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的糖友都合併有這種疾病,但大部分人都沒發現!

糖尿病與甲狀腺疾病,這兩種病看似獨立,實則聯繫密切,常常伴發存在。據統計,糖尿病人群甲狀腺功能異常的發生概率是非糖尿病人群的2-3倍,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其患病率可高達三分之一。

30%的糖友都合併有這種疾病,但大部分人都沒發現!

首先,對1型糖尿病患者來說,患者自身就存在免疫系統紊亂的情況,和部分甲狀腺疾病存在共同的發病機制,從而致使患病率明顯升高。

其次,糖尿病會使機體處於分解代謝狀態,對甲狀腺濾泡細胞的能量利用可能造成一定的影響,從而可能致使甲狀腺攝碘量降低、碘的有機化受限等,對甲狀腺激素的合成產生不利。

再者,糖尿病可以引起甲狀腺激素等多種內分泌激素分泌異常,高胰島素水平會刺激甲狀腺組織增生,從而可能導致甲狀腺增大、結節等甲狀腺疾病。

30%的糖友都合併有這種疾病,但大部分人都沒發現!

小貼士

胰島素會影響甲狀腺,反過來甲狀腺激素也會影響人體的胰島素功能。

如甲亢可能會加重糖代謝紊亂,而甲減則會增加低血糖的風險。所以,糖尿病也是甲狀腺疾病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

30%的糖友都合併有這種疾病,但大部分人都沒發現!

根據研究結果顯示,糖尿病患者合併甲減時,動脈硬化的發生機會會明顯升高;而當糖尿病合併甲亢時,因為糖代謝紊亂加劇,胰島素用量必須增加,這使得酮症酸中毒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升高,增加了糖友的危險性。

此外,合併甲狀腺疾病還會增加糖友的用藥難度,提高骨質疏鬆的發生率,對於備孕期的女性糖友來說,懷孕會更為不易

30%的糖友都合併有這種疾病,但大部分人都沒發現!

30%的糖友都合併有這種疾病,但大部分人都沒發現!

甲亢和甲減的典型症狀就是甲狀腺腫大,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大脖子”。但很多時候,早期的患者並不會有這個明顯的表現。

一般來說,早期的甲亢患者可能會出現煩躁不安、心率加快、尿頻、失眠、多食等症狀,而甲減則可能呈現

體重增加、易勞累、易感冒、皮膚乾燥、便秘等表現,這其中的部分症狀與糖尿病非常相似,很容易被糖友忽視。

而且,甲狀腺問題的症狀表現會因年齡與性別而有所不同。如中老年婦女患甲亢時可能出現潮熱、出汗、情緒波動等表現,這與更年期症狀較為相似,從而也容易被誤診。

30%的糖友都合併有這種疾病,但大部分人都沒發現!

因此,要想盡早發現甲狀腺異常,定期篩查就顯得尤為必要。那麼糖友都需要做哪些檢查呢?

30%的糖友都合併有這種疾病,但大部分人都沒發現!

篩查甲狀腺疾病,最常規的是做T3(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4(四碘甲狀腺原氨酸)TSH(促甲狀腺激素)這三種檢查,此外還包括超聲檢查、核磁共振檢查等。但對於1、2型糖尿病患者,篩查上存在著一定的差異。

根據《中國1型糖尿病診治指南》,1型糖友確診後就需進行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篩查。篩查方法是通過血檢測量TSH。檢測後無異常的患者應每隔1~2年再定期複查一次。

而對於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情況下可只進行常規的甲狀腺觸診。而如果血脂出現異常,或年齡超過50歲的婦女,則也需要定期檢查TSH。

30%的糖友都合併有這種疾病,但大部分人都沒發現!

30%的糖友都合併有這種疾病,但大部分人都沒發現!

1甲狀腺疾病一律戒碘?

甲狀腺激素的合成需要蛋白質,所以可以說,碘和甲狀腺功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甲狀腺疾病需不需要戒碘,得分情況對待。

對於

甲亢患者來說,必須嚴格限制碘的攝入量,平時應吃無碘鹽,飲食上儘量減少海帶、紫菜、淡菜、乾貝、海蜇、海參、龍蝦等含碘豐富的食物的攝入。

對於甲減患者來說,情況相對複雜一些。對於自身免疫甲狀腺炎以及碘過量所導致的甲減患者,也需限制碘攝入;對於甲狀腺全部切除或破壞的甲減患者,吃不吃碘都不會有太大的影響;而對於因碘缺乏而導致的甲減患者來說,平時應吃加碘鹽,只要不過量即可。

對於甲狀腺結節患者來說,一般只要適量吃碘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30%的糖友都合併有這種疾病,但大部分人都沒發現!

2甲狀腺結節都要切?

現在體檢發現甲狀腺結節的人越來越多,很多人在發現結節後的第一想法就是“切”。

事實上,90%的甲狀腺結節都是良性的,很多甲狀腺結節患者終身都沒有症狀,只需要每半年到一年定期複查觀察結節變化即可。

即便是發現了惡性的甲狀腺結節,也不必過於擔心。因為甲狀腺癌的生長十分緩慢,其死亡率低於1%,屬於惡性腫瘤中比較“不危險”的一類。

30%的糖友都合併有這種疾病,但大部分人都沒發現!

一般來說,甲狀腺大於1釐米時才需要通過微創手術或外科切除,小於1釐米的醫生仍建議繼續觀察。

所以並不建議大家發現甲狀腺結節後就立刻切除,畢竟手術對身體會造成損傷,尤其是對糖友來說,手術的危險性更高,術後也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恢復元氣。

30%的糖友都合併有這種疾病,但大部分人都沒發現!

除了血糖、血脂、血壓情況,糖友日後還需定期關注自己的甲狀腺狀態,最好在對身體造成明顯傷害之前發現疾病,儘早進行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