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山“血透小分隊”,為30餘位新冠肺炎透析患者護航

楚天都市報4月1日訊(記者陳凌燕 通訊員李晗)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武漢多家醫院透析室不得不暫時關閉,一些需要血透的患者感染上新冠肺炎後,如何堅持做血透成為了難題。在武漢雷神山醫院,有一支由21位醫護人員組成的“血透小分隊”,每天穿戴防護服和護目鏡在感染病房裡穿梭,為需要透析的新冠肺炎患者進行血透,每天至少在患者病床邊“零距離”接觸6小時。截止今日,血透患者陸續出院,總人數降至9人。

3月18日,武漢市血液透析質量控制中心向武漢市各醫院以及白求恩血液透析醫療隊發出邀請,請求協助組建一支血透醫療隊。

3月19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武漢市第一醫院等21名血液透析醫護人員,趕赴雷神山醫院開展血液透析患者的救治工作,雷神山醫院也成為血液透析患者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

“血透小分隊”負責人、武漢市第一醫院腎病科主任熊飛帶領醫護迅速熟悉了設備和病區,對所有需要血透的患者查房評估,併為患者開展血透治療,每天從早上七點半工作到下午三點才回到酒店休息。

56歲的劉女士患尿毒症13年,每週都需要在漢口某醫院定期血透,今年2月感染新冠肺炎後,被定點醫院收治。雖然新冠肺炎的病情並不算嚴重,但無法堅持血透成為她最難受的事。3月19日,她被轉入武漢雷神山醫院,在“血透小分隊”及病區醫護精心治療和照顧下,3月30日,劉女士新冠肺炎病情康復,出院前,她向醫護鞠躬致謝。

“血透小分隊”成員王詠紅、王君是武大中南醫院腎內科血透室護士,27歲的他們主動承擔了多位患者的血透工作。每天早上八點他們都會穿上厚重的防護服,戴好口罩、手套、靴套和護目鏡,推著沉重的血透儀器、耗材在病區裡穿梭,到患者病房裡進行透析,待患者生命體徵平穩後,才來到醫護通道隔著玻璃觀察患者病情變化。下午3點左右完成交班,走出病區時全身衣衫都被汗水溼透。“每天結束工作已經是下午3點,中飯就和晚飯一起吃了。”王詠紅表示,剛來時雷神山醫院時,一共有30餘位需要血透的新冠肺炎患者,每位醫護都非常忙碌,自己從3月19日至今只休息了兩天。

雷神山“血透小分隊”,為30餘位新冠肺炎透析患者護航

“血透小分隊”醫生俞翔介紹,隊員們在初期都很辛苦,每天工作時間6個小時以上,隨著需要血透的患者陸續出院,大家的壓力有所緩解。“雖然我們增援雷神山的時間較晚,但我們一定會堅持到最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