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大考問,先救人還是先救市,特朗普是救經濟,還是為了連任?

全球疫情的擴散速度,超過人們的想象,隨著快速增加的病例,全球經濟的正在迎來一次最為嚴峻的考驗。


截止今天,中國境外新增新冠病例已經接近40萬,美國確診病例已經接近7萬,而且全球確診病例數呈現出加速增長的態勢。


《世界是平的》的作者、經濟學家托馬斯·弗裡德曼,在《紐約時報》的最新專欄中指出,新冠疫情將作為人類社會的一個新分水嶺,人類社會將進入一個“新冠病毒以前的世界”和“新冠病毒之後的世界”。然而值得令人擔憂的是,我們甚至還沒開始完全瞭解,新冠病毒以後的未來世界是什麼樣?


不能忽視的指數力量

馬斯·弗裡德曼在最新的文章中指出,人類非常容易忽視指數的力量——有些東西就是會不斷地加倍再加倍,比如病毒的流行。我們的大腦不會簡單理解指數的連續增長,假設我們現在不採取封閉措施的話,美國的新冠病毒確診病例暴增至100萬例,不需要很長時間。


疫情大考問,先救人還是先救市,特朗普是救經濟,還是為了連任?

美國疫情數據分佈

這就是為什麼每天都要努力降低感染率,儘可能地檢測每個人至關重要。輸掉這一仗,就輸掉了這場戰爭。馬斯·弗裡德曼提醒大家注意,現在唯一關注的數字不是美聯儲的利率,而是新冠病毒重症患者的相關數據,如果美國治療新冠病毒患者所需的普通病床量,能在病毒感染達到高峰時滿足新冠病毒重症患者的數量,我們就沒問題。否則,我們除了要應對疫情大流行外,還會陷入一場混亂。


大水漫灌能否拯救美國股市?

然而美國政府並不僅僅關注疫情的增長,在刺激受疫情影響的經濟上也是不斷出大招。疫情之下,美國股市經歷了歷史性的震盪,然而值得注意的是,3月24日美股迎來了號稱“百年不遇”的大漲,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收單日漲了11.37%,創下了1933年以來單日漲幅最高的記錄。

疫情大考問,先救人還是先救市,特朗普是救經濟,還是為了連任?

這可能與美聯儲的刺激政策以及對美國國會最終紓困立法的預期有關,當然也與特朗普釋放的“重啟”信號不無關聯。特朗普放鬆隨疫情防控而來的限制的想法,並非首次表露。在3月22日深夜特朗普就曾發推特稱,“我們(美國)不能讓防控措施比(疫情)問題本身更糟糕”。此次表態,則再度印證了特朗普考慮“重啟”美國商業與社會的冒險想法。


然而,就在特朗普開始考慮“重啟”的24小時內,按照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實時監測數據,美國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單日過萬。世界衛生組織(WHO)也警告說,美國很有可能成為全球疫情新的“重災區”。而在疫情如此緊要的時刻,特朗普政府卻迫不及待地強調“重啟”,其背後考量並不難理解,其中最明顯的因素可能還是所謂的選舉邏輯——希望通過“重啟”,減少疫情對經濟的影響。


特朗普是挽救經濟,還是為了連任?

特朗普是一個精明的商人,他對自己的目標非常明確。由於目前疫情主要暴發的各州如紐約州、加州、華盛頓州基本上都是民主黨票倉,特朗普再怎麼努力都無法改變這些州在大選中的投票傾向,所以他也必然快速將聚焦點轉移到對其連任至關重要的經濟表現上。

疫情大考問,先救人還是先救市,特朗普是救經濟,還是為了連任?

這種鋌而走險的想法一出,就遭遇了來自美國政壇以及公共衛生專家群體的強烈反對。尤其是考慮到目前美國疫情快速暴發態勢,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做出了美國可能成為全球大流行“震中”的判斷。在如此嚴峻的情況下,如果為了競選等政治目標而盲目重啟社會與經濟的話,其導致的結果一定不堪設想。


真若如此,就不僅僅是增加美國疫情峰值確診數量,或者推遲疫情峰值到來的時間那麼簡單,更為嚴重的後果是,美國將成為全球抗擊疫情的一塊“短板”,直接拖累全球戰勝疫情的合力。


不防疫,先救市,會帶來更多危機

針對美國的振興經濟的舉措,經濟學家陳志武表示,美聯儲和聯邦政府新的刺激,加在一起超過5萬億美元,差不多是美國GDP的三分之一。按簡單數字算,整個經濟的確會帶來損失,但有沒有這麼誇張,還很難說。


同時陳志武也表示,這次危機更多的是生物病毒危機,而不是金融危機。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要救市救經濟,重點是保障就業,先把小微企業的命救下來,人們的信心就會很快恢復。另外降息和央行的舉措並不是沒有代價的,過去這麼多年,各個國家民粹主義抬頭很嚴重,其中一個很重要的背景是各個國家的財富收入差距又上升到了一個歷史新高。這時如果選擇降息降準,這樣做以後必然會讓各個社會的財富差距進一步惡化。


生命的代價,該如何衡量?

不管是英國疫情初期打出的“全民免疫”政策,還特朗普總統在如此嚴峻的情況下,為了競選等政治目標而盲目重啟社會與經濟。從本質上講,這些政策都在指向一個經濟學家長久以來試圖解決的問題:一個社會如何評估經濟福祉和健康之間的取捨?


斯坦福大學經濟歷史學家沃爾特·沙伊德爾指出,為什麼沒有人在“經濟停擺帶來的代價,和由此拯救的生命”之間做一個量化對比?我們今天數據完全有能力這麼做,但大家沒人願意冒這個險。


在美國還有很多不同的聲音,一些支持取消當前經濟活動限制的經濟學家表示,州長乃至特朗普政府都沒有對這些限制的成本和效益做出充分評估,取消這些限制將使更多的人死於這種病毒,付出巨大的代價,而且幾乎不會給經濟帶來什麼長期的好處。

疫情大考問,先救人還是先救市,特朗普是救經濟,還是為了連任?

現在,一些經濟學家決定冒險把這種想法應用到冠狀病毒大流行上。在週一發佈的一篇論文中,西北大學的馬丁·S·埃辛鮑姆和塞爾吉奧·雷貝洛,以及柏林自由大學的馬蒂亞斯·特拉班特使用了美國環保署的數字,分析在不造成經濟成本超過收益的情況下減緩疾病傳播的最佳方法。經濟學家們指出,如果考慮到醫療系統可能會被Covid-19的病例壓垮,從而增加死亡率,那麼成本效益比將會改變,因此會有必要以更快的速度實施更劇烈的封鎖措施。


這次疫情對經濟的影響究竟有多大,持續的時間究竟有多長,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取決於疫情本身。疫情之下,一切選擇歸根結底,是在衡量生命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