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6000名員工集體漲薪:好老闆,捨得給員工花錢

拼多多6000名員工集體漲薪:好老闆,捨得給員工花錢


近日,拼多多2019年第四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CEO黃崢表示將給公司近6000名員工漲薪。


消息一出,引發網友熱議:“別人家的老闆”、“漲薪這兩個字太美好”、“想去拼多多打工!”。


在無數公司倒閉,裁員,降薪的當下,拼多多為何能做出如此舉動?


到底什麼樣的老闆,值得員工死心塌地地跟隨?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聊一聊。


拼多多6000名員工集體漲薪:好老闆,捨得給員工花錢

公司最寶貴的資產是員工


2020年的開年,異常艱難。受疫情影響,許多企業為了渡過難關,不得不裁員,降薪。


就連知名企業也逃不過,2月初,北京KTV“K歌之王”宣佈與全體員工解除勞動合同。作為娛樂業的龍頭企業,王思聰曾在此一晚消費250萬,如今一場疫情,轟然倒塌,令人唏噓。


經此一疫,拼多多同樣受到影響,但就算盈利受到衝擊,也絲毫不影響黃崢作出將為公司接近6000名員工漲薪的決定。


拼多多6000名員工集體漲薪:好老闆,捨得給員工花錢


3月11日,在公司的電話會議上,黃崢表示:“公司決定提高絕大多數團隊成員的薪資,而不是要求他們承擔因為疫情所致的短期財務影響。對於疫情期間付出更多努力的人,也將通過短期現金紅利和長期股權激勵,來嘉獎這些同行者對於公司價值觀的堅持。”


短短几句話,是對員工辛苦付出的認可和尊重,是鼓舞士氣,驅動員工最實誠也最有效的做法。


談及黃崢,混沌大學創始人李善友說過這樣一段話:“創始人的認知水平,才是一個公司真正的邊界。”


深以為然。


老闆的認知高度,決定公司的天花板在哪裡。這一點也能夠從黃崢對待員工的態度和做法中瞭解一二。


盡力保證員工的利益不受損失,絕不將因疫情造成的虧損算到員工頭上。與那些疫情期間,不願意付給員工全薪的公司相比,拼多多此舉背後的意義,遠遠沒有漲薪那麼簡單。


他深知員工是一個公司最寶貴的資產,高度認同公司價值觀,把工作當成事業的員工,更是資產中的優質股。


黃崢不是一個典型意義的老闆,在工作中,更願意相信員工的能力,捨得給員工做決策的權利。拼多多員工就曾透露,他基本不管業務,也很少開會。


提及漲薪之餘,黃崢還說:“公司諸多年輕人在這個特殊時期一馬當先,這些年輕人將成為組織未來的重要領導者。”


據瞭解,拼多多目前員工超6000人,平均年齡只有27歲。


一家以員工為本的公司,在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是遲早的事情。拼多多也用結果證明了自己。


2015年9月,拼多多成立,三年之後,以市值240億美元成功上市。毫無疑問,公司迅猛發展的背後,站著這群年輕有擔當的員工。


“本分”是拼多多的價值觀,保證付出的員工一定會有回報,是黃崢堅持的“本分”之一。


拼多多6000名員工集體漲薪:好老闆,捨得給員工花錢

▲ 拼多多上海總部


任何時候,都不會將企業的風險轉嫁到員工身上,讓每一個跟著自己的員工,都能在拼多多,實現財富的積累和能力的躍遷,是黃崢時刻要求自己的一點。


古有“得人心者,得天下”,今有“得員工心的老闆,得市場的天下”。


懂得這個道理的企業家,不止黃崢,那些你叫得上名字的企業家,馬雲,董明珠,雷軍都深諳此道。


拼多多6000名員工集體漲薪:好老闆,捨得給員工花錢


拼多多6000名員工集體漲薪:好老闆,捨得給員工花錢

沒有手下,只有夥伴


《海賊王》中,路飛曾說:“我的船上,沒有手下,只有夥伴。”


只可惜,很多老闆,根本不把這種話放在心上。


把員工當成比自己低一等的長工,花盡心思從員工身上節省成本,自以為精明,結果卻因小失大。


而目光看得長遠的老闆,哪怕還沒有多少員工,也依舊用心對待同在一條船上,並肩作戰的夥伴。


我曾經就跟隨過這樣一位老闆。


老闆是山西人,年輕的時候,為了賺錢,內向的他硬著頭皮入了銷售的門,靠著不服輸不怕苦的狠勁,十年下來,已經是公司的銷售總監。


後來,辭職創辦了培訓機構,自己是老闆,也得當員工。


如今想來,他是我見過最沒有領導架子的老闆,為人親和友善,擅於將適合的人放在最合適的崗位上。作為初創公司,該給員工的福利一點兒不比大公司差,全額繳納的五險一金,不定時的零食供應。


很多時候,還會親自下廚做燜面帶到公司,給我們解饞,老闆的廚藝與他的管理水平相當,一流,有水準。


同事誰有困難,無論工作上還是生活中,他能幫就幫,別人笑話他是個傻老闆,他只是笑笑,從不紅臉。


員工們為公司付出的心血,他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他不是傻,幫人就是幫己。幾乎所有員工都為了這份工作拼盡全力,主動加班在我們公司是常態,從沒有人覺得這是吃虧。


心理學中有個說法:“當人用心的時候,大腦才能創造。當心理沒有負擔時,大腦的創造力最強。人做事一定是先用心,後動腦,心指揮腦袋。”


一個公司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大多數員工都能達到“心指揮腦袋”的狀態。


作為老闆,唯有把員工當成有福同享的夥伴,員工才會在公司有難時,和公司站在一起,共渡難關。


把員工當成夥伴、盟友的老闆,哪怕有一天員工離開了,江湖再見之時,仍然可以把酒言歡。


暢銷書《聯盟》作者,LinkedIn創始人裡德·霍夫曼認為,在如今的互聯網時代,傳統的僱傭思維太過死板,如果繼續沿用,公司不會做大,老闆也可能淪為光桿司令。


有遠見格局的老闆,都看得透這一點,他們不在意短期的利益受損,致力於建立自己的長期關係。


比如馬雲曾經說過:“離任員工的阿里工號是保存的,每個工作過的員工都有本人的工號,哪怕只工作過1天。”


未來社會,只有那些懂得和員工建立長期關係的老闆,公司才有可能發展壯大。老闆與員工之間,不是打工者與僱傭者的關係,而是組成強有力的聯盟,雙方專注於共同目標的實現,出現雙贏,甚至多贏的局面。


拼多多6000名員工集體漲薪:好老闆,捨得給員工花錢


拼多多6000名員工集體漲薪:好老闆,捨得給員工花錢

好老闆,捨得給員工花錢


在為員工花錢這件事上,華為老總任正非算得上是名列前茅。


去年有年薪高達201萬的應屆博士生,今年補助武漢研究所現場辦公員工,每人每天2000元,海外疫情區員工每天150美元。


對待員工,出手如此闊綽,是任正非一貫的作風。


捨得給員工花錢,通信行業有華為,餐飲行業有海底撈。


提及海底撈,幾乎無人不曉。其近乎完美的服務,使得業內同行紛紛效仿,但就算照貓畫虎,學到了一星半點兒,也只是皮毛,不是精髓。


每次去海底撈,都感覺他們的員工不是在上班,而是在用心開拓一份事業。


除此之外,外界將海底撈員工的忠誠度,視為其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開火鍋店的那麼多,為什麼只有張勇被奉為餐飲界的“神級人物”?


無論是海底撈服務模式的成功,還是員工的忠誠度,都離不開張勇捨得為員工花錢的大手筆。


拼多多6000名員工集體漲薪:好老闆,捨得給員工花錢


普通出身的張勇,相信“雙手改變命運”,他希望所有的員工都能夠在海底撈賺到錢,賺到大錢。


張勇曾明確說過:“我就是要拿出一部分利潤,分給兩撥人,一撥人是顧客,另外一撥就是我的員工。所以你才能看到,在海底撈,你有那麼多的“便宜”可以佔,所以你才能看到,海底撈的員工住著那麼漂亮的宿舍,有那麼好的、其他的企業沒有的待遇。這也是很多企業學海底撈學不來的原因。”


遠高於同行業的薪酬待遇,以及很多公司不敢給的福利:安排在高檔小區的員工宿舍;員工老家的父母,每月能收到子女的獎金;給沒有社保的員工父母,繳納社保……


這些都是張勇捨得為員工花錢的證據,更是海底撈上市,一直走到今天的重要原因。


縱觀中國的大企業,其老闆都捨得給員工花錢,不光捨得花錢,還會充分尊重員工的意見,員工除了低頭幹活,也有權利抬頭做決策。


根據馬斯洛需求理論,當一個人滿足了底層的生理,安全,社交的需求,就會渴望得到尊重,期待實現自我。


做企業,看的就是管理者的格局。判斷一個人牛不牛,不需要看他的履歷,看看他身邊有多少跟隨多年的員工,便可知一二。


一個人走得再快,但因沒有互補幫扶的夥伴,只能小成,難成氣候。而一群人團結一心,取長補短,方能走得更遠。在好老闆的帶領下,勁往一處使,一人成名,所有人都跟著沾光。


員工是企業做大的基石,好老闆,能看到員工,珍惜員工,尊重員工。


跟著好老闆,成長是必然的經過,成事是早晚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