於周天子,所真正完全控制的地方非常有限。在這種情況下,恐怕誰都會選擇削藩以保江山。可惜,年幼的朱允炆畢竟不是年富力強正當年的叔叔們的對手,最終兵敗如山倒,建文帝本人不知所蹤。


經典守望者


有一次,朱允炆在東閣門外唉聲嘆氣,正好被經過此地的黃子澄看見,他便上前問原因,朱允炆看他是自己人,便說了實話,他擔心的正是他的那些叔叔們,萬一將來要造反可怎麼辦才好。沒想到黃子澄聽後微微一笑,要朱允炆不用擔心,他說:“諸王的兵力只能用來自保而已,如果他們敢造反,朝廷發兵攻擊他們,一定能夠取勝!”然後他又列舉了漢景帝時七國之亂的故事來鼓勵朱允炆,表示只要朝廷出兵,叛亂一定會被平定。

朱允炆聽見這些話,頓時大感安慰,他把這些話記在心中,並感謝黃子澄為他指出了一條金光大道。

這又是一個典型的脫離實際以古論今的例子,試問周亞夫在何處,你黃子澄能帶兵打仗嗎?

總結以上三人,有幾個共同特點,都是飽讀詩書,都是文人,都有遠大理想,都是書呆子。

書生誤國,並非虛言啊!

建文帝登基後,立刻召回方孝孺,任命為翰林侍講,並提升齊泰為兵部尚書,黃子澄為翰林學士,這三個書生就此成為建文帝的智囊團。

當朱允炆正式成為皇帝后,他找到了黃子澄,問了他一個問題:“先生,你還記得當年東閣門所說的話嗎?”

黃子澄肅然回答道:“從不敢忘記!”

那就動手吧,朱棣遲早要反,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我的判斷沒有錯,他一定會造反的!


空山新雨


歷史上的藩王都是有統兵權的,說白了他們和擁有獨立的王國是沒有任何區別的,只不過他們不是皇帝罷了,但是,他們享受到的待遇和皇帝的區別不大。

要說他們和皇帝唯一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他們的地盤沒有皇帝大。他們要聽從皇帝的發號施令。

皇帝最忌憚的就是藩王他們有統兵打仗的權利。

那麼,為何朱允炆當了皇帝之後,他就要急於削藩呢?

原因就是這個藩王呀,有的時候他們也會不聽話,尤其是他們的勢力很大大到一定的程度,甚至一度都壓過了皇帝后。

在這種情況下,皇帝就對他們有所畏懼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一個藩王的話,朱允炆這個皇帝,還是不會把他們給放在眼裡。

但是,藩王多了,朱允炆就睡不著覺了。對於他來說,這些藩王就如同虎狼一樣,只要藩王在他就難以安枕。

我們都知道,歷史上漢景帝時期,發生過吳楚七國之亂,為何會發生吳楚七國之亂,還不是藩王的勢力太大了。

大到中央皇帝對他們都有所懼怕了,漢景帝為了削弱他們的權利,就開始對他們下手了,後來他們聯合起來對付漢景帝。

若不是當時漢景帝擁有周亞夫這樣的名將,也許漢景帝就被趕下臺了。

你看藩王的勢力大了,對皇帝的影響是不是很大。

朱允炆上臺之後,他最擔心的就是這件事。之前沒有人說削藩的事情,是因為朱元璋在,只要朱元璋在他的兒子們就會一個比一個老實。

可是,朱元璋死了,朱元璋的兒子們還老不老實,這下就不一定了。

畢竟朱允炆本來就是朱元璋的孫子,他當皇帝朱元璋的兒子,儘管表面上是沒有意見的。

但是,私底下他們都是不服氣的。

朱允炆很怕這些不服氣的叔叔們會聯合起來對自己下手。

為了消除自己的擔憂,那麼他只好先下手為強了。於是,他開始想要削弱自己叔叔的勢力了。

但是,在他削藩的時候,他竟然沒有做好功課。

也就是說他在軍事上做的準備不足,用的人根本就沒有什麼能力,再加上他哪一句,不讓他揹負上殺害自己叔叔罪名的話,更是助長了這些藩王的囂張氣焰。

結果到好,朱允炆這個皇帝削藩沒有削成,最後卻導致了自己的完敗。你說這事整的,是不是事與願違了。


史學達人


首先建文帝朱允炆削藩之舉是沒有錯的。正常一個君王在上位之後肯定是要進行收權加強中央集權的。更別說朱元璋表面上給朱允炆留下了一個相對安全的執政環境,但實際上朱元璋把朱允炆也坑害的不淺。朱元璋這個苦人家出生的孩子,非常的缺乏安全感。朱元璋認為,大明朝的就需要個弟弟藩王來負責拱衛。所以朱元璋在洪武三年曾下達了一道詔書,其大意為“然治天下之道,必建藩屏,上衛國家,下安生民。”

意思就是說老朱家的天下還得自家人來守衛。所以藩王制度就誕生。

而且朱元璋的藩王制度也不僅僅是為了明朝的國家安全考慮。還有一方面的原因是,朱元璋想給老朱家的子孫找一張長期飯票。朱元璋曾經說過“朱姓子弟天下人共養之”。也就是說老朱家的子孫後代都要爬在去明朝百姓身上吸血。從朱元璋開始,在洪武年間就冊封了二十多個藩王。這些藩王不僅有封地可以作威作福,而且朝廷每年需要給藩王們分發祿米。朱家這些子孫後代其他能力不是很強,繁殖能力倒是不弱。從明朝建立到最後明朝滅亡。朱姓子弟足有上百萬人。而每個人朝廷都需要分發不同數量的祿米。據有關數據統計,明朝宗室祿米佔據了整個朱明王朝祿米的三分之一。

而且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朱元璋賜予了藩王大量的田地。而藩王的田地只需要交非常少的稅。所以很多小地主和自耕農把自己的土地投靠到藩王名下,以逃避稅收,或者藩王們主動去兼併一些耕地,最終導致國家能夠徵收稅收的耕地越來越少,國家收入也就越來越少,最終導致入不敷出。在這種情況下就由不得朱允炆不削藩了。因為朱允炆深深的感受到了威脅。如果朱允炆不削藩的話,長此以往下去,中央勢必會被地方藩王所壓制。到時候藩王尾大不掉,那他這個皇帝可就危險了。所以朱允炆迫切的削藩是有據可依的。

除此之外,朱元璋時期屬於國家開創時期,所以朱元璋會賦予地方藩王很大的獨立自主權利,來讓他們負責守衛中央。但朱允炆不是朱元璋,他沒有足夠的威信鎮壓地方藩王。而且因為朱標死後分封他而沒有分封其他朱標的兄弟,已經使得藩王怨氣不小了。朱允炆自然不會允許可以威脅到自己的存在。況且加強中央集權也是勢在必行的工作。

朱允炆削藩有兩大敗筆。其一就是朱允炆繼位太短無可用之將,導致朝廷大軍數次征討朱棣不利。其二就是朱允炆下達的一道很奇葩的命令。朱允炆下令軍隊不允許傷害朱棣。這就導致下面軍隊作戰畏畏縮縮,士氣受到很大的影響。反觀朱棣大軍則士氣高漲。此消彼長之下朱允炆焉能不敗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評論支持一下


方圓論壇


我們就明初,朱元璋之所以分封諸王說起吧,這樣子更好的切入我們的主題。後面也能更好的為大家做解答。


明初分封勢在必行,為國家鞏固計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面臨著諸多的困境,無論是政治方面、還是經濟、地緣等條件都處於劣勢。

就以地緣來說,明初時期西、南、北三面皆敵,就算是帝國內部不服王化的吐司更是多如牛毛;經濟上,經濟中心已由漢唐時期的北方南移江南地區,導致大明的都城不得不設置在應天(今南京),由權力中樞的江南轉運軍隊、糧草輜重等趕赴邊疆多有不便;再加上朱元璋認為元朝是因為宗室衰微的原因所導致的權奸當道,最終覆滅。

也正是這三點原因,朱元璋選擇分封諸子為藩王鎮守地方,以固大明江山。

建文帝時,削藩亦是勢在必行

根據前文所說,朱元璋時藩封政策不僅沒有問題,且能鞏固新生王朝的局勢。

但,隨著朱元璋的勵精圖治,大明王朝的經濟迅速恢復、邊防壓力也隨著減輕。這個時候這群手握軍權、行政、司法等實權的藩王將對朝廷來說始終是個威脅;此外不同藩王勢力之間的相互阻隔更不利於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鑑於這些原因,朱允炆削藩勢在必行。

但,朱允炆還是太年輕了,過於心急與盲目的自信。過於心急,剛剛上臺就要削藩,他的叔叔們哪裡能服呢?

最讓人無奈的是,朱允炆雖有削藩的大動作,卻是在沒有軍事準備的前提之下,更重要的是沒有政治家該有的狠辣,甚至對群臣說“勿讓我有弒叔之名”導致軍士頭尾兩縮,一次又一次讓朱棣逃走,最終被朱棣推翻。



就長遠來看,朱允炆削藩是正確的選擇,只是朱允炆太過於心急,他比他的叔叔們年輕,其實完全有時間可以先治天下,期間利用叔叔們互相牽制,待到羽翼豐滿之時,在行削藩之舉。


像素說


朱允炆的著急削藩,除了鞏固皇權外,實質上更是為了全面推進“建文新政”掃清障礙。


火藥桶上的江山

朱元璋建立大明朝以後,最為滿意的繼承人便是太子朱標,朱元璋曾對他寄予厚望,在其二十三歲時,就讓他“日臨群臣,聽斷諸司啟事,以練習國政”,為將來繼位作準備。然而天有不測風雲,洪武二十五年朱標病死,朱元璋悲傷萬分,無奈之下,不得不將十六歲的朱允炆立為皇太孫。

這裡有必要說一下朱元璋創新發展了的分封制,他在大興黨獄,屠戮功臣的同時,也對二十三個兒子進行了分封,之所以分封諸王,一為夾輔皇室,“上衛國家,下安生民,為長治久安計”。二為抵禦外患,尤其以北元為首的蒙古勢力。但封王的原則上卻有了新的規定,“裂爵而不臨民,分土而不任事”就是朱元璋創新的分封制的精髓,所以朱元璋對於長城邊上的九個藩王是寄予厚望的,尤其對四子朱棣更為看重,曾經有一道對朱棣的聖旨可以看出朱元璋對這個兒子的重視。

朕諸子獨汝才智,秦、晉已薨,襲汝為長,攘外安內,非汝其誰?爾其統帥諸王,相機度勢,防邊乂民,以答天心,以副朕意。


但他同時為了江山社稷的安穩,多次對身邊親近大臣與皇太孫朱允炆說:“燕王不可不慮”。朱元璋為了朱允炆能順利接班煞費苦心,他先在自己編撰的《祖訓錄》擬定規章制度來約束藩王們:“諸王臨國,毋得至京。王國所在文武吏士,聽朝廷節制。”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又加入了皇家禮儀:“諸王來朝冕服見天子,次見東宮,先坐受拜,次敘家禮。坐則正中,諸王侍”。這顯然是在告訴他的兒子們,讓他們做臣子遵守本分,不要有非分之想,做完這一切,朱元璋覺得自己的安排足夠完美,於是在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初十,在南京皇宮病逝。

皇位交接的很順利,朱允炆順利上位,是為建文帝。他溫厚恭良,意氣風發,開始了黃子澄、齊泰、方孝孺“三駕馬車”主持下的“建文新政”。

  • 改革官制,精簡機構,裁汰冗員冗官。
  • 以廣開科舉,舉賢能,以仁義禮樂治國。
  • 藩王封地設御史、稅官。
  • 減免賦稅,實行均田制的土地改革。
這種“託古改制

”的方式頗有儒家上古之風,但現實狠狠給了他一巴掌,他環顧四周才可悲的發現,這些新政尤其是土地改革根本無法推行,原因就是藩王。



理想文人的削藩,造就了“誤國、誤君、誤己”的後果。

如果問現在建文帝最大的心病是什麼,那麼“削藩”之事應該排在第一位。朱元璋在世時,朱允炆就對這些叔叔們警惕不已,祖孫二人就藩鎮危害還交流過看法,並說了一些諸如“以德懷之,以禮制之”風廢話,最後也形成了共識,那就是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可以削地削藩,以兵討之。但是朱元璋沒想到的是,他剛死,一幫子老書生裹挾寫建文帝這個小書生就義無反顧的走向了削藩之路。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建文帝如此著急削藩?

建文帝開始並沒有想這麼快就進行削藩,但起因絕對是一個巧合。

首先,周王被削藩是涉嫌謀反。朱允炆還沒有想好怎麼樣削藩,周王卻把腦袋伸了過來,這讓建文帝集團始料未及。周王的次子向朝廷告發其父即將造反,這正符合了之前的策略:“先除枝葉,再除根本”。於是朱允炆派出了李景隆把周王全家老小抓了起來,並將其罪行頒給諸藩王,讓他們來給周王議罪。這個辦法好一是用祖制可以壓制諸王。二是取信於天下。三是投石問路,看諸王的反應。結果朱棣一句“惟望陛下體祖宗之心,廓日月之明,旋天地之德”,讓建文帝念及骨肉親情,居然萌生了不想削藩的想法,可見其在政治上的覺悟白痴到了極點。



其次,著急削藩的原因是藩王手握軍權,對皇權威脅重大。朱允炆很清楚,九個叔叔虎視眈眈,絕非善類,燕王、晉王掌兵十餘萬,寧王更是“帶甲八萬,革車六千”,更為關鍵的是寧王有強大的朵顏三衛騎兵,這幾位實力強大的王爺,在他剛登基便在邊境進行軍事聯合演習,殺氣騰騰的盯著帝國的寶座,在他們眼中,朱允炆不過是待宰羔羊而已。鑑於此,朱允炆上臺第一件事便是要考慮削藩。

最後,著急削藩的原因就是“建文新政”的難以推行。從建國之初,朱元璋就給了藩王們封了大量土地,天下土地十分,皇家獨佔三分,這就是建文帝土地改革推行不下去的主要原因。於是藉著周王謀反的機會,短短几個月岷王、齊王、代王相繼被廢,湘王則被逼得自焚而死。



建文帝削藩著實有些著急了,在削藩之前至少要考慮三個問題:一、是不是所有藩王都要削?二、既然要削藩,誰先誰後?三、削藩削到什麼程度,是直接廢除還是簡單處罰即可?

而建文帝的削藩政策卻是毫無章法可言,最該削的燕王、寧王毫髮無損,被削之王有沒有過錯,一概削掉,最讓朱家兄弟們寒心的是削藩後還要奪取皇籍,成為普通老百姓。這樣做下來的效果很顯著,幾乎所有的藩王都倒向了燕王。已經與藩王成了你死我活的政治鬥爭,而大臣們勸其削燕王時,建文帝還優柔寡斷的說了句莫名其妙的話:“朕即位未久,連黜諸王,若又削燕,何以自解於天下”,這是什麼道理?做了壞事還想立牌坊,天下好事都讓你朱允炆一個人做盡不成?無怪乎最後以天下之地對一隅之地,慘敗,自己還落得個死不見屍的地步,真是活該!



結語:事實證明,建文帝時期的朝廷人才結構極不合理,既沒有獨當一面的統帥之才,也沒有像劉伯溫、姚廣孝一樣的善謀之人,一群老書生帶著個小書生皇帝,說到底還是書生,遠遠比不上朱棣的一隻拳頭來的實在,所以說文人誤國啊!


望風瑟瑟


朱允炆著急削藩,有三方面原因。


一、朱允炆不滿意朱元璋生前的政治佈局。

朱允炆登基後著急削藩的實質,就是一個熊孩子加上三個腐儒,根本沒理解和信任朱元璋在生前的政治佈局,自以為聰明,硬要反其道而行之。

簡單點說,就是朱允炆“槓精”附體,非要拿自己的業餘興趣愛好去質疑爺爺的專業性。

其實朱元璋設立藩王,在當時並非沒有積極意義,因為北方中原被胡化了兩百多年,人心不穩,並且北元當時也還未滅,北方的整體邊防形勢並不樂觀。藩王的存在,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北方諸省的官民體系,一方面還可以抵禦北元軍南侵,為中央做屏障。

明初藩王之於中央朝廷,是有價值的。

當然,朱元璋給藩王權力太大了,比如他告誡諸王,准許他們對任何違犯祖制的人,甚至是皇帝本人,他們都可以群起而攻之的權力,這明擺著就是為藩王造反留了隱患。朱棣後來造反,就是仗著這一條,說朱允炆違反了《祖訓錄》因而才明目張膽起兵的。

不過,藩王制度固然有弊端,但朱元璋生前對此已經有應對措施了。比如他削減了藩王的部分待遇和權力。在經過他的一番佈局之後,藩王們已經只剩下領兵權還能拿出來得瑟了,而諸如其在封地內的收稅、治民、任官、選官等權力,一概都沒有。

而且就算是兵權,藩王們能掌控的兵力連全國總兵力的十分之一都不到,這跟明廷掌握的中央軍相比,完全不夠看。



不誇張的說,當時的藩王其實就是世襲武將而已,他們統御的兵力從絕對數上,看不出對中央能有什麼實質性威脅。

因此從朱元璋的佈局來看,對內對外,他為朱允炆登基當穩皇帝都已經鋪平了道路。幾十年後,藩王會不會造反,這個不好說。但是隻要朱允炆繼位後什麼都不要動,最起碼在他這一朝,他的皇位肯定是穩如泰山的。

然而,無奈熊孩子自以為高明,再加上齊黃方三個腐儒極力渲染藩王的威脅,偏要把朱元璋苦心布的局全盤推翻,頗有點拿削藩當政績的意思。而朱允炆本人也才剛剛二十歲出頭,太年輕,太幼稚,太想有所作為,對這些坑貨們言聽計從。於是乎,一場鬧劇拉開了帷幕。

所以,朱允炆登基後著急削藩,最根源的原因是他不認可朱元璋的佈局,認為藩王這種玩意壓根就不應該存在。

路要一步一步走,飯要一口一口吃,削藩沒什麼不對的,但朱允炆明顯是心急了。

事實上小朱同志根本就沒想過“削藩”,他主張的其實是“廢藩”。這才是他玩脫了原因。


二,朱允炆的政治野心很大,削藩只是他完成自己理想政治佈局的其中一個環節而已。

緊接第一點說。由於齊泰、黃子澄、方孝孺三人的諄諄教導,朱允炆對朱元璋的生前佈局是有一些意見的。比如當時武將的權力過大,文官受到壓制,朱元璋對江南諸省盤剝過狠,佛道等教受政策庇護,僧道們攫奪了大量肥田沃土,從而變成了有權有勢的地主等問題,都是朱允炆上位後,急於要改革的弊政。

朱允炆當時計劃的,是打壓藩王,抬高文臣地位,貶抑武將勳臣,打壓佛道兩教,進一步完成中央集權。而既然有這麼多事情要變革,那麼削藩問題就不能拖延了。畢竟朱允炆的改革都違反了《祖訓錄》,藩王是可以藉此攻擊他的。他不先解決藩王問題,後面的改革都沒法幹。

所以,朱允炆繼位後著急削藩的第二個原因就是他野心太大了,太心急了,藩王成為他改革的絆腳石,再加上藩王問題本身也最突出,於是藩王就變成了朱允炆操刀改革後的第一個犧牲品。



三,朱允炆心智不成熟,方孝儒、齊泰、黃子澄三人也過於迂腐。四個理想主義者湊一窩,幹出急躁之事也不足為奇。

前面說了,朱允炆削藩,一方面是他自己想削藩,一方面是方孝孺這幫人勸他削藩。一個熊孩子,再加上三個大學究,很容易就幹出異常傻缺的事情。

比如說,朱允炆削藩,既無計劃(一月之內連削三王),又缺乏妥善的善後處理;再加之他本人剛剛登基,削藩速度過快,便導致了人心浮動的問題。

像這種失敗舉措,換做任何一個明白人,都幹不出來,但當朱允炆和他的三個腐儒老師抱在一起時,就幹得出來。

還比如,靖難之役打成膠著之勢時,朱允炆後悔了,面對朱棣的求和,他動心了。畢竟一時還滅不了朱棣,有了答應的念頭。結果這事讓這大學究方孝孺同志知道了,他激烈地反駁了建文帝的“投降主義”情緒,並對形式又做了一番“高瞻遠矚”的分析。他認為只要調動遼東軍隊襲擊朱棣後方,再配合前線將士追殺其主力,要剿平燕賊不難。

結果後來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方孝孺這種人除了一身正氣外,可謂是百無一用。朱棣大軍殺到南京城下,他還勸朱允炆君王死社稷。有他這種人輔佐,朱允炆幹出繼位就削藩,繼位就突然六部大換血,繼位就重文輕武的事情,也就不難理解了。

從朱允炆的政治改革可以看出,他和他的三個腐儒老師並不是合格的政治家,削藩、重文輕武,原則上並無錯。但是,大明在面對北有強敵,沒有合適的替代者的情況下,唐突削藩並非治國良策。這不僅會導致北方的邊防壓力加重,而且還會導致武將對朝廷離心離德。

後來的事實也證明,方孝孺等大臣確無保家衛國之作戰能力。而多數地方武臣在靖難戰爭爆發後,對這場皇族內鬥,也都保持著冷眼觀望的態度。


總的來說。朱允炆削藩,其實質就是他和三位老師對朱元璋的政治佈局感到不滿,急於通過改革達到他們心中的理想政治格局。而這四位都缺乏削藩經驗,或者說,缺乏執政經驗,過於理想主義,尤其是黃子澄和方孝孺,屢次出餿主意,坑慘了朱允炆,這才導致朱允炆幹出了剛繼位就削藩的錯誤施政。


Mer86


朱允炆削藩是正確的,只是用錯了方法。

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後,為保大明“萬世基業”,制定了藩王政策,將全國兵權收回自己手上後,分給自己的孩子們。

藩王們在自己的封地內的權利很大,擁有獨立的兵權,同時還可以對地方政務、官員任免進行一定的管理。為的是以血脈為紐帶,將整個朱家的江山綁在一起,地方拱衛中央。

朱元璋在世的時候藩王政策自然沒有問題,但當朱允炆繼位後,隱患就浮出水面了。

朱允炆是朱元璋的長孫(太子朱標次子,長子已夭折),繼位時年僅21歲,在作為皇太孫時,只是協助朱元璋處理過一些奏摺,沒有太多的實際工作經驗。而朱元璋分封的藩王都是朱允炆的叔叔且多跟隨著朱元璋起義過,是能征善戰之輩,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後來的明成祖朱棣。

朱元璋剛死,這些藩王還不敢有動作,時間長了,可就不好說了。

所以,削藩勢在必行。

只是,朱允炆用錯了方法,用錯了人。

朱允炆剛繼位的時候,各地藩王還是有些和他關係較好的,且朝廷擁有幾十萬大軍,藩王們每人只有幾萬軍隊,採取懷柔之策,未必不能和平削藩,可惜開國功臣已被朱元璋殺光,朱允炆身邊都是沒經歷過戰事的文臣,剛登基就削了五位藩王,且對朱棣等藩王一再逼迫,終於,朱棣反了。

但是即使朱棣造反,全國上下也沒有人覺得他會成功,畢竟當時的朱棣只有八百精兵三萬軍隊,而朱允炆直接派李景隆帶領五十萬大軍鎮壓,可以也就這李景隆,一次次的失敗,最後開城門迎朱棣進城,徹底坑死了朱允炆。


追逐歷史的光


這得從朱元璋建國之初,設立藩王說起。

明太祖朱元璋有二十六個兒子,可謂是子嗣眾多,在建國之初,他就急切的給各個兒子封了王紛紛的各地,後來明成祖朱棣就是在駐守在北京的燕王,除了兒子之外,還有侄子和外甥。

朱元璋一開始的這個做法,為了就是鞏固朱家的勢力,讓朱家子孫遍佈全國各地,他的出發點一開始是好的,但是他怎麼也沒有想到他的這個做法,在多年以後。成為了引起骨肉相殘的導火索。

太子朱標英年早逝,這讓朱元璋始料未及,太子雖然死了,但是繼承人還得選,於是乎,他繞過了所有的兒子,居然把皇位傳給了太子朱標的次子朱允炆,朱允炆資質平平,不過哥平常看來皇位怎麼也輪不到他,但是朱元璋就喜歡做一些常人不能做的事情。

朱允炆一上臺,也是接受了別人的意見,就開始大力的削藩,他這次的動靜有點大,因為他一下子就削掉了四個叔叔的爵位,這讓大家很是惱火,當然最惱火的就是皇四子朱棣。他正愁找不著機會造反呢,侄子的削藩正好讓他有了藉口。於是他就藉著“清君側”的名義浩浩蕩蕩的帶領著大軍殺進了南京城。那朱允炆為什麼這麼急切的削藩呢?



其實削藩勢在必行,但是朱允炆太過於年輕氣盛。他應該學習宋太祖“杯酒釋兵權”,讓他的各位叔叔乖乖的把酒喝了,然後把權力給架空,只是朱允炆沒有那個頭腦,不能動用智慧,那就動用武力吧。因為朱元璋的兒子們,但凡是藩王的各個手握重兵。一旦造反,後果將不堪設想,必須給他們點顏色看看,給他們一點下馬威,但是這時候出現了一個刺頭,那就是朱棣,朱允炆哪是叔叔的對手啊。別看他的兵比朱棣多多了,但是最後還是敗下陣來。


這主要是因為他太過於仁慈,還告訴別人不要殺他叔叔,不要對叔叔不敬他所念及叔侄情份在朱棣那裡就成了軟肋,心不狠,站不穩的道理,他不懂,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這句話他可能也不懂,所以造成了以後的大敗甚至,生不見人死不見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